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与工作指引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1925200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与工作指引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7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与工作指引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7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与工作指引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7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与工作指引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7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与工作指引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与工作指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与工作指引(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目标一: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目标二:严防手术物品遗留体内目标三:严格防止病人意外伤发生目标四:严防手术患者低体温目标五:手术体位安全舒适目标六:提高用药安全目标七:手术植入物安全目标八:安全、正确留置手术标本目标九:安全、正确使用电外科设备目标十:严防手术室的医院感染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及工作指引目标一: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一、预防措施1、建立使用腕带作为手术病人身份识别标示的制度。2、按照制度与规范,术前由手术医生在手术部位作标示,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避免错误的病人、错误的部位,实施错误的手术。3、手术病人接送程序严格遵守手术病人查对

2、制度,交接班制度,提高对手术病人基本信息掌握的准确性。4、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根据江苏省护理文书规范中的手术专科护理单。5、按照手术通知单内容,病区与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身份与手术名称核对,术前准备及带入手术室物品清点等三个部分进行交接核查。6、按照手术安全核对单内容,在麻醉,手术开始实施前,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定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麻醉、手术。二、工作指引:1、手术前确认A. 核对时间:病人离开病房前、进入手术室送入手术间前、手术开始前。B. 核对根据:病人手腕识别带、影像资料、部位标示、病人自述(或病人家属代病历述)、手术通知单。C. 核对内容:患者姓

3、名、年龄、姓别、住院号、手术名称、诊断、部位、体位。D. 核对内容人员、时机:病人离开病房前,病房护士要认真核对病人资料,病房护士和手术室护士交接、核对;遵守手术病人查对制度。送入手术间前,巡回护士或洗手护士核对;手术开始前,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同时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并由执行核对的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分别签名。E. 核对方法:以主动与病人沟通的方式,让病人自己说出姓名,不适的问题或部位、肢体,并确认其叙 述资料与腕带记录相符;病重、虚弱、智力不足、意识不清的与腕带记录相符。病人腕带资料如下: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术前诊断。2、做好核对记录和病人转运交接记

4、录,严格病区与手术室护士的交接班交接核查程序应严格遵守手术病人查对制度,按照相关的内容及对患者身份与手术名称核对、术前准备及带入手术室物品清点等三个部分进行交接核查。双方确认手术前准备皆已完成,所需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均已备妥。3、手术前一日须由主管医生在手术部位做标记:A. 由施行手术的医生标记,必要时标上医生的签名。B. 标记时病人清醒,有意识,并能证实部位和标记。C. 在靠近手术切口的地方。D. 清晰的,不模糊的。E. 使用长时间擦不掉的标记。F. 术前准备及手术铺巾后仍能看见的G. 手术开始时进行最后核查H. 以下情况不作手术部位标记:不能预先确定手术切口的手术;口内手术;已有明显的伤口。

5、4、手术前指导病人:手腕带勿任意解除,以便身份辨认,告知病人和家属,接受检查或治疗前,医务人员将称呼全名,称呼正确时务必应答,不正确时予以澄清。目标二:严防手术物品遗留体内一、预防措施1、建立手术物品清点制度及工作指引2、按照手术护理记录单中“手术器械敷料登记表”的内容,在手术开始前后,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核对手术包中各种器械及敷料的名称,数量(包括器械的螺钉,螺帽),并逐项准确记录。3、器械护士应做到在使用各种器械,敷料前后均检查其完整性。4、及时清点并记录手术中追加的器械,敷料。5、关闭空腔脏器,关闭切口前、后器械护士交接时,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确定数量核对无

