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考试重点仅供参考汇总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21895472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考试重点仅供参考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医学考试重点仅供参考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医学考试重点仅供参考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医学考试重点仅供参考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医学考试重点仅供参考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考试重点仅供参考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考试重点仅供参考汇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1、四大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2、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典医籍: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3、本草纲目作者是明代的李时珍。4、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有3个基本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倡导火热而主寒凉,成为“寒凉派”的代表。张子和代表力主攻邪,善用汗、吐、下三法,被誉为“攻下派”。李东垣,为补土派代表。朱丹溪称“滋阴派”5、中医儿科第一部专著颅囟经。6、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的特点:司外揣内、注重整体研究、援物比类阴阳五行学说: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

2、方属性的概括。阴和阳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功能亢奋的,都属于“阳”;凡是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有形的、功能抑制的,都属于“阴”第三章脏腑:五脏:化生和储藏精气,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受盛传化水谷和糟粕,包括小肠、 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多具有藏的功能,包括胆、 脉、脑、髓、骨、女子胞。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心主血脉;心主神志。系统连属:心在志为喜;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在窍为舌;心在液为汗。肺的主要生理功能: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系统连属:肺在志为悲忧;肺在液为涕;肺在

3、体合皮,其华在毛;肺在窍为鼻。脾的主要生理功能;脾主运化;脾气主升;脾主统血。系统连属:脾在志为思;脾在体合肌肉;脾在液为涎;脾在窍为口。肝的主要生理功能:肝主疏泄;肝藏血。系统连属:肝在志为怒;肝在体合筋;肝在液为泪;肝在窍为目。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肾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系统连属:肾在志为恐;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肾在液为唾;肾开窍于耳和二阴。气的分布与分类:元气:原气、真气。 生成:先天之精为基础,后天之精作完善。 分布:发于肾,通过三焦循行全身。 功能: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推动、温煦、激发人体生理活动)。代表人体的正气 。宗气:生成:肺吸入自然界清气和脾化生水谷精微之气结合而成。分

4、布:聚集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之脉。功能:走息道以司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营气:生成:来源于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分布:行于脉内,分布全身。功能:化生血液,营养全身卫气:生成:来源于水谷精微中活力最强的部分。 分布:行于脉外,分布于皮毛、肌肉、胸腹等。功能:护卫肌表,抵御外邪;温煦脏腑、肌肉、皮毛等;调节肌腠开合,维持正常体温。气的功能1推动作用2温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2、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血能养气。第四章1、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又称“六气”。2、风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风为“六淫之首”风为阳性,其性开

5、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风性主动。3、痰饮:是机体谁也待续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清稀者为饮,稠浊者为痰。4、瘀血:指血液停滞,包括里精致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腑脏内的血液。瘀血临床有以下共同特点: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肿块,外伤局部见青紫肿胀;出血,血色紫黯或血块;望诊,久瘀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舌下脉络曲张;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第五章1、望色:善色:明润光泽而含蓄,表示病情较轻,预后较好。恶色:晦暗枯槁而显露,表示病情较重,预后欠佳。五色主病:青色:主寒、痛、瘀血、惊风。赤色:主热。(实热证可见高

6、热,口渴,便秘,面赤)黄色:主湿、虚、黄疸。白色:主虚、寒、失血。黑色:主肾虚、水饮、瘀血。2、望唇:色红明润为正常;唇色红紫为实热;鲜红为阴虚;呈樱红色为煤气中毒;淡白为脾虚血少;白枯晦暗其证凶险;青紫多属血瘀;淡青为寒;青黑多属寒甚,极痛。3、望呕吐物:胃热则吐物稠浊酸臭;胃寒则吐物清稀无臭;呕吐黄绿苦水,多为肝胆郁热。4、望舌:正常舌象概括为“淡红舌,薄白苔”。5、望舌苔:腐苔:颗粒粗大,苔厚疏松,状如豆腐渣,边中皆厚,易于刮脱着。主食积胃肠,痰浊内蕴。腻苔:颗粒细小,致密而黏,中厚边薄,刮之不脱者。主湿浊,痰饮,湿温。苔色:苔白滑黏腻多主痰湿。苔黄黏腻,为湿热或痰热食滞。灰白苔:主热极

7、或寒盛。6、脉诊: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临床意义大致为:左手寸候心,关候肝胆,右手寸候肺,关候脾胃,两手迟脉候肾。7、脉象:浮脉:脉象:轻取即得,重按反减。主病:主表证,虚证。见于表证者,为卫阳与邪气之争,脉气鼓动于外而致;见于虚证者,多因精血亏损,阴不敛阳或气虚不能内守,脉气浮散于外而致,为虚像严重。沉脉: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主病:主里证,所主里实证可见于气滞血瘀,积聚等,为邪气内郁,气血困阻,阳气被遏,不能浮应于外而致。脉沉而有力,按之不衰;所主里虚证,为气血不足,阳气衰微,不能运行营气于脉外而致,多脉沉而无力,愈按愈弱。弦脉:脉象:形直体长,如按琴弦。紧脉:脉象:如牵绳转索。涩

