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上册期末复习重点总结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21905111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上册期末复习重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上册期末复习重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上册期末复习重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上册期末复习重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现代汉语上册期末复习重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上册期末复习重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上册期末复习重点总结(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汉语(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重点知识:1.汉语:汉民族的语言。2.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3.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共同语: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北方方言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被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话”;白话文学作品更多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语言三大属性:社会性、全民性、系统性。4.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语法规范的语言。5.口语:人们在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6.书面语: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但具有与口语不同的风格。8.方言:民族语

2、言的地方分支,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9.基础方言:作为民族共同语基础的方言。10.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北京话) 吴方言(苏州话) 湘方言(长沙话)赣方言(南昌话) 客家方言(广东梅县话)闽方言(厦门话) 粤方言(广州话)调类最多的方言是粤方言,和普通话差距最大的是闽粤方言,其次是吴方言,最小的是湘赣客家方言。11.了解一下方言与共同语言的关系。12.现代汉语的特点:(问答题可能会考)(一)语音方面:1)没有复辅音 2)元音占优势 3)音节整齐整洁 4)有声调(二)词汇方面1)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目眼睛,外交部长外长2)构词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词根语素合成词多,如江河、山峰;词缀

3、+词根语素合成词少,如石头、袜子。3)同音语素多:y有“亿、易、亦、意”等232个古今语素和字。(三)语法方面:1)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大用时态,主要用语序和虚词;2)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3)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4)量词和语气词十分丰富。第二章语音重点知识:1.语音的性质(即属性):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来传递信息的声音。2.语音的三大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3.语音的四要素,以及在汉语中的利用情况(了解)1)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发音体振动的快慢;2)音强: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3)音

4、长:声音的长短,决定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4)音色:声音的特色,又叫音质,也叫音品,也可以说是声音的本质。4.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5.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从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注:社会使用价值是语音最重要的价值。6辅音:气流经过口腔或烟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共22个。含ng.注意:发音时声带振动辅音的是浊辅音;声带不振动的是轻辅音。7.元音:气流振动声带而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和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共23个。单元音10个,复元音13个。8.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共21个辅音声母和1个零声母。零声母:在普

5、通话里有一些音节没有辅音声母,习惯上叫它“零声母”。9.韵母:位于音节后端,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共39个。P2510.声调: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型式。(不是音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11.辅音和元音的主要区别;( 问答题可能会考)1)受阻与否;2)紧张度;3)气流强弱;4)响亮度(要具体展开)12.音节;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13.国际音标:是1888年国际语音学会为了记录和研究人类语音而制定的一套记音符号。14区别声母和辅音:声母由辅音充当,有些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guang中的ng;辅音n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如nan。15区别

6、韵母和元音: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者复元音构成,如ta,xia,guai中的a,ia,uai;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如gan,geng,guan中的an,eng,uan。15.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含ng/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不含ng:(一)按发音部位分:1)双唇音:b,p,m2)唇齿音:f3)舌尖前音:z,c,s4)舌尖中音:d,t,n,l5)舌尖后音:zh,ch,sh,r6)舌面前音:j,q,x7)舌面后音;g,k,h,ng(二)按发音方法分:1.看阻碍方式;1)塞音:b,p,d,t,g,k2)擦音:f,h,x,sh,r,s3)塞擦音:j,q,zh,ch,z,c4)鼻音:m.n.ng

7、5)边音:l2.看声带是否振动:浊音只有;m,n,ng,l,r这5个,其余均为轻音。3.看气流的强弱:(只有塞音和色擦音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之分)1) 送气音(气流较强):p,t,k,q,ch,c2) 不送气音(气流较弱):b,d,g,j,zh,z.16.单元音分3类: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卷舌元音。(发音时口形始终不变的元音)(一)舌面元音:(具体分类看懂图就好)(二)舌尖元音:-i(前):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i(后)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三)卷舌元音:er:央,中,不圆唇元音。17.复元音分为前响复元音(ai,ei,ao,ou),后响复元音(ia,ie,ua,uo,ve),中响复元音(

8、ia,iou,uai,uei)。(发音时舌位和口形都有变化的元音)18.韵母的分类:1)按结构分: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带鼻音韵母;2)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分: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3)按韵尾分:无韵尾韵母,元音韵尾韵母,鼻音韵尾韵母。重点:四呼: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发音口形(舌位和唇形)分的类:1)开口呼;韵母开头不是i,u,v的韵母;2)齐齿呼:韵母开头是i的韵母;9个3)合口呼:韵母开头是u的韵母,含ong;10个4)撮口呼:韵母开头是v的韵母,含iong;5个19.韵母的结构韵头,韵尾,韵腹:1)韵头只有i,u,v,这3高元音,又叫介音或介母;2)韵腹是韵母的主干,是韵母中

