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大二轮复习单元测试传记阅读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21902654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三大二轮复习单元测试传记阅读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0届高三大二轮复习单元测试传记阅读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20届高三大二轮复习单元测试传记阅读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20届高三大二轮复习单元测试传记阅读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20届高三大二轮复习单元测试传记阅读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三大二轮复习单元测试传记阅读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三大二轮复习单元测试传记阅读Word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届高三大二轮复习单元测试传记阅读一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蔡澜:名流才子的“什锦”人生1941年,南洋新加坡邵氏“大华戏院”的戏楼上,一个可爱的婴儿呱呱坠地,父亲给其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蔡澜”,听起来像“菜篮”。戏楼、买菜的篮子冥冥之中注定了蔡澜一生和电影与美食密不可分。儿时,蔡澜的家住在戏院楼上,父亲蔡文玄是邵氏电影公司在南洋的发行主管,兼“大华戏院”的经理。电影伴随着蔡澜整个的成长过程。当时新加坡分华校和英校,各不教对方语言。为求听得懂电影对白,蔡澜上午念中文,下午读英文。父亲蔡文玄还是位诗人,很喜欢文学。他经常买一大堆书回来给儿女们放在地上,随儿女们挑选。姐姐蔡亮喜欢教育类

2、的,哥哥蔡丹喜欢做生意的书,而蔡澜则偏爱看希腊神话、天方夜谭这些古古怪怪的书。电影和书都看得多了,与众不同的感触也越来越多。年仅14岁的蔡澜写了一篇影评疯人院投给南洋商报,没想到报纸竟然刊发了,蔡澜很兴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被聘请为报纸电影版副刊编辑。蔡澜活得很潇洒,一拿到稿费,他就带着一帮同学去吃喝玩乐,夜夜笙歌。慢慢长大,蔡澜决定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离开狮城,游历他国。因为爱好电影,而当时日本的电影很发达,他最终选择留学日本,就读于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电影科编导系。1957年,蔡澜在日本读书的时候,看着他长大的邵逸夫先生对他寄予厚望:“那边刚好有一个经理要退休了,你正好可以接任。”于是,

3、他担任了邵氏电影公司的驻日经理,购买日本片到香港放映,又以影评家的身份,成为多届亚洲影展的评审员。当年邵氏电影愈拍愈多,蔡澜也经常游走于韩国、中国台湾地区,背包旅行。1963年,邹文怀先生自组嘉禾影业公司后,蔡澜被调返香港,担任制片经理一职,参与多部电影的制作。因为太喜欢电影,蔡澜宁可不做导演,选择制片。他认为制片就是“校长兼敲钟”:制片要构思故事,请编剧写成剧本。同时,又要接洽适合此戏的导演、演员、工作人员,计算出详细的预算,还有配音、拷贝、做海报,也要参与讨论并给出意见。一直到安排发行,卖版权,片子在戏院上映,无一不亲力亲为。有时,蔡澜可以同时拍五六部戏。但他乐此不疲,在城市猎人烈火青春等

4、20世纪90年代风靡亚洲的商业电影中,“监制:蔡澜”的标记十分常见。虽然从小看电影,大学念电影专业,第一份工作也和电影相关,还曾坦言自己最爱的是电影,但是蔡澜并不想把电影当作“终身工作”。1998年,老搭档何冠昌因心脏病辞世,再加上盗版猖獗、市场疲软,整个电影业,一年只有一两部电影卖座,其他都亏得一塌糊涂。蔡澜心灰意冷,忽然意识到电影再好,也是别人的事情。而他竟然为别人的事忙碌了40年!蔡澜放弃电影,重拾纸笔。东方日报的“龙门阵”、明报副刊、壹周刊上,皆有蔡澜的专栏。有关生活的吃住用行,蔡澜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他的文章,谈吃、谈喝、谈旅游,声色犬马,纸醉金迷,但最广为人知的还是他关于美食的撰文

5、。他将自己的好吃秉性,归结于父亲起名的“不慎”,大哥蔡丹,侄子蔡晔,“于是一家人正好拿着菜单(蔡丹),提着菜篮(蔡澜),去买菜叶(蔡晔)”,不爱吃,可能吗?因为“好吃”,蔡澜吃出了学问,吃成了与金庸、倪匡、黄霑齐名的香港四大才子。蔡澜一天的美食路线图是这样的:早晨喜欢吃面食,中午在外面吃不同的馆子。吃五六家才会诞生一篇美食文章,且从不白吃白喝,也不只褒不贬,坏的就说坏,反而让读者喜欢。尽管一路“吃吃喝喝”,他理想的人生境界却是如丰子恺、弘一法师。他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吃吃喝喝,以兴趣为工作的生活,是我一生的追求。”不是披星戴月地“讨”生活,不是百无聊赖地“熬”生活。以“享受人生”为正业的蔡澜

