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及手法复位治疗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21903952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4.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及手法复位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及手法复位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及手法复位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及手法复位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及手法复位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及手法复位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及手法复位治疗(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 及手法复位治疗 成铁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张志民 前言 头晕是涉及神经科 耳科 心血管科 精神科 眼科的多学科交叉性疾病 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是眩晕中最常见病 因 对该病认识不够 误诊误治率极高 耳石手法复位治疗是特效治疗 治愈率 达 92 手法简单易掌握 无需特殊条件 成本可不计 为临床实用技术 名词解释 头晕 眩晕和位置性眩晕 假性眩晕 晕厥或晕厥前兆 平衡障碍与共济失调 难以定义的头晕 眼球震颤 眼震 头晕 Dizziness 头晕是病人用于描述几个完全不同的主观状 态的模棱两可的术语 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第一 步是获得病人头晕的精确描述 头晕可能是下 列四种之一 眩

2、晕 Vertigo 晕厥或晕厥前兆 Syncope or Presyncope 平衡障碍 Disequilibrium 难以定义的头晕 Ill defined dizziness 眩晕 Vertigo 病人自身或周围环境的运动错觉或幻 觉 急性眩晕常伴自主症状 平衡障碍 眼震 眩晕的出现提示前庭系统的周围和中 枢神经系统通路的损害 假性眩晕 多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贫血 尿毒症 药 物中毒 内分泌及神经官能症 位置性眩晕与位置性眼震 指某一个或几个特定头位时诱发的眩 晕 多同时伴有眼震 后者为位置性 眼震 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的特征 周围性 中枢性 眩晕 经常为间断性 性

3、质剧烈 经常持续存 性质剧烈在 通常不严重 眼球震颤 始终存在 单向性 可无 单向 或双性 从不出现垂直性 可为垂直性 伴发的症状 听力丧失或耳鸣 常出现 很少出现 脑干固有体征 缺如 典型者出现 晕厥或晕厥前兆 Syncope or Presycope 是指晕厥或意识丧失即将来临的感觉 常伴出汗 恶心 恐惧和短暂双侧视力丧失 提示低血压 自主反射或心脏功能障碍 平衡功能 平衡功能 人体维持正常的静息姿态和进行有效 活动的能力 也就是人体进行正常空间活动的能力 初级中枢 小脑 高级中枢 颞叶皮层 参与平衡功能的组织或器官一旦受到损害 都 可能出现平衡障碍 平衡障碍 Disequilibrium

4、 不平衡感 不稳定感 酒醉感 是来自于维持空间定向系统的输入信号的 不匹配 有前庭系统疾病 本体觉障碍 小脑损害 视觉疾病 锥体外系疾病的患者常把平衡 障碍描述为头晕或眩晕 平衡障碍的表现 眩晕 共济失调 肢体或步伐的协调不能 前庭性共济失调 小脑性共济失调 感觉性共济失调 前庭性 小脑性及感觉性共济失调 的特点 前庭性 小脑性 感觉性 眩晕 有 可有 无 眼球震颤 有 常有 无 构音障碍 无 可有 无 肢体供济失调 无 常有 单肢 单侧 有 典型 仅双下肢或所有肢体 者仅双下肢 站立姿势 可双足并拢站立 睁眼或闭眼时 睁眼时常可 典型者站立不稳 均不能双足 双足并拢站 立 并拢站立 闭眼时不

5、能 震动觉和位置觉 正常 正常 受损 踝反射 正常 正常 减弱或消失 难以定义的头晕 Ill defined dizziness 模糊的头轻 头昏或跌落恐惧 见于各种情感疾病 过度换气 综合征 焦虑神经症 癔症 抑郁瘴碍 所有形式的头晕都可诱发焦虑 但焦 虑本身不是心理性头晕的必要条件 眩晕的病理生理 平衡三联 前庭系统 本体感觉 视 觉 前庭感受器辨别肢体运动方向 躯体 所在空间位置 本体觉使人时刻了解自身姿势 位置 视觉得知周围物体的方位 自身与外 界物体的关系 前庭感受的刺激与来自肌肉 关节的 本体觉 视觉感受器的关于空间定向 的冲动不一致时便产生眩晕 前庭神经的中枢通路 眩晕的伴随症状

6、 眼震 通过内侧纵束与动眼神经核密切联系 一侧倾倒 肢体错定物位 通过内侧纵束 前庭脊髓束 前庭 小脑 红核 脊髓通路相联 系 恶心 呕吐 苍白 出汗血压 脉搏 呼吸 改变等自主神经症状 前庭与脑干网状结构 中的血管运动中枢 呼吸中枢 迷走神经核 等相连结 眼球震颤 眼震 眼球的不自主 有节律的短促来回振荡 分为急跳性 摆动性 混合性 急跳性分快相和慢相 规定快相为眼震 的方向 生理性眼震和病理自发性眼震 依据动作方向 可分水平 垂直 旋转 等 眼震的病理生理 前庭系统 内耳迷路末梢感受器 半规管 半规管中的壶腹嵴 感受角加速度刺激 椭圆囊和球囊中的位觉斑 感受重力加速度 与直线加速度刺激 前