6、误,告知医师,方可关闭切口。6、清点手术物品时必须是两位护士按照相同次序,完全摊开纱布并同时发出声音,必须使用有x光显影的纱布,台上纱布不得拿出手术间外。7、如发现器械,敷料数量与术前不符,立即告知医生,并仔细查找,必要时征求手术医师意见采取适当措施如借助x光查找,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的“术中特殊记录”栏中记录备案。 二、工作指引:1、严格手术器械清点原则: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体腔完全关闭后、皮肤完全缝合后。由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对手术台上所有的手术器械、敷料及特殊用物的数量及完整性进行核对清点,核对无误后病人及手术物品方可撤离。2、手术开始前的清点与登记A. 洗手护士整理器械桌时,按次序清点

7、器械、缝针、纱垫及手术特殊用物。B. 清点时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点一项、复述一项、登记一项。手术中途换人,应重新清点, 经共同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名。3、手术中的物品管理A. 手术开始前,把手术台上可能出现的器械、纱布、纱球、纱垫一类的清点物品清理干净,全部撤出手术间。B. 手术台上使用的纱布、纱垫必须有X光显影标记。手术台的纱布、纱垫一律不得剪开使用。C. 台上用过的纱布、棉片、小敷料等应统一放于固定敷料盆内。D. 术中因各种原因(如扩大手术范围、改变术式、原备手术用物不足等)需增加手术器械敷料时,必须由巡回护士负责增加,并由洗手、巡回护士共同清点、登记,对增加的每项数量进行二次核实。

8、E. 洗手护士要提醒医生共同记住伤口或腹腔内放置的纱布、纱垫数目。F. 洗手和巡回护士在手术期间,始终要注意观察手术间的情况,防止清点物品的流动,以保证数字清点的准确性。G. 注意监督医生不能向地下丢纱布、纱垫等,已丢下的敷料巡回护士要及时收起。H. 手术用的缝针用后要及时别在针板上,不得放在他处,断针要保存完整。I. 术中掉地的缝针、器械,巡回护士要将其放在固定位置并告知洗手护士。J. 术中交接班时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双方共同清点好所有手术物品并核对数目。4、关闭体腔前的物品清点A. 清点时洗手、巡回护士同时清点,清点1项巡回护士登记1项。先清点台上。B. 清点台下物品时,洗手护士必须与巡回护

9、士同时清点,做到耳听眼见一致。C. 清点完毕,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核对登记数目。对数后告知医生,方可关闭伤口。D. 清点数目不符时,不得关闭伤口,如确实找不到,要向上级及时汇报,决定处理方案。5、手术后物品的清点A. 体腔完全关闭后或皮肤完全缝合后,由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再次共同清点术中所用物品并在登记本上 记录并签字确认。B. 2.5.2手术结束,由洗手护士及巡回在护士再次共同清点术中所用的纱布、纱垫,与登记相符后在登记本上记录并签字确认。C. 如清点数目不符时,应及时查找,查找未果,要告知手术主刀医生,确定是否重新打开伤口检 查,并立即向上级汇报。D. 连续接台手术时,上一台手术清点后的物品必

10、须全部撤离该手术间后,再开始下1台手术。6、发生器械、敷数目与术前不符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A. 、一旦发现针、器械、敷料不符,应马上报告术者和麻醉师,暂停一切操作。B. 报告护长,必要时报告医务科,并立即在术野和手术间等所有能遗留的地方认真查找,务必查到为止。C. 必要时借助X光机。只有确定无异物遗留于伤口内方能缝合伤口。目标三:严格防止病人意外伤发生一、防坠床:1、建立手术病人安全运送工作指引,择期手术,病情稳定的病人由手术室工人或护士接至手术室,急、危、重病人必须有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护士共同护送。2、建立病人术前的坠床风险评估指引,不得让任何手术病人徒步走入手术间,低风险病人以轮椅运送,中度

