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21902682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35小题)1.英法对法西斯侵略采取了纵容的态度,主要表现在对日本侵入中国东北三省进行辩护和迁就在意埃战争时为意大利提供了方便西班牙内战时实行“不干涉政策”通过“中立法案”禁止将武器卖给交战国A. B. C. D. 【答案】C【解析】英法操纵国联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纵容的态度。在亚洲纵容日本侵东北;在非洲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在西班牙内战中纵容德意两国支持的佛朗哥政变。因此答案C项。通过“中立法案”禁止将武器卖给交战国的是美国的中立政策,不符合题意。2. 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英国首

2、相张伯伦对希特勒的行动提出疑问:“这是老的冒险行动的终结呢,还是新的冒险行动的开端?这是武力征服世界计划中的一个步骤吗?”这段材料( )A. 表明张伯伦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B. 说明英国放弃了绥靖政策C. 反映出英德矛盾趋于激化D. 表明张伯伦仍然顽固坚持绥靖政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张伯伦的话“这是旧的冒险行动的终结呢,还是新的冒险行动的开端?这是武力征服世界计划中的一个步骤吗?”可以看出张此时仍然只是对希特勒的行径进行谴责,并未付诸于军事行动,由此可见其绥靖政策的态度并未转变。故此题应选D项。考点:绥靖政策点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

3、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3.20世纪30年代国际关系中最主要的矛盾是A. 英美争夺海上霸权B. 英法争夺欧洲霸权C. 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D. 法西斯的进攻和反法西斯斗争【答案】D【解析】英美争夺海上霸权是在一战后,故A项错误。英法争夺欧洲霸权是在18

4、世纪中期至19世纪早期,故B项错误;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是在一战前,故C项错误。30年代,随着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法西斯侵略加剧,整个世界面临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危险,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也就演变为法西斯进攻和反法西斯斗争的矛盾。故D项正确。4.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参与签署的反法西斯文件有大西洋宪章开罗宣言雅尔塔协定波茨坦公告A. B. C. D. 【答案】D【解析】中国参与签署的反法西斯文件有开罗宣言和 波茨坦公告,选择D正确;其余两个文献没有参与,排除。5. 下列国家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有( )德国 美国 中国 日本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无

5、视中国的主权和战胜国的地位,把德国原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特权让给日本。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引发了中国“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中国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另外美国因为国会未批准所以也没有签字。故此题应选C项考点:巴黎和会的概况点评:此题为组合选择题。此类选择题的每个备选项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组成,要求选出其中正确的一组,实际上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干中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知识,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也可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干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解答时可采用选基法或列式法。首先

6、,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顺藤摸瓜,选出答案。列式法是将所有选项的数字列坚式,四个选项都有的可确定,其他排除,从而缩小思考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6.法国为寻找安全保障而采取的措施或者步骤是先后与比利时、波兰等国结盟德国莱茵河地区为非武装区在赔款问题上主张严厉制裁德国在军备上主张严格制裁德国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德国。一战后,法国主张严厉制裁德国,不让其东山再起,是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体现了法国的意志;是在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法国采取的措施,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排除。7.根据凡尔塞和约的规定,德国的全

7、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等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委任统治”的实行A. 使殖民地人民获得了民族自决的权利B. 使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开始瓦解C. 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D. 提高了战败国殖民地的国际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等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中的委任统治明显体现的是大国强权政治和帝国主义分赃的合约性质,因此“委任统治”的实行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C选项符合题意;委任统治属于帝国主义托管模式,殖民地人民并未获得民族自决的权利,A选项排除;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开始瓦解是在二战后,B选项排除;一战后形成的国际体系是凡尔赛华盛顿

8、体系,这是西方国家主导下的国际体系,因此并不会提高战败国殖民地的国际地位,D选项排除。8.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主要依据是A. 战胜国对战败国再次处置和掠夺B. 进一步协调了列强在欧洲和中东的关系C. 平衡了列强的海军军备竞赛D. 调整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答案】D【解析】由于巴黎和会主要调整的是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相互关系,而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帝国主义列强还没有按照战后实力对比建立新的统治秩序,而华盛顿会议就是协调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关系,故被称作巴黎和会的继续,所以选D而排除B;华盛顿会议是帝国主义的战胜国英美日主导的,主要对中国进行争夺的会议,故A表达错误,所以排除A;C的

9、表达是符合史实的,但是并没有体现其与巴黎和会的关系,故排除C。9.“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质上是A. 战后建立的新国际关系格局B.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C. 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D. 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由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国际格局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华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B选项符合题意;战后建立的新国际关系格局的说法属于表现,不属于实质,A选项排除;国联体现的是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但是由于奉行大国一致的表决原则,最终走向流产,C选项排除;华盛顿体系主要解决的是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秩序问题,以

10、美国为中心,D选项排除。10. 洛迦诺公约对德国的最大政治意义在于A. 巩固了德国的边界B. 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实力C. 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D. 解决了欧洲的安全问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再认再现及理解分析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德国由战败国成为签约国的平等成员,国际政治地位进一步提高,后来加入国联并且成为国联常任理事国,逐步恢复政治夫国地位,因此C符合题意。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洛迦诺公约11.造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A.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加深B.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C. 奥匈帝国皇储被刺D. 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

11、【答案】B【解析】【分析】试题分析:图解一战爆发的原因由此可知,ABCD项都是一战爆发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故正确选项为B项。考点:一战爆发的原因点评:本题考查一战爆发的根本的原因知识点,阐述历史现象、分析历史成因的能力,难度中等。【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2.1882年三国同盟正式成立,其核心是A. 奥匈帝国B. 英国C. 德国D. 意大利【答案】C【解析】1879年,德奥缔结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加入德奥军事同盟,三国同盟正式成立,核心是德国,故选C。点睛: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不同组成国家,进而分别判断这两大军事集团的核心国家。三国同盟是在德国的

12、努力下组成的,也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德国的利益,体现了德国的意志,而且德国也是三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13.英国与法国、俄国结成三国协约的原因是A. 英与法俄在争夺世界霸权问题上没有根本的冲突B. 英美矛盾上升,主动调整与法俄的关系C. 英德矛盾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D. 德、意、奥三国已经结盟,英国插不进去【答案】C【解析】帝国主义之间既勾结又矛盾重重,排除A;一战初期,美国置身战外,排除B;英德矛盾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为应对三国同盟的威胁,英国与法国、俄国结成三国协约,故排除D,选C。1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线战场的重要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13、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意在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内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线战场的重要战役包括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等陆战和日德兰海战,故答案选择B项。15.下列关于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情况,说法正确的是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俄国国内阶级矛盾尖锐“二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俄国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合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俄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颁布了“宪法”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给俄国带来巨大的影响,使俄国阶级矛盾尖锐,最终引发了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后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但是掌

14、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奉行对外战争的政策,最终在俄国引发了十月革命,列宁在取得革命胜利后,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合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因此正确,A选项符合题意;苏联社会主义宪法颁布是在1936年,错误,BCD选项排除。16.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对德宣战的目的是A. 插手欧洲事务和遏制德国B. 夺取德国殖民地和向南推进C. 追随美国与获取战争赔款D. 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中国【答案】D【解析】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在东亚扩张势力。故排除ABC,选D。17.下列有关“一战”爆发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对外以商品输出为主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A. B. C. D. 【答案】B【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垄断阶段,同时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故正确。垄断出现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对外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错误。属于世界格局方面的内容,排除。故排除ACD,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察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基本史实来分析材料。18.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就其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