8、脉:脉象:脉细行迟,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第八章1、四气:指药物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2、五位:指药物具有酸、甘、苦、辛、咸五种滋味。3、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治疗疾病时对人体的作用有不同的趋向性。4、重要独行可分为三级:大毒,有毒,小毒。5、用药禁忌: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证候用药禁忌;服药时饮食禁忌。6、服药时间:补益药多滋腻碍胃,宜早晚空腹服;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驱虫药及泻下药宜空腹服;宁神安眠药宜睡前服。7、常用中药功效主治:麻黄:1、辛温解表;2、宣肺平喘;3、利水消肿。桂枝:1、辛温解表;2、温经通脉;3、助阳化气。茵陈:1、利湿退黄;2、除湿止

9、痒。金银花:1、清热解毒;2、疏散风热;3、凉血止痢。生地黄:1、清热凉血;2、养阴生津。山楂:1、消食化积;2、行气散瘀。大黄:1、泻热通便;2、凉血解毒;3、逐瘀通经。三七:1、化瘀止血;2、消肿定痛。党参:1、益气补中;2、益气补肺;3、益气生津;4、益气生血。当归:1、补血调经;2、活血止痛;3润肠通便。第九章1、方剂的组成:君药:方剂中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一是佐助药;二是佐制药;三是反佐药。使药:一是引经药;二是调和药。2、常用方剂:银翘散:组成:金银花、连翘;桔梗,薄荷,淡竹叶,生甘

10、草,荆芥穗,牛蒡子,淡豆豉,芦根。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主治:风热表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茵陈蒿汤:组成:茵陈;栀子,大黄;功用:清热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皮肤巩膜具黄,小便赤黄,大便不畅,腹微满,舌苔黄腻,脉滑数。龙胆泻肝汤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甘草、柴胡、生地。功用: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眩,胁痛,口苦,烦躁易怒,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肝胆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小便淋浊,妇女带下黄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六味地黄丸:组成: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

11、皮。功用:滋补肾阴。主治: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沉细数。肾气丸:组成:干地黄、山药、山萸肉、泽泻、茯苓、丹皮、桂枝、浮子(炮)功用:补肾助阳。主治: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半身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清长,或夜尿多,阳痿,或水肿,舌淡苔薄白,脉沉细。第十章1、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2、经脉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3、手足三阴三阳走向交接示意图:腹(手三阴经)手(手三阳经)头(足三阳经)足(足三阴经)课本P217表格

12、。4、八脉之中,督任冲三脉均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督脉称“阳脉之海”;任脉称“阴脉之海”,与妊娠有关,又称“任主胞胎”。冲脉称“十二经脉之海”,与妇女月经有关,称“血海”。任督二脉与十二正经合称“十四经”。5、十四经脉:定位列缺: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或两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按压在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合谷:在第1、2掌骨之间,约当第2掌骨桡侧之中点。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处。三阴交: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太溪:内踝监狱跟腱之间凹陷中。外关: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太冲: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

13、中。水沟:在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关元:脐下3寸腹正中线上。印堂:两眉头连线的中点。6、小儿疳积,针刺四缝穴。7、进针方法:指切进针法,主要适用于短针进针;夹持进针法,主要适用于长针进针;提捏进针法,主要适用于皮肉进薄部位的穴位,如面部进针。舒张进针法:主要适用于皮肤松弛或皱纹部位,如腹部进针。8、进针角度分为:直刺、斜刺、横刺。9、艾炷灸,每一柱称为一壮。直接灸:瘢痕灸;无瘢痕灸。间接灸:隔姜灸,适用于寒冷性疾病;隔蒜灸,适用于痈疸初起及毒虫咬伤等证。隔盐灸,有回阳救逆的效果;隔饼灸,适用于顽固性疾病。10、施灸的次序:一般先灸阳经,后灸阴经;先灸上部、背部,后灸下部、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特殊情况,可例外。11、选穴原则:局部选穴;循经选穴;对症选学。配穴原则:前后配穴;上下配穴;左右配穴;表里配穴;远近配穴。12、感冒取穴:风池、大椎、合谷。胃痛取穴:中脘、足三里、内关。失眠取穴:百合、神门、三阴交、安眠。中风取穴:上肢:曲池、外关、合谷、手三里下肢:环跳,解溪、昆仑、委中、太冲、太溪、阳陵泉、足三里。阳:男、背、腑、气、卫、体表、上部、外侧、督脉、功能、亢奋。阴:女、腹、脏,血、营、体内、下部、内侧、任脉、物质、抑制。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