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1942410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办公范文大全第一书记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志智相扶精准提升 为建设新时代美丽新农村拼搏奋斗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乡党委、乡政府的指导关心下,以脱贫攻坚战略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精神和省、市扶贫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精准扶贫工作,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整村脱贫推进工作取得新成效。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以下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一、基本情况位于县汾河东岸,是“十三五”期间确定的市市级贫困村。全村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0亩,退耕地面积277亩,荒山荒坡435亩。全村平均海拔超过1850米,村内沟壑遍布,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八山一水一分田

2、”是其基本地理特征。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薄弱、发展能力软弱是扶贫开发的“三座大山”。共232户,总人口554人,村常驻人口150人,其中贫困户40人,村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26名,村两委5人。全村有低保户78人、五保户4人、经过5次贫困户的动态调整截止20年8月最终确认全村贫困人口95户25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5%。20年脱贫14户42人(%),20年剩余贫困户81户208人(%)。全村主要以种植马铃薯、小杂粮为主导产业,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2105元。二、贫困户贫困原因分析统计贫困户共95户250人(一)按性别属性男性131人(%),女性119人(%)。(二)按贫困属性一般贫困户190人

3、(76%)、低保户17人(%)、低保贫困户18人(%)和一般农户25人(10%)。(三)按年龄属性其中18岁以下51人(%),18-45岁88人(%)、45-65岁92人(%)、65岁及以上19人(%)。(四)按致贫属性因缺技术致贫190人(76%)、因缺劳动力致贫22人(%)、因缺土地致贫8人(%)、因缺资金致贫17人(%)、因残致贫1人(%)、因学致贫1人(%)、因灾致贫2人(%)。三、扶贫工作开展情况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国网供电公司帮扶组织的大力支持下,以整村脱贫为载体、以产业开发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着力点,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农村环

4、境大改善、农村经济大发展、农民收入大提升、农民素质大提高,正呈现出快速良性发展局面。围绕整村扶贫工作,主要从四个方面着力:一是瞄准目标,系统编制扶贫规划。规划是蓝图、是方向,突出规划的导向性和科学性,以推进“整村推进”为抓手,按照“七有四通三解决”(“七有”指有稳定收入、有基本保障、有基础知识、有一定技能、有稳固住房、有服务中心、有好的班子;“四通”指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三解决”指稳定解决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全面解决生态和扶贫移民问题)的目标,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发展、从公共服务到基层组织建设、从民生改善到扶贫培训,系统编制完善了整村扶贫2

5、0-2019三年规划。在规划中,注重前瞻性和操作性,既适度超前,又结合实际,使整个扶贫开发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加大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出发点,大力实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四大工程”。一是用电工程。20-20年供电公司积极争取资金130万元,新增改造配变容量200千伏安,线路3524米,全面完成配电网改造,为村集体和村民生产生活用电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二是饮水工程。村扶贫组织积极上报乡政府,整合资金70余万元,累计完成新建蓄水池1250立方米,安装管道1468米,彻底解决了盐市崖的人畜安全饮水难题。三是环境整治工程。以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为契机,实施路灯

6、亮化、道路清洁、绿化乡村共出动劳力354人次。四是阵地建设工程。累积投入20余万元建设了“三室一厅一站一区”:村支两委办公室、党群连心室、标准卫生室、村委会议事大厅、爱电驿站、体育活动区,建成了集村务办理、党建工作、医疗服务、图书借阅、体育锻炼等诸多为民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便民服务中心,一改往日办公、开会无固定场所的局面,大力提升了的整体形象和服务能力。三是因地制宜,着力推进产业扶贫。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始终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主导产业不放松、特色产业有突破、户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积极构建有市场、成规模、高效益贫困村产业发展支撑体系。一是大力发

7、展主导产业。围绕建设优质现代马铃薯基地的目标,发展马铃薯种植100亩,覆盖农户100户。二是积极突破特色产业。积极瞄准市场,盘活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产业一:依托康培集团,成功流转土地150余亩建设绿色林木,涉及贫困户20户70人,每亩可增加收入200元。此项产业可每年实现集体经济增收7000余元。产业二:20年引进核桃树种植,种植面积达300亩,年亩产30斤,收益每亩300元,涉及贫因户40户110人。产业三:与市汾河牡丹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三年土地流转协议,共流转土地450亩用于油用牡丹的种植,贫困户每年可获得土地流转收益300元,田间管护费用240元。三年后,公司将移交个户,

8、并保底收购产品,使贫困户70户206人稳步增收。三是有序推进劳务就业。通过整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项目,在20、20年两年内,开展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全覆盖行动,采取短期技能培训和学制性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办法,使有受训意愿的贫困户共103人全部得到免费培训,使每个受训劳动者都能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已完成劳动技能培训34人次,26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31人签订了用工协议。四是整合资源,多方推动社会扶贫。以着力构建政府、行业、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大扶贫格局为目标,强化与帮扶部门、扶贫工作队的协调,积极引导社会爱心力量参与扶贫,共筑扶贫开发强大合力。一是帮扶部门供电公司持续加力。强化

