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血生化检查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21894870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3.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常规血生化检查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血常规血生化检查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血常规血生化检查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血常规血生化检查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血常规血生化检查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常规血生化检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常规血生化检查(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室检查 p235 第1节概述第2节血液检验第3节贫血常用实验室检查第4节出血 血栓与止血检查第5节血型检查 自学 第6节尿液检查第7节粪便检查 第8节脑脊液检查 自学 第9节浆膜腔积液检查第10节肾功能检查第11节肝功能检查第12节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查第13节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自学 第14节医院感染检查 自学 第一节概述 是运用物理 化学 生物 免疫学等技术对人体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 呕吐物及脱落细胞等标本进行检验分析 以获取个体病原 病理变化和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的一种重要的辅助诊疗手段 实验室检查 实验结果 红细胞4 8 1012 L血红蛋白112g L白细胞10 8 109 L

2、中性80 血小板100 109 L凝血酶原时间2分14秒黄疸指数64U总胆红质116 3Umol L直接胆红质61 6Umol L 教学目标 1 说出影响血液标本采集的因素2 说出红细胞计数 血红蛋白 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3 说出中性粒细胞增多及核象改变的临床意义4 能针对检验结果 提出相应的护理问题5 说出网织红细胞 血沉的正常值 及其临床意义 为准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为分析病情 观察疗效 判断预后提供依据为预防疾病提供资料为开展医学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一 实验室检查的作用 二 实验室检查的特点 2 标本分析中因素 1 标本分析前因素 4 个体差异 3 静态检查的局限 标本采集原则 遵照医嘱

3、 严格查对 准备充分病人 空腹 休息半小时 停药或注明药名护士 明确检验项目 容器选择 注意事项 正确采集 时间 量 方法 及时送检 正确保存 三 标本采集与处理 四 血液标本的采集 全血 测定血细胞内外各成分的含量需抗凝 血沉 血常规 血糖 尿素氮 肌酐 选择相应抗凝管 采血后 使血液和抗凝剂充分混匀 1 分类 全血 血清 血浆标本 防溶血措施 干燥试管 注射器 卸针头 沿管壁注血 勿将泡沫注入 避免震荡 及时送检 血浆 血液系统相关检查需抗凝 纤维蛋白原 游离血红蛋白 血清 多数临床生化检测和免疫学检查不需抗凝 血清酶 脂类 电解质 肝功能 2 部位 毛细血管 皮肤采血法 静脉 动脉 3

4、器具 一次性采血针 注射器 负压采血器 成人 手指 耳垂肘V婴幼儿 足根 拇指颈外V 检验目的不同容器有异 采血量准 防溶血 4 注意事项 同采多项标本 注血顺序 血培养瓶 抗凝瓶 干燥试管 动作迅速准确 避免反复让病人握拳及运动上臂 拍打局部K 0 8mmol L 避免扎止血带时间过长 TBIL AST ALP Fe 5 严禁在输液 输血的同侧肢体采血标本 第二节血液一般检查 内容 血常规 网织红细胞 血沉 红细胞计数 平均值 形态检测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血小板计数 平均值 形态检查 血红蛋白测定 红细胞的起源 发育及衰亡 原红早幼红中幼红晚幼红网织红RBC衰亡 知识补充 红细胞 RBC 与

5、血红蛋白 Hb 每个RBC含2 8亿个Hb分子 Hb占RBC重量的32 36 每克Hb可携氧1 34ml 知识补充 一 红细胞检查 一 红细胞计数 RBC 和血红蛋白测定 Hb 参考值 1 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 相对增多 绝对增多 肺气肿 肺心病 先天性心脏病 肺癌 肝癌 肾癌 多囊肾 子宫肌瘤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胎儿 新生儿 高山居民 登山运动员 重体力劳动者 临床意义 4 药物 理化因素 体内毒物潴留 BM造血功减退 再生障碍性贫血 贫血 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红细胞数 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下限 称 贫血按病因类 1 急性 慢性RBC丢失过多 失血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2 RBC寿命

6、缩短 溶血性贫血 3 造血原料 维生素B12 叶酸 不足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临床意义 2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1 生理性 婴儿 15岁儿童 中晚期妊娠 老年人 2 病理性 各种原因的贫血慢性 以缺铁性贫血最常见 贫血分度 轻度贫血 Hb 90g L重度贫血 Hb30 59g L中度贫血 Hb60 90g L极重度贫血 Hb 30g L当RBC 1 5 1012 L Hb 45g L 应考虑输血 二 血细胞比容测定 Hct 临床意义 红细胞比积增高 相对 血液浓缩绝对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比积 见于各种贫血 参考值 男性 0 42 0 52L L 42 52 女性 0 37 0 48L L

7、 37 48 目的 脱水程度及贫血的判断脱水者输液 血及量的判断 三 网织红细胞计数 Ret 参考值 百分数成人0 5 1 5 绝对值 24 84 109 L 临床意义 贫血疗效判断 骨髓移植效果监测 缺铁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经治疗若有效 3 5天 RET 7 10天达高峰 2周后RBC和Hb逐渐增高 2月后RET回落正常 称网织细胞反应 网织红细胞 溶血性贫血 临床意义 反映骨髓的造血功能 当绝对值 15 109 L 可作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诊断依据 五 网织红细胞计数 Ret 网织红细胞 再生障碍性贫血 1 红细胞大小 指同一病人RBC间直径相差 1倍 四 外周血红细胞形态 缺铁性贫血

8、 溶血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贫血诊断 不仅依据RBC Hb量的指标 还须注意红细胞质的改变 镰形红细胞 口形红细胞 2 红细胞形态改变 球形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 泪滴形红细胞 靶形红细胞 棘形红细胞 缗钱状红细胞 裂细胞 红细胞形态不整 嗜多色性红细胞 3 染色反应异常 低色素性红细胞高色素性红细胞 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 病例 某女 26岁 近月面色萎黄 皮肤干燥 毛发干枯 反甲 心慌气促 低热 活动耐力下降 病史 长期素食 少吃肉类 实验室检查 Hb60g L 白细胞 血小板计数正常 血清铁蛋白13 g L 骨髓象 成熟红细胞以小细胞为主 中央淡染区扩大 诊断 缺

9、铁性贫血 P 313SF为缺铁性贫血的重要诊断指标 SF 15 g L 可确诊 参考值 男 15 200 g L女 12 150 g L 常见护理诊断 活动无耐力 营养失调服用铁剂可引起胃痛 恶心 呕吐 便秘 维生素C可促进铁吸收 茶 牛奶等抑制铁吸收 服铁剂牙被染黑 排黑便 铁剂注射要深 常换注射部位 防组织坏死 是指一定条件下离体抗凝全血中红细胞自然沉降的速率 简称血沉 五 红细胞沉降率 ESR 采血量 抗凝剂 4 1 参考值 男0 15mm h女0 20mm h 五 红细胞沉降率 ESR 2 病理性 炎症 急性细菌炎症 风湿热 结核病活动期 组织损伤及坏死 心肌梗塞 肺梗塞 恶性肿瘤为恶

10、性