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练习:7 《儒林外史》——匡超人 延伸拓展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21905458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练习:7 《儒林外史》——匡超人 延伸拓展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练习:7 《儒林外史》——匡超人 延伸拓展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练习:7 《儒林外史》——匡超人 延伸拓展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练习:7 《儒林外史》——匡超人 延伸拓展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练习:7 《儒林外史》——匡超人 延伸拓展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练习:7 《儒林外史》——匡超人 延伸拓展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练习:7 《儒林外史》——匡超人 延伸拓展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解答小说中指定文段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性格题课内挖掘课文在塑造匡超人这一形象时,运用讥讽而夸张的语言艺术,通过独特的心理描写,从匡超人对待家人、儒林旧友的态度转变上,揭示出匡超人已经从一个淳朴善良的青年堕落成为无耻之徒,以及其追求功名富贵、冷酷自私、人性扭曲的极端无赖的心理特征。考点讲解指定文段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性格题是对人物形象的局部考查,往往结合小说中对人物的某一方面的描写进行,多侧重要求考生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活动。把握这一考点需要借助上下文语境,看看在这一语段或句子前后发生了什么,哪些情节与这些描写相关,并要分清指定内容属于语言、动作、肖像、正侧描写中的哪类描写。一、考题试做(2018高

2、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微纪元(节选)刘慈欣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唯一的一个人了。那事已经发生过了。其实,在他启程时人类已经知道那事要发生了。人类发射了一艘恒星际飞船,在周围100光年以内寻找带有可移民行星的恒星。宇航员被称为先行者。飞船航行了23年时间,由于速度接近光速,地球时间已过去了两万五千年。飞船继续飞向太阳系深处。先行者没再关注别的行星,径直飞回地球。啊,我的蓝色水晶球先行者闭起双眼默祷着,过了很长时间,才强迫自己睁开双眼。他看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地球。黑色的是熔化后又凝结的岩石,白色的是蒸发后又冻结的海洋。飞船进入低轨道,从黑色的大陆和白色的海洋上空缓缓越过,先行者

3、没有看到任何遗迹,一切都熔化了,文明已成过眼烟云。这时,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幕上。先行者看到了一个城市的图像:先看到如林的细长的高楼群,镜头降下去,出现了一个广场,广场上一片人海,所有的人都在仰望天空。镜头最后停在广场正中的平台上,那儿站着一个漂亮姑娘,好像只有十几岁。她在屏幕上冲着先行者挥手,娇滴滴地喊:“喂,我们看到你了!你是先行者?”在旅途的最后几年,先行者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虚拟现实的游戏中度过的。在游戏里,计算机接收玩者的大脑信号,构筑一个三维画面,画面中的人和物还可根据玩者的思想做出有限的互动。先行者曾在寂寞中构筑过从家庭到王国的无数个虚拟世界,所以现在他一眼就

4、看出这是一幅这样的画面,可能来自大灾难前遗留下来的某种自动装置。“那么,现在还有人活着吗?”先行者问。“您这样的人吗?”姑娘天真地反问。“当然是我这样的真人,不是你这样的虚拟人。”姑娘两只小手在胸前绞着,“您是最后一个这样的人了,如果不克隆的话呜呜”姑娘捂着脸哭起来。先行者的心如沉海底。“您怎么不问我是谁呢?”姑娘抬头仰望着他,又恢复了那副天真神色,好像转眼就忘了刚才的悲伤。“我没兴趣。”姑娘娇滴滴地大喊:“我是地球领袖啊!”先行者不想再玩这种无聊的游戏了,他起身要走。“您怎么这样!全城人民都在这儿迎接您,前辈,您不要不理我们啊!”先行者想起了什么,转过身来问:“人类还留下了什么?” “照我们

