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新增必背篇目原文十篇及练习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1895599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新增必背篇目原文十篇及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新增必背篇目原文十篇及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新增必背篇目原文十篇及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新增必背篇目原文十篇及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新增必背篇目原文十篇及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新增必背篇目原文十篇及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新增必背篇目原文十篇及练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新增必背篇目原文十篇及练习(一)必背篇目十篇原文1、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

2、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3、伯牙善鼓琴(列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4、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

3、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5、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

4、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6、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

5、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7、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

6、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8、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9、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0、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7、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2) 情境默写练习1.白居易卖炭翁中,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心理。2.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关系的句子是:3.伯牙感叹钟子期听琴所想到的正是自己想表达的两句是4.答谢中书书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5.(1)木兰诗中描写征途遥远、表现出木兰驰骋征战的英雄气概的诗句是:(2)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6.在湖心亭看雪中,作者借舟子说来评价到西湖赏景数人的状态

8、。7.(1)纪昀河中石兽写寺僧按一般人的想法顺流找石兽的工具的句子是:(2)河中失石,应当到上流去寻找,这与石头、沙子自身的特点有关,即文中所言的两句:8.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自己登楼远眺、凭今吊古的无限感慨的句子是9.“,。,!”连用短句,节奏明快,意气豪迈,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10.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作者热情歌颂孙权不畏强敌,敢于征战,并不断壮大的句子是(三)答案1.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3.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4.高峰入云,清流见底5.(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6.莫说相公

9、痴,更有痴似相公者!7.(1)棹数小舟,曳铁钯(2)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8.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9.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10.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热点题型一、镶嵌式默写例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_,百年多病独登台。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2)东篱把酒黄昏后,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3)亦余心之所善兮,_。_,终不察夫民心。(屈原离骚)【解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默写能力。要注意:(1)句“霜鬓”笔画较多容易写错;(2)句“盈袖”容易写错;(3)句“浩荡”容易写错。【答案】(1)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2)有暗香盈袖

10、莫道不销魂(3)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提分秘籍】1突破生僻难写字对于文质兼美的名篇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往往在考试中得不到分,原因就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例如: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屈原离骚)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李白蜀道难)以上句子中的“偭”“巉”就极易写错2注意同音异义词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篇名句中大量存在,这也是命题人设置陷阱的热点。复习中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更知其义。例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

11、村)以上句子中,“幽”的意思是“隐藏的、隐蔽的”,容易由后面的“愁”想当然地写作“忧”,若联系后面与它对举的“暗恨”,理解了词意,就不会误写了;第二句中“暗”的意思是“绿柳成荫”,易误为“岸”。3区分同义异形词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词在名篇名句中也是屡见不鲜的,这类词对学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重视。例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在这个例子中,“直”容易误写成“值”。4要留意具体环境名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

12、的思考。例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千呼万唤的情况下才出来”的具体语境,就会把“始”写成“使”。5要注意语句出处很多名句经过长期流传,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大众名言”。但是,在演变流传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名句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了新的说法。这样答题时,就一定要看清句子后面的出处。如:同样是关于“三人行”后一句的填写,如果后面出处标注是论语的话,则填写“必有我师焉”,而若标注是韩愈的师说,则需填写“则必有我师”。【举一反三】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故木受绳则直,_。(荀子劝学)(2)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13、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韩愈师说)(4)_,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前赤壁赋)(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苏轼前赤壁赋)(6)_,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答案:(1)金就砺则利(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4)舞幽壑之潜蛟(5)侣鱼虾而友麋鹿(6)族秦者秦也热点题型二、情境式默写例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人们常用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_,_”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了山中四季的不同景色:“_”是写春天,“佳木秀而繁阴”是写夏天,“_”是写秋天,“水落而石出”是写冬天。(3)王勃非常乐观

14、,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_,_”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远隔天涯,也如同近在咫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本题属于情境式默写题。题干中虽有提示,道考查范围广,考察容量大、跨度大,值得注意。备考这类题目,考生平常背诵时要注意领悟文章内容及句子含义,结合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注意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字、同义异形字的写法,留意语句顺序等。【答案】(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野芳发而幽香风霜高洁(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提分秘籍】情境式默写题在高考中占有一席之地,常常创设一个情境,要求填写相关的句子,如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和大纲卷的默写题都采用了这种题型。其中,“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这里就设置了“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情境。在今后的高考中,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加强对考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查是大势所趋,这种开放式的默写题无疑会成为考查热点,因此,考生一定要高度重视。【方法归纳】揣摩提示明情境,紧扣关键填句子情境式默写题,一般是给出一定的语言情境,要求考生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