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天第二课时导学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904667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的春天第二课时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京的春天第二课时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京的春天第二课时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京的春天第二课时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的春天第二课时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的春天第二课时导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陶行知五年级 下册语文学科导学案 北京的春节课时第4单元第 1 课第2课时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重点难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掌握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环节导 学 案自主学习(约5分钟)课前三分钟内容课前活动师生一起背童谣:交流收集到的当地春节习俗通读感知(约5分钟)回顾北京的春节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出示:老舍先生按照(时间)顺序

2、,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人们在腊八那天要(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品读展示(约20分钟)导学提纲(一):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本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那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自读思考: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哪里有疑问,也可以标记出来。 导学提纲(二):深入地读一读第七自然段,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抓住关键词语或句子,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

3、。思考:(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2)、人们除夕有哪些活动?你感受到了什么?可参照范式:在这一天,老舍先生写了(哪些活动),我感受到了( ) (3)、作者从嗅觉、_觉、_觉细腻描写了人们欢庆除夕,表现了除夕的热闹。 导学提纲(三)自学腊八、正月初一、元宵节三个部分,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抓住关键词语或句子,结合自己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思考:(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2)、人们有哪些活动?你感受到了什么?可参照范式:在这一天,老舍先生写了(哪些事物或活动或关键词句),我感受到了( ) (3)、作者从_觉或 表达方法描写了人们欢庆节日。 小组交流后PPT补充腊八蒜、杨柳

4、青年画、 窗花、灯会研读感悟(约5分钟)1、这篇文章为什么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在表达手法上有什么特点?2、拓展:自主阅读课本“阅读链接”中的短文,比较:同是写过年,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3、小练笔:你是怎样过春节的?课堂检测(约5分钟)1、理解句子,回答问题(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农业展览会。“农业展览会”指的是_,作者用的是_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_ 的民俗特点。(2)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也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这段话中介绍除夕的活动分别有:做年菜、穿新衣_、_、_、_、_、_。并且从嗅觉、_觉、_觉细腻描写了人们欢庆除夕,表现了除夕的热闹。板书北京的春节 腊八 除夕 正月初一 热闹 喜庆 详略得当 元宵节分层作业A、妙笔生花:你喜欢过春节吗?拿起笔写一写你是怎样过春节的吧。可以学习老舍先生按时间顺序写的方法,注意详略得当。B、语文实践:搜集关于春节的传说、习俗C、摘抄自己认为描写好的关于春节的诗词佳句或优美片段反思 4 /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论语魏灵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