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卷)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1901087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小学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2017.12 同学们,你已经升入六年级了,相信你通过这学期的学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做一做下面的试卷,只要你细心审题,认真答卷,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成绩。努力吧,你一定行!一、看拼音写汉字。(8分) tn hun hu mi xn j r fn tio zhou qun tu wi rn chng fng 二、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字音:划去不正确的字音。(4分)削竹子(xio xu)诡诈(gu wi) 聘礼(chng pn) 抡起(ln ln) 概叹(gi ki) 两栖(x q) 别墅(y sh) 扒着(b p)三、组词。(4分) 炕( ) 郎( ) 蹄( ) 援

2、( )坑( ) 朗( ) 啼( ) 缓( )四、成语填空,并自选一个成语造个句子。(5分)赞不( )( ) ( )( )全力 直截( )( )( )( )独具 ( )( )无穷 专心( )( )六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 五、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3分) 1、寒冷的冷风吹得我直打哆嗦。2、放学的时侯,我走在田野的小路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六、给下列句子换个说法。(3分) 1、这座大厦很高。(请用列数字方法说明)2、柳树在春风中轻轻摆动着枝条。(在此基础上,不改变句子意思,用打比方的方法表达。) 七、古诗文阅读。(13分)(一)填空。(4分)暮鼓对 。 衔泥双紫燕, 更吹羌笛关山

3、月, 。 ,长使英雄泪满襟。(二)填空,并回答问题。(6分)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X Kb1 .Co m 沧州。1、写出带点词的意思。(2分)觅:戍:诉衷情【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 2、词中划横线的句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三)连线:请把下列著名的有关文章修改的故事和对应的名句连起来。(3分)贾岛推敲 春风又绿江南岸荆公改字 环滁皆山也欧阳定稿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八、阅读。(30分) (一)课内阅读。(14分)说吃在我看来,人的吃有文明与不文明之分,而不文明的吃我想大约不外三类,一是吃不应该吃的东西;二是挥霍无度、暴殄天物

4、;三是与饮食有关的种种恶习。凡此三类,都可以归为“不文明的吃”。民族、地域的差异,饮食习惯也不尽相同,加之文化基础的不同,于是吃什么、不吃什么就各有所好。对于植物类原料的选择尚无可厚非,而对动物类原料的选择就有了极大的争论。欧美人对亚洲一些地区食狗肉极为反感;河豚有毒,但日本人就喜食河豚。近年来,动物为人馔者除了鸡鸭鹅鱼和猪牛羊三牲之外,许多珍稀动物和濒临灭绝的动物也遭到捕杀,成了餐桌上的佳肴。东北长白山的“飞龙”,福建武夷山的穿山甲,广西的果子狸,陕西秦岭的褐马鸡、娃娃鱼都难逃厄运。如此发展下去,早晚会有人想吃熊猫,吃东北虎,吃长江白鳍豚的。有些动物是生来为吃肉的,按正常屠宰方法取肉而食也就

5、罢了,但为了口腹之欲偏偏要“活猪取肝”“生鸡割脯”,未免有悖常理。我想这总不该属于饮食文化与人类的文明。 奢吃也算一种不文明的吃,石崇斗富的酒池肉林,历来为人所不齿。而驿传荔枝靡费的人力与财力,也向来是讽喻的对象。我虽在较为优裕的生活环境中长大,但老祖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和“一米度三关”的传统教育,却是不敢忘怀的。近年来人们的生活富裕一些了,挥霍浪费之风也与日俱增。常常可以在饭馆看到客人离席而去时,饭菜剩了十之六七,殊为可惜。大款摆阔,动辄一席万金,已不鲜见。燕翅紫鲍的席面,每人的消耗总在两千元左右,十人的宴席就可达两万元,相当于工薪族职工一年的收入,如此悬殊的差异,令人堪忧。六年级语

