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承台施工工艺设计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1900874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承台施工工艺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桥梁承台施工工艺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桥梁承台施工工艺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桥梁承台施工工艺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桥梁承台施工工艺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梁承台施工工艺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承台施工工艺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承台施工工艺 1.1 施工工艺流程承台施工工序流程: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坑底高程测量、放样承台平面位置精确放样模板安装砼浇筑养护。2、承台基坑开挖2.1 桩基施工完成后,用全站仪放样坐标控制点,实测原地面标高,计算开挖深度,确定基坑开挖边界线,同时填写放样记录表,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后,方可开挖基坑。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并随时对基坑平面尺寸和标高进行测量控制。当挖到离设计地面标高30cm处时,采用人工清基。2.2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若发现有渗水现象,则应在基坑四周适当位置布置排水沟和截水沟,防止地面水对已开挖基坑造成损坏。为防止基坑渗水汇集,在基坑基础范围内做人

2、工盲沟,形成排水网,以便基底渗水全部排出,并做集水井,配备足够的潜水泵以便抽水,并及时报检,避免长时间裸露和浸泡。2.3 基坑开挖完成后,对基坑进行夯实,在表面铺设10cm厚C15砼作为墩台底模,同时对桩顶松散砼进行剥除。经质检工程师复核基底标高、平面位置和基坑轮廓线尺寸后,填写自检表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经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施工。 3、承台钢筋制作及安装 3.1 作业条件 3.1.1 熟悉桥梁承台设计图纸,明确承台钢筋的做法。 3.1.2 进场钢筋按图纸要求悉数进场,且已试验合格。 3.2 钢筋加工 3.2.1 钢筋在钢筋房集中统一制作成半成品,运输到现场安装。 3.2.

3、2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钢筋工长应熟悉图纸进行钢筋抽样,抽样完毕后,方可交付钢筋工下料。3.2.3 在钢筋下料过程中,应严把质量关。而且质量员应不定期抽查后台下料长度与钢筋工长料单长度比较,误差大于规范要求的应重新制作。3.2.4 钢筋在下料时,钢筋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进行下料,而且钢筋梁锚固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3.2.5 成品堆放应标明所用部位、长度、规格。 3.3 钢筋绑扎3.3.1 用粉笔在砼垫层上按设计要求划出间距,逐个进行绑扎。 3.3.2 底面钢筋采用砼垫块进行支垫,确保砼底面保护层厚度。钢筋接头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采用套筒、焊接或绑扎连接,焊接或搭接长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同一截

4、面钢筋接头数量应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3.3.3 绑扎钢筋时应满绑,不得缺扣或漏绑。 3.4 质量要求3.4.1 高度重视半成品加工质量,下料前必须调直钢筋。下料尺寸必须经施工技术人员严格审查后执行。钢筋制作一律在工地加工房内使用机械加工弯制成半成品使用。保证弯曲角度和平直部分长度。加工好后应按照规格品种分类堆放整齐,交待工人取用时不得错拿错放,以保证成型骨架准确。3.4.2 钢筋骨架绑扎注意绑扎方法,宜采用十字扣绑扎法,不得采用顺扣,防止钢筋变形。 3.5 成品保护3.5.1 成品钢筋应垫平堆放,且应分规格和品种堆放。3.5.2 钢筋堆放时,要保持钢筋表面洁净。3.5.3 避免踩蹋已绑扎好的

5、钢筋。 4、模板的制作及安装 4.1 模板选型及质量要求本工程模板设计及加工质量的标准按水混凝土质量标准实施。混凝土外观要求应达到:表面平整光滑,线条顺直,几何尺寸准确(在允许偏差以内),色泽一致,无蜂窝、麻面、露筋、夹渣和明显的汽泡。模板设计及加工应满足:接缝严密、不漏浆、构件的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确、模板构造简单,支装方便、在实施过程中不变形、不破坏、不倒塌。在满足模板施工及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考虑经济,施工效率等成本因素。根据本工程特点,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及现场实际情况,模板综合选型如下:组合钢模板、483.5钢管、12及14对穿螺栓。 4.2 模板安装的技术要求 4.2.1模板钢筋安装

6、工作应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模板不应与脚手架联接(模板与脚手架整体设计时除外),避免引起模板变形。 4.2.2 安装侧模板时,应防止模板位移和凸出。模板设拉杆固定。浇筑在混凝土中的拉杆,应按拉杆拨出或不拨出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 4.2.3 为防止出现漏浆、烂根现象,在模板就位前,模板底口需贴海绵条。 4.2.4 模板板面之间应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结构物外露面美观,线条流畅。 4.2.5 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应涂刷脱模剂,外露面混凝土模板的脱模剂应采用同一品种

7、,不得使用废机油等油料,且不得污染钢筋及混凝土的施工缝处。重复使用的模板、支架、拱架应经常检查、维修。 4.2.6 浇筑混凝土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 4.3 模板安装及拆除的控制要点 4.3.1 模板安装前先进行验线,根据放线焊接限位支撑。 4.3.2 模板的垂直度、截面尺寸及顶板标高、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 4.3.3 对拉螺栓的分布间距均应根据承台宽度高度经计算确定。 4.3.4 脚手架应有双向的剪刀撑,以增加整体稳定性。 4.3.5 模板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拆除期限应根据结构物特点、模板部位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来决定。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

