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和考点总结及练习14章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21896840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和考点总结及练习14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和考点总结及练习14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和考点总结及练习14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和考点总结及练习14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和考点总结及练习14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和考点总结及练习14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和考点总结及练习14章(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9广州)1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鞋的尺码3637383940光脚长度230235240245250AmBcmCnmDmm答案:DAB23102310(09台州)小妍家新买了型号为20cm的台州产“苏泊尔”压力锅(俗称高压锅)。妈妈说,家用压力锅有18cm、20cm和22cm等型号。“型号20cm”指 A锅身的直径是20cm B锅身的周长是20cmC锅身的截面积是20cm D锅的容积是20cm答案:A(09江西)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不正确答案:A B(09贵阳)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正引

2、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虽然该病毒的传播机制还未确定,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病毒的有效措施。专家称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有大量病毒的飞沫,会使1m范围内的其他人吸入而被感染,所以与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须带口罩。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110-6510-6m(分子直径约为110-9m),由此可判断飞沫 分子。(选填“是”或“不是”)答案:不是(09南昌).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 答案:cm s(09福州市)2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

3、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相对下列哪个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飞船答案:D(09江苏)2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C小红骑的自行车 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答案:C(晋江)2现在你安静地坐在考场里答题,如果说你是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A来回走动的监考员 B从窗外飞过的小鸟C从窗外走过的巡视员 D黑板前的讲台桌答案:D(09贵州安顺)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 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的窗户是向上运动的;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

4、止的答案:C(09成都).图6所示的六架战机以相同的速度列队飞行。此时,若以战机下面的白云为参照物,战机上的飞行员是_ _的;若以其中任意一架战机为参照物,其他战机是 的。答案:运动 静止(09南昌).如图所示,是山区的孩子们在攀登木制云梯上学的情景.当他们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往云梯顶端上爬时,他们之间是相对 的,他们相对于地面是 的.答案:静止 运动(09成都).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在前50 m-定用了6.25 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

5、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答案:C(09山东临沂).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答案:C(09山东潍坊)(多选题)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答案:A B

6、C(09广州)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1)两运动员中,_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_较大(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他的速度是_ms(3)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_答案:(1)、乙 乙跑过的路程 (2)、10 (3)运动员具有惯性(09福州市)17在2009年中考体育测试中,小雨同学“50m跑”的成绩是8s,则他跑50m的平均速度是 m/s,由于 ,他到达终点后无法立即停下来。答案:6.25 惯性(09宁波)28轨道交通具有便捷、运量大、污染低、安全性高等优点,有利于减缓城市交通拥挤、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l号线

7、已开始建设,其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1)建造单位长度的1号线地铁,地下比地上的成本要 (填“高”或“低”);(2)目前我市城区公交车的平均行驶速度约25kmh,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这一数值可能将更低。1号线一期(线路接近直线)建成前后,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从高桥西到东外环至少可节省 h;(3)若1号线全线建成,预计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达 km/h。答案:(1)高 (2)0.21 (3)37.2(09金华)92003年元月26日,首架飞临祖国大陆的台湾民航飞机从台北飞经香港在上海浦东机场着陆后,载运200多名台商及眷属返回台北。现经大陆和台湾双方的共同努力实现了直航。已知香港至台北的距离为760

8、千米,香港至上海的距离为1140千米,上海至台北的距离为550千米。若飞机从上海 以500千米/时的速度直飞台北与以相同飞行速度从上海经香港到台北相比,可节约时间为 (飞机两地问飞行均为匀速运动)。答案:2.7小时 或2小时42分钟(09浙江)2008年底大陆与台湾实现了直接通邮、通商、通航,两岸的交流更加便捷、高效。(1)从图可知,台北位于上海的 方向。(2)飞机从上海起飞,经新航路可以直飞台北,减少了经香港绕行的麻烦。上海与台北直线距离约为700千米,如果飞机以500千米/时的平均速度从上海直飞台北,约需要 小时。答案:(1)正南(南) (2)14 (09温州)21温福、甬台温铁路即将贯通

9、,届时能有效串联温州部分县市,标志着温州进入“高速铁路”时代。 (1)右图标出了温福、甬台温铁路在温州境内的八个站点,据图可知苍南站位于新温州站的 方向。 (2)新温州站到瑞安站高速铁路线长2287千米,开通高速铁路客运后,如果火车以200千米时的速度从新温州站开往瑞安站,则行驶时间为 小时。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答案:(1)南偏西(或南、西南、偏南) (2)0.1140(09南昌).2009年1月1日9时整,江西首条湖底隧道开通.这条隧道西起阳明东路京九线隧道,东至国威路和上海北路交叉口,全长1965m,双向6车道,其中湖底暗埋段550m.在湖底隧道口有一交通标志牌如图18所示,交通标志

10、牌上数字的含义是什么?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 一辆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答案:解:限速40km/h t=s/v=0.55km/40 km/h =0.01375h= 49.5s(09贵阳)2008年9月27日北京时间16:43翟志刚实现了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如图所示,这是国人为之骄傲和值得永久纪念的一刻。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太空人,此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期间,他与飞船一起飞过了9165km,则他的飞行速度为 km/s。他身着的舱外航天服几乎就是一个小型飞船,请根据他所处环境,谈谈该航天服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写出一条即可)答案:7.8 供氧、抗撞击、抗

11、辐射、保温、维持压强(或保压)等(其它答案合理均可)(09贵阳)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原行驶速度/kmh-1反应距离s1/m制动距离s2/m 60 11 20 80 15 34 100 19 54 (1)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

12、大约是 s;(保留两位小数)(2)由这个测试可见, 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 (3) 请在图18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t图像。(不需准确描点)答案: 0.660.68 车速 如图所示,图像不到横坐标或在横坐标以下,均扣1分本章考点1、怎样辨别声音的产生于传播说明:本考点常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声现象和小实验来考察声音的产生于传播。在判断声源和传播介质时,可以通过分析发声体的发声原理和传播途径来解决。2、怎样区分乐音的三个特性响度、音调和音色说明:本考点重点考察响度与音调、音色、和音调的区别。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特性的含义不同,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

13、调是声音的高低,音色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可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3、怎样解决噪声危害和控制问题说明:噪声污染时当今社会“四大污染”之一,也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一般要求正确认识环境噪声和寻找噪声防治的措施。关于减小噪声的三条途径,可以结合人听到声音的过程去理解4、如何判断超声和次声的利用问题说明:本考点主要考察超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次声的危害。解决本考点的方法是记住超声和次声的特点即可。一声现象(09芜湖)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道路旁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 C正常的人耳只能听到20Hz2000Hz之间的声音 D声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响度也相同答案:B(09晋江)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B“禁止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能直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