6、文第3页(共8页)西餐的正规宴会,菜是很简单的,无非是第一道开胃菜,第二道汤,接着是两道主菜,最后是布丁甜食。每道菜都是侍者用托盘或小餐车展示在你的面前,征求客人的意见,吃多吃少,或者谢绝,全凭个人的选择,这是一种文明的进餐方式。现在钓鱼台国宾馆和人民大会堂的正规宴会,也是中菜西吃,采取了这种形式。中国人好客,中餐比西餐多了许多道,但也不让你强吃,做到了主随客便。但是在平常宴会中,强让之风仍很流行,主人盛情,强行摊派,向客人布菜、逼酒不止,如此霸王请客,亦属不文明之类。时下讲究“吃环境”,即指饮食环境的布置与气氛。环境好坏,自然与餐馆经营水平有高下之分,于是争相在这方面做起文章,除却踵事增华外

7、,也往往有画蛇添足者,搞起杂耍表演、歌舞伴奏,弄得乌烟瘴气,大煞风景。 浙江绍兴是人文荟萃之地,几样地道的绍兴名菜,一壶陈年花雕老酒,大概是所有探古寻幽的旅行者之神往享受。前些年去绍兴,主人邀宴于某酒家,厅堂宽绰、布置华丽是不消说的了,此外另置一小舞台,正在表演杂技,技巧难繁惊险,令人揪心扯肺,哪里顾得盘中美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灿烂与辉煌的,一切传统的精华,当以继承。生活中那些不文明的习俗理应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逐渐清除。我们已经高兴地看到,在全国一些城市中,走进一些餐馆、饭店,点菜时,服务员会善意地提醒您“够了”,“差不多了”。在许多地方把吃剩下的饭菜“打包”回家已蔚然成风。1、给带点的

8、词选择正确的义项。(1.5分)(1)有悖常理( ) (2)已不鲜见( )错误 违反 迷惑 新鲜 姓 少(3)为人所不齿( )牙齿 说到,提起 年龄 物体上齿形的部分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悬殊:与日俱增:3、课文中提出的三类“不文明的吃”分别是什么?请举出课文中的实例说明。(6分) 六年级语文第4页(共8页)4、阅读第六自然段,回答问题。(2.5分)第六自然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效果? 5、阅读第八自然段,结合带点的词语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课外阅读。(16分)唯一的听众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

9、“折磨”之后下的结论。我拉出的小夜曲,在他们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我感到十分沮丧。我不敢在家里练琴。我终于发现了一个绝妙的去处,楼区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树林,地上铺满了落叶。一天早晨,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但我很快又沮丧起来,我觉得自己似乎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我感觉到背后有人,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中的和谐,一定破坏

10、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老人叫住我,说:“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满头银丝上,“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我指了指琴,摇了摇头,意思是说我拉不好。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暗暗有了几分信心。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我拉了起来。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里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

11、了。谢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在家里练琴了。若在以前,妹妹总会敲敲门,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说:“求求你,饶了我吧!”而现在,我已经不在乎了。当我感觉到这一点时,一种力量在我身上潜滋暗长。我不再坐在木椅子上,而是站着练习。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同时,每天清晨,我都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了她是个可怜的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终于有一

12、天,我拉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妹妹逼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点,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十二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一个聋子。” 聋子 妹妹惊叫起来 聋子 多么荒唐 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 曾经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 你竟说她是聋子 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我能熟练地拉出许多曲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每当拿起小提琴,我眼前就浮现出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沮丧:潜滋暗长:2、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几句话概括出来。(3分) 3、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3分)4、回答问题。(6分)(1)(3分)文中划横线的三处句子是对老人的( )描写和( )描写,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3分)请在文中用横线划出“我”在练琴过程中前后的心理(至少两处),为什么“我”会有这些变化?5、课文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九、习作。(30分) 在西游记中,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三藏在水浒转中,有武松、林冲、鲁智深你是怎样看待他们的?请选择你读过的名著中一个你喜欢的人物,以我眼中的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要运用书中事例,把你对人物的独特看法和认识写出来。所选事例要恰当地反映人物某方面品质。字数不少于35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