8、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受损时,方可拆除。拆时严禁抛扔,模板拆除后应维修整理,分类妥善存放。 5、砼浇筑 5.1 配合比设计 施工前,要先根据将使用的材料作好砼配合比设计,并作砼配合比试验,要求砼的流动性、和易性、初凝时间、缓凝早强性都能达到施工要求,配合比试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才可用于结构物中。 5.2 砼的选用混凝土在桥梁工区拌和站集中进行拌合,用砼罐车运送到浇筑现场。局部不足时采用商品砼进行补充。 5.3 砼的拌制 5.3.1 严格按砼配合比拌制砼,砼搅拌完毕后,应检测砼拌和物的坍落度;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砼的坍落度及和易性。 5.3.2 应检查砼拌和物的均匀性,砼拌和物应拌和均匀颜

9、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5.4 砼的运输入模利用输送泵泵送至待浇筑位置入模,入模高度不能大于2m,超过2m则布置串筒。应避免串筒出料处混凝土接触系梁钢筋,发生分离、离析。 砼自搅拌机卸出后,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砼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 5.5 砼浇筑振捣砼应按一定的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砼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上层砼,分层应保持水平,分层厚度不宜超过规范规定;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砼,每次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cm距离,插入下层砼510cm,每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

10、件;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至该部位砼密实,以砼表面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平坦、泛浆为宜;浇筑砼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5.6 砼的养护 5.6.1 砼浇筑完成后,在初凝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砼的表面。砼面有模板覆盖时,应在养护期间经常使模板保持湿润。 5.6.2 当气温低于5时,应覆盖保温,不得向砼面上洒水。 5.6.3 砼养护用水的条件与拌和用水相同。 5.6.4 砼的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可根据空气的湿度、温度和水泥品种及掺用的外加剂等情况,酌情延长或缩短。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砼表面经常处于

11、湿润状态为度。 5.6.5 模板拆除后,随即进行砼表面的修饰。当气温过低时,可采取蒸气覆盖养生。 5.6.6 砼强度达到2.5MPa前,不得使其承受外荷载。 5.7 确保砼工程结构外观质量的措施 5.7.1 合理选择砼配合比,确保砼颜色色泽均匀、一致,同一种结构使用同一种水泥。严格控制砼的配制计量工作,严格控制砼的坍落度、和易性及搅拌时间。 5.7.2 增强模板加工和安装精度,确保砼结构线型顺适、圆滑。 5.7.3砼结构表面尽量不留预埋件,设置预埋件时,预埋件外观尺寸一致。修复时保证新老砼外观一致。 5.7.4 采用脱模漆作脱模剂,脱模剂涂抹均匀,确保砼外观颜色美观。 5.7.5 模板应有足够

12、的刚度,对拉拉杆安全可靠,防止变形。模板要求板面平整、清洁,接缝严密,不漏浆,无错台。 5.7.6 选用有经验的工人进行砼振捣,既防止欠振影响砼强度,表面出现气泡,又避免因过振而产生的砼离析现象。控制砼振捣时间,防止漏振和过振而产生砼表面翻砂现象,适时控制砼脱模时间,防止过早脱模砼表面被拉毛。 5.7.7 严格进行砼的养生,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防止砼外表被油污或水泥浆污染。 5.8 承台砼浇筑注意事项 5.8.1 承台大体积砼施工温控措施 采用合理选材降低砼内部水化热温度的指导思想; 合理选择砼原材料,选择级配优良的砂、石料,降低水泥用量,选择优质砼外掺剂,控制砼水灰比,合理减少水泥用量,是降低

13、砼内部水化热温升的重要环节。 水泥:承台砼采用大厂生产的水泥,散装或袋装入场,其使用时温度不得超过50,袋装水泥入场应按品种、标号及批号分别存放,同时采取防潮措施,水泥应分批检验其质量稳定性。 砂:选用优质河砂,其细度模数和含泥量等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碎石:碎石的各项技术指标均须符合规范要求,其来源应稳定,必须冲洗达到要求后方可使用。 外掺剂:砼外掺剂采用高效缓凝型外加剂,外加剂入场后应分批检验,质量必须稳定且符合相应技术规范要求。 加强后期养护。 5.8.2 对砼施工的一般要求 为确保大体积砼施工质量,提高砼的均匀性和抗裂能力,必须加强对砼各个环节的施工控制,要求现场人员必须对砼拌和

14、运输、浇筑、振捣到养护整个过程实施有效监控。 砼施工应严格按照现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041-2000)进行,浇筑前检查计量器具等;砼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砼初凝前浇筑完毕上层砼,砼分层厚度控制在3040cm。 6、基坑回填承台砼施工完成并经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采用符合要求的砂卵石回填基坑,并进行场地平整,为桥台台身施工创造有利施工条件。 专业资料- 高氯酸对阿胶进行湿法消化后, 用导数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技术测定阿胶中的铜、“中药三大宝, 人参、鹿茸和阿胶。”阿胶的药用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历代宫 马作峰.论疲劳源于肝脏J.广西中医药,2008,31(1):31.

15、 史丽萍,马东明, 解丽芳等.力竭性运动对小鼠肝脏超微结构及肝糖原、肌糖元含量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 王辉武,吴行明,邓开蓉.内经“肝者罢极之本”的临床价值J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2):9. 杨维益,陈家旭,王天芳等.运动性疲劳与中医肝脏的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19(1):8.1 运动性疲劳与肝脏 张俊明.“高效强力饮”增强运动机能的临床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9,8(2):10117 种水解蛋白氨基酸。总含量在56.73%82.03%。霍光华采用硝酸-硫酸消化法和18(4):372-374.1995,2062 林华,吕国枫,官德正等. 衰竭运动小鼠肝损伤的实验性J.天津体育学院党报, 1994,9(4):9-11. 凌家杰.肝与运动性疲劳关系浅谈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6)31. 凌家杰.肝与运动性疲劳关系浅谈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23(6):31. 谢敏豪等.训练结合用中药补剂强力宝对小鼠游泳耐力与肌肉和肝Gn, LDH 和MDH 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