5、的指引着陆,您就会知道!”先行者进入了着陆舱,在那束信息波的指引下开始着陆。他戴着一副视频眼镜,可以从其中一个镜片上看到信息波传来的画面。画面上,那姑娘唱起歌来: 啊,尊敬的使者,你来自宏纪元!伟大的宏纪元,美丽的宏纪元,你是烈火中消逝的梦人海沸腾起来,所有人都大声合唱:“宏纪元,宏纪元”先行者实在受不了了,他把声音和图像一起关掉。但过了一会儿,当感觉到着陆舱接触地面的震动时,他产生了一个幻觉:也许真的降落在一个高空看不清楚的城市了?他走出着陆舱,站在那一望无际的黑色荒原上时,幻觉消失,失望使他浑身冰冷。先行者打开面罩,一股寒气扑面而来,空气很稀薄,但能维持人的呼吸。气温在摄氏零下40度左右。

6、天空呈一种大灾难前黎明或黄昏时的深蓝色。脚下是刚凝结了两千年左右的大地,到处可见岩浆流动的波纹形状,地面虽已开始风化,仍然很硬,土壤很难见到。这片带波纹的大地伸向天边,其间有一些小小的丘陵。先行者看到了信息波的发射源。一个镶在岩石中的透明半球护面,直径大约有一米,下面似乎扣着一片很复杂的结构。他注意到远处还有几个这样的透明半球,像地面上的几个大水泡,反射着阳光。先行者又打开了画面,虚拟世界中,那个小骗子仍在忘情地唱着,广场上所有的人都在欢呼。先行者麻木地站着,深蓝色的苍穹中,明亮的太阳和晶莹的星星在闪耀,整个宇宙围绕着他最后一个人类。孤独像雪崩一样埋住了他,他蹲下来捂住脸抽泣起来。歌声戛然而止

7、,虚拟画面中的所有人都关切地看着他,那姑娘嫣然一笑。“您对人类就这么没信心吗?”这话中有一种东西使先行者浑身一震,他真的感觉到了什么,站起身来。他走近那个透明的半球,俯身向里面看。那个城市不是虚拟的,它就像两万五千年前人类的城市一样真实,它就在这个一米直径的半球形透明玻璃罩中。人类还在,文明还在。“前辈,微纪元欢迎您!”(有删改)考题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答: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思路、把握人物情感的能力。要先依文本顺序找出小说中对先行者的心理描写,然后要结合相关情节分析其心理,答出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答案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

8、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二、技巧点拨(一)明确此类题型,通过审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1常见设问方式(1)(2018高考全国卷)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2)(2014高考江苏卷)安娜投到铁轨上之后有什么样的内心活动?这样写有什么意义?(3)(2014高考浙江卷)赵老板在鉴定钧瓷时,小说先用“淡淡”,后用“朗声”来描写他的神态,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高考湖南卷)文中两处画横线的文字对农民夫妇的描写

9、,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5)语句,可以看出人物怎样的心态?(6)小说人物的行为折射出人物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文本分析。(7)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的心理变化过程。2审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1)题干中有“内心活动”“心理”“性格特点”“心情”“心理变化过程”等字样,可以确定题目需要从“人物心理”或“人物性格”角度来解答。(2)题干中有“画横线的文字”“语句”等字样,可以确定题目要求从“限定的文段或语句”来分析解答。(二)掌握解题技法三个结合准确分析指定语段人物心理或性格1锁定场合,结合具体情境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往往把人物置于一个特定的场合,通过人物在这个场合中的表现来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的一

10、举一动都会受制于这个场合。如林黛玉进贾府里的同一个问题对于女孩子读书,林黛玉前后的回答就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林黛玉刚进贾府不知道老祖宗对女孩子读书的看法,就说了实话;后来知道了,就说了假话,由此可以看出林黛玉寄人篱下的小心、敏感,当然还有她的聪慧。锁定了相关场合,从“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这个角度去理解,就能准确理解人物此时的心理了。2整体感知,结合上下文小说中对人物的心理(或心情)描写自有作者的一番苦心,更是具有一种画龙点睛之妙。因此,在解读文本时必须结合上下文,整体感知。全面了解事情发生的背景、发展和结局,掌握具体人物的心理在全文描写中所处的地位,从而更好地剖析人物心理描写的

