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气象与诗仙李白(完整)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21905115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盛唐气象与诗仙李白(完整)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盛唐气象与诗仙李白(完整)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盛唐气象与诗仙李白(完整)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盛唐气象与诗仙李白(完整)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盛唐气象与诗仙李白(完整)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盛唐气象与诗仙李白(完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盛唐气象与诗仙李白(完整)(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盛唐气象与诗仙李白 同学们,晚上好。首先,欢迎大家来听这个讲座。让我们来看一下今天的题目“盛唐气象与诗仙李白”。盛唐气象最重要的代表就是李白,而李白身上最集中地体现了盛唐气象。我们都知道,中国是诗的王国,唐朝又是诗的王朝,所以林庚先生以前总说:“我们不单要学唐诗,我们还要知道诗唐。”唐朝是诗歌的唐朝,而诗仙李白又是盛唐诗坛最为璀璨的一颗明星。就一个作家在当时的影响而论,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无人能比。他像一股狂飙,一阵雷霆,带着惊天动地的声威,以前所未有的艺术魅力和情感力量,震荡着人们的心灵,这就是李白。下面我们就来探寻、阐释李白身上所特有的那种诗的天才以及独特的人格。所以今晚这个讲座主要从李白的

2、人格、人生与诗风这三个方面来解读和认识。我还达不到和他进行对话这个层次,只能尝试着带领着大家,和大家一起学习李白,解读李白。首先,我们来看他复杂而独特的文化心态。李白是复杂的,李白是独特的,那么这种独特性和复杂性从何而来呢?我认为又可以分为三点:第一,是地域文化的融合;第二,是唐之前的多种思想的交融与升华;第三,是李白所处的特定的时代精神的熏陶。李白身上体现的是中西南北文化的激荡与新生。在中国古代,很少能在一个诗人身上体现这种中西南北文化的激荡与新生。因为盛唐文化,是以中国本土文化为主体,广泛地吸收了域外文化,那种兼容并蓄的伟大气魄,那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精神,对盛唐时代诗人的心灵和气质都造成了深

3、远的影响,给诗的创作也带来了新鲜的活力。那个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产生了许多新的事物,呈现出一种新的气象,诗人们就有了一种新的追求,这些都使得当时的诗人们以一种开天辟地的气势去创造,去攀登,去追求,去打开一个又一个诗歌和人生的新的局面。终于,盛唐诗歌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而李白,又出生于初盛唐之交,成长于盛唐前期,适逢其会。于是,他走在了这个时代最前沿。首先,我们来看他身上所体现的西方文化。我们可以从他的家室、出生地与家人的名字上看出西域文化因子。李白,字太白,因为他的母亲梦长庚星而生下他,所以取名太白。太白星即长庚星。古时,以金辰星见于东方谓“启明”,夕位于西方曰“太白”。长庚星落于西方

4、,对应着李白出生地为西域。相传李白生于碎叶,碎叶在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当时是大唐的疆土。李白出生于这个地方,五岁的时候随着他的爸爸回到了内地。他们没有直接到中原,而是从甘肃南部进入了四川的北部,最后定居于绵州。为什么李白没有直接回到长安、洛阳即中原呢?大概在隋末的时候,他的祖上因为犯罪,被贬谪到了碎叶,隐其姓名。这是李白的字和李白的出生地。另外,李白的两个孩子所起的名字也和西域文化有关。李白一生结过四次婚,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都是宰相家的姑娘。第一个妻子是初唐宰相许圉师的孙女,生了一男一女。儿子叫明月奴,好多人都认为这是女孩子的名字。其实不是这样的。唐代有些人的小名后面都会带一个奴字,白

5、居易的弟弟小名就叫金刚奴。我们都知道念奴娇,奴好像是女孩子的名字,其实不一定,男孩子也可以叫奴。而明月就和我们刚刚说的西域有关了。有人说,李白长子明月奴一名来自北齐时代名震大漠的射雕英雄斛律光,斛律光字明月。他死后,他的儿子武都曾任兖州刺史,而李白的长子正是在兖州出生的。李白在山东的时候,和一位姓鲁的女子结婚了,生了一个儿子叫颇黎。颇黎就是玻璃,当时的颇黎是天然的玻璃,不是我们现在工厂生产出来的,盛产于波斯国、泥婆罗国、吐火罗国。吐火罗有颇黎山,相传是汗血马出产的地方,而李白自比为天马,天马从西而来。这一切的联系都说明了李白的家人身上带有西域文化的色彩,而且李白的相貌也和我们一般的中原人不一样