6、对生活的态度是“玩”,在股掌之间玩出出神入化的境界。很多人都问过蔡澜:“电影人、美食家、商人,你究竟是做什么的?”蔡澜说:“我只想做一个人,这并不容易。做人就是努力别看他人脸色,做人也不必要给别人脸色看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份互相的尊敬。所以,我不管对方是什么职业,是老是少,我都尊重。”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先写蔡澜的种种人生经历,最后点出他的人生态度,这种由外及内、由神及形的写法,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认知规律。B.第1自然段介绍蔡澜的出生地与名字的由来,其作用是增添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为下文介绍蔡澜成为电影人和美食家作了铺垫。C.而他竟然为别人的事忙碌

7、了40年这句话写出了蔡澜的感叹:电影再好也是别人的,只因为他没有组建自己的影片公司。D.因为好吃,蔡澜吃出了学问,是指蔡澜在用心品味生活;吃成了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是因为他撰写美食方面的文章广为人知。E.蔡澜理想的人生境界和丰子恺、弘一法师一样都是吃吃喝喝,他们都认为:人生乐趣就应在吃喝中享受人生,玩人生。2.蔡澜曾坦言自己最爱的是电影,为什么最终放弃了电影?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3.“什锦人生”的含义是什么?作者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4.蔡澜的人生独具个性,请你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联系社会生活,谈谈你的看法。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志摩纪念周作人面前书桌上放着九册新旧的书,这都是志摩

8、的创作,有诗文,小说,戏剧。志摩死了,现在展对遗书,就只感到古人的人琴俱亡这一句话,别的没有什么可说。志摩死了,这样精妙的文章再也没有人能做了,但是,这几册书遗留在世间,志摩在文学上的功绩也仍长久存在。中国新诗已有十五六年的历史,可是大家都不大努力,更缺少银而不舍地继续努力的人,在这中间志摩要算是唯一的忠实同志,他前后苦心地创办诗刊,助成新诗的生长,这个劳绩是很可纪念的,他自己又孜孜矻矻地从事于创作,自志摩的诗以至猛虎集,进步很是显然,便是像我这样外行也觉得这是显然。散文方面志摩的成就也并不小,据我个人的愚见,志摩可以与冰心女士归在一派,仿佛是鸭儿梨的样子,流丽清脆,在白话的基础上加入古文方言

9、欧化种种成分,使引车卖浆之徒的话进而为一种富有表现力的文章,这就是单从文体变迁上讲也是很大的贡献了。 但是,我们对于志摩之死所更觉得可惜的是人的损失。文学的损失是公的,公摊了时个人所受到的只是一份,人的损失却是私的,就是分担也总是人数不会太多而分量也就较重了。适之说,志摩这人很可爱,他有他的主张,有他的派路,或者也许有他的小毛病,但是他的态度和说话总是和蔼真率,令人觉得可亲近,凡是见过志摩几面的人,差不多都受到这种感化,引起一种好感,就是有些小毛病小缺点也好像脸上某处的一颗小黑痣,也是造成好感的一小小部分,只令人微笑点头, 并没有嫌憎之感。就是有派别的作家加以攻击,我相信这所以招致如此怨恨者也

10、只是志摩的阶级之故,而决不是他的个人。适之又说志摩是诚实的理想主义者,这个我也同意,而且觉得志因此更是可尊了。这个年头儿,别的什么都有,只是诚实却早已找不到,知识阶级的人挑着一副担子,前面是一筐子马克思,后面是一口袋尼采,也是数见不鲜的事了,在这吋候有一两个人能够诚实不欺地在言行上表现出来,无论这是哪一种主张,总是很值得我尊重的了。关于志摩的私德, 适之有代为辩明的地方,我觉得这并不成什么问题。为爱惜私人名誉起见,辩明也可以说是朋友的义务。志摩死后已是二十几天了,我早想写小文纪念他,可是这从哪里去着笔呢?我減写得出的文章大抵都是可有可无的。文章的理想境界我想应该是禅,是个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境

11、界,有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或者一声“且道”,如棒敲头,夯地一下顿然明了,才是正理,此外都不是路。我只能写可有可无的文章,而纪念亡友又不是可以用这种文章来敷衍的,而纪念刊的收稿期限又迫切了,不得已还得写,结果还只能写出-篇可有可无的文章,这使我不得不重又叹息。这篇小又的次序和内容差不多是套适之在追悼会所发表的演辞的,不过我的话说得很是素朴独笨,想起志摩平素是爱说老实话的,那么我这种老实的说法或者是志摩的最好纪念亦未可知,至于别的一无足取也就没有什么关系了。民国二十年十二月十三日,于北平1.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志摩的散文风格流丽清脆,意思是他在白话的基础上加人了古文方言欧

