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人教四下公开课教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902664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下人家》人教四下公开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乡下人家》人教四下公开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乡下人家》人教四下公开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乡下人家》人教四下公开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乡下人家》人教四下公开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下人家》人教四下公开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下人家》人教四下公开课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作家陈醉云先生写的乡下人家,一起读读课题生:乡下人家。师:轻一点。生:乡下人家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师:好。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0页,自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自由读课文,大约三分钟)师:同学们都读得特别认真。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读得怎么样,这组词语谁会读,他读正确的就跟着他读两次。生1:装饰(跟读:装饰)归巢(跟读:归巢)和谐(跟读:和谐)(会读的同学请举手,请后进生来读,读后表扬。)师:真棒!我们来看看第二行。同学们发现了吗?都是生:多音字。师:谁能读正确啊?生2:结(ji)瓜(跟读:结瓜)师:真好。表示植物生长结果的念第一声

2、。第二个谁来?生2:鸡冠(gun)花(跟读:鸡冠花)师:谁知道它的另一个读音呀?生:冠(gun)师:哦,大家都知道啊。来,(指名一生)你来组个词。生3:冠(gun)军。师:好,请坐。第三个谁会?生2:率(shui)领(跟读:率领)。师:它的另一个读音谁又知道?你说。生4:它的另一个读音是“l”,效率。师:真棒。同学们很能干,都读正确了。还有几个是我们平时生活中不太用的词儿,会读吗?生:会。师:那大家一起来读一遍,起生:屋檐、时令、觅食、捣衣、向晚。(一个读两个)师:有不明白的吗?你说。生5:“时令”是什么意思?师:谁能帮助他?(指名一生)生6:“时令”就是季节的意思。师:还有不明白的吗?生7:

3、“向晚”是什么意思。师:你知道,真了不起,你来。生6:傍晚。师:你看,他找了个近义词就知道了。还有没有不明白的?生8:我想知道“捣衣”是什么意思?师:哦,这位男同学你知道的,你来告诉她。生9:“捣衣”就是洗衣服的意思。师:哦,就是洗衣服的意思,是的。怎么洗呢?同学们,你们来看(幻灯片),乡下人家,妇女们在河边拿着棒子,这样洗衣服就叫生:捣衣师:都认完了,会读的请举手,抽一个手举的低学生,告诉他要善于表现自己,做一个自信的“我”。生:认读第三组师:你看非常能干,就这么读。下回把手举得精神一些。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下面请同学们拿起课本,再快速地读读课文儿,一边读一边想:你,在乡下人家什么地方看到

4、了什么?来,开始读。生读课文三分钟。师:提示圈圈画画。师:读完了吗?(读完了)随着课文我们最先到了哪儿啊?一起说吧,到哪儿?生:屋前。师:在屋前看到了什么?你说?生:在屋前看到了一瓜架架师:花儿落的时候,看到什么?生2: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师:非常好。谁也能像他们这样清清楚楚地告诉大家。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生:我还看到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 师:有哪些花?它们怎么样?生:有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师:好。看,乡下人家种瓜种花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哪几自然段?生:一、二自然段。师:那门前种花,屋后种什么?生:屋后种几十枝

5、竹。师: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会看到什么?生: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到许多鲜嫩的笋,从土里探出头来。师:乡下人家门前种花,屋后种竹,那绕房前屋后走一走,看到的是什么?(提示第三节)生: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师:还瞧见什么?生:还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师:还在屋后的小河看到了什么呢?(提示第四节)生: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师:在夏天的傍晚又能瞧见什么?(提示第五节)生: 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师:他们怎么做的?生: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师:在夏天的傍晚,还会看到什么美景?(提示第五节)生:

6、天边的红霞生2:向晚的微风生3: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师:秋天到了,又有什么新发现?生:纺织娘寄托住在他们门前的瓜架上。师:嗯,老师也听到了,月明人静的夜里,他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师:在乡下能看到这么多的新鲜有趣的景物,听到纺织娘动听的歌声,你感觉乡下人家的风景怎么样?。生:美丽生2:独特生3:迷人师:是呀,课文的作者也有着这样的感受,用一段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了,找到了没有?哪一段?生:第七自然段。师:我们也把他品出来,齐读。生:读第七节。师:哪两个词跳入你的脑子?一起说吧。生:独特、迷人。师:板

7、书:独特、迷人。四、研读课文一、二自然段师:那乡下人家风景的独特与迷人,作者是怎么写出来的呢?这节课呀,我们先学习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同学们,请你们默读这两个自然段,画出描写乡下人家风景独特、迷人的句子,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生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课件出示“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师:谁来读?生:读师:还有谁读得更精神一些?生2:读师:用这句话中的一个词说说乡下人家的什么独特?生:装饰。师:哦,乡下人家是用什么装饰房子的?生: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师:所以说这装饰是什么样的?生:别有风趣。师:那么乡下人

