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知识点总结含名词解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21903673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工艺学知识点总结含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知识点总结含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知识点总结含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知识点总结含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知识点总结含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工艺学知识点总结含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工艺学知识点总结含名词解释(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制造工艺学知识点总结(含名词解释)Made by Lucy绪论机械:是利用其几何形状实现力与运动方面的性能/功能要求的产品。制造:将原材料加工成为可供使用的物品、获得产品的过程。机械制造:用机械的方法制造机械产品。关键是获得几何形状和位置。目的:T 时间,效率 Q质量 C成本 S服务 E环保第一章 机械制造过程生产过程:从确定生产需求之后,到得到产品的过程。包括产品开发过程、产品制造过程和产品销售过程。到现在,生产过程扩充到服务。制造过程:直接把原材料和毛坯转换为成品的过程。包括毛坯制造、机械加工工艺、装配、热及表面处理、检验过程。 制造过程“三流”: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机械加工工艺过

2、程:用切削加工的方法,直接改变工件几何形状及表面机械物理性能的过程。简称工艺过程。工序:一个(或同时加工的一组)工件,在一个工作地,由一个(或相互协作的多个)工人所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安装:如果在一个工序中需要对工件进行几次装夹,则每次装夹下完成的那部分工序 内容成为一个安装。 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通过分度装置,使工件相对于机床床身变换加工位置,则把每一个加工位置上的安装内装内容称为工位。 工步: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工位内容。 走刀:切削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切削一次所完成的工步。工步、走刀、工位和安装之间的关系: 走刀工步工位安装 一次安装可以有多个工位

3、、工步和多次走刀一个工位可以有多个工步和多次走刀,但一般在一次安装下完成; 一个工步只能在一次安装和一个工位下完成,但可多次走刀。 可以规范工艺、保证质量 工艺规程:工艺过程的书面表达形式和文字记录,用法律文件形式规定下来的工艺过程。(工艺过程可以有多个,工艺规程只能有一个。)生产纲领: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多数以年计,零件的生产纲领还包括一定的备品和废品数量。N=n(1+)(1+)Q Q-产品的生产纲领 -备品率 N-零件的生产纲领 -废品率生产类型:是企业(或车间、工段、班组)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生产批量:年生产纲领确定后,还应根据车间(或工段)的具体情况,确定在计

4、划期内一次投入或产出的同一产品/零件的数量。生产自动化:为什么生产自动化:批量法则、需求、历史发展含义:加工成型自动化、物料输送自动化、系统控制自动化目的:满足企业最大利润,满足工人劳动要求,以TQCSE为目标满足需求方法:生产设备自动化-单机自动化 解决成型成型自动化问题 生产过程自动化物流自动化 解决传输自动化问题 生产信息自动化系统自动化 解决管理与控制自动化问题质量:质量是除去性能/功能之外,产品对社会造成的损失的度量产品质量=装配质量+零件质量(加工质量+材料质量)加工质量:几何形状、位置实际值与理论值的符合程度(加工精度+表面质量)。加工精度:零件尺寸、位置、形状的实际值与理论值的

5、符合程度。加工误差:零件尺寸、位置、形状的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差异程度 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九大误差因素 1.原理(理论) 2.机床、夹具和刀具的制造,机床、夹具的磨损 3.调整(对刀) 4.安装 5.切削加工中的力 6.切削加工中的热 7.刀具磨损 8.残余应力变形 9.测量 误差统计 1. 分布曲线法 2.正态分布法3.点图法第二章 机械加工的成型运动及其实现加工表面的种类 A)平面 B)外圆柱面 C)内圆柱面 D)回转面 D)曲面 E)功能面发生线 素线(运动的线段)导线(运动的轨迹)发生线的形成方法成型法:由刀具的切削刃直接形成素线,刀具的切削和(或)进给运动形成导线。 展成法:由刀具的切

6、削刃与工件的纯滚动形成素线,刀具的进给运动形成导线。 轨迹法:由刀具的切削刃的切削运动形成素线,刀具的进给运动形成导线。 相切法:由刀具的切削刃旋转的切点连线形成素线,刀具的进给运动形成导线。机床的运动 直线运动、圆周运动、间歇运动(切削运动、进给运动、分度运动)机床的基本组成 床身系统、主轴系统、进给系统、工作台及分度系统、其它 齿轮加工 范成法加工、成型法加工、仿形法加工 大批大量生产的自动化机床 由机械机构实现各种运动的关联, 用机械方法保证运动的精度,针对某一零件、某一工序,少人或无人操作, 高效,高劳动生产率,高价格。自动机床、专用机床、组合机床单件小批生产的自动化机床 由计算机及数

7、字控制实现各种运动的关联,用电气测量的方法保证运动的精度,针对所有零件的某类加工方法,少人或无人操作,应用灵活,高价格。 程控机床、数控及计算机数控机床(NCCNC)、加工中心机床对零件加工精度的三种影响因素加工质量:与加工活动有关的质量问题加工方法误差(原理误差):由于使用近似成形运动和近似刀具形状造成的加工误差。机床的制造和磨损误差:机床和工件本身的不精确造成的加工误差。调整误差:机床调整不准确造成的加工误差。第三章 加工表面的形成及其质量待加工表面:工件上加工前就有,加工后被切除的表面。已加工表面:工件上加工前没有,加工后形成的表面。过渡表面(切削表面):由主切削刃在切削过程中直接作用的