6、。李白个子不太高,身长不满七尺,唐朝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30.7公分左右。若按照现在的度量衡单位去计算,李白已经不止两米了,所以我们不能这样理解。中国古代有几个高人,超过了一般男子的身高,刘备七尺五,张飞八尺,关羽九尺,也说明了不能按照正常尺寸的算法来计算身高。古人常说:堂堂七尺男儿。而七尺,就是正常男子的身高。无论在什么时候,七尺之躯就是正常的身高。李白虽然个子不高,但是气势逼人,相貌独特。他的眼睛炯炯有神,而中原人很少有这样的;哆如饿虎,哆就是大嘴巴,可见李白相貌之与众不同。而且他懂很多门外语,他从西域来的,所以懂很多番邦的语言。此外,李白还精通西域的歌舞,经常“酣来自作青海舞”。青海舞正是

7、西域的舞蹈,唐代的杨贵妃和安禄山也擅长此舞。李白自认为是西域来的天马,“天马西来月支窟”。而这种西域文化的因子在盛唐诗人身上几乎独此一家。李白定居的蜀中也是非常奇特。蜀中人杰地灵,李白学习了蜀中文化的几大因素。他身上继承了司马相如、陈子昂的豪气、雄才,浓缩了巴蜀文化的精华。 李白还受到了荆楚文化的影响。荆楚,就是现在的湖北湖南一带。因为李白的第一个夫人就是湖北人,所以李白就在湖北定居一段时间。李白很敬佩楚国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他后来也跟屈原有着类似的怀才不遇的遭遇。而楚辞的浪漫气质、艺术形式和丰富的想象,也对屈原后来的创作产生了许多影响。后来,李白一入长安,二入长安,三入长安,也在长安受到了

8、行侠仗义的思想的影响。李白也多次游览吴越一带,并终于与吴越,所以南朝的民歌、诗歌多对李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我们来看看李白复杂的思想。李白的思想,既是盛唐人的思想,又跟一般的盛唐人不一样。首先,他的身上带有道家思想,在他之前是庄子和阮籍。和前人不一样的是,他的身上融合了儒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这是一种精神的超越,理想的超越。李白曾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说:近者逸人李白自峨眉而来,尔其天为容,道为貌;不屈己,不干人,巢由以来,一人而已。乃虬蟠龟息,遁乎此山。仆尝弄之以绿绮,卧之以碧云,漱之以琼液,饵之以金砂。既而童颜益春,真气愈茂,将欲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浮四海,横八荒,出宇宙之寥廓

9、,登云天之渺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一身,安能飡君紫霞,荫君青松,乘君鸾鹤,驾君虬龙?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耳,此则未可也。乃相与卷其丹书,匣其瑶瑟,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州,不足为难矣。李白认为自己的人生应该是像范蠡一样,在成就一番事业后,功成身退,笑傲江湖,超越了一般道家的思想,达到了儒道结合之后高妙的人生境界。当时的唐代人,如果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一般要走这样几条路,第一个是立功边塞,出将入相,这在初盛唐比比皆是。还有一个是为王霸之大业献纵横之奇策。这种人为人主出谋划策,安邦定国。在风

10、云际会的乱世,有很多这样的谋士。李白呢,更希望做这样的人。他最佩服的两个历史人物,一个是鲁仲连,一个是谢安。鲁仲连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综横捭阖,排忧解难,但是义不受赏,达到了高尚的人生境界。李白佩服谢安,曾写“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沙胡”。那李白的这种理想,是不是没有现实的可能性?不是的,有的。因为初盛唐时期政治清明,思想自由,唐代大多数人入世的途径是科举。而唐代尤其注重进士科,注重文辞。此外还有名目繁多的针对特殊人才的制举,如文艺特长科、哲人奇士科等等。不同于正常的科举,文人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到其他的科,也有很多人通过这些名目繁多的制举入世。李白更为独特,不屑这些制举,什么都不考,想得到重

11、用。而后来李白也因其隐逸高名,让皇帝召入京城。这是李白的心态,下面我们具体来看李白的一生。李白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而悲剧的一生。有人可能不赞同李白的一生是悲剧这个说法。没错,从诗歌创作来讲李白的人生是个喜剧、正剧,但从人生追求来讲,李白的一生是悲剧。我们已经知道,李白出生在西域,五岁的时候到了绵州。李白曾自述:“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李白一生有许多谜,他诵的六甲也是一个谜。到底什么是六甲呢?六甲可能类似现在很多同学小时候学的三字经百家姓之类的书。他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练就了一身比较好的气功;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很佩服那种能够功成身退的英雄。李白还跟随赵蕤学长短经,赵蕤不仅是著名的