7、庭神经 脑干中的 前庭核群 小脑 内侧纵束 前庭脊髓束 前庭皮质代表区 两侧前庭核接受冲动的不平衡即产生眼震 眼震产生机制 左侧前庭抑制 半规管与眼肌运动的关系 同侧眼外肌 对侧眼外肌 兴奋 抑制 兴奋 抑制 外半规管 内直肌 外直肌 外直肌 内直肌 上半规管 上直肌 下直肌 下斜肌 上直肌 后半规管 上斜肌 下斜肌 下直肌 上直肌 刺激 头晕的临床评估 病史和物理检查 神经病学和耳鼻喉病学检查 头晕模拟成套测验 神经耳科学检查 眼震电图 姿势图 听觉成套测验 卡路里 Caloric 试验 正常反应 COWS cold oppsite warm same 结果判断 1 正常人左耳冷热反应总时值

8、与右耳冷热反应总时值 基本相等 若差别大于40秒 提示总时值较小的一 侧有半规管轻瘫 CP canal paresis 2 正常人右向眼震总时值应与左向眼震的总时值基本 等 若差别大于40秒 提示眼震有向总时值较大的 一 侧的优势偏向 DP directional preponderence 结果和意义 CP 提示迷路或前庭神经节或神经 DP 提示脑干前庭神经核 头晕模拟成套试验 卧立位血压 过度换气 分钟 转弯试验 Valsalva试验 Nylen Barany或Dix Hallpike变位眼震试验 眼震电图 眼角膜带正电 视网膜带负电 由于 巩膜的绝缘作用 整个眼球形成了一 个前正后负的如

9、同电池的结构 眼球 正视位时角膜 视网膜直流电流的大小 约1mV 眼球运动时 眼周电位强度随 之变动 用皮肤电极放在眼周适当位 置 收集眼球运动引起的电位变化 经放大 由记录系统描绘出曲线 即 成眼震电图 眼震电图的原理 姿势图 前庭系主要功能之一是维持肌张力 保持躯体平衡 正常情况下 维持人 体平衡又视觉 本体觉 前庭三个系 统的输入 而输出只有一个系统是前 庭反射维持身体肌张力及平衡将姿势 平衡试验中人体重心摇动通过平衡描 记成图 即姿势图 结果评定 正常人中心型为主 外周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病人弥散型 多见 只能判断前庭功能状态 并无诊断价 值 听觉试验 音叉试验 电测听 头晕疾病谱 一

10、运动感 Vertigo 前庭功能障碍 周围性 生理的 晕动病 前庭神经炎 良性位置性眩晕 梅尼埃氏病 外伤后眩晕 迷路功能失调 等 中枢性 脑干缺血 多发性硬化 后颅凹肿瘤 基底动脉性偏头痛 头晕疾病谱 二 即将昏厥感 Syncope 心血管功能紊乱 心脏的 血管迷走性 反射性晕厥 心律失常 阻塞心脏病 颈动脉窦 直立性底血压 药物诱发 容量不足 自主功能不足 头晕疾病谱 三 平衡障碍 神经疾病 多感觉缺损 小脑功能障碍 迷路功能丧失 锥体外系疾病 药物中毒 后颅凹肿瘤 等 头晕疾病谱 四 难以定义的头晕 精神疾病 过度换气综合征 焦虑性神经症 癔症 情感性疾病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概述 良性

11、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 是 指在某一特定头位时诱发的短暂阵发性眩 晕 Dix和Hallpike于1952年首先描述了BPPV 的特征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特征 是周围性眩晕中最常见的病因 约占30 的病例 多见于中年人 症状可因头位改变而突然出现 通常在患 耳向下的侧卧位时最明显 短暂发作 数秒至数分钟 的严重眩晕为 特征 可伴恶心 呕吐 无听力丧失 变位眼震试验阳性 本病多为自限性疾病 大多于数天或数月 后渐愈是为良性 三个月以上为顽固性 病因 大多数BPPV病例无原因可循 可为特发性 最常见的明确病因是头部外伤

