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及护理中的应用常见病穴位按摩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21903983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3.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穴位按摩及护理中的应用常见病穴位按摩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穴位按摩及护理中的应用常见病穴位按摩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穴位按摩及护理中的应用常见病穴位按摩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穴位按摩及护理中的应用常见病穴位按摩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穴位按摩及护理中的应用常见病穴位按摩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穴位按摩及护理中的应用常见病穴位按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穴位按摩及护理中的应用常见病穴位按摩(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穴位按摩法 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穴位按摩 一 定义二 穴位按摩手法三 常用穴位四 穴位按摩在护理中的应用 常见病穴位按摩 五 点穴按摩可缓解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 定义 穴位按摩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运用一些手法作用于人体穴位 通过局部刺激 可疏通经络调节机体抗病能力 从而达到防病治病 保健强身目的的一种技术操作 穴位按摩 力 的要求 均匀 是指手法操作时力量和速度要一致 不要忽轻忽重 忽宽忽慢 柔和 是指手法操作时力量不可粗暴 要轻柔和缓 深透 是指手法操作时力量要深达病所 不能浮于表皮 有力 是指强刺激 手法要重 必须要达到要求的力量限度 持久 是指手法操作时要持续一定的时间 以利治疗 一般每次

2、10 15分钟 小儿按摩疗法除了上述操作要求外还要遵循轻重适宜 轻而不浮 快而重实 重而不板等原则 二 穴位按摩手法 推法是用指 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移动 用指称指推法 用掌称掌推法 用肘称肘推法 此法适用于全身各部 1 推法 2 拿法 捏而提起谓之拿用大拇指和食 中两指 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作相对用力 在一定的部位和穴位上进行节律性地提捏 临床常配合其他手法 适用于颈项 肩部和四肢等部位 3 按法 用拇指端或指腹按压体表 称指按法 用单掌或双掌 也可用双掌重叠按压体表 称掌按法 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 掌按法常用于腰背和腹部 4 摩法 是用单手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紧贴皮肤

3、 作上下或左右往返移动 此法适用于头面及颈项部 5 揉法 用手指纹面 手掌大鱼际 掌根或全掌着力于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 做轻柔缓和的旋转运动 分为指揉法和掌按法 6 摇法 用一手握住 或扶住 被摇动关节近端的肢体 另一手握住关节远端的肢体 做缓和回旋的转动 常用于四肢关节 颈项及腰部 7 滚法 用小鱼际侧掌背部以一定压力附着在患者体表的一定部位上 通过腕关节屈曲的连续往返摆动 连同前臂的旋转 滚动的频率一般为每分钟140次左右 适用于颈 腰 背 臂 四肢部 8 搓法 是用双手掌面挟住一定的部位 相对用力做快速搓揉 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 此法适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部 以上肢部最为常用 9 捏法 用拇指

4、和其他手指对置在一定部位相对着力夹挤 并可沿其分布或结构形态辗转移动 适用于全身各部 常用于头颈部 四肢及脊背处 10 抖法 用双手握住患者的上肢或下肢的远端 微用力作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颤动 使关节有松动感 适用于四肢部 以上肢部为常见 三 常用穴位 1 头面部2 颈背腰部3 上肢部4 下肢部 1 头面部常用穴位 百会 印堂 太阳 人中 风池 百会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主治头晕 头痛 昏迷 印堂 位置两眉内侧端连线的中点主治头晕 前头痛 鼻病 太阳 位置眉外梢与目外眦zi 之间向后1寸凹陷处主治头痛 眼病 人中 位置人中沟内上1 3与下2 3交界处主治昏迷 急性腰扭伤 风池 位置胸

5、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处 平耳垂主治头晕 后头痛 颈痛 2 颈背腰部常用穴位 大椎 天宗 肾俞 大肠俞 大椎 位置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之间主治眼病 发热 颈痛 中暑 天宗 位置肩胛冈下缘正中与肩胛下角连线的上1 3与下2 3交界处主治肩胛部疼痛 落枕 肾俞 位置第二 三腰椎棘突间旁开1 5寸主治腰痛 肾炎 大肠俞 位置第四 五腰椎棘突间旁开1 5寸主治腰痛 肾炎 3 上肢部常用穴位 1曲池2扭伤3外关4内关5合谷6落枕 1曲池 位置屈肘90度 肘横纹与肱骨外上髁之间主治肘痛 肩臂痛 2扭伤 位置稍屈肘 半握拳 掌心向内 曲池与腕背横纹中央连线的上1 4与下3 4交界处主治急性腰扭伤 3外关

