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9 古诗三首元日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121930314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9 古诗三首元日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9 古诗三首元日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9 古诗三首元日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9 古诗三首元日人教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9 古诗三首元日人教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9 古诗三首元日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9 古诗三首元日人教部编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元日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元日是两首古诗中的第一首,这首诗描写春节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春节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教学目标:1.运用自主识字、反馈指导等方法,学会“爆、屠、符”三个生字,正确理解诗中的词语。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了解诗句的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热闹的节日气氛,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通过创设情境、链

2、接诗篇、想象画面、悟中达情等方式走进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中,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体悟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教学重难点:1.抓住“爆竹”“屠苏”等词语把握诗意,感受诗句中渲染的热闹的节日气氛,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通过多种方式走进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中,更加深入地了解王安石,感受古诗文的魅力,做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教学准备:课件,预习单;学生预习,完成预习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名句激趣解诗题1.诗句导入,直指传统节日。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组诗句,大家读一读,看看都跟什么节日有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独在

3、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小结:中秋、清明、重阳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首和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题目叫元日。(板书课题,看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2.理解诗题,区别“元日”和“元旦”。元日的元的意思是什么?指名回答。出示字典上的解释“元”在字典中的解释有以下七种,你认为在这里是哪种解释?(1) 开始的,第一。(2) 为首的。(3)主要,根本。(4)元素。(5)构成一个整体的。(6)货币单位。(7)朝代。(开始,第一。)那么元日是什么意思呢?(新年的第一天)。元日就是元旦吗?”元日“并非现在一般所说的”元旦“,而是农历正月初一,就是春节。现在”元旦“一般指公历的一年之首,

4、就是公历1月1日。师:这首诗是写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再读课题。3.联系生活,说说春节习俗。(1)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吗?指名交流,教师适当引导:说说自家或见过别人家怎么过年。A:放鞭炮(引导学生知道人们大多喜欢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放鞭炮,目的是告别旧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B:吃年夜饭,喝酒庆祝(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新起点的开始,预祝有一个新的、美好的未来。)C:贴对联(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D:贴“福”字、穿新衣、拜大年、领压岁钱这些都是春节富有特色的风俗,这些都是我们现代人过春节具有的风俗,那么900多年前的宋朝过春节又有哪些风俗习惯呢?让我们随着诗人王安石一起步入宋朝的春节。【

5、设计意图:古诗教学,用诗句导入,利于了解学生朗读古诗的水平,便于因材施教。“元日”这个名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通过查字典,结合学生过“春节”的亲身体验,不但学生感兴趣,而且帮助了学生理解诗题。】2、 对话文本明诗意1.小结预习情况。2.结合预习单反馈交流,师依据学情,相机引导、点拨。(1)读诗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字正腔圆。相机正音:屠苏、曈曈日、新桃、旧符。二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注意韵字:“除、苏、符”。三读:读出味道,读出画面,读出情绪。来!老师和大家一起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老师读,好吗?(合作朗读)师:好!味道出来了。我们调换一下顺序,我读前四个字,

6、你们读后三字。(师生再次合作朗读全诗)师:味道更浓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句,注意那个节奏,那个味道。(生齐读诗歌)(2)交流对词语的理解。爆竹,是什么?(鞭炮)古代在竹筒里装硝石,然后把它放到火里烧,这时就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所以爆字是火字旁的。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了。屠苏酒:古时候,每年除夕时,家家户户用屠苏草泡成的酒。饮屠苏酒是我国过年的一种风俗。饮屠苏酒,意思是“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东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曈曈日,曈字是什么偏旁,和什么有关?是日字旁,跟太阳有关。曈曈日就是指初升的太阳。古代的人喜欢大年初一

7、把大门敞开,迎接初升的太阳。桃符,古人认为桃木是一种神木,可以避邪,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shnsh)、郁垒(yl)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或者还画上这两个神象左神荼、右郁垒用来压邪。这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门神”。后来,虽经历史风雨,这一习俗却代代相传,经久而不衰。桃符真正改称为“春联”。那是明代的事了,只是桃木已经换成了纸。(3)抓住“爆竹”“曈曈日”等关键词语,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对诗歌的理解,再读诗句。诗意: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暖和的春风铺面而来,人们喝着美味的屠苏酒,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4)写字依据预习情况,相机指导书

