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分析

上传人:lcm****20 文档编号:121922775 上传时间:2020-02-2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4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经济概论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世界经济概论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世界经济概论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世界经济概论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世界经济概论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界经济概论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经济概论分析(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一篇世界经济成长的基础与历程第一章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与历史沿革 学习提示 重点与难点 教学内容 2 学习提示 本章与其他章节的关系是本章对这门课程的研究对象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 在本书中起到总括的作用 本章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对世界经济的形成过程 发展脉络及变化趋势特别是战后世界经济的新发展及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 本章的框架结构由五部分组成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世界经济的形成 20世纪世界经济的动荡 战前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本章为后面其他章节提供了平台和基础 学习本章需要了解地理大发现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衰史等背景知识 4 学习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内涵 成

2、因和表现 因为战后世界经济新发展的最为突出的表现或者说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经济全球化 5 学习难点 难点是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也就是说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盛或衰落的根源是什么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际上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 参见本章主要阅读书目 对于这一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有助于我国借鉴经验 吸取教训 6 第一章世界经济的形成 发展和格局的变化 第一节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第二节世界经济的形成过程第三节20世纪世界经济的动荡第四节战前世界第四节战前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经济格局的变化 7 第一节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国际分工 社会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社会

3、分工超越国界而形成的各国国民经济之间的劳动分工 是国内社会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的结果 是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8 国际分工 决定因素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性质 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和国际生产关系作用 使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日益国际化 促进了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专业化 带有强制性和掠夺性 分类 9 10 11 12 世界市场 含义基本特征基本运行机制内容结构 13 含义 从狭义上说 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 从广义上说 是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 资本 技术 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 14 基本特征 统一性 指世界市场是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 并不因为各种

4、社会制度和经济集团并存甚至是对立而被割裂 即它包容世界上一切经济制度和发展层次国家的生产要素的相互流动 各国经济循环和周期的同步性 商品和资本的自由转移 一种商品一个价格 的规律经常存在 标志 15 竞争性世界市场为各国经济提供了全球性的竞争舞台 这种竞争性主要表现为商品价换中的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 完全竞争的世界市场体制实际上并不存在 现实的世界市场是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 完全的自由竞争和各国的贸易自由化只是一种趋势 16 扩展性世界市场的扩展性 源于工业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扩张性 从内容上说 既包括卷入世界市场的商品数量的增多 商品种类的翻新 商品结构的变化 同时也包括贸易组

5、织的完善 交易手段的多样和市场功能的增大 从特征上看 有两大标志 一是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快于世界生产的增长速度 二是世界出口总值在世界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加大 17 基本运行机制 国际价格机制这一机制不仅促进了商品的国际流动 而且还调节着世界经济利益在各国之间的分配 关税率机制关税按其征收的目的划分 分为财政关税 以增加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 占比重较小 保护关税 以保护本国经济为主要目的 占比重较大 18 资本收益率机制市场经济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 也就是追求资本高收益率的经济 各国资本收益率的差异是引起资本跨国流动的基本动因 也是世界市场运行的主要机制 一般地说 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 资本收益率相

6、对较低 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 资本收益率相对较高 收益率的差异使资本从收益率低的国家流向收益率高的国家 流动的结果使各国资本供求发生变化 利率低的国家由于资本流出 资本收益率因之上升 利率高的国家由于资本流入 资本收益率因之下降 该机制促进了资本的国际流动 调节了资本的供求关系 提高了资本的利用率 19 汇率机制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为顺差 因外汇供过于求 会引起该国对外汇率上浮 使外币大量流入 外币流入意味着该国对外债务增加 而偿债使外币流出 导致对外汇率下浮 反之 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为逆差 因外汇供不应求 会引起该国对外汇率下浮 使外币流出 外币流出意味着该国对外债权增加 而外国偿债使外币流入 导致

7、对外汇率的上浮 在一般情况下 本币对外汇率上浮 有利于进口而不利于出口 反之 本币对外汇率下浮 有利于出口而不利于进口 20 资源配置机制国际间资源的配置 主要是通过世界市场上商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实现的 一方面 世界市场的国际商品交换和资本流动会促使一国国内资源向利润率较高或出口创汇的外贸部门移动 另一方面 每个国家都使用自己相对丰裕的资源进行生产并出口 同时进口自己急需的 对方国家用其相对充裕的资源生产的产品 从而使资源直接在世界范围内流动 使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21 传导机制 世界市场不论是驱动机制还是作用机制 都是通过传导机制对各国经济运行发挥其作用的 世界市场的传导机制是指某些经济

8、现象 如景气 衰退 失业 通货膨胀等 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渠道从一个国家传导和转移到另一个国家 并对该国经济产生作用的过程 22 内容 国际商品流通领域 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交换活动 国际资本流通领域 指国际金融和国际信贷 其中包括长期信贷和短期信贷 国际货币流通领域 指各国货币的兑换关系 主要是指外汇市场 即各国货币由于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所需要的货币兑换 23 结构 国际商品市场可分为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和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可分为长期信贷市场和短期信贷市场 外汇市场它主要从事本国货币同外国货币之间的兑换和买卖活动 24 第二节世界经济的形成过程 世