6、 位置腕背横纹上2寸 尺 桡骨之间主治腕痛 上肢瘫痪 落枕 4内关 位置腕掌横纹上2寸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昏迷 手指痛 胸痛 胃痛 5合谷 位置第一 二掌骨之间 靠近第二掌骨体的中点主治上肢痛 牙痛 头面痛 6落枕 位置手背 第二 三掌骨间 掌指关节后5分主治落枕 手指麻木 4 下肢部常用穴位 环跳 血海 梁丘 委中 犊鼻 膝眼 阳陵泉 足三里 承山 悬钟 三阴交 昆仑 太溪 涌泉 环跳 位置侧卧 上腿弯曲 下腿伸直 在臀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臀裂上端连线外1 3与内2 3交界处主治腰腿痛 下肢痛 麻 瘫 血海 位置正坐屈膝 股骨内上髁上2寸主治膝痛 月经不调 梁丘 位置正坐屈膝 髌

7、骨外上缘上2寸凹陷处主治膝痛 腹痛 委中 位置腘窝横纹中点主治腰痛 坐骨神经痛 膝痛 犊du 鼻 位置屈膝垂足 髌骨下 髌韧带外侧凹陷处主治膝痛 膝眼 位置屈膝垂足 髌骨下 髌韧带内侧凹陷处主治膝痛 足三里 位置犊鼻下三寸 腓骨前缘外侧一横指主治腹痛 膝痛 下肢麻木 承山 位置腓肠肌肌腹下方人字纹处正中主治腰痛 腓肠肌痉挛 痔疮 悬钟 位置外踝尖上3寸 腓骨后缘主治踝关节扭伤 落枕 三阴交 位置内踝尖上3寸 胫骨后缘主治踝关节扭伤 下腹痛 月经不调 昆仑 位置外踝尖与跟腱之间主治踝关节扭伤 坐骨神经痛 腰痛 太溪 位置内踝尖与跟腱之间主治踝关节扭伤 神经衰弱 涌泉 位置脚底心凹陷处 在足底前l

8、 3与后2 3交界处主治昏迷 中暑 足底抽筋 1 扁桃腺疼痛 五 常见病穴位按摩 滞压 合谷 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 合谷穴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 对于牙痛 高血压也很有效 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 并非垂直手背直上直下按压 这样才能更好发挥此穴位的疗效 2 治疗便秘的穴位与指压法 先卧在床上 放松全身肌肉 在第4 5腰椎中间向左右二指幅处强压到稍有疼痛感 由于此处能刺激大肠 使大肠机能活泼 因此能治好任何便秘 指压时先深吸一口气 一面强压一面吐气 6秒钟后将离开 恢复自然呼吸 如此重复5 10次 3 治疗出汗的穴位与指压法 五 常见病穴位按摩 汗是由肾经与膀胱经支配 所以 称为 阴谷 即在膝盖

9、关节内侧5厘米左右上方的穴道与称为 肾俞 即在第2腰椎左右2厘米处的穴位 对治疗多汗症非常有效阴谷能够缓和冲击肉体性 精神性的变化 更是有助于回复的穴位 肾俞穴是对因泌尿系统等不正常所引起的疾病 具有治疗效果的穴道 4 治疗低血压的穴位与指压法 五 常见病穴位按摩 在感到头重 头昏脑胀时 稍微强力的指压叫 百会 的穴位 百会 在头的最上部之中心 将两手的中指置于其上 缓缓吐气 强力按压6秒钟 如此反复5次 血液循环会变为良好 另外 当全身慵懒 手脚冰泠 目眩 站着时头发晕时 在脚踝附近有两个穴位 可以达到效果 此穴位是在脚踝的正后面 用大拇指及食指抓住这两个点 以与前面同样的要领强力按压6秒钟

10、 反复做20次 5 治疗风湿疼痛的穴位及指压法 五 常见病穴位按摩 治疗上半身疼痛 以指压 外关 和 内关 最有效 内关 位于前臂掌侧 腕横纹上2寸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外关 位于 内关 的反面 治疗下半身疼痛以指压 百里 最有效 指压上述穴位时 必须左右交替 一面吐气一面压6秒钟 如此重复10次 每天操作数次 如果患处肿胀 发炎的话 不可压患处 而只在患处附近缓缓的压即可 6 治疗感冒的穴位及指压法 五 常见病穴位按摩 穴位是在颈后侧称为 大椎 之处 挺直身体 颈部向前倾 在颈根处有块隆起的骨 在此隆起骨中 最接近颈部上面的骨称为第7颈椎 其下降之骨 第一胸椎 间凹洼的中心 即是称为

11、 大椎 的穴位 强力按压此穴位 能促进组织的发达 使身心一面作用旺盛 一面控制体内钙与磷的代谢 进而增加对滤过性病毒的抵抗力 用这种治疗法几乎可治愈感冒 如果还未能完全复原请再试试以下的治疗方法 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 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 的中心 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 此穴位称为 风门 治疗要领同上 手无法到达请别人帮忙 连续做10次 7 治疗高血压的穴位与指压法 五 常见病穴位按摩 在脚的大拇趾趾根上 有粗的横纹 在其中央是称为 高血压点 的穴位 慢慢的吐气 用两手的大拇指强力按压此处6秒钟 在两脚的穴位各做3次 一天做10次 每月不间断的做此指压法一年 无论多高的血压 亦可有很显著的疗