9、不可缺少的,也叫主要元音,由10个单元音构成;3)韵尾只限于韵腹后头的n,ng,i,u这四个。注:韵腹加韵尾或光是韵腹(无韵尾)都可以叫做韵身或韵。韵文押的韵主要指韵头后面的部分。20.调值;指依附在音节里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的固定格式。21.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即四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22.五度标记法:就是用五度竖标来标记相对音高走势的一种方法。(赵元任创制)23.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24.普通话音节结构的四个特点:(问答题可能会考)1)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来拼写;2)元音占优势,元音最多可占

10、3个;3)音节可以没有辅音,辅音大多出现在开头或末尾;4)汉语音节都有声调,都有韵腹(即主要元音)。25.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问答题可能会考)P79从声母和韵母角度各四点,共八点。26.语流音变;主要是连读音变,即连着念的音节,其音素,声调有事会发生变化。27.变调:有些音节的声调在语流中连着念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与单念时调值不同,这种声调的变化叫做变调。28.上声的变调:(问答题可能会考)(1)两个上声紧相连,前一个调值从214变成35(或34)如:214+21435+214 水果,了解,领导;注意:原上声现改为轻声的字音前头,则有两种不同的变调:214+轻声35+轻声 等等,捧起,讲讲2

11、14+轻声21+轻声 姐姐,嫂子,毯子(2)三个上声相连,前两个上升的变调视词语内部的语义场停顿而定,可分两种前两个上声音节语义紧凑,语义停顿在第二个音节后,则前两个音节都变成35:如:(214+214)+21435+35 】+214 展览馆 手写体后两个上声音节语义紧凑,语义停顿在第一个音节后,则后两个音节有21+35的变化:如: 214+(214+214)21】+35 +214 纸老虎 有理想 29.“一”,“不”,“啊”的变调(简要了解一下,可能会考小题目)30.轻声:是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轻又短,听不出原调的声调变体。(具体规则看书!)31.轻声的作用:1)区别词义; 2)既区

12、别词义又区别词性。32.儿化;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中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的韵母就叫做“儿化韵”。33.儿化的作用(问答题可能会考)1)区别词义 2)区别词性 3)表示细小,轻松或表示亲切,喜爱的感情色彩。34.掌握汉语音节的结构分析(必考)35.辨义功能是归纳音位的最重要的标准;互补分布是归纳音位的一项重要语音标准。第三章文字重点知识: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一般起源于图画)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3汉字的特点:汉字的主要特点是它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是形体复杂的方块结构;汉字分化同音词能力强;汉字有超时空性。4.汉

13、字在历史上的主要字体:汉字在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体五种正式字体。 1)甲骨文:殷商时代;笔形是细瘦的线条,拐弯多时方笔,外形参差不齐,大小不一,异体字较多;王懿荣最早发现甲骨文2)金文:西周;笔画丰满粗肥,外形比甲骨文方正,匀称,异体字也较多; 大篆: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字形比金文整齐,笔画均匀,仍有少量异体字; 广义大篆:先秦所有古文字(甲骨文、金文、籀文金额春秋战国通行于流过的文字)3)篆书 小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字形更匀称,整齐,笔画圆转,简化,异体字基本废除。 秦隶:秦代;把小篆弧形的笔画变成方折平直的笔画,基本摆脱古文字象形的特点;4)隶书 汉隶:在秦隶基础

14、上演变而来;字形规整。3) 楷书: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沿用至今;字形方正,笔画没有破 ,书写方便。5.现行汉字经常运用的是楷书,行书。6现行汉字的结构一般单位一般有两级:一是笔画,二是部件。 现代汉语常用字有3500个。(一)笔画:定义: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五种基本笔形:横 竖 撇 点 折 。组合方式:(三种)相离;相接;相交。(会判断即可)注:多数汉字是综合运用以上两种或三种方式构成的。(二)部件:定义:是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合成字部件的组合方式:(了解即可)(1)左右结构 (2)上下结构 (3)包围结构 (4)框架结构 (5)品字结构部首:是字书中各部领头的部件或笔画,具有字形归类作用。注:采用部首给汉字归类,始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7.笔顺:是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8.造字法:(问答题必考,重中之重)一般的,古代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凿子法。象形:就是用描绘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如:书本出现的)指事: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字义的造字法。(如:书本出现的)会意:用两个或几个部件合成一个字,把这些部件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的造字法。(如:书本出现的)形声:由表示字义类属部件和表示字音的部件组成新字的造字法。(如:书本出现的)9.形旁和声旁的有关问题:(一)形旁的作用和局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