8、写生。爆、屠、符是本课三个生字,同学们在预习中也写了,我们来看看写的怎样。(展示预习单)课件出示三个生字。引导观察,指导书写,师生评议。爆:火字变瘦略居上,右边部件写紧凑。屠:尸字撇长舒展,者字长横半露符:竹字头写紧凑,付字撇横要伸头。【设计意图: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先学后教,让学于生,学生借助预习单交流学习成果,引导学生反复读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对话,读懂诗的意思,达成对诗意的理解。】三、悟中达情入诗境1.小结:放爆竹、饮屠苏、换桃符,几个典型画面,寥寥数语,就给我们勾画出欢度新年的喜庆景象。时至今日,人们每到辞旧迎新之时,

9、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王安石的这首元日。(配乐诵读)2.同题阅读。而同一个节日,在不同的诗人笔下,也有异同,下面这首诗,你能找到诗人写了哪些传统习俗吗?甲午元旦清孔尚任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注释偏:不尽。鼓角:泛指乐器。梅花:梅花落,乐曲名。一部:一曲。译文听爆竹声声好像自己的童心仍在,看到更换桃符的人有老有少。四周鼓角声不断,待到五更时分人们欢笑着相互拜年!诗中写了点爆竹,换桃符,听乐曲拜新年。字里行间,跃动着孔尚任一颗赤诚的童心。3.归纳:同学们一定发现了,从宋朝到清朝,再到现在,近千年过去了,过新年的方式没有太大的不同,只不过一些叫法不同而以,比如

10、,现在我们叫“春节”,而古时候叫“元日”,也有一些物品经过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了,比如“爆竹”变成了现在的“鞭炮”、“桃符”简化成现在的“春联”。像这种从古时就有并世代流传下来的节日,我们称为“传统节日”。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简单说说节日的习俗。要想了解更多,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设计意图:同题古诗对比学习,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中华传统节日的来历,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兴趣和对祖国的热爱。】四、积累内化感诗魂1.诗人王安石为什么会写下元日呢?让学生自己说。随机评价,鼓励阅读。诗歌是情感的流露,要进一步了解诗歌蕴涵的情感,我们必须进入诗人的生活背景之中,请同学们阅读这段资料,我

11、相信你会有启发。2.出示:背景资料王安石:宋朝政治家、文学家。20岁以前随父亲南北各地游历,了解老百姓的疾苦。21岁中进士;当过十年地方官,做了很多有利于国家和老百姓的事情。49岁时被任命为宰相。元日这首诗就写于这一年的春节,那时他正准备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推行新政。在他心中新的政策能让国家富强,让劳动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实现千门万户曈曈日情景。3.小组合作。读完资料你觉得王安石仅仅是为我们描绘春节的喜庆场面吗?再次读诗,你对哪个词,哪句诗有了新的理解,在小组内交流。“爆竹声中一岁除”过去的不仅是旧得一年还有.不合理的制度,陈旧的法规.“千门万户曈曈日”曈曈日:不仅仅是初升的太阳。新的生活新的

12、希望,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总把新桃换旧符”(旧符就是陈旧的制度,不合理的法律,)新桃蕴涵着:新政策,新法规,4.理解的真好!把你的理解放进读中。生读。5.新的政策即将推行,王安石此时的心情怎样?(生:兴奋、激动、充满信心)你觉得诗中的哪个字就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让这首诗有了温度?板书:暖6.引读。在作者眼中,听到的爆竹声是悦耳的,引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吹面,屠苏酒是暖暖的,引读-春风送暖入屠苏照进千家万户的太阳光是暖的,引读-千门万户曈曈日人们换桃符的心情更是暖的,引读-总把新桃换旧符一个暖字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当时的心情是-高兴、兴奋、激动、愉快。让我们带着这份踌躇满志,这份

13、春风得意,带着这美好祝愿再读古诗。(配乐朗读)7.同学们,读懂了元日,你们想把这首诗永远记在你的脑子里吗?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一背吧!说说背诗的方法,配乐背诵。这么短的时间就背下了这首古诗,你是用什么方法背诵的。抓关键词、看画面、想诗意8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继续探究,相信会有大的进步!【设计意图:诗人用诗表达人民的心声和志向,教师站在文化视野的高度,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人民情怀,基于文本,又跳出文本,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体现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学生今后学习王安石的诗歌打好基础。】五、拓展延伸传诗文1.中国传统的节日还有很多,这些节日其来历、风俗以及所能传递给我们的节日“味道”,值得我们去了解并传承。课后请收集中国传统节日资料,在同学间交流。2.收集几首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古诗,读一读,记一记。【设计意图: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古诗文化源远流长,古诗教学要基于文本,又要跳出文本。应该是在生活中学习,又服务于生活的,联系“元日”,拓展延伸,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一个进一步的了解。提升语文素养,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课终结而意无穷。】板书设计:元日放爆竹饮屠苏暖换桃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