12、效 此外 曲池穴也有很好的降压作用 8 治疗更年期障碍的穴位及指压法 五 常见病穴位按摩 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 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 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 有称为 血海 的穴位 一面慢慢的吐气 用稍微会感觉到痛的力量以大拇指继续按压6秒钟 反复做10次 每天坚持不断的做 定会减轻更年期令人厌烦的症状 而且身心也会谐调 能愉快的渡过更年期 9 治疗喉咙痛 鼻塞的穴位及指压法 五 常见病穴位按摩 指压 尺泽 和 上尺泽 两处穴道 先将手臂上举 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 腱的外侧外就是 尺泽 尺泽 上方3 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 就是 上尺泽 指压 迎香 时 对去除流鼻水 鼻塞和关于鼻子的一切不适

13、之感都很有效果 能治愈鼻病 迎香 位于鼻翼左右1厘米处 指压时左右同时进行 先深吸一口气 将食指置于其上 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压6秒钟 其次一面吸气一面卸除指力 如此重复10次就能治好鼻塞 流鼻水 刺激此穴道也能使嗅觉复活 使你能辨别各种香味激起食欲 10 治疗肩膀肌肉僵硬 酸痛的穴位及指压法 五 常见病穴位按摩 能治疗肩膀僵硬 酸痛的穴位有三处 一处是颈脖子左右2厘米处的 天柱 第二处是 肩井 第三处是肩胛骨内侧 一压即疼 使情绪好转的 膏肓 指压这三处穴道时 一面缓缓吐气一面揉6秒钟 如此重复10次 就可治愈肩膀僵硬 酸痛 11 治疗脚气 口腔炎 五 常见病穴位按摩 治疗脚气的穴位及指压法对脚

14、气病有效果的穴位是在针炙治疗常使用的 足三里 凹洼的周围 找足三里的方法是使膝盖直立 使与膝盖相反的手的食指端向外侧 使食指的指根点置于胫骨上 抓住胫骨骨端 摩擦膝盖 在膝盖住手处食指指尖就是足三里 缓缓的吐气 并一面强力按压此穴道6秒钟 反复做20次 每天反复做 与此同时 如刚才所述 需充分注意改善饮食生活 指压足三里 除了脚气病外 对各种的病症亦有效 例如神经质 头痛等也相当见效 治疗口腔炎的穴位与指压法指压 口内点 对治疗口腔炎非常有效 口内点 位于中指指根中央 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强压6秒钟 如此左右各做10次 每天做3回 就能治愈口腔炎和疼痛 指压 口内点 对其它口内疾病也很有效

15、12 治疗慢性胃炎 胃痛的穴位与指压法 五 常见病穴位按摩 中脘 是治疗胃肠病不可缺少的穴位 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央 指压时仰卧 放松肌肉 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使劲地压 6秒钟时将手离开 重复10次 就能使胃感到舒适 中脘指压法如果在胃痛时采用的话 效果更佳 它与过酸性和减酸性无关 过酸性的话 指压 阳陵泉 它位于膝盖呈直角时外侧腓骨小头之下 刺激时一面吐气一面压6秒钟 如此重复10次 会使制酸作用活泼 不会打酸嗝 减酸性的话 只要指压 足三里 指压要领同前 重复10次就可促进胃酸分泌 使胃感到舒服 如果弄错过酸性和减酸性 会产生反效果 因此必须多加注意 13 治疗肋间神经痛的穴位与指

16、压法 五 常见病穴位按摩 在手背距横纹三指幅处有 外关 在小脚趾和第四趾之间用指尖向上搓 到了尽处就是 临泣 穴 指压时只要在这两处穴位上 一面缓缓吐气一面轻压6秒钟 左右各按10次就能去除疼痛 14 治疗麻疹的穴位与指压法 五 常见病穴位按摩 脚部第二趾趾根下的3厘米左右处称为 里内庭 一面缓缓的吐气6秒钟 用两手的食指及中指强力按压至会痛 重复做30次 另外 在耳朵上 麻疹区 的穴位 这个穴位用火柴棒之类的东西一按压 就会感觉到痛 以拇指与食指由前后用力夹住此穴道 连续按压6秒钟 此时 一面缓缓的吐气 一面反复做20次左右 麻疹大体痊愈 15 治疗目眩头昏眼花的穴位与指压法 五 常见病穴位按摩 治疗头晕目眩的穴位称为 中渚zhu穴 是在小指与无名指指根间下二厘米手背凹陷处 用力按压 会有力量脱落的感觉 此穴位对目眩 站起来头昏眼花会马上见效 请务必记住 16 治疗气喘发作的穴位与指压法 五 常见病穴位按摩 为防止气喘 在突出的第7颈椎下的 大椎 与其左右2厘米处 有一称为 治喘 凹洼附近的穴位 非常有效果 一面缓缓的吐气 一面用力按压6秒钟 重复做3次 此 会使气喘舒适 在突然发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