11、别具匠心。从“人物在整个事件中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或表现”这个角度去理解。3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往往通过人物外在的表情动作来显现。因而我们在分析人物心理时,还必须抓住关键词语,借助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来分析理解人物的心理(或心情)。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暮鼓铁凝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黄昏好像是一个有形的、硕大无朋的器皿,正承接着她的投入。她相信运动,只有运动才能年轻,才能保持整体的青春感。迎面偶尔过来几个遛狗的人,她避免和他们打招呼、搭讪。住在美优墅的业主,房子不小,院子挺深,喜开车不喜走路。她在这里走路十年,从来没和一个业主讲过话。只有一次

12、,她在小区会所门前的林荫道上差点被一条叫“斯通”的狗扑倒。那主人一手搂住奔回他身边的斯通的脖子说,他不大,还是个孩子呢,才六个月。刚才他是跟您逗着玩儿呢!她压抑着胸中的气愤说,它再是个孩子也不是人类意义上的孩子,它毕竟是条狗啊!说完,她掉转身拔腿就走。两条腿发软且发抖,继而涌上更强烈的一股铁灰色的感觉,叫作悲从中来。 她十年前提早退休了,去农民工子弟学校当志愿者。老师给女孩子们穿小旗袍,让男孩子穿燕尾服。这些盛装的男女子弟有时也会在臂弯里擓上一只柳编的小篮子,篮子里装着各种形状的馒头,让孩子分赠给嘉宾。老师们说馒头是真正在大铁锅里蒸出来的,用的是烧柴火的灶。嘉宾们手捧“原生态”的小馒头,惊喜交

13、加。出身乡村的大亨说是母亲的味道,母亲站在黄昏的村口喊他回家吃饭的味道。新近走红的电视女星亲吻了一个女孩子,称赞学校的成功:少年版燕尾服和柴草灰构成的强烈反差本身就是成功。 她穿着哈伦裤在黄昏里走路。她喜欢往小区东北角走,那儿有一片柿子林。尚存这片别墅开发之前的自然景象。灰色路面上,黑色沥青补丁好似一条条压扁了的巨蟒,正无声地爬行。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那哧拉、哧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就来自铁锨和柏油路面的摩擦。她有点抱怨,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 她心说。黄昏已是尾声,整个的老头就像整个的柿子林那样,模糊起来。风吹拂着他的齐耳乱发,一件辨不清颜色的

14、肥大的中山式制服,过长的袖子几乎盖住了闲着的那只手。他的脚步声,他身后那把铁锨的哧拉声,把黄昏以后这条静僻的柏油路鼓捣得乱糟糟的。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摸出烟和火柴,腾出手点着烟,狠狠吸了一大口。他咳着喘着向路边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她看见一个体型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快步朝他们走来。“妈 !妈 !”他喊着“妈”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路上没有别人。是在喊她吗?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竟然很像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她的心一阵轻微地抽搐,那铁灰色的感觉又浮了上来。 她疑惑地看着端着空饭盆的年轻

15、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声“妈”,他催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老头”不急不火,由着儿子接过铁锨。 他没有把身穿哈伦裤的她错认成自己的妈,他是在管那老头叫“妈”;那么,她一路以为的老头并不是个老头,而是个老太太,是妈。 年轻人扛着铁锨在前,引着他的妈走,一笸箩馒头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锈钢汤桶,白菜汤味儿就从这桶里漾出。母子二人舀了菜汤,每人又各拿两个大白馒头,找个暗处,把汤盆放在地上,并排站在路边吃起晚饭。过分雪白的馒头衬着他们黧黑的手,泛着可疑的白光。 她佯装在近处溜达,耳边又响起一路上“老头”那粗砺的吼痰声。 但是,假如生活的希望在于能够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生活的残忍也在于能够让不可能居然成为可能。 路边的年轻人很快吃完,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妈吃完馒头喝完汤,拍打拍打双手,在裤子两侧蹭蹭,从肥大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两只壮硕的胡萝卜,递给儿子一只,另一只留给自己,好比是饭后的奖赏。 她发现,吃饭的这段时间里,妈一声也没咳嗽,像是珍惜和儿子并肩的吃饭,又好似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