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共21张PPT)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905824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4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共21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共21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共21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共21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共21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共21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文化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共21张PPT)(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对人的影响 高考考点 文化影响人 文化塑造人生命题特点 常依托具体的文化活动 文化现象 文学作品等 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表现和文化塑造人生 高考真题再现 1 2019 江苏卷 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 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 随着一阵清脆明快的京剧曲调声 学生们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戏曲课间操 戏曲课间操不仅提升了学生做课间操的兴趣 也成为同学们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 材料说明 A 大众文化的发展可以高雅与通俗并存B 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文化思想C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 发展并享用文化D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 2 2019 浙江4月 H村村民自筹资金建立村史馆 展示该村改革开放以

2、来不同阶段生产生活的发展状况 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增强了村民的自豪感 这说明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文化自信源于文化事业的发展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A B C D A 3 2019 新课标全国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丹顶鹤象征着圣洁 高贵 无数文人雅士以鹤自喻 折射出人们对它的喜爱 现在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的理念成为社会共识 人们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高度来欣赏鹤 喜爱鹤 保护鹤 鹤的寓意的变化表明 人们的审美观念深受价值观念的影响 文化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社会实践是文化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每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会趋于一致A B C D

3、 B 4 2019 北京卷 登滕王阁 看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游西湖 感受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纵情山水之间 品味诗词之美 跟着诗词去旅行 成为人们出游新选择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游历大好河山 感受诗词魅力 有助于深化文化体验B 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传承诗词文化重在发掘其经济价值C 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D 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 疑难辨析 1 文化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2 人们往往在被动中 无形中接受文化的熏陶 3 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居于核心地位 4 公民要通过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来健全自身的人格 5 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

4、决定性作用 疑难辨析 1 文化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分析 文化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 但只有正确 先进的文化才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2 人们往往在被动中 无形中接受文化的熏陶 分析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往往是自觉学习 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不能将主动理解为被动 3 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居于核心地位 分析 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科学素养不居于核心地位 4 公民要通过积极参与各种文化活动来健全自身的人格 分析 并非各种文化活动都有利于公民发展 只有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才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5 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分析 只有优秀文化才能

5、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而且这种提升不是决定性的 热点追踪训练 1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无处不在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上合组织峰会在青岛隆重举行 中国经济2019年增速继续放缓 2022年19届杭州亚运会举办 欣赏电视综艺节目 中国好声音 A B C D D 2 以中国梦为主题的 讲文明 树新风 公益广告悄然走进人们的生活 广场上 小区宣传栏里 一幅幅设计精美 文化气息浓厚的公益广告像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灵 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这体现了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 文化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能够自觉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 文化对人

6、的影响是不用宣传而自然而然地实现的A B C D A 3 电视剧 人民的名义 强势登陆中国电视荧屏以来 成为了中国最火的电视剧 在观众的呼声中它勇夺第22届华鼎奖 其中祁同伟扮演者许亚军获奖 中国当代题材电视剧最佳男演员 人民的名义 之所以能引发国人共鸣 是因为 优秀文化能给人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优秀的文化作品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 B C D D 4 自2019年5月16日起 央视电影频道连续播放了 等6部抗美援朝题材影片 这些影片曾红遍中国 是几代人的记忆 如今重温经典 依旧振奋人心 这表明 A 优秀文化时刻影响着

7、人们的行为B 爱国主义是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C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 重温经典是提升文化素养的根本途径 C 5 2019年1月 某市出台 关于推进清廉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要求把清廉文化建设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 到2022年 通过培育一批清廉文化建设示范点 进一步提升清廉文化的引领力 传播力 感染力 广大干部群众的清廉意识明显增强 全社会共同参与清廉文化建设的生动局面逐步形成 到2032年 清廉文化深入人心 党风政风 社风民风更加清朗 崇廉倡廉促廉的思想基础更加巩固 以清为美 以廉为荣的良好社会风尚全面形成 结合材料 运用 文化对人的影响 的知识 分析说明推进清廉文化建设的

8、重要意义 12分 答案 文化对人的影响 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推进清廉文化建设 有利于营造以清为美 以廉为荣的良好社会风尚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推进清廉文化建设 有利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清廉意识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推进清廉文化建设 有利于发挥文化塑造人生的作用 提升清廉文化的引领力 传播力 感染力 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 6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3月18日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以下简称 思政课 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青少年

9、阶段是人生的 拔节孕穗期 面对手机 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带来的各种文化的冲击 青少年很容易难抵诱惑误入歧途 思政课要聚焦学生这个中心 真正做到以文化人 以德育人 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 政治觉悟 道德品质 文化素养 做到明大德 守公德 严私德 当前 思政课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形式化 表面化 理论与现实脱节等问题 M高校实施思政课教学改革 摸清学生的社会关注点 思想困惑点和理论渴求点 有的放矢地备深 讲授 尊重学生个性与特点 创新教学方法 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得有意思 都爱听 真相信 一些课堂已经从 点名课 成为 网红课 思政课从 曲高和寡 变成 润物无声 结合材料 从 文化对人的影

10、响 角度 分析学校加强思政课教育的意义 12分 答案 1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学校加强思政课教育 能提高学生的想水平 形成正确思维方式 采取自觉行动 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 深远持久的影响 学校加强思政课教育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思政课能给学生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使学生深受震撼 力量倍増 引领学生不断前进 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 五四运动倡导的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精神 至今仍是激励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为学习 领悟 践

11、行五四精神 某高校开展了系列活动 图说五四精神 主题板报展览 五四百年 我的青春宣言 签名活动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以五四之名重走红军长征路主题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 同学们重温了10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加深了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的认识 从历史中汲取了前行的力量 用历史的光芒照亮了未来 同学们纷纷表示 要把人生奋斗汇入时代洪流 以青春之我 创建青春之国家 青春之民族 结合材料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 说明开展 学习 领悟 践行五四精神 系列活动的重要意义 16分 答案 1 文化对人的影响 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通过系列活动这一载体 为人们营造了学习 领悟 践行五四精神的良好文化环境 2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同学们加深对五四精神的认识 把人生奋斗汇入时代洪流 3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活动的开展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用历史的光芒照亮未来 4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通过系列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丰富其精神世界 增强其精神力量 促进其全面发展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