8、家的装饰别有风趣在哪儿呢?同学们,请你们联系这个自然段的一、二两句话来说一说,看看别有风趣在哪儿?生自由读第一节的一、二句。(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师:谁能联系一、二句的内容说一说第一、二句怎么围绕“别有风趣”进行介绍的?师提示:乡下人家的人怎么别有风趣?生1: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在屋前搭一瓜架,乡下人家的人们别有风趣。师:真好,能联系句子说,那些瓜藤又是怎么别有风趣的?生2: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

9、架,爬上屋檐,瓜藤真是别有风趣。师:真不错,谁再说接着说。当花儿落了的时候,瓜的别有风趣又表现在哪?生3: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各种颜色的瓜都有,可真是别有风趣。那老师请三位同学读出第一段“别有风趣”的味道来,第一段共三句话,老师请三位同学来合作读。生:三生合作读第一段。师:乡下人家的装饰真是别有风趣极了。这些装饰它从开花到结果慢慢地在成长,在变化,它们有有什么啊?齐说。生:生命。同学们再读这句,作者拿有生命的乡下人家的装饰跟什么比较?生读: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

10、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生:作者是用青、红的瓜和碧绿的藤和叶和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和两根大旗杆作对比。师:高楼门前蹲着的石狮子和竖着的大旗杆你见过吗?(出示幻灯片)是这样子的吗?你感觉高楼门前的装饰怎么要样?说。生:威武生2:庄严生3:壮观师:高楼门前的装饰虽然威武,但是却没有生:生命力,没有风趣。师:还是乡下人家的装饰可爱多了。师:谁业读出别有风趣和可爱 来?生,连读: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师:很可爱,谁再来读生读:“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

11、大旗杆,可爱多了。”师:你读得很认真,如果语速再慢一点,可能就更可爱了。谁再来试试?你来。生读师:真可爱。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青、红的瓜起。生齐读。师:同学们,你们真能干。乡下人家屋前的装饰独特和而迷人。咱们再到门前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他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师:自由读一读。生:自由读师:读完了,你有什么疑问?师:为什么说这些花“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从哪看出“朴素”?提示:种什么地方?生:门前的场地。而且是普通的品种。师:为什么又是带着几分华丽?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生5:我从它们“依

12、着时令,顺序开放”知道的。师:这些花是怎么依着时令,顺序开放?同学们,你们看(出示幻灯片),春天到了,粉红的什么开了?生:芍药开了。师:春末夏初的时候,接着说。生:凤仙花开了师:夏天到了生:鸡冠花开了。师:秋天来了,生:大理菊花开了。师:是呀。这些花,依着时令,顺序开放,给乡下人家增添了几分华丽,谁能来赞美它?你来。(指名学生读: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他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师:把朴素读出来了。谁能带着几分华丽呢?好,你来。(再指名学生朗读)师:读得不错。还有同学想来读读吗?你来。生再读师:乡下人家的屋后的

13、景色又是如何?作者又是怎么写的呢?同学们在书上找到自己读一读。生自由读: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株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抽读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生:读师:你觉得这句话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生:“探”字,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师:这么一写你感觉笋儿怎么样?生:很可爱,很有生气。师:谁来读出笋儿的可爱来。生:读师:谁能再读得可爱一些。生2:再读。师:你就是那探出头来的笋儿,你探出头来,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独特、迷人的乡下人家的风景。师:这时的心情?生:很高兴

14、!师:那你来读出高兴来。生: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师: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什么?生:从“许多、成群”体会到笋多。师:好多的笋,一起读吧。生齐读: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地出头来师:同学们,在乡下人家啊,房前种瓜,门前种花,屋后种竹,这些都是普通景物,我们却在作者的笔下我们却读出了它们的几分独特和迷人。师:难怪作者要这样的赞叹,一起读生:乡下人家,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五、诵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积累语言师:这么美的风景想不想记在心里?生:想。师:哎,那我们刚才品读过的一、二自然

15、段中,有哪些句子你特别喜欢?来,赶快来背一背,把它积累下来,自己背一背,试着。生诵读一、二自然段。师:可以大声地背一背,发出声音来。生大声诵读。师:谁会啦?谁想来展示一下?你来。生1: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师:好的。这是它生机,又让我们看到了你来。生2: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该在门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瓜架,爬上屋檐。师:真能干!这么短的时间就能背出来了,其他同学也跟他们一样把会背的在自己的座位上大声地背出来吧!生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师:真能干呀!同学们,下一节课我们还要继学习,看看作者又是怎样写出其他风景的独特、迷人的,好不好?生:好。师:那这节课我们先到这儿。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