12、政治家,而且是著名的剑道高手。李白也跟他学习剑道。李白二十四岁的时候,“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经过三峡,沿途作有蛾眉山月歌渡荆门送别等诗,从中可以看到李白的意气风发,对前途的憧憬。到了江陵的时候,李白居然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承崇。司马承祯不仅习得一整套的道家法术,而且写得一手好篆,诗也飘逸如仙。二人一拍即合,志趣相投。司马承祯一见李白已十分欣赏,及至看了他的诗文,更是惊叹不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也写成大鹏遇希有鸟赋,以大鹏自喻,以希有鸟比司马承祯。这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此后,李白又继续远游,其中有包括大家所熟知的庐山。一路上广泛交友,行侠仗义,不到一年

13、,散金三十万。至于李白的经济来源,也是一个谜。有人认为李白的经济来源是稿费,是他写的诗得到的报酬;也有人认为李白家是富商。李白家至少有一兄一弟在长江沿岸的重要码头经商,一方面把巴蜀的产物运销吴楚,另一方面又把吴楚的产物运销巴蜀,这是郭沫若的一种观点。麦朝枢说,李白他们家还是矿主,李白和他的父亲都是贩卖铜铁的商人,而李白则“兼涉采冶”之业,“炉火照天烧”,秋浦歌里写的分明是炼铁的场景。到底为什么李白会有这么多钱,现在也不清楚。但是李白这个人不吝啬,谁人有难,他就给钱。有一次路见不平,“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他就杀了个人,李白杀人没被抓,这也是个谜。反正李白和大家不一样,他不打自招,说自己杀人

14、红尘中,这个在唐代时要判罪的,初唐七杰之一王勃,偷偷把官府家的官奴杀死了,就被贬。但是李白杀人都没有人处罚他。到了金陵,李白开始学习谢安,谢安不是携妓游东山么,李白也带着小妓金陵子,家奴丹砂,相伴玩乐,创作了一些带有南朝乐府色彩的诗歌,“楚歌吴语娇不成,似能未能最有情。谢公正要东山妓,携手林泉处处行。”他羡慕谢安不仅是“谈笑净胡沙”,还有“携手林泉处处行”,他也羡慕。但他在吴越一带,还是没有找到出路。到开元十五年,李白准备走一条捷径。唐人重婚和宦,李白把婚和宦结合在一起,以婚为宦,以这个招牌进入京师,但是他没有找当朝的宰相,找的是前朝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入赘了。大家可能很奇怪,入赘当倒插门女婿大

15、家是看不起的,但李白没有,李白很坦然,有人认为这也是西域文化的影响,李白比较尊重妇女。这是一个他很敬佩的人就在他的旁边,就是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他很佩服孟浩然这种鄙弃功名的行为,淡泊名利的情怀。后来的江夏之别,他和孟浩然告别了,孟浩然去扬州一带,李白作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一种落寞的哀怨,惆怅的感情。李白在安陆的时候,故相府女婿的身份也不太好使,李白就主动出击,给当时两任安州长史干谒。当时人家根本没有理睬他,到开元十八年,李白已经三十岁了,他已经离开家乡足足五年了,所

16、以,他虽然是遍访诸侯,但仍进仕无门,于是他就有了“南徙莫从,北游失路“的慨叹。既然地方上得不到发展,那么就直奔京城吧。所以,李白就在开元二十年夏下定决心,进入长安。他到了长安之后,历抵卿相,立即结识到当时的一个高层人物,玉真公主,就是当时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虽然对李白修炼道家的隐逸长生之术比较欣赏,但是没有把他推荐给她的哥哥唐玄宗。李白依然是怀才不遇,有志难伸,李白在这个时候就和长安市井上的“武陵豪”混在一块了,就是长安城乡结合部的混混,这些“武陵豪”白天在宫中当禁卫军,晚上有的时候就去杀人越货。他们傍晚在渭桥旁边抓阄探丸,谁抓到,就要出今天的任务,比如杀人。混在这群黑道人中,李白险遭毒手,大失所望,败兴而归。就写了蜀道难和行路难这样悲愤的诗篇。“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他写的不是蜀道,是长安之道,写的是求仕之道难于上青天。“长安岁云乐,不如早还家。”李白对长安失望了,还写了行路难,抒发自己满腔的愤懑:“大道如青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