9、了与县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积极争取区级部门的支持,累计整合各类资金80余万元用于支持基层组织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助学等活动。二是定点帮扶成效显著。供电公司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深入定点开展帮扶工作,与建卡贫困户建立一对一帮扶责任制,积极帮助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理清发展思路,做到定户、定人、定责开展扶贫工作。三是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积极引导爱心组织、人士参与支持扶贫开发工作。国网供电公司连续五年组织节日心贴心活动,为全体村民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山西明业爱心服务队等社会爱心组织到开展贫困户慰问活动,为65岁以上老人送去慰问品41份。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有效拓宽了扶贫开发的投入渠

10、道,也增加了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根据县乡镇脱贫工作考核指标分解表中八大项,32小项指标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一是因地处偏远,发展一直缓慢,虽然扶贫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但距离贫困村民的期望还有差距,导致贫困村民对扶贫工作满意度只达到79%。二是村民的思想观念陈旧,发展动力滞后,甚至一少部分村民对“五位一体”小额信贷政策产生怀疑,导致“五位一体”小额信贷参贷率不高。三是因地处偏远,主导产业规模小,其他产业发展缓慢,导致村集体经济在低位徘徊,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并达5万元指标刻不容缓。四是劳务用工输出不满足要求。经上门走访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148人,现有务工人

11、员67人,根据县乡两级政府要求达85%以上,还需进行劳务输出59人。四、新一轮扶贫工作主要思路和打算20年,被县确定目标为整村脱贫,指标为人均年收入达3260元,这对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新一轮扶贫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抢抓扶贫机遇,用好支持政策,借力打造,合力攻坚,重点突破,分步实施,争取早日脱贫致富。目标定位:一年有起色,二年全脱贫,三年奔小康。根据工作思路,制定出以下具体措施:(一)依托“亮旗工程”开展具有电网企业特色的精准扶贫工作。坚决以“亮旗工程”的旗帜引领,将精准扶贫“亮旗”作为一个“亮旗”创新项目深植扶贫全过程之中。构建以“企业驻村一带一”、“支部到户一帮一”、“党员村民一对一”

12、的工作格局,号召供电公司党委所属各级党组织齐心协力对开展精准帮扶,一方面充分凝聚各方面的帮扶力量与资源,加大帮扶力度,强化帮扶精度,持续提升贫困户满意度;另一方面以企业全局高度突出和彰显供电公司党委坚强的组织堡垒作用发挥,弘扬了“亮旗”精神,彰显了社会责任,在帮扶对象及省市县政府心中塑造形象、提升影响、促进和谐。(二)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重点培育壮大扶贫新办企业,加大对农村农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推动贫困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努力构建“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近期主要项目有四个:一是积极协调级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光伏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

13、、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产业扶贫的有效措施,是造福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民生工程。在结合土窑洞集中新建项目,该项目占地亩,装机容量200千瓦,总投资207万元,建成并网后每年可收入2225万元左右,该项目利益将按照2:8的比例分配,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与深度贫困户收益,可带动95户贫困户每年增收1500余元。目前正在进行基础建设,预计在12月中旬可并网发电。二是建立农产品销售合作社。在中秋节前与三家企业达成购销合同3份,金额元,村集体利润实现元破零。目前,正值马铃薯的成熟收获期,已达成定期收购意向10份,预计可销售马铃薯10万斤左右,可实现利润2万余元。三是与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签订租赁协议。9月

14、份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分公司对后,计划在建设移动信息基站,签订5年合同,年租金1万元,利润8千余元。目前手续正在流转中,预计在12月中旬可签订正式合同。四是与羊圈庄村合作利用其投资的爬梯厂进行电缆支架的制作。羊圈庄村负责整体运营管理,负责营销业务的承揽,两村派年轻力壮且有专业技术的人进行加工生产,在成本核算后进行利润对半分配,不仅能解决部分贫困户就业问题,还能为村集体利润达5万元提供最大支撑。目前,已与冶峪河快速路改造项目部进行了对接,初步议定了整条河道两侧7公里电缆隧道的支架加工任务,待管理单位对图纸审核无误后签正式合同,合同价约70余万元,利润达7万元以上。(三)加快推进土窑洞改造。根据县乡工

15、作要求,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中保障住房安全的战略部署,开展危险土窑洞改造工作,解决人民群众长久居住安全、提升农民居住条件,确保贫困户脱贫。经过个人申请、评议公示、审查公示、核准上报流程,确定了改造户24户。该项目由危改户委托村委会及施工队寻找土地建设。该项目占地亩,项目实施后将彻底解决24户危险土窑洞住户的住房安全问题。目前,项目已经启动,场地已经清理完毕,正在进行基础建设,预计在11月20日完成主体建设,按期完成验收。(四)全力做好建档立卡精准帮扶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做到实事求是,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逐个分析致贫原因,号准“脉”,找准症结,选好“药方”。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户制定帮扶计划,明确挂牌帮扶责任人,确定具体的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一家一户调研摸底、一家一户一本台帐、一家一户一个扶贫计划、一家一户结对帮扶、一家一户回头跟踪扶贫效果”,目前建档立卡95户,提高了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持续提高贫困群众满意度。(五)抓好培训转移就业扶贫。通过实施“雨露计划”等培训工程,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快“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的工作进程。集中扶持贫困户职业学历教育培训和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强化外部企业联系,加强劳动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