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对县乡党政一把手监督的调研情况报告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1906721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加强对县乡党政一把手监督的调研情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关于加强对县乡党政一把手监督的调研情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关于加强对县乡党政一把手监督的调研情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关于加强对县乡党政一把手监督的调研情况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关于加强对县乡党政一把手监督的调研情况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加强对县乡党政一把手监督的调研情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强对县乡党政一把手监督的调研情况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加强对县乡党政一把手监督的调研情况报告加强干部监督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领导班子和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在加强对县乡党政一把手的监督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新旧体制的转换,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干部监督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干部监督工作效率不高、效果不明显成为干部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按照中共云南省委巡视工作办公室关于加强对县乡党政一把监督的调研提纲的调研课题,中共金平县委采取座谈、走访等方式,并结合多年来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对县乡党政一把手的监督”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将调研情况报告如

2、下:一、现阶段对县乡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存在哪些漏洞和薄弱环节由于部分地区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等方面的许多改革措施还没有到位,干部监督体制不够健全和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完全实现,导致对县乡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存在一定的漏洞和薄弱环节。一是权力过分集中于一把手个人手中,权力运作缺乏有效的制约;二是上级组织对一把手重选用轻管理,疏于教育和监督,且监督内容过于单一;三是监督主体受制于监督客体,对一把手监督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应有的权威性。四是专门监督机关和监督部门职能发挥、协调配合不够,对一把手监督缺乏针对性;五是监督制度不规范、不完备,对一把手监督缺乏可操作性。监督制度不健全,监督的内容

3、与方法不适应形势要求,使监督制度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二、县乡党政一把手容易在哪些问题上犯错误、在对他们监督上应注意哪些环节和应把握的哪些重点1、县乡党政一把手容易触犯的错误一是由于县乡党政一把权力过于集中,民主集中制往往形同虚设。所以很多领导往往形成“家长式”的作风,一言堂、独断专行的情况存在,班子的整体合力看似加强了,但事实上在重大决策缺乏民主,不能很好综合群体的智慧,因而多了一些“政绩”工程。客观上来看,也容易导致一把手的畸形行为和腐败行为。二是县乡党政一把手权力的行使与承担的责任相脱节,易导致党政一把手腐败行为的滋生漫延。工作中往往只强调了一把手权力的行使,而忽视了其应承担的责任,如重大决

4、策失误、失职渎职、用人不当等,很难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三是少数县乡党政一把手原则性不强,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会前相互通气少,工作相互商量少,交换意见少,交流思想少。2、在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上应重点把握好的几个环节一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党政一把手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抵制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二是以权治权,建立完善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权力制约机制,严格限制个人权力,将一把手置于集体领导之中。一要健全制度,规范程序,严格限定一把手权力范围。二要实行政务公开,增加一把手权力行使的透明度。三是完善监督,

5、不仅要增强专门监督机关的监督作用,而且要加强相关监督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对一把手监督合力。四是从严治党,进一步完善一把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惩处违法违纪者。3、在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上应把握的重点加强上级组织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和约束,要着重把好“四关”。一要严把选拔关。必须坚持和体现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好政治素质和个人品质关,坚决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扩大选用领导干部的公开、民主程度。二要严把管理关。对选用的一把手,上级组织不仅要对其严格要求,加强教育,而且应有一套严格的制约机制,以有效的机制来制约一把手,促其执政为民、

6、用权为民。三要严把考核关。建立全面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把年度考核与经常性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克服不使用不考察,不出问题不考察的倾向。四要严把交流关。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淘汰机制和交流制度,根据对一把手德能勤绩廉考核的情况,经常不断地选优汰劣,使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不断的动态调整中保持优化状态。三、巡视组在巡视中应怎样加强对县乡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在巡视过程中要把握巡视工作原则,在巡视时全面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了解情况务求真实、落实到位,不能夸大或缩小,也不是单纯挑毛病,而是通过监督的形式,促进工作更好开展。要建立巡视工作责任追究机制。对有关问题依照法纪予以查处,起到惩治、警示作用。要不断探索,使巡

7、视制度真正成为下情上达的“直通车”,反腐倡廉的“监督哨”,了解干部的“显微镜”,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下县巡视中,除要听取县里的工作汇报外,还要找县级以上干部、政府主要岗位部门的领导谈话,还可采取召开座谈会与接待来信来访相结合,开通热线电话和设立举报箱等方式。四、州党政一把手、州纪委、组织应怎样加强对县乡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州党政一把手、县纪委、县委组织部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州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监督的政策规定,采取切实措施,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解决一把手监督难的问题,建立对一把手监督制约的有效工作机制,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对人事监督,严把权力入口关。坚持干部标准监

8、督,切实加强选干用干的群众监督力度,实行干部考察责任监督;二是进一步强化对权力行使的监督。要明确规定权力实施的程序和标准,使之规范化、制度化,避免权力行使中的随意性;三是加强干部交流制度的监督。要加大领导干部地域交流力度和异地交流监督。四是切实加强干部廉洁自律监督。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一把手廉洁自律承诺及报告公示制度,进一步健全领导干部任期廉洁考核制度。领导干部任期满届前,应将其任期管辖内的廉洁状况和个人廉政情况向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报告,并接受考核。要认真执行干部离任审计制度,把干部廉洁自律的情况与干部的选拔、任用挂钩,严格执行诫免谈话、罢免和奖励制度。要切实完善家庭财产和重大生活事项申