11、风险以上病人以车床运送,并确保上好床栏,不得让有风险的病人独自留在等候室内。3、在全身麻醉的诱导期和复苏期这2个高危期必须保证有人在病人身边看护。二、工作指引:1、坠床高危患者包括:A. 年龄65岁或婴幼儿B. 3、意识意识障碍、记忆失、无定向力C. 诊断为体位性低血压D. 近三个月有3次或以上坠床史E. 近期有癔症、癫痫、产前子痫发作史F. 使用毒性、麻醉、精神类、抗高血压及降血糖等药物G. 活动受限、肢体偏瘫、感觉障碍或退化、体能虚弱H. 侧卧体位(30、45、90)I. 依从性差(吸毒、酗酒)J. 沟通障碍(语言障碍、文化程度低)2、手术病人坠床风险期包括:麻醉准备期、诱导期、苏醒期、安

12、置手术体位及拆除体位固定物时。3、防止手术病人坠床的护理措施A. 切实做好术前评估工作,评估手术患者潜在坠床的风险因素,根据评估结果,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如小儿患者可由家属陪同在手术室儿童等候区等候。B. 合理运用人力资源,排班时注意综合考虑年龄、职称、业务水平、健康状态等因素,做到新老、强弱适当,合理搭配。C. 巡回护士要坚守岗位,特别是患者卧于手术台上等待手术时和麻醉诱导期及拔除气管内导管时,护士不得擅自离岗或串岗。D. 安置手术体位要与手术医生,麻醉师协作完成,拆除体位固定物时,一定要有人在旁保护病人,并及时复位,重新约束。E. 搬动患者时,平车必须紧贴手术床或病床,锁定刹车并有人扶稳车身

13、,防止移动,搬运人员动作要轻 巧平稳;推送婴幼儿、昏迷、躁动者应拉上护栏并适当约束;明确规定护送人员位置,护士应站在病人的头侧,便于观察病情,护工站在对侧,双手扶床,防止过快过猛。F. 优化术后病整理流程:手术床各部位复位保持手术台平整平衡撤除手术铺巾体位复位重新约束固定,直至患者离室。G. 规范约束护理。躁动者及进行腰麻、硬膜外麻醉患者,安置手术强迫体位的患者,应适当对其进行约束或专人看护,注意约束部位适当、约束力度适宜。H. 完善搬运程序。相对固定社会聘用的担架员,与护士共同组成手术专业接送队,神志不清、儿童、病情危重的病人应有主管医生或麻醉医生共同护送。I. 通过教育干预增强患者对坠床风

14、险的认识。巡回护士在术前评估病人时,可利用有限时间,结合患者的认识水平、心理状况等,向患者讲解麻醉和手术体位及常见不适感;过床时嘱其双手触摸手术床的边缘,明确说明手术床窄,不要自行翻身侧卧;并指导手术患者缓慢、匀速地改变体位。J. 医院通过规章制度强制干预手术患者坠床危险的薄弱环节和风险行为。制定手术室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手术室接送病人制度、体位摆放制度等。K. 加强护士教育干预,使护士严格履行规章制度和加强法律法规学习,提高业务技能。可利用晨间提问、小讲课、讲座以及护理查房,学习医疗事态处理条例,重温防范措施,并列入科室理论和操作考试内容。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不越职帮忙照看病人。L. 手术室通

15、过对布局、环境和安全护理防护用品技术上的设计、革新、维护,尽量减少坠床潜在危险因素。手术室地面防滑设计;手术床选择稳定的床垫装置;平车选用大小轮型,将路途的颠簸降低到最低程度;备齐各种专用物品如平车、约束带、体位垫、固定托等,定点放置,专人管理;搬运病人前检查手术床和平车性能,注意移动设备的刹车、护拦等附件是否缺损,如有安全陷患,及时整改。三、防管道脱落A. 严格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中的各管道护理原则B. 建立转移病人过床、全身麻醉诱导、复苏期的三个阶段管道评估及护理工作指引C. 对护士做好妥善固定静脉通道及各种引流管的相关培训四、工作指引:病人管道种类包括:吸氧管、胃管、气管插管、动脉、静脉穿刺管、尿管、各式引流管等1、加强组织管理:对护士进行管道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加强管道风险教育,使每位护士充分认识可能存在的疏漏环节;若发生管道意外,组织全科人员分析原因,找出缺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