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928227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7.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吉林省长春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吉林省长春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吉林省长春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吉林省长春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2.请将各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交卷只交答题纸。第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下列各大洲中,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大洋洲 B北美洲C非洲 D欧洲2、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A从北美迁入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亚洲3、萧湘的爸爸在北京工作,妈妈是合肥市某中学老师。小学时每年暑假,萧湘都随妈妈去北京度假;2003年,由于工作需要,妈妈调到

2、北京市某中学任教,萧湘随妈妈去北京上中学,2008年萧湘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萧湘是环保志愿者,寒假准备随学校环保组织去西北考察。萧湘的经历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小学时夏天去北京度假 到北京上中学 到上海上大学 去西北考察A. B. C. D. 读“人口增长模式随时间变化图”回答13题。4、图中斜线部分表示A人口出生率 B人口死亡率 C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的迁移5、A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高低高 B低低低 C高高低 D高低低6、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处于低增长阶段的是AAB BBE CDE DAE7、右为“木桶效应”图,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人口容量不同的资源种类,则木桶的“

3、短板”决定( )A人口容量的多少 B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多少C环境最适宜人口容量的多少 D环境合理承载力的大小8、如果一个城市的等级越高,则它( )A提供职能种类越多,服务范围也越大 B提供职能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少C提供职能种类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D提供职能种类越少,服务范围也越小9、下图为“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A. 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B. 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C. 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D. 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10、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数目多少 B.城

4、市规模大小C.城市人口多少 D.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大小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雄安新区重点承接含企业总部、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在内的非首都功能。完成下列各题。11、 设立雄安新区的目的有( )扩大北京环境承载力 调整京津冀城市布局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A. B. C. D. 12、 雄安新区的设立会带来大量人口迁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政治(政策)因素 B. 社会文化因素 C. 自然环境因素 D. 经济因素13、下图为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示意上图反映出北京地区城市化的标志

5、为( )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B、城市用地面积增加C、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D、城市道路密度增加下图为我国两城市不同年份的人口分布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4、图中显示,19922012年()A. 甲、乙两城市老城区人口均有所减少B. 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小C. 甲、乙两城市远郊区县人口数量比较接近D. 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大15、目前甲、乙两城市处于城市化进程的()A. 逆城市化阶段B. 初期阶段C. 中期阶段D. 后期阶段16、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 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热量水

6、源光照市场 B水源地形热量市场 C地形国家政策土壤科技 D土壤热量地形国家政策17、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特点是( )A. 小农经营 B. 市场灵活性大C. 商品率低 D.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在一定地域内的较稳定的、区域性的多种农业地域类型。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8、M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季风水田农业 B. 大牧场放牧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混合农业19、对M区域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农场里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其基本特征 多以自给

7、自足的家庭小农场经营为主A. B. C. D. 冰糖心苹果主要产于新疆阿克苏地区,苹果的果核部分糖分堆积成透明状,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冰糖心”。下图为阿克苏位置示意图及某果农的网店销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 “冰糖心”形成的独特地理条件是 ( )A. 天山冰雪水的灌溉 B. 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 C. 海拔高生长期气温低 D. 河谷地区湿度较大21、 阿克苏地区的果农借助互联网销售苹果,获得巨大成功,其主要改变了该地区的( )A. 市场因素 B. 交通因素 C. 科技因素 D. 劳动力因素读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回答12题。22、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A园艺业B游牧业 C混合农业

8、 D大牧场放牧业23、图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分布的典型地区是()A恒河平原南部B波德平原北部 C拉普拉塔平原南部D墨累达令盆地24、轮胎厂与汽车厂之间的联系是( )A. 共用基础设施B. 提供原材料 C. 提供加工服务 D. 提供零部件读某类工业的区位因素影响力变化图,回答1112题。25、时期,影响该类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原料交通燃料 B.交通燃料市场 C.燃料原料市场 D.原料燃料市场26、该工业最有可能是A.制糖工业 B.普通服装 C.钢铁工业 D. 精密仪表工业 “世界手套看中国,中国手套看嘉祥”这是手套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一句流行语。“中国手套名城”山东嘉祥县形成了防寒、滑雪、打

9、猎、射击等四大系列上百种手套产品的加工与生产能力,加工的手套95%销往国外市场。图7示意的是嘉祥手套产业协作关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7、数百家手套生产加工及配套企业,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乡镇为依托,向全县多数乡村辐射传导的发展格局,大量手套企业集聚有利于( )A 降低工人工资,增加利润 B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交流协作C 增加运费,降低能耗 D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批发价格28、嘉祥手套产业的协作关系对当地的影响是( )A 削弱同类企业间的竞争 B 限制了其它产业的发展C 降低专业化程度 D 提高区域竞争力图甲为美国硅谷地区图,图乙为鲁尔区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9、两地区工业共同

10、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 劳动力丰富 B. 交通便捷 C. 气候宜人 D. 水源充足30、两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A. 因生产联系而集聚 B. 经历了衰落、重振过程C. 新增企业以中小型为主 D. 工业布局趋向原料产地3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意大利新工业区特点的是( )。A以轻工业为主 B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C资本集中程度低 D生产过程较为集中32、铁路运输的特点是( )A速度快、运价高、运量小 B机动灵活、运量小、运费较贵C速度慢、运价低、运量大 D速度较快、运量较大,连续性好33、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半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据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

11、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34、形成商业中心最主要的条件有( )A交通便利,城市规模大 B社会发展,有一定政治历史地位C环境优美,可发展购物旅游 D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有稳定的货源和销售区35、有关商业网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业网点的密度受电子通信的影响B寺庙、教堂、行政中心是形成商业网点的必要条件C商业网点都接近商品生产地D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取决于当地的人口数量,而与其他因素关系不大第卷(非选择题,共30分)一、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36、下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曲

12、线表示_国家,表示_国家的情况。(2)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_,目前城市化的速度已明显_。(3)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基本上反映了其_的发展水平。3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大牧场放牧业 B季风水田农业C混合农业 D乳畜业(2)甲地农产品运往我国,最佳运输线路应经过()A巴拿马运河B马六甲海峡C麦哲伦海峡 D德雷克海峡(3)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主要是由于人类发明了_,其反映了_的改善和_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38、闻名世界的德国鲁尔工业区是德国的煤炭与钢铁之都,被选为2010年的“欧洲文化首都”。从没落的工业区转型为现代文化都市的努力,使得鲁尔区在申请“欧洲文化首都”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鲁尔区的重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主要包括(多选)( )A.废气污染 B.水体污染C.固体废弃物污染 D.辐射污染(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为了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鲁尔区实施了多项整治措施,其中包括(双选)( )A.加强交通建设,新建了一批铁路B.发展了汽车、采油、钢铁、化学等一批新兴工业C.改造利用老工业建筑物等,推动了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D.区内建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