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路控制学习总结荨麻草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21904039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路控制学习总结荨麻草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环路控制学习总结荨麻草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环路控制学习总结荨麻草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环路控制学习总结荨麻草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环路控制学习总结荨麻草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路控制学习总结荨麻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路控制学习总结荨麻草(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路学习总结学习环路控制快一年了,学过的知识需要时常归纳总结,才能不断进步。发个贴,就是希望能够记录自己在环路控制学习道路的成长。论坛里关于环路控制的经典帖子,几乎讨论到了开环电源环路控制的方方面面,同时,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大师前辈的身影,如greendot,doaer,networkpower,CMG.也会经常看一些“青年才俊”,如yanpm,not2much,basso.坦白讲,作为不知天高地厚的freshman,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总结出来一些有新意的东西,但是,我觉得,总结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梳理,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过去有个交代。今天先挖个坑.以后慢慢填,由于坑比较大,可能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填

2、满。所谓总结,要有侧重点,我认为,过于理论化的推导,对工程设计实践并无太大的帮助,作为应用工程师,我们最关心的还是那些能够指导工程实践的”有用“的理论、方法.鉴于此,先拟定个目录,避免跑偏(即总结的内容必须与实际设计相关,并力求言简意赅、逻辑严谨、通俗易懂),另外,不涉及仿真:1.开关电源的系统框图、开环、闭环、稳定性、系统校正等这部分内容主要从控制系统的角度对开关电源进行功能划分,介绍开环、闭环、稳定性等,在此基础上介绍开关电源系统校正,并试图从理论上解释线性调整率、负载调整率、输出稳态误差等产生的原因。Bode图是工程技术领域最常用的分析工具,如何应用到开关电源环路设计? 1.1开关电源系

3、统 1.2开环、闭环系统 1.3开关电源的动态、稳态 1.4补偿校正2.常见的PFC、DC-DC功率级传函特性,以及对应的环路控制策略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介绍常见的PFC在DCM、CRM、CCM下的控制方式及传函特性,常见DC-DC分别在电压控制模式、峰值电流控制模式下功率级的传函特性,来聊一聊对应的环路补偿策略。3.基于431、光耦的I、II、III型补偿电路和基于基于运算放大器、光耦的I、II、III型补偿电路这部分内容主要总结常见的由431、光耦、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经典I、II、III型补偿电路,并给出传递函数。4.环路控制设计实战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开关电源动态负载特性,穿越频率的选择,零极

4、点的放置等。通过前三个部分的总结,给出一个反激准谐振变换器的设计实例,利用Mathcad编写计算书。5.光耦、输出LC滤波器对环路的影响实际设计中,光耦和输出LC对环路的影响常常被我们忽略,在诸多IC的应用笔记中也鲜有提及。这部分内容试图分析光耦的寄生参数对环路带宽的限制,输出LC滤波器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如何避免。附实际的例子:反激-技术笔记+Mathcad计算+Simplis仿真(控制IC选用的是3843)参考资料:1胡寿松 自动控制原理2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3Christophe Basso designing Control Loop for Linear and Switch P

5、ower Supplies4Erickson Fundamentals of Power Electonics5张兴柱博士演讲文稿附学习网站:1. Basso的个人主页2.! Ray Ridley的个人主页3. Doaer大师的空间1.开关电源的系统框图、开环、闭环、稳定性、系统校正等 1.1开关电源系统众所周知,开关电源是一个典型的闭环控制系统,而且是一个高度非线性时变系统。一般而言,涉及到非线性的系统需要通过现代控制理论的方法去研究,不过,基于矩阵变换的现代控制理论虽然模型精确但建模极为复杂,我相信,没有受过研究生教育的工程师是很难看懂那些艰深晦涩的公式的,反正我是看不懂。而基于传递函数经

6、典控制理论虽然模型不够精确,但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记得上学的时候,我的控制理论老师告诉我,在现代工业系统设计中,95%以上的自动控制系统都是用经典控制理论去分析设计完成的。所以,以下对开关电源环路控制的分析总结,均不涉及现代控制论(对于矩阵分析,说实话我也是只停留在概念中,虽学过,但无法跟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基于传递函数的经典控制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应经相当成熟,物理概念清晰,而且通俗易懂。我认为,学习环路控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在脑海中建立自动控制系统的概念。尤其是反馈控制系统。补充一下传递函数的概念:控制理论中的传递函数(特指线性系统),定义为系统输出量拉氏变换与系统

7、输入拉氏变换的之比。开始正题.下图是一个典型的反馈控制系统的框图: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控制器对被控对象施加的控制作用是取自被控量(即输出量)的反馈信息,用来不断地修正被控量与给定值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任务,这就是反馈控制的原理。(以上出自自动控制原理第一章)。对于一个实际的系统而言,往往伴随着外界的扰动,则系统的输出将会受到扰动的影响:开关电源是一个典型的反馈控制系统,将上图对应到开关电源:在开关电源的环路分析中,通常我们把误差放大器部分叫做补偿电路(Compensation Circuit),把PWM发生器和功率拓扑(正激、反激、半桥、全桥.)合并叫做功率级(Power St

8、age),于是有:实际上,我们所说的环路控制,主要是在补偿电路(Compensation Circuit)上下功夫。实际电路,电流模式控制反激变换器为例:对于反激变换器,功率级主要包括控制IC、MOS、变压器、整流滤波。功率级的功能是执行能量的传输(即执行机构和控制对象),在实际设计中,我们会根据拓扑结构、输入输出电压范围、传输功率大小、温升、尺寸等要求,来对功率级各部分元器件参数进行设计、选型,一般而言,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功率级的设计没有太大的灵活性,经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补偿电路(Compensation Circuit)的功能是将采样后的输出电压与基准电压(给定值)相比较,并对比较后的