12、 耳石病 迷路发生老年性改变或退行性改变 时 椭圆囊斑变性 耳石膜脱落进入半规管 诱发眩晕 耳部疾病 病毒性迷路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 炎 梅尼埃病缓解期 外淋巴瘘 内耳供血不足 动脉硬化 高血压致内耳供 血不足 囊斑胶质膜变薄 耳石脱落 进入 半规管 发病机制 前庭器解剖与生理 一 嵴顶结石症学说 二 管结石症学说 三 黏性增强学说 四 双侧前庭不对称 五 前庭器官 一 膜迷路示意图 半规管空间位置 半规管的生理功能 呈三维空间排列 三个半规管平面互相垂直 适宜刺激是角加速度 当身体在三维空间中任何一个平面作旋转运 动时 每侧至少一个半规管处于或最接近于 该旋转平面旋转 加速度使内淋巴流动 致

13、壶腹嵴偏斜 产生平衡冲动 半规管受刺激与眼震方向 水平半规管受刺激可引起水平方向眼 震 上半规管受刺激可引起垂直方向的眼 震 后半规管受刺激可引起旋转方向的眼 震 半规管内淋巴流动方向 内淋巴在半规管内朝壶腹方向流动称向壶腹 运动 向壶腹运动引起的刺激称向壶腹刺激 内淋巴的流动是离开壶腹的 称离壶腹运动 离壶腹运动引起的刺激称离壶腹刺激 水平半规管的向壶腹刺激强于离壶腹刺激 而垂直半规管离壶腹刺激强于向壶腹刺激 耳石器管的生理 椭圆囊斑位于垂直面上 球囊斑位于 水平面上 适宜刺激为直线加速度或重力加速度 在直线加速度中 斑中的耳石 位觉 砂 发生移位刺激毛细胞 产生冲动 通过中枢维持平衡 球囊

14、和椭圆囊的定位 前庭的定位 球囊斑切面 平衡斑与壶腹嵴示意图 毛细胞 毛细胞除极 头部运动和毛细胞 嵴顶结石症学说 二 1960年由Schuknecht首先提出 椭圆囊中的平衡斑脱落的耳石颗粒黏 附在嵴顶的椭圆囊侧 增加了嵴顶的 比重 使嵴顶与内淋巴液间的比重差 发生变化 嵴顶对重力及直线加速度 的敏感性增高 当头位改变时 由于 重力作用而偏离壶腹 产生刺激而发 生眩晕和眼震 管结石症的机制模式图 管结石症学说 三 1979年Hall等首先提出管结石症的概念 1980年EpleY进一步对其进行解说 后半规管的管腔内淋巴中存在细小游离 漂 浮的沉积物 当头位移至激发位时 沉积物 受重力作用下移并

15、牵引内淋巴 引起壶腹嵴 顶向离椭圆囊方向移位 刺激壶腹嵴毛细胞 而引起眩晕和眼震 可较好的解释该症的眼震和眩晕的潜伏期 持续期 疲劳性 反向眼震 管结石症的机制模式图 壶腹嵴 壶腹 黏性增强学说 各种原因如免疫异常 内分泌功能障 碍 间接或直接的化学因素刺激等造 成外半规管内淋巴液成分改变 进而 导致其物理特性改变 粘滞性增加 使得内淋巴运动的流体力学特征发生 改变 从一个侧面可解释水平半规管位置性 眼震无潜伏期及无疲劳现象 双侧前庭功能不对称 某些疾病导致内耳血循环障碍 致一 侧前庭功能减退 故向中枢神经系统 发出神经冲动的反应两侧不对称 从 而导致位置性眩晕 后半规管性BPPV的临床表现

16、当处于某一头位时突然出现眩晕 通常发生于在床上向某一侧翻身 头向一侧 活动或做伸颈动作 乘车时突然加速或减速 时 改变激发眩晕头位后眩晕减轻或消失 多于一分钟内停止 至激发头位时3 6秒出现眼震 为短暂的旋 转性眼震 易疲劳 右耳向下时为反时针旋 转 左耳向下时为顺时针旋转 直立时出现 反向眼震 眼震持续数秒 一般在30秒内 外半规管BPPV的临床表现 常在床上向左右翻身时发作 当头转向患侧 时眩晕或眼震加剧 做头部的垂直运动如抬头或弯腰后的直立则 不会引起眩晕 潜伏期短2 3秒 持续时间可能略长 疲劳 性可有 可缺乏 大部分病人眼震方向为向地性变换性水平性 阵发性位置性眼震 少数为非向地性或向天 性变换性水平阵发性位置性眼震 不同半规管受累的BPPV特点 Fife 1998 后半规管 水平半规管 前半规管 发生百分比 91 6 3 激发试验 Dix Hallpike 仰卧转头 Dix Hallpike 眼震 向地旋转性 水平性 变换性 非向地性旋转 性 潜伏期 3 30s 1 5s 3 15s 时程 45s 2min 45s 疲劳性 有 有或无 有 自发性恢复 逐渐 迅速 逐渐或迅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