12、化种种成分,使白话文的语言更富有表现力。B.在中国新诗发展的最初十五六年,努力于新诗创作的徐志摩,可以说对新诗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最大。C.由于当时人们对徐的人品有所怨恨,所以作者对徐的人品不是避而不谈,而是大写特写,以正视听,以让人们对徐的为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D.这篇文章的结构安排令人称道。比如第二段一个“但是”,便由上段写徐志摩在文学上的贡献,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写徐的为人,层次清晰,结构严谨。2.徐志摩可是一个没有缺点的完人?如果不是,作者缘何又说他这人很可爱?3.简述徐志摩在文学方面的贡献。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献给艾青的红玫瑰曹积三十多年过去了,那束红玫瑰,依稀仍在眼前灿灿地绽放着

13、。按说,送仙逝者驾鹤西去,应献白色或黄色的菊花,可我觉得,艾青是浪漫的诗人,更是世俗的反叛者,他一生追逐太阳,为光明战斗,为光明歌唱,献一束充盈着太阳颜色的红玫瑰更为合适。于是,那天,我捧着一束如火的红玫瑰,赶到东四十三条97号艾老的府上送他远行。高瑛大姐欣喜地对我说:“艾青喜欢红玫塊。”我感到一阵宽慰。后来得知,艾老走后,赶来献花的人络绎不绝,所献之花,满满地拉了两卡车,还没有运完。戴红领巾的时候,我因读到大堰河,而晓得了艾青岂料这位可敬的诗人命途多舛,他的诗集一度被图书馆“禁借”, 为此,我曾备感困惑和惆怅,但不管有人怎么往他身上泼污水,那些美丽的诗行仍令我的心头发烫。值得庆幸的是,波诡云

14、谲里,虽经七灾八难,他终于挺了过来,如同涅槃的风凰。 然而,直到1988年的初秋,我才得以见到心仪多年的诗人。那是一个下午,北影有个剧组开机,约我去写点什么并告诉我说,拍摄地点在东城丰收胡同21号四合院。到了那里才知道,那是艾青的家。处于京华一隅的这个小院,像是远离尘嚣,别有一番天地,它静谧、安适,特别是那斑红灿烂的花木和葡萄架上缀满的果实,更平添了几分温馨。拍戏,是个扰人的活儿,把原本整洁的院子弄得很凌乱。艾老的夫人高瑛大姐古道热肠,对此毫不介意,还替剧组找东拿西,不停地张罗着小憩时,她从葡萄架上,剪下葡萄,请大家尝鲜。就在这时,我望见艾老透过书房的窗子,正笑吟吟地望着我们。我急忙去向他问好

15、。那天,艾老身着中山装,笑容可掬,热诚得如同相识多年的朋友。我们聊起了电影,他告诉我,他很喜欢电影,在延安的时候,放的是几部苏联的原版影片,一边放,一边由萧三翻译,人们看得津津有味。如今,我们国家的电影进步很大,可惜,他眼力不济了。他说:“银幕,是神奇的王国,可以充分展示才情。艺术家描画人物,表现命运,可以呈现一种诗境和画境,让人羡慕。”我说:“艾老的许多诗,不仅富有哲理,而且有画境,就像一幅幅电影的定格镜头,让人遐想,充满魅力。”他笑了。艾老夫妇对电影的喜爱与支持,让人心里暖暖的。1990年春天,我编罢中国影人诗选,想到这是历之上首部电影人的诗选,序请阳翰笙阳老写就,封面题字非艾老莫属。我便

16、把想法告诉了高瑛大姐,大姐爽快地说:“我去说,艾青肯定会答应的!艾老果然满足了我的心愿。谁能料想,就在艾老为中国影人诗选题签后的第三天,1990年3月21日,他去中纪委招待所参加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编委扩大会时,跌倒在洗手间里,右臂不幸骨折。最后,时年八秩高龄的艾老,不得不切除了右肱骨头,装上了人造的假体。此后,再也无法自由运笔,挥毫题字了。中国影人诗选竟成为他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题签!当我再去拜望艾老时,艾老满面春风,没有因为装了金属假肢而沮丧,尽管有说不出的痛苦,但坚强坦然、幽默依然。高瑛大姐告诉我,艾老曾与探望他的诗人邹荻帆有过一番苦涩的趣谈,说道:“我这个人真奇怪,1957年打成右派之后老是在右边出毛病。1959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场割麦子时,镰刀把右腿膝盖割了个大口子,个多月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