9、偏差信号进行放大,进而去控制功率级传输能量的大小,使输出电压服从给定值。我们常说的环路补偿设计,指的就是补偿电路(Compensation Circuit)几个电阻电容参数的合理选取,在实际设计中,根据不同的性能指标要求(如低噪声、低动态过冲、快速动态响应等),补偿电路(Compensation Circuit)的设计灵活性非常高。所以,以后的内容着重围绕补偿电路(Compensation Circuit)来展开,在此之前,需要阐述一些概念性的东西,为后续内容做铺垫。1.2 开环、闭环系统 概念很基础,网上一搜一大把,略。值得一提的是,在Fundamental of Power Electro

10、nic这本书的Chapter 9,给出了一张看起来相当帅气的图: 我觉得,如果能把这张图看懂,并能够写出函数传递关系,学习环路基本上就算是入门了。而我希望能够从这张图里面挖掘一些“宝藏”,来解释一些我刚接触电源时的一些困惑:输出工频纹波是怎样产生的?为何输出电流增大会导致输出电压略微下降(即负载调整略是如何产生的?)等问题。 对于解释电路行为,数学推导能提供最有力的解释,插一句,我觉得,学习环路控制,基本的数学分析能力(Analytical Analysis)很重要,过分地依赖软件仿真Simulation(如Saber,spice等),非明智之举,尤其是对初学者。 回到主题,Fundament

11、al of Power Electronic提供的那张帅气的系统框图,我个人看起来不是特别习惯,改成如下形式:事实上,功率级的三个输入变量并不是相互独立的,相互之间存在影响,只是为了简化分析我们才认为,三个输入变量各自独立互不影响。于是,我们就可以采用线性定常系统的分析方法,来分析系统的性能指标。由控制理论的叠加原理,我们可以得到输出电压的表达式。由方程3,我们可以得到,输出直流电压表达式:由方程4,下面的几种现象也就很好解释了:(同时也是开关电源的稳态指标)为何有线性调整率为何存在负载调整率为何输出有工频纹波万用表测量431的vref脚为低于2.5V可以看出,对于开关电源的稳态指标而言,开环

12、直流增益T是一个很关键的指标。理想情况下,开环增益越大越好,如果在开关电源的环路上存在积分环节,理论上直流增益为无穷大,但是受限于实际元器件的特性(如运放的实际开环增益),T是有上限的,在后续的运放、431构成的补偿电路部分,我们会谈到这一点。1.3开关电源的动态、稳态性能一般而言,我们在最糟糕的条件下设计一个稳定的电源系统,则其他“不太糟糕”的稳定条件自动满足。比如反激,最糟糕的工作状态是低压输入满载(当然由温度、气压、辐射等恶劣条件引起的器件参数漂移也应当考虑在内,但这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此时,由于输入扰动和负载扰动被自动忽略(这两项为零),则Figure 1.2可以简化为:Figure

13、1.3给出的框图就是我们在经典控制论中经常提到的控制系统框图,称之为单输入单输出系统(SISO系统)。我们知道,开关电源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高阶系统,几乎在所有控制类的教科书上看到类似的话:在控制工程中,大多数高阶系统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用二阶系统的特征来表征。开关电源系统也不例外(这里是指PWM类变换器,谐振类变换器不在此列),在工程应用中也是采用了二阶近似的方法(相关方法介绍可参考 胡寿松自控 3.3节 4.4节),这一点已被诸多文献证实。在阶跃信号(对应参考基准Vref(s)的作用下:开关电源系统的评价指标包括稳态性能指标和动态性能指标两部分。稳态性能指标:对于开关电源而言,稳态性能指标包括

14、输出电压精度、负载调整率、线性调整率,反映了一个电源系统的控制精度。动态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动态负载过冲量/下冲量及调节恢复时间、开机过冲、启动时间等。一款动态性能优良的开关电源,启动和动态负载条件下的输出电压波形应该和Figure1.4大致相同。讨论动态性能,或稳态性能时,我们不要忘记一个前提,就是系统在稳定的情况下,讨论开关电源的这些指标才有意义。那么,什么情况下,开关电源系统发生不稳定呢?就是方程6的分母1+T(s)=0的时候!|T(s)|=1, argT(s)=-180。然后就是我们熟悉的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了:当|T(s)|=1时,开环传递函数的相移小于180度.Bode图在工程应用中,

15、环路分析设计的工具是Bode图,即开环对数频率特性的渐近线。它的绘制方法很简单,可以确切的提供稳定性和稳定裕度的信息,而且还能够大致衡量闭环稳态和动态性能。正因为如此,Bode图是开关电源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工具。(此处留白,改天补上,介绍Bode图的物理意义,如何与开关电源的环路分析扯上关系)Bode图的绘制(此处留白,改天补上,介绍Mathcad绘制Bode图)在定性地分析开关电源系统的性能时,通常将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Bode图分成高、中、低三个频段。需要说明的是,三个频段之间的界限只是一个大致范围,不同参考资料划定界限的方法不尽相同,当这并不影响对开关电源性能的定性分析。一个性能良好的开关电源开环传函Bode图如下图所示,从它的三个频段可以判断系统的性能,这些特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穿越频率:穿越频率定义为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幅频特性曲线穿越0d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