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0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课后检测 湘教版必修1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923622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0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课后检测 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浙江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0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课后检测 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浙江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0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课后检测 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浙江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0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课后检测 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浙江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0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课后检测 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0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课后检测 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0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课后检测 湘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下图是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读图回答13题。1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下渗B径流C蒸发 D水汽输送2该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A补充城市地下水 B减缓城市内涝C缓解城市缺水问题 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3推广该类房屋,能获得综合效益最大的城市可能是()A拉萨 B吐鲁番C北京 D呼和浩特解析:第1题,图中所示方式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然后顺下水道流走,直接影响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第2题,该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缓解城市缺水问题。据题干可知,收集到的雨水没有直接回灌地下,而是使用后作

2、为污水排放。收集雨水对减缓城市内涝作用较小。该雨水处理方式与提升居住环境质量关系不大。第3题,吐鲁番位于干旱地区,降水少,推广该房屋的意义不大;拉萨、呼和浩特位于半干旱区,降水也较少,推广该房屋的意义也不大;北京人口密集,需水量大,水资源供应紧张,该雨水处理方式可以缓解北京水资源的紧张状况。答案:1.B2.C3.C英国海军军官加文孟席斯所著的1421:中国发现世界认为,中国人最早绘制了世界海图,郑和船队早于哥伦布70年到达美洲大陆,早于库克船长350年发现大洋洲(当时称澳洲)与南极洲。下图是他根据史料绘制的洪保将军(郑和属下)船队的航线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从有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船队

3、出使南亚各国的最佳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5关于洪保将军船队的见闻和经历,叙述正确的是()A航段:正值旱季,阳光直射B航段:夜空中的北极星指引航向C航段:沿岸荒漠广阔无垠D航段:沿途物资补给非常困难解析:第4题,南亚海区属季风洋流区,郑和船队从中国出发,为保证顺风顺水,一般顺流出行。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沿岸洋流自东向西流,利于其出使南亚各国。第5题,航段位于北印度洋,其冬季无阳光直射;航段位于南半球,无法看到北极星;航段顺巴西暖流航行,沿岸多森林景观;航段航行于印度洋上,沿途物资补给困难。答案:4.D5.D下图中甲丁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回答67题。6关于图中甲丁洋流的叙

4、述正确的是()A甲洋流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北移有关B乙洋流反映了该海域8月份洋流的流向C丙洋流按成因分类属于补偿流D丁洋流流经的两岸地区为热带雨林带7图示洋流甲沿岸的景观为()A热带雨林 B热带稀树草原C热带荒漠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解析:第6题,甲洋流是季风洋流,其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北移有关,A正确;乙洋流是逆时针环流,所以反映了该海域冬季洋流的流向,B错误;丙洋流按成因分类属于风海流,C错误;丁洋流流经的两岸地区为热带稀树草原带,D错误。第7题,甲是离岸风形成的洋流,洋流远离海岸,下层冷海水上泛,为寒流,对沿岸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所以形成荒漠景观,C正确。答案:6.A7.C8

5、读下图,回答问题。(1)分别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洋流名称:A_,B_,C_,D_,E_。(2)A、B、C、D四洋流中属于风海流的是_,属于补偿流的是_。(填字母)(3)图中大型渔场出现在_(填字母)处,原因是_。解析:(1)根据图中海陆轮廓形状,可判断该海区位于南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再结合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可判断各洋流名称。(2)根据洋流的成因,可以分为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风海流是在盛行风的吹拂下,海水随风漂移形成的大规模运动。结合图中洋流的分布,即可推知B、D为风海流;而当该海区的海水流走以后,周围相应海区的海水就会流过来补充,从而形成补偿流,图中A、C洋流即是如此。(3)寒暖流交汇处或

6、有上升补偿流分布的海域,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常形成大型渔场。答案:(1)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2)B、DA、C(3)C上升补偿流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易形成渔场“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据“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B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

7、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管道D绿化带面积过大,易发生城市内涝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调节地表径流 调节水汽输送增加大气降水 增加下渗A BC D解析:第1题,绿化带高度过低,颜色不同,也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A错;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B对;图中裸露地面铺设砂石,颗粒大,可以减少扬沙天气,C错;绿化带面积过大,利于下渗,不易发生城市内涝,D错。第2题,“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调节地表径流,利于增加下渗。答案:1.B2.B2017年4月12日,江西九江市鞋山水域湖东裸露龟裂。受降雨偏少、上游来水减少等因素影响,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出现严

8、重低枯水位。当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仅为8.19 m,逼近8 m极枯水位线,湖泊中央标志性景观落星墩“水落石出”,据此回答34题。3导致枯水期鄱阳湖水位急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汇入的地表径流大量减少B湖水大量下渗C地下径流大量流出D湖水大量蒸发4目前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A水汽蒸发 B水汽输送C地表径流 D地下径流解析:第3题,材料中有“上游来水减少”,说明汇入的地表径流大量减少是导致枯水期鄱阳湖水位急速下降的主要原因。第4题,目前,人类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最大,如三峡水库、南水北调等工程。答案:3.A4.C5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下列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9、叙述正确的是()AQ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B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CM海域多海雾,对航运造成不利影响DK海域的渔场是由于上升流而形成解析:选C。Q地因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A错误;P地受千岛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B错误;M海域因寒暖流交汇,易形成海雾,对航运不利,C正确;K海域的渔场是由于沿岸有寒暖流交汇而形成的,D错误。下面的海陆分布示意图中虚线代表纬线。读图,回答67题。6图中四点中海水温度最高的是()A BC D7实际调查发现处附近有世界性的大渔场,在此交汇的洋流可能是()A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B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C北太平洋暖流与千岛寒流D北赤

10、道暖流与加利福尼亚寒流解析:第6题,太阳辐射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使得海水温度有从低纬向高纬降低的趋势,故两处水温高于;再结合大洋环流分布规律可知,处附近有暖流流经,处附近有寒流流经,故水温由高到低依次是。第7题,处位于60N附近的大陆西岸,只有北海渔场符合条件,故选B。答案:6.A7.B8一艘满载牛肉的轮船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起航,沿图中箭头所示航线航行,到达英国伦敦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伦敦,沿图示航线航行,洋流对该轮船航行的影响。(2)与阿根廷拉沃拉耶相比,英国伦敦的气候有何特点?说明其形成原因。(3)图中M区域漂浮着许多垃圾,形成了“北大西洋垃圾带”,试

11、分析该垃圾带形成的原因。解析:(1)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伦敦的航线经过了巴西暖流、加那利寒流、北大西洋暖流,逆洋流航行速度慢,顺洋流航行速度快。(2)根据阿根廷拉沃拉耶与英国伦敦气候资料图可以得出,英国年均气温较低,降水较均匀,其原因为英国伦敦纬度高,受盛行西风影响,且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影响。(3)海洋中的垃圾来源于沿海陆地,受洋流影响汇集在副热带海域,而副热带海域受下沉气流影响,风浪小,垃圾易在此滞留,形成垃圾带。答案:(1)逆巴西暖流和加那利寒流,航行速度慢;顺北大西洋暖流,航行速度快。(2)特点:年均温较低,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原因:伦敦纬度较高,全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和沿岸暖流的影响。(3)垃圾主要来自周围大陆,随着北半球中低纬环流漂流到该海域;该海域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风浪小,垃圾易在此积聚。-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