2016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121943634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6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6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6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6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绝密启用前四川省凉山州201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毕业学校_ 姓名_ 考生号_ _ _数 学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A卷(共120分)第卷(选择题 共48分)ABCD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的倒数的绝对值是 ()A.B.C.D.2.如图,是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所用的正方体的个数是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A.B.C.D.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B.C.D.4.一个多边形切去一个角后,形成的另一个边形的内角和为,

2、那么原多边形的边数为 ()A.B.或C.或D.或或5.在线段、平行四边形、矩形、等腰三角形、圆这几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A.个B.个C.个D.个6.已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则,的值是 ()A.B.C.D.7.关于的方程无解,则的值为 ()A.B.C.D.8.如图,直线分别交于两点,的平分线交于点,若,则 ()A.B.C.D.9.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则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是 ()10.教练要从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中选一名成绩较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打了5发子弹,命中环数如下,甲:9,8,7,7,9;乙:10,8,9,7,

3、6.应该选()A.甲参加B.乙参加C.甲、乙都可以参加D.无法确定1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分别是和的半径,当与相切时,的长度是 ()A.B.C.或D.12.观察图中正方形四个顶点所标的数字规律,可知,数应标在 ()A.第504个正方形的左下角B.第504个正方形的右下角C.第505个正方形的左上角D.第505个正方形的右上角第卷(非选择题 共72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13.分解因式.14.2016年西昌市的洋葱喜获丰收,据估计洋葱的产量约是千克,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克.15.若实数满足,则.16.将抛物线先向下平移2个单位,

4、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17.如图,已知的面积为,点,分别是,边的中点,则梯形的面积为.三、解答题(本大题7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本小题满分5分)计算:.19.(本小题满分7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实数满足.20.(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的对角线交于点,过点且与,分别交于点.试猜想线段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1.(本小题满分8分)为了切实做到关注、关爱贫困家庭学生,某校对全校各班贫困家庭学生的人数情况进行了统计,以便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有效落实.统计发现班上贫困家庭学生人数分别有2名、3名、4名、5名、6名,共五种情况.并将其制成了

5、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1)求该校一共有多少个班?并将该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某爱心人士决定从只有2名贫困家庭学生的这些班级中,任选两名进行帮扶,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被选中的两名学生来自同一个班级的概率.22.(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的坐标分别是,把绕点逆时针旋转后得到.(1)画出,直接写出点,的坐标;(2)求在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23.(本小题满分8分)为了更好的保护美丽图画的邛海湿地,西昌市污水处理厂决定先购买,两型污水处理设备共20台,对邛海湿地周边污水进行处理,每台型污水处理设备12万元,每台型污水处理设备10万元.

6、已知1台型污水处理设备和2台型污水处理设备每周可以处理污水640吨,2台型污水处理设备和3台型污水处理设备每周可以处理污水吨.(1)求,两型污水处理设备每周分别可以处理污水多少吨?(2)经预算,市污水处理厂购买设备的资金不超过230万元,每周处理污水的量不低于吨,请你列举出所有购买方案,并指出哪种方案所需资金最少?最少是多少?-在-此-卷-上-答-题-无-效-24.(本小题满分8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记,那么三角形的面积为. 毕业学校_ 姓名_ 考生号_ _ _古希腊几何学家海伦(Heron,约公元50年),在数学史上以解决几何测量问题而闻名.他在度量

7、一书中,给出了公式和它的证明,这一公式称海伦公式.我国南宋数学家秦九韶(约1202约1261),曾提出利用三角形的三边求面积的秦九韶公式. 下面我们对公式进行变形:这说明海伦公式与秦九韶公式实质上是同一公式,所以我们也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问题:如图,在中,内切于,切点分别是.(1)求的面积;(2)求的半径.B卷(共30分)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25.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组仅有三个整数解,则的取值范围是.26.如图,四边形中,点是四条边上的一个动点,若到的距离为,则满足条件的点有个.二、解答题(本大题2小题,共2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

8、明过程或演算步骤)27.(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已知四边形内接于,是的中点,于,与及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且.(1)求证:;(2)如果,求的值.2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抛物线经过,三点,直线是抛物线的对称轴.(1)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设点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当点到点、点的距离之和最短时,求点的坐标;(3)点也是直线上的动点,且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的坐标.四川省凉山州2016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数学答案解析A卷第卷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的倒数是,的绝对值是,故选C【考点】倒数及绝对值的概念2【答案】B【解析】从主视图看左列有一个正方体,中列有两

9、个正方体,右列有一个正方体,结合左视图及俯视图可以确定此几何体共有4个小正方体,故选B【考点】由三视图确定几何体的个数3【答案】C【解析】不能再进行合并,故A错误;,故B错误;,故C正确;,故D错误,故选C【考点】整式的运算及二次根式加减运算4【答案】D【解析】设内角和为的多边形的边数是,则,解得,则原多边形的边数为7或8或9故选D切去一角有三种可能情况:一是截线不过多边形其他内角的顶点,此时多边形的边数比原来多1;二是截线过多边形其中一个内角的顶点,此时多边形的边数与原来相同;三是截线过多边形两个内角的顶点,此时多边形的边数比原来少1【考点】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5【答案】B

10、【解析】线段、矩形、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只是轴对称图形,故选B【考点】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6【答案】D【解析】因为,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所以,则,故选D【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7【答案】A【解析】原方程化为,分式方程无解,则,即,将代入得,故选A分式方程无解,一是分式方程的分母为0;二是分式方程化简成【考点】分式方程无解的意义8【答案】B【解析】因为,所以因为平分,所以,故选B【考点】平行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9【答案】C【解析】由二次函数的图像知,所以反比例函数在第二、四象限,一次函数在二、三、四象限,所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

11、数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像大致如图,故选C【考点】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及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0【答案】A【解析】甲成绩的平均数为;乙成绩的平均数为;,因为,所以应当选甲去参加比赛,故选A一般需要选择平均成绩较好的运动员去参加比赛,在平均成绩相同的条件下,要选择方差较小的运动员去参加比赛比较稳定性大小要通过计算方差来确定,方差越大,稳定性越小;方差越小,稳定性越大平均数计算公式,方差计算公式【考点】平均数及方差的应用11【答案】C【解析】解方程得,当和内切时,的长度是;当和外切时,的长度是,故选C两圆位置关系:设两圆的半径分别为,两圆的圆心距为,当时,两圆内含;当时,两圆内切;当时,两圆相交;当时

12、,两国外切;当时,两圆外离【考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两圆位置关系的确定12【答案】D【解析】观察正方形及数字标注规律可知,分别落在第个正方形的右下角,右上角,左上角,左下角因为,所以数2016应标在第505个正方形的右下角故选D【易错点】由于而错选B【考点】图形数字规律探究第卷二、填空题13【答案】【解析】因式分解的步骤:一提公因式;二看公式公式包括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考点】整式的分解因式14【答案】【解析】【考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15【答案】10【解析】由得,所以整体代入求值是一类非常简便的求值方法,运用此法的关键在于对代数式的合理变形【考点】分式的整体代人求值16【答案】(或)【解析】抛物线的顶点为,先向下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抛物线的顶点变为,抛物线解析式变为,即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实质就是顶点的平移,可以根据平移前两个图形的顶点变化确定平移规律;已知平移规律写解析式时,先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