9、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它的形成是跟工业社会与近代机器大工业联系在一起的 是国际分工 世界市场和资本国际化发展的结果 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以及由此引起的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它和资本主义垄断的发展和资本输出的增长密切相关 25 世界经济的形成 世界经济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萌芽期 初步形成期和最终形成期 26 萌芽期 15世纪末16世纪初 18世纪中后期 由西欧封建社会的危机以及以地中海为中心的东西方贸易的恶化引发的 地理大发现 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好了地理上的条件 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相继被发现 引起了西欧商业的革命性变化 促进了以分工为特征的工

10、场手工业的发展 27 西欧殖民者运用暴力或超经济强制等手段在亚 非 拉美地区推行殖民主义政策 形成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 为本国和国外市场生产的近代奴隶制度 建立起以国际分工为特征的早期资本主义专业化生产 28 初步形成期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产业革命 完成了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 使社会生产力出现了一次质的飞跃 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形成是在机器大工业的基础上以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主要标志的 29 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 由于机器的广泛采用 工业内部的分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分离出许多独立工业部门 分工规模的不断扩大 产品产量的大幅增加

11、 使大工业逐渐脱离本国基地 大规模生产所需的原料已非本国生产的原料所能满足 它的产品也非本国的市场所能容纳 于是 社会分工迅速向国际领域扩展 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纳入国际分工之中 30 世界市场的形成 机器大工业成为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扩张的锐利武器 机器大工业使世界市场的范围不断扩大 机器大工业使世界市场的内容不断丰富 1 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各种贸易组织形式的正规化 大型化和专业化 2 黄金逐渐演变为单一的世界货币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金本位制 是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形成的重要标志 31 3 19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周期出现 标志着世界各国的再生产周期已按着统

12、一的世界市场机制同步运行 4 19世纪交通工具的变革 为国际分工领域的扩大 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手段 5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被纳入世界市场的国家日益增多 32 最终形成期 19世纪70年代开始19世纪末20世纪初 科技革命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 也为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提供了强大动力 使交通运输和通讯业获得巨大发展形成了垄断资本和金融寡头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3 第三节20世纪世界经济的动荡 一 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和世界贸易萎缩二 资本国际化步履蹒跚和资源争夺战愈演愈烈三 国际金融动荡不定和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瓦解四 世界经济动荡的原因 34 世界经

13、济增长缓慢和世界贸易萎缩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世界的商品市场运行 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 国际贸易增长极慢甚至出现停滞 大大落后于世界工业生产的增长 第二 贸易保护主义严重 关税战 贸易战不断升级 35 1913 1938年 国际贸易量增加了12 1 年平均增长率为0 5 同期世界工业生产指数提高了86 6 年平均增长率为2 5 尽管世界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较战前大为降低 但却为国际贸易增长幅度的5倍 36 资本国际化步履蹒跚和资源争夺战愈演愈烈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资本国际化总的特点是 1 资本跨国流动的速度放缓 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2 主要经济大国资本输出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 3 国际垄断同盟的发展达到了全

14、盛期 并加紧了在经济上瓜分世界的步伐 37 国际金融动荡不定和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瓦解 20世纪初 以英镑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国际金本位制货币体系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陷于崩溃 1929 1933年大危机期间 各国先后发生了深刻的货币信用危机 导致金本位制度的全线崩溃 宣告了以金本位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最终瓦解 38 国际货币体系的瓦解 使国际金融领域逐渐分裂为若干个相互对抗的货币集团 货币集团林立与相互对抗愈演愈烈 货币战 汇率战此起彼伏 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39 世界经济动荡的原因 两次世界大战的严重影响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的打击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导致资本主义政治危机 1914

15、 1918年和1939 1945年两次世界大战 是人类历史从未有过的空前浩劫 世界大战既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结果 又是加深这一矛盾的重要因素 首先 大规模地摧毁了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劳动力 其次 战争使社会生产和基础设施遭到破坏 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发动战争的目的 本来是企图重新瓜分殖民地 掠占更多的经济利益 但结果是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使自己国家的社会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和损失 本来企图通过战争解决帝国主义国家因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尖锐矛盾 结果却孕育了世界经济发展新的不平衡 从而引起新的矛盾和冲突 相互间采取敌视的战略和政策 扰乱了世界经济秩序 40 2 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的打击在

16、这半个世纪中 不仅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 而且频繁地发生了1920 1921年 1929 1933年和1937 1938年三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 而它又使其矛盾潜伏下来 为下一次经济危机埋下了种子 1929 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 最持久的一次大危机 1929 1932年间 美 德两国工业生产都下降一半 分别退回到1905 1906年和1896年的水平 法国 英国两国工业生产也下降1 3左右 分别退回到1911年和1897年的水平 41 生产上的大幅度下降 导致股票行市一泻千里 各国货币纷纷贬值 相继废止了金本位 资本主义国际金融陷入混乱之中 紧接着这次大危机之后 又发生了5年左右的持续萧条 在还没有出现新的经济高涨的条件下 又爆发了1937 193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迫近 德 日 意国家重新发动战争 英国 法国 美国等国开始扩军备战 才使这次危机未得到展开和深化 42 3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导致资本主义政治危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被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同时 在俄国革命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