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江苏历史小高考提纲复习最全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901153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4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江苏历史小高考提纲复习最全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2014江苏历史小高考提纲复习最全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2014江苏历史小高考提纲复习最全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2014江苏历史小高考提纲复习最全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2014江苏历史小高考提纲复习最全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江苏历史小高考提纲复习最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江苏历史小高考提纲复习最全(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目的、对象、作用)奴隶社会: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西周) 宗法制(核心、大小宗关系、作用) 皇帝制度(创立者、核心)古代中国 秦:三公九卿制(三公名称、职责)政治制度 中央制度 唐:三省六部制(名称、职责、运作、特点、作用) 明:废宰相、设内阁(人物、内阁地位) 封建社会:专制主义 清:军机处(建立者、特点、意义) 两大矛盾 中央集权制度 秦:郡县制(特点、意义) 两大趋势(前后期影响) 地方行政制度 汉初:郡国并行制(危害、解决措施) 元:行省制(原因、影响) 汉:察举制(特点、主要途径) 选官制度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特点、弊端) 隋唐:科举

2、制(特点、作用、发展变化)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1.了解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1)变迁: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2)夏:约公元前2070年,第一个王朝 商: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 西周: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 春秋: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战国:封建社会确立时期2. 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1)分封制目的:巩固周天子的统治(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内容:A、分封内容:土地和人民 B、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的后代C、诸侯权利:a、政治:设置官员;b、经济:征派赋役;c、军事:建立武装D、诸侯义务:a、政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朝觐述职;b、经济:交纳贡赋;c、军事

3、:镇守疆土;随从作战影响:A、积极(初期):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西周的统治疆域 B、消极(后期):诸侯势力膨胀,周王室衰微(2)宗法制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影响:A、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特权地位;B、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团结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大小宗关系:小宗服从大宗,政治上是君臣关系,在血缘上是亲属关系3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新增)(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2)王权和神权相结合(3)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了解秦的统一(1)主要原因:商鞅变法 (2)灭六国顺序:韩赵魏楚燕齐(3)统一人物、时间、都城:嬴政、公元前221年、咸阳(

4、4)统一策略:合纵连横,远交近攻2.了解“始皇帝”的来历和秦朝的中央官制(1)了解“始皇帝”的来历:取自三皇五帝(2)秦朝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监察事务;太尉:掌管军事(秦虚设)3理解郡县制的建立和作用特点: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地方官吏由皇帝一人任免,不得世袭影响: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实质)4. 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见后)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了解汉朝的郡国并行制实施原因:吸取秦亡教训 危害:诸侯势力膨胀,不利中央集权解决:汉武帝实行“推恩令”2.理解唐朝的三省六

5、部制职能: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运作: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特点: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监督和牵制作用:A、相权一分为三,保证皇权的独尊;B、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C、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3.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1)举措:参知政事分割行政权;三司使分割财政权;枢密使分割军权4.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实施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加强中央集权内容:除河北、山东、山西以外,其余地区实行行省制;边远地区设立宣慰司;宣政院管辖西藏影响:A、加强中央集权;B、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是中国省制的开端5.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西汉时期:察举制A、途径:郡国推举,举孝廉 B

6、、特点:注重品德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A、特点:注重门第 B、弊端:出身贫寒有才能的人不能入仕为官;世家大族垄断政权,不利于中央集权隋:科举制建立(唐:完善)A、建立:隋炀帝,科举制度确立 B、特点:注重考试成绩C、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人才的选拔范围;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推动了诗歌发展繁荣;对后世影响深远明清: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四书五经”禁锢思想)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1)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原因:相权威胁皇权)(2)明成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内阁地位:内侍机构而非行政机构)2.了解清朝设置军机处设置:雍正帝 职能:跪受笔录,承旨遵办特点:军

7、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 影响:君主专制达到顶峰3. 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见后)归纳:(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历史特点演变过程:中央: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明清(废丞相,设内阁;设置军机处)地方:分封制(西周)郡县制(秦)郡国并行制(汉初)行省制(元)演变过程中的两大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演变过程中的两大趋势: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2)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积极(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A、政治上: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B、经济上:有利于封建经济

8、发展C、文化上:有利于封建文化发展消极(封建社会晚期):A、政治上:易引起暴政;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失误;地方自主性和能动性受到压抑B、经济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思想上:文化专制,阻碍近代科学发展所有这一切,都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中国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必修一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地理环境:经济活动方式 产生条件 城邦制度:(特点)希腊民主政治 奠基:梭伦改革(内容、地位) 发展历程 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内容、地位) 对后世影响古代希腊罗马 顶峰:伯利克里时期(内容、地位) 政治制度 起源:罗马共和国成立 罗马法 习惯法 成文法(诞生标志、意义) 发展

9、核心;对帝国、对后世影响 公民法 万民法(适用范围、发展原因)一、雅典民主政治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新增)(1)希腊民主政治产生原因:自然地理环境条件:海洋文明;经济活动方式:商品经济发达;城邦制度:小国寡民2.了解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1)梭伦改革内容:A、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改革国家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意义: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2)克利斯提尼改革内容::A、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4个血缘部落;B、设立五百人会议;C、成立十将军委员会;D、实行“陶片放逐法”意义: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3.了解伯里克利时期

10、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表现内容:A、除十将军外,所有官职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B、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C、五百人会议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D、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E、发放工资和津贴(“观剧津贴”)意义: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黄金时代)4.认识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的影响(1)对近代西方影响: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二、罗马法1.了解十二铜表法、公民法和万民法(1)十二铜表法原因: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意义: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2)公民法、万民法公民法适用范围:适用于罗马公民万民法适用范围: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公民法发

11、展为万民法的原因:罗马疆域的扩大;商品经济的发展罗马法核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认识罗马法的作用(1)维系和稳定了帝国的统治(2)为近代欧美资产阶级立法树立了典范归纳:(1)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政治制度的分析两个原因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经济活动方式具体分析原因:自然地理环境:古希腊海洋文明;古代中国大河文明经济活动方式:古希腊商品经济;古代中国农耕经济原因不同导致的影响的差异古希腊民主政治;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必修一 专题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权利法案(背景、内容、意义) 英国 责任内阁制(时间、权限规定) 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 君主立宪制 1832年议会改革(背景、意义) 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背景、权限规定、特点、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