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932251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江苏省扬州市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江苏省扬州市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江苏省扬州市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江苏省扬州市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扬州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试题高 三 语 文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在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高科技带来的种种生态问题,人类终于有所 。人们开始认识到:科技越发达,越要重视培养高情商,越要重视人性化,越要大力提倡人文精神这些理念与中国传统科学精神有着高度的内在 ,尤其与道家自然主义的科学精神 。A. 领悟 吻合 并驾齐驱 B. 觉悟 契合 并行不悖C. 觉悟 契合 并驾齐驱 D. 领悟 吻合 并行不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近义词辨析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一是辨析近义词,抓

2、住词语的不同点。近义词的不同,有使用对象不同,词义轻重不同,感情褒贬不同,词语语法功能不同。二是关注语境,理解空格处侧重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领悟:体会,解悟,多用于对文章、话语等的理解。觉悟:醒悟明白,多指人由迷惑而清醒或思想认识提高。语境说的是人类认识到高科技带来的种种生态问题的严重性了。因此选用“觉悟”。契合:投合,意气相投,符合。吻合:完全符合,与句中“高度”重复。因此选用“契合”。并行不悖:同时进行而互相不违背。并驾齐驱:指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地位相当。语境说的是理念与中国传统科学精神不违背。因此选用“并行不悖”。故选B项。【点睛】近义词可以从多方面区分

3、,词义侧重点不同,要抓住不同语素理解;词义轻重程度不同;感情色彩不同,例:团结-结合-勾结;适用对象不同,例:爱戴(上级),爱护(下辈);词性不同;词语使用要求不同,有的动词不能带宾语,有的成语只能用于否定。(一)词语辨析,从意义方面辨析:1看词义的轻重 如:妨碍、妨害 。2看适用范围 如:边疆、边境、边界。3看表达侧重。如:嘹亮、响亮、洪亮 解析:“洪亮”侧重于音域宽宏,“嘹亮”侧重于音色清脆、高远,“响亮”侧重于声音响度大。结合语意应选“洪亮”,应选“嘹亮”,应选“响亮”。从用法方面辨析 :1看适用对象。 如:启用、起用2看成分搭配 如:发扬优点、作风、传统;发挥创造性、积极性、作用、干劲

4、。3看词性语法 如:启示、启事4看习惯用法 如:捉摸、琢磨 辨析:“捉摸”习惯上用于否定句,“琢磨”习惯上用于肯定句。从色彩方面辨析 :1看感情色彩 如:妄想、梦想、理想 辨析:作动词时都有“打算”的意思,作名词时都有“想法”的意思。但“妄想”是贬义词, “梦想”是中性词, “理想”是褒义词。2看语体风格:一般分为口语(通俗)和书面语(较庄重文雅)两大类,书面语又可分为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政论语体等。如: “见面”和“会见”、“办法”和“措施”、“害怕”和“胆怯”,都有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之分。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就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关系看, , , ;

5、, 。为伦理学的研究提供必要条件 伦理学主要从道德品质上考察人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则揭示人的行为动机和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本质对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一定帮助伦理学和心理学都研究人的行为动机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该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解答连贯类题目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纳,先在小范围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紧承前文,总说二者关系,可以排除B项和C项。由可知应先说“伦理学”,再说“心理学”,故应在前;由“心理学则”中的“则”也可以看出

6、,应在前,可排除A项。谈伦理学对心理学的作用,故应紧承之后;谈心理学对伦理学的作用,故应紧承之后。故选D项。【点睛】做排序题的基本思路是:通读全题语句,明确题目要求;试着排小组的句子或相连最紧密的句子,再把小组句子连成大组句段;把连好的语段速读一遍,把不连贯的地方再略微调整。简述为通读试排连读微调。其中“试排”环节的解题思路有:确保话题一致性,把同一话题语句排起来;确定句子间的合理顺序性,或按时间,或按空间,或按逻辑推理;确证句子代词指代的内容,或两句有重复的词语。确切抓总领句、起始句、总结句、结尾句等,注意关联词语和总括性的词语;确保内容上的前后照应。3.下列各诗句中,“霜”字的含义与其它三

7、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B. 一朵妖红翠欲流,春光回照雪霜羞。C. 西风吹老梧桐树,仍送新霜两鬓来。D.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答案】C【解析】【详解】该题考查鉴赏诗歌的炼字能力。答题时基本思路是:如果该词含义特别,则要单独解释一下;然后考虑其中是否使用某种表达技巧,如有,则点出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如果没有,则把该词放在句中解释内容,最后分析其表达效果及作用。是否生动形象表现了某人某事某物某现象的特点,是否能烘托某种气氛,是否能传情达意。C项,“霜”比喻白发,ABD三项,都是指自然天气现象。故选C项 。【点睛】考查诗歌的练字,即赏析某字的妙处。古人作