9、报制度,增强其财产和个人行为的透明度。领导干部到职离任,必须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自己财产数额及,更好地接受组织的审查和社会的监督。对财路不明者,必须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有关规定及有关法规追究责任。五是大力实施法律法规监督。通过加大腐败成本使腐败变得无利可图以至彻底“破产”,这是根除腐败现象的治本之策。实行腐败高额罚金制度,即对被查处的腐败者,除了追回被发现的赃款赃物外,还应再加收一笔巨额罚金。腐败者一旦被罚得倾家荡产,腐败行为才可能成为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的亏损行为,腐败现象才能真正被遏制。五、县党政一把手、县纪委、组织部应怎样加强对乡镇党政一把手的监督1、加强对县乡党政一把手监督管

10、理的重视力度。首先是县党政一把手要对纪委、组织部的干部监督工作予以充分的重视,一是要做到:经费保障,人员就位,责任到位。二是要抽出时间,在纪委、组织部门的推动下进行诫勉谈话,对发现问题的干部要早打招呼、早谈话,改变出现大问题了才严厉惩处的方式。三是对乡镇党政一把手的配备严格按照程序进行,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方式进行,做到没有推荐的不讨论,没有考察的不临时动议。2、建立长效的制度保障机制。一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公示制,增加权力运作的透明度,让群众知政、知情,加强监督,同时,以制度加以规范,防止政务公开的随意性,便于群众对权力的运行进行监督。二是建立群众听证制度和质询制度。对

11、重要法规的立法、通过听证活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可避免因部门利益驱动而导致的制度失衡现象;三是畅通来信来访举报渠道。设立信访举报箱,建立信访联系点,组成信访网络以方便群众对腐败现象的投诉和检举;建立领导分片联系、分片负责等制度,增强责任意识,保证信访问题有人接、有人办、有结果。四是认真处理举报问题。督办、联办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到快查、快办、快结,有案必查,查案必结,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举报的作用,增强群众举报违纪、违法行为的信心和热情。3、建立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的反腐体系和对权力监督制约的长效机制。“三位一体”这种惩治与预防腐败相结合的体系,既包括从严治标的措施 ,又涵盖着力

12、治本的内容;既立足于当前加大打击力度,又着眼长远治本的内容;既立足于当前加大打击力度,又着眼长远加强各项制度建设。使惩治成为建立在预防基础上的惩治,变预防为惩治为前提的预防。这样全方位立体作战,就可以逐步实现反腐斗争由被动防御为主为主动进攻为主。一是组织部门要在大规模培训干部上下功夫、出成绩,在干部的培养上注重廉政教育、打好预防针,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经党性教育,打牢思想基础,筑牢思想防线,同时,改变以往单纯的看工程、听汇报的政绩考核方式,在考核中随机邀请人大代表、普通群众对干部的政绩进行评议,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二是纪检机关要经常工作,掌握干部的廉政情况,三是组织部门和纪委监察机关要加强

13、联系、互通情况,及时向党政主要领导汇报,及早进行诫勉谈话和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将各种不正常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必须紧紧围绕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这个目标,把干部监督贯穿于干部培养教育和选拔任用的全过程。始终着眼于促进干部健康成长,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增强干部本身的免疫力;着眼于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坚持干部选拔任用与监督并重,把干部监督落实到干部推荐,考察、任免、培训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干部监督的激励惩戒、激浊扬清的双向作用,既注意发现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又注意发现和处理那些有问题的干部,维护党员队伍的纯

14、洁,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各级领导层。六、各有关部门如何对县乡党政一把手形成监督合力加强制度建设,是监督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当前,除了坚持完善党内监督五项制度,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收入申报、收受礼品登记三项制度,干部谈话、诫勉等干部监督管理制度外,要形成对一把手的监督合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1、内外结合,拓宽渠道,形成对党政“一把手”监督的整体合力。从监督内容看,要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坚持原则,把握全局,团结同志,加强修养”四句话,从政治纪律执行情况、履行岗位职责情况、民主集中制执行情况、工作作风情况以及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情况等方面对一把手进行监督,要着重抓

15、好对一把手重大问题决策和人财物权的监督制约。从监督渠道看,主要应强化上级组织、班子成员、人民群众三个方面的监督。一是强化组织监督。要强化监督管理意识,纠正重选拔任用、轻任后监督的做法。还要加强与执纪执法和组织、人事部门的联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工作,形成监督管理的整体合力。二是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监督,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和程序,做到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三是强化群众监督。坚持深化群众对领导干部从政用权行为的监督,抓好政务、财务公开制度的落实,凡是与群众利益相关的事,都要实行公开办事制度,增加透明度,为群众了解情

16、况、参与监督提供条件。2、找准问题,完善监督,加强相关监督部门的协调配合。完善监督,不仅要增强专门监督机关的监督作用,而且要加强相关监督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对一把手监督的合力。绝对的权力,必定产生绝对的腐败。当前,对党政一把手监督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在权力高度集中的同时,对一把手的监督制约机制却严重弱化。党政一把手大都处于上级管得着,看不见;同级看得见,管不了;一般干部群众无法监管的状态。对地方党委来说,由于县、乡党政一把手,由上级党委直接任免,监督、管理的责任相对较轻,管理和监督以工作上的事项居多,而思想政治方面则相对要少。从同级监督来看,本来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对德、能、勤、绩、廉等情况都相互比较了解,班子内部的监督往往比其他监督形式更直接、更准确、更有效。但目前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空气不浓,有一部分领导班子缺少正常的相互监督和帮助,成员之间很少有坦诚的思想交流,该提醒的不提醒,该批评的不批评,该制止的不制止。有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