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21898858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108 大小:6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理解诗歌的内涵。2.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及诗歌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2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林徽因是中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她是一个聪慧的女子,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徽因的一首轻灵舞动、清

2、新唯美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板书课题、作者)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积累生字词(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娉婷(png) 鲜妍(yn) 冠冕(min) 呢喃(n)(2)解释下面的词语。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鲜妍:鲜艳。呢喃:本课形容燕子的叫声。2作者链接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建筑师、诗人、作家。“新月派”诗人之一。生于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长民早年留学日本,是新派人物。林徽因 1916年入北京培华女子中学,1920年 4月至 9月随父赴欧洲游历伦敦、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1 / 3 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地,同年入伦敦圣玛利女校学习,与在伦敦经济

3、学院上学的徐志摩相遇。1921年回国复入培华女中读书。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系课程,1927年毕业,获美术学士学位。同年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 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8年 3月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婚后去欧洲考察建筑,同年 8月回国。1955年 4月 1日清晨,经过长达 15年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之后,与世长辞,年仅 51岁。林徽因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出版的诗集有林徽因诗集。3背景链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

4、代表作之一,最初发表于 1934年 4月 5日的学文。写作时间不详。关于该诗的创作意图,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对此,其子梁从诫在倏忽人间的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

5、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2 / 3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2诗中的“你”指代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交流点拨】指代“人间的四月天”“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鲜妍百花”“新鲜初放芽的绿”“一树一树的花开”“燕呢喃”“爱,暖,希望”,突出了“你”娇柔、温和、静雅的特点。(二)深层探究1.这首诗给人的感觉很美,你认为它美在哪里?【交流点拨】音乐之美:本诗韵脚工整,格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意象之美:选取大量四月天的景物入诗,色彩柔和,动静相

6、宜,昼夜雨雪都写得极其纯净美好,营造出一个优美的意境;句式之美:“黄昏吹着风的软”“细雨点洒在花前”“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以异于寻常的倒装句式带来一种新奇的阅读美感;情感之美:本诗所抒发的情感,是母爱也好,爱情也好,都不失为一份轻柔、纯美、真挚的动人情感。2诗人为我们呈现出了什么样的人间四月天图景?结合诗句分析。【交流点拨】诗人给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明丽、温润丰美的人间四月天图景。和煦的微风在春光里飞舞,黄昏的云烟弥漫,繁星在夜空闪烁,细雨洒落花瓣;百花润泽鲜艳、婀娜多姿,夜夜的月光皎洁明净,草是鹅黄、芽是嫩绿、莲是洁白,繁花一树树绽放,春燕一双双呢喃,这些景和物都给人

7、一种温馨柔媚的感觉。四、拓展延伸林徽因是“新月派”诗人,请你课外搜集其他新月派诗人的诗歌诵读,并说说“新月派”诗歌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交流】徐志摩再别康桥,卞之琳半岛等。“新月派”诗歌提倡新格律诗,主张“三美”: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3 / 3 沁园春 雪【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积累“妖娆、风骚、红装素裹、一代天骄”等词语。2感知词中的形象,理解诗人的思路和全词的主旨。过程与方法1联系词作的创作背景,创设情境,理解词作的思想内容,揣摩雪景描写的艺术特色。2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领悟深层意蕴,培养欣赏诗词的能力。3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了解景中藏情

8、,借景抒情,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教学重点】吟诵、品味诗歌。感悟、体察词作的意蕴和情境。【教学难点】丰富想象,领略词作的诗情画意。认识诗人对历代帝王的评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而在不同的人的眼中,雪又有着不同的形象。如在出使边塞的岑参看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丽,在陷身长安对战况和亲人消息不可知的杜甫看来是“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的愁绪满怀,在写景如画的王维看来是“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闲静那么,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眼

9、中,北国茫茫的冰雪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雪!二、自主预习1.背景资料沁园春 雪写于 1936年 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1 / 7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这首词。1945年 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2.知识链

10、接词,又称长短句。一首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一首词的一段称为一“阕”。若词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本课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3.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莽莽(mn) 妖娆(ro) 折腰(zh) 成吉思汗(hn) 稍逊风骚(xn)分外(fn)分别(fn)数风流人物(sh) 今朝(zho)数目(sh) 朝代(cho)(2)词语释义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妖娆:娇艳美好。折腰:表示敬慕、倾倒的意思。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学,有时也

11、用来指代文学才华,如:“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三、朗读指导1.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2.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点评后,播放朗读音频。停顿与重音指导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 / 7 3.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四、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

12、.学生自读课文,并思考: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并结合朗读音频和自己的感受,说出你所体会到的情感?答案示例: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阕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情感是高昂的、豪迈的。2.词的上阕中哪些句子总写北国雪景?答案示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总写北国雪景,其中“北国风光”总领上片内容。3.作者以哪个字统领上阕后面的内容?都写到了什么?答案示例:用“望”字统领上阕后面的内容,写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4.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答案示例:虚景。“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

13、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案示例:承上启下。“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抱负。(二)研读分析1.突破重难点(1)“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但所见内容却远远超过目光所及,这是为什么?谈谈你的感受。答案示例:“望”字之下,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这些景观也正是伟大祖国的形象。诗人视野在想象之中延伸扩展,所见内容超过目光所及,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使人感受到作为革命领袖的诗人的豪迈意兴。其中“望长城内外”四句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

14、风光以更为具体丰富的直觉,更显气象的奇伟雄浑。(2)“山舞银蛇,原驰蜡像”,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答案示例:“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和“驰”,用了化静为动的写法和比喻、拟人手法,形象地展现了群山起伏、丘陵绵延的壮观景致,极富动感,使人眼中的大自3 / 7 然显得生机勃勃、灵动活跃。“山舞银蛇,原驰蜡像”化静为动,有三方面因素:视觉因素。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山丘连绵起伏,远看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精神因素。作者意气风发,因而在他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时代因素。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奋起抗日,赋予群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教师点拨:化静为动是将本来是静止的景物加以刻画,使之具有动态感,从而使作品富有生气,充满活力,情趣盎然。五、课堂小结这首词的上阕先用“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总写北国雪景,再由“望”字总领,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和伟大祖国形象的雄伟景观,化静为动,虚实结合,展现了祖国江山的广阔博大。【第二课时】一、课前复习将词的上阕分为三个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答案示例:第一层(第 1句)概括描写北国的壮丽雪景。第二层(第 2、3句)具体描写北国风光。第三层(最后一句)写雪后晴天的美丽景色。二、新课导入本首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