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地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904874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兵地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疆兵地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疆兵地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疆兵地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疆兵地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兵地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兵地2017_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疆兵地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为问答分离式试卷,共6页,其中问卷4页,答卷2页。答题前,清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非选择题时须用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做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的选项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第卷 (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48分,每小题2分)1.2017年8月9日,新疆精河县发生6.6级地震,地震造成损失超10亿元人民币,受灾人口达6.6万人。地震引发了人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使人们

2、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更加谨慎。这说明( )A.哲学是能够使人更聪明的学问 B.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C.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灾难的思考 D.真正的哲学就是实践生活本身2.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纪念日,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亲赴南京举行国家公祭。活动旨在让每个中国人牢记国耻,发奋图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表明(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并决定一个人做出的贡献大小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C.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D.世界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2018年世界哲学大会将在北京举行。100多年来,历届世界

3、哲学大会一直在不断反思,研讨关于科学、文化、宗教、人生的重大哲学问题。哲学家们不断反思、研讨重大哲学问题的原因是( )A.探索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哲学家的使命所在 B.哲学能帮助人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每个具体问题C.哲学给人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做指导 D.哲学为人类个体解放和集体解放提供精神力量4.截至2017年4月24日,哈勃太空望远镜已经在轨运行26周年。26年来,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了3万多个天体,拍下了50多万张照片,为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性原理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这一事实说明()A.具体科学的研究需要哲学的指导 B.哲学与具体科学互为基础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D.物质世

4、界的构成是多层次的5.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B.物质和意识之间的斗争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下列各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与“存在即是被感知”“天地为万物之本”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A. B. C. D.7.熊猫是我国的国宝。

5、世界上有棕色熊猫吗?有人说,没有,因为我至今只看到过黑白熊猫,从未见过棕色熊猫。下列说法与这种判断在世界观上一致的是()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存在即被感知事物是感觉的集合世界是不可认识的A. B. C. D.8.黔东南的岜沙苗寨自古以来把树当作崇拜的对象和生命的象征,相信人的生命由树庇佑。当地有在人出生或去世时种树表示纪念的习俗。在“人本是树”的朴素观念引导下,村民长期与自然和谐相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源于哲学的智慧 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本是树”的观念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人本是树”的观念引导村民正确处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A. B. C. D.9.我们正处在

6、一个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代。这为哲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哲学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到决定的作用C.所有哲学都能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D.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密切关系10.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这说明()哲学是对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正确反映 哲学的产生始终离不开人们的实践活动哲学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真正的哲学

7、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A. B. C. D.11.剑桥大学政治学教授加里斯特琼斯曾经感慨:“共产党宣言虽然出版于1848年,但我们现在经常谈到的全球化、裁员、跨国公司、世界经济朝这个或那个方向发展,所有这些内容在书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惊讶的现实意义,任何其他文献都没有这个力量。”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A.能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 B.有其自然科学基础C.是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结合 D.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

8、机结合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有机结合 D.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有机结合13.马克思和黑格尔一样,认为世界是按照一个辩证法公式发展的,但是关于这种发展的原动力,他和黑格尔的意见完全不同。黑格尔相信有一个叫“精神”的神秘实体,使人类历史发展下去。在马克思看来,推进力不是精神而是物质。然而,那是一种特别意义的物质,是人对物质的关系。关于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黑格尔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 人对物质的关系最重要的部分是人的生产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意见完全不同A. B. C. D.14.“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

9、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种“客观实在”是指()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B.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 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15.人类社会是客观的,下列不能对此作出解释的是()A.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客观的C.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D.构成人类社会的三大基本要素是客观的16.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衬托出竹的本质特征和文化寓意,作品流传至今,成为宝贵的艺术财富。材料蕴含的哲理是()A.竹雕艺术来源于人脑,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0、B.竹雕艺术是纯意识行为,体现作者创作的主观性C.竹雕艺术扩展人类的想象力,是对客观现实的如实反映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竹雕艺术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17.当地时间2017年9月19日下午,墨西哥中部莫雷洛斯州发生7.1级地震。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体现的哲理是()A.任何物质形态都是以运动的方式存在的 B.运动是客观物质的唯一特性C.就存在方式来说,物质是静止的 D.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18. 2017年3月21日,美股大幅收跌,创2017年以来最惨跌幅,美元指数跌破100,全球金融市场受此影响出现大幅波动,就连还趴在地板上的中国A股也

11、大幅下跌。金融市场的波动,对企业的打击将不可避免。这说明()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股票是有风险性的C.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事物是永恒发展的19.2017年2月21日,李克强总理在同法国总理卡泽纳夫会谈时强调,“中国希望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关系保持稳定,希望整个世界秩序能够保持稳定。”“我们要用稳定性来应对不确定性,给世界、社会和市场一个良好预期。”用稳定性来应对不确定性的哲学依据是()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其固有规律的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事物的本质寓于事物的现象之中,现象与本质是对立统一的在确认事物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事

12、物相对静止的存在A. B. C. D.20.“扎心了老铁;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套路;一言不合就皮皮虾,我们走”起源于网络,2017年颇为流行的热点事件浓缩概括的关键“热词”走进人们的生活。这表明()A.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C.人们的意识无法预见未来 D.意识活动决定人们的日常生活21.研究发现,“太阳出来喜洋洋”有充足的科学依据。当阳光照射皮肤时,人体产生的维生素D3会使大脑分泌一种名叫血清素的激素,从而让人愉悦放松。这进一步佐证了()A.意识是由人脑所决定的 B.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意识是人脑活动的产物 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22.曹操大军

13、在行军途中,士兵口渴,操以鞭指前面说有梅林,士兵于是不渴。这就是所谓的“望梅止渴”。下列对“望梅止渴”的理解正确的是()A.“望梅”对于人来说毫无意义 B.在一定条件下意识可以决定物质C.意识不能代替物质,“望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口渴问题 D.“望梅”确实能“止渴”23.“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的词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A.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战斗的内心感悟B.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词中蕴含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自信精神C.意识可以独立于社会之外,此词至今仍激励中国人民走好今天的长征路D.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24.习近平同志指出,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这对于确保党的群众路线全面贯彻执行,有效解决“四风一顽症”,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强调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因为()A.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