8、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解答该题,首先读懂该句诗写的内容,细细揣摩该字用来表现的对象是什么,该字能表现其什么特点,有什么效果。答题步骤:第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意境;第三、点出该字有无修辞,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四、点明效果。4.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是经过孔子整理的六部先秦古籍。)B. 孤舟此日轻为别,尺素何时远见存?(尺素:古代通常用长一尺的绢帛书写文

9、章,故称这种短笺为尺素,也借指书信。)C. 江令白头归故国,多情合赋黍离篇。(黍离:黍,一种农作物;离,繁茂的样子。黍离多描绘草木茂盛的景象,抒发对自然的喜爱之情。)D. 一日京华定交契,十年太学论诗书。(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始设于汉武帝时。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子监。)【答案】C【解析】【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C项,“黍离多描绘草木茂盛的景象,抒发对自然的喜爱之情。”理解有误。后人多用“黍离”形容苍凉荒芜的景象,抒发对国家残破,今不

10、如昔的哀叹之情。故选C项。5.下列选项中,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A. 人们往往不辨真假拒绝思考。B. 人们往往更愿意去相信谎言。C. 人们往往喜欢随大流少主见。D. 人们往往更喜欢听动听的话。【答案】D【解析】【详解】该题考查理解漫画的寓意的能力。理解漫画的寓意,要先细致观察漫画内容,(1)找出对象.(2)思考讽刺或颂扬的原因。(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注意夸张、变形之处,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3)联系现实,由物到人。想象要合理。A项,没有紧扣漫画寓意;B项,没有抓住漫画的重点“动听”二字;C项,脱离漫画主要内容。漫画中,有两个会场,两条标

11、语,一是“动听的谎言”,一条是“难听的真相”。“动听的谎言”前面排除人数众多,而“难听的真相”前面门庭冷落。此漫画寓意人们往往更喜欢听动听的话。故选D项。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放翁家训(节选)陆游吾生平未尝害人。人之害吾者,或出忌嫉,或偶不相知,或以为利,其情多可谅,不必以为怨,谨避之,可也。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汝辈但能寡过,勿与贵达亲厚,则人之害己者自少。吾虽悔己不可追,以吾为戒,可也。祸有不可避者,避之得祸弥甚。既不能隐而仕,小则谴斥大则死,自是其分,若苟逃谴斥而奉承上官,则奉承之祸不止失官,苟逃死而丧失臣节,则失节之祸不止丧身。人自有懦而不能蹈祸难者,固不可强。惟当躬耕,绝仕进,

12、则去祸自远。风俗方日坏,可忧者非一事,吾幸老且死矣,若使未遽死,亦决不复出仕,惟顾念子孙,不能无老妪态。吾家本农也,复能为农,策之上也。杜门穷经,不应举,不求仕,策之中也。安于小官,不慕荣达,策之下也。舍此三者,则无策矣。汝辈今日闻吾此言,必当不以为是,他日乃思之耳。暇日时与兄弟一观以自警,不必为他人言也。吾少年交游,多海内名辈,今多已零落。后来佳士,不以衰钝见鄙,往往相从,虽未识面而无定交者亦众,恨无由遍识之耳。又有道途一见,心赏其人,未暇从容,旋即乖隔。今既屏居不出,遂不复有邂逅之期,吾于世间万事,悉不贮怀,独此未能无遗恨耳。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

13、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6.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 中:造谣中伤B. 杜门穷经,不应举 杜:堵塞C. 不以衰钝见鄙 鄙:轻视D. 勿令与浮薄者游处 游:交往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对于伤害过自己的人,陆游认为大多情有可原,不必去怨恨,但要注意避开这类人,不再与之交往。B. 人的天性中都有懦弱的一面,面对灾祸时便不能以强者姿态同命运抗争。于是,厮守田园成为唯一选择。C. 面对日益败坏的世风,陆游反复叮嘱子孙以

14、务农为上策,即使不得不踏入仕途,也要不慕荣华,不失臣节。D. 才气过人的年轻人最容易变坏。作父兄的一定要勤加检查约束,督促其读圣贤之书,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行。8.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汝辈但能寡过,勿与贵达亲厚,则人之害己者自少。(2)又有道途一见,心赏其人,未暇从容,旋即乖隔。9. 陆游是从哪几个方面训诫子孙的?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答案】6. A 7. B 8. (1)你们这些人只要能够少犯错误,不与达官显贵过分亲近(或译作“深交”),那么危害自己的人自然很少。(2)也有的是在路途中见到一面,心里十分欣赏他,但没有时间慢慢细谈,立刻就分别了。 9. 待人之道,避祸之策,交

15、游之憾,育才之法。【解析】【6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推断的能力。文言实词大多一词多义,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A项,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意思是假若别人正好指出了我的过错,更应当放下(不要有所不满)。中,意思是恰好合上。故选A项。【7题详解】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项,“不能以强者姿态同命运抗争”无中生有。文段中的“不可强”意为“不可强求”。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