8、表面,该表面的素线与主切削刃的形状一致,一般情况下在待加工表面和已加工表面之间。切削层:过渡表面到主切削刃部的将被切除的金属层。即加工余量。主(切削)运动:使工件上被刀具刀刃切入的过渡表面部分变为切屑的刀具相对工件的运动。可以是直线运动,或圆周运动。对于切削过程,则认为是一样的,都只考虑切削点的瞬时速度。进给运动:配合主运动,形成切削层的运动。进给运动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歇的。合成切削运动:由主运动与进给运动合成的刀具相对于工件的实际运动。切削速度:在考察点,主运动的瞬时速度称为切削速度。进给量:进给速度 :表示在单位时间内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刀具位移。每转进给量 :表示旋转一周时,刀具在进

9、给运动方向上的位移。 每齿进给量:表示经过一个刀齿时,刀具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位移。背吃刀量(切削深度):已加工表面到待加工表面的垂直距离。刀具材料的要求 高硬度 必须高于被加工材料的硬度510HRC,60HRC。 高耐磨性 刀具的耐磨性越高越好,可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 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刀具在切削时受到很大的切削力、冲击和振动,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不能在加工中破损。高耐热性 在加工时,刀具表面的温度很高,因此刀具必须能在高温下保持硬度和强度。 高耐热冲击性 在加工时,刀具的升温和降温速度都很快,特别是在有冷却的情况下,刀具有很大的温度梯度和温变速度,在这样的条件下,不应因较大的内应力。 好

10、的工艺性和经济性 刀具的结构形状复杂,精度高,因此,是否方便加工(工艺性)是很重要的。同时,刀具的材料价格很高,对刀具的成本也很高。前刀面:切屑流出的刀具表面。主后刀面:与工件过渡表面相对的刀具表面。也称后刀面。副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相对的刀具表面。主切削刃: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的交线。副切削刃: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的交线。 刃带:切削刃不是纯粹的一条线,而是有一定的宽度,即刃带。刃带可以是圆角过渡,也可以是一个狭长的平面过渡(称倒棱)。刀尖: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的交点。圆弧刀尖、倒棱刀尖。基面Pr: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的点,垂直于假定主运动方向的平面。切削平面Ps: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的点,与切削刃相切,并垂

11、直于基面。主剖面P0: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的点,与基面和切削平面都垂直的平面。主剖面参考系:由基面、切削平面、主剖面构成的坐标系。(平面之间的交线称为坐标轴)前角0:在主剖面上,前刀面的投影与基面的夹角。主后角0:在主剖面上,主后刀面的投影与切削平面的夹角。副后角0:在主剖面上,副后刀面的投影与切削平面的夹角。主偏角Kr:在基面上,主切削刃的投影与进给方向的夹角。副偏角Kr:在基面上,副切削刃的投影与进给方向的夹角。刃倾角0:在切削平面上,切削刃的投影与基面的夹角,刀尖为切削刃的最低点时为负,为最高点时为正。楔角0:在主剖面之上,前刀面与后刀面之间的夹角。刀尖角r:主刀刃和副刀刃在基面上投影的夹角

12、。金属切削过程:是指通过切削运动,使刀具从工件上切下多余的金属层,形成切屑和已加工表面的过程。第一变形区:由工件变成切屑发生剪切塑性的区域,位于刀剑前部。第二变形区:切屑与刀具前刀面挤压和摩擦发生塑性变形的区域,位于切屑上。第三变形区:由于工件材料弹性恢复,使工件表面与后刀面接触摩擦,发生塑性变形的区域,位于工件上。(剪切角、滑移系数、变形系数等请看课件。)表面粗糙度的成因残留面积影响 由于主偏角和副偏角的存在。 表面塑性变形影响 第三变形区,由于工件材料弹性恢复与后刀面的摩擦,在已加工表面的塑性变形。产生鱼鳞刺(微裂)。积屑瘤脱落(磨削时为金属涂抹) 加工中的振动 工件和刀尖之间的周期性位置

13、变化。自由振动 由于偶然原因引起的,不断衰减的振动。 受迫振动 在外界周期力作用下,系统发生的与外界周期力频率相等的振动。 自激振动 没有外界周期力作用,由系统自身提供振动能量维持的振幅不衰减的持续振动。如果振幅不断扩大,则称“颤振”。几种磨削加工的特点研磨 在研磨工具和被研表面之间加入研磨剂,研磨工具相对于被研表面做无规运动。 获得高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小于0.003mm)和表面精度Ra 0.0080.1之间,但不能改善位置精度。 珩磨 利用装有磨条(油石)的珩磨头以一定的压力在工件的表面做两个方向的往复运动(运动速度比为34,但最好不要为整数或简单分数),运动速度低(0.10.25m/s

14、)。 获得高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小于0.0030.005 mm)和表面精度Ra 0.0250.4之间,但不能改善位置精度。 超精研磨 与珩磨一样,只是其中的一个往复运动是高速摆动(振幅26 ,频率540Hz),生产率较高。 获得高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小于0.0030.005)和表面精度Ra 0.0120.1之间,但不能改善位置精度。 抛光 利用弹性抛光轮粘上磨料或抛光膏(氧化铝、碳化硅、氧化铬、氧化铁等,加煤油或机油,或是为增加粘性和增加化学作用而加硬脂酸、油酸等)与工件表面高速摩擦。 只能提高表面精度(Ra 0.0120.8之间),有镜面效果,但不能改善位置精度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切削力切削力的来源: 塑性变形所需要的能量,以晶格变形的势能变化存储在切屑和工件表面的变形层中; 弹性变形所存储的能量,以振动能的形式散发到周围环境中; 摩擦所消耗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传播到切屑、刀具和工件里。 在这三项能量中,第一项和第二项所占的比例不大,第三项占到95%以上。 通过刀具的作用力和与工件的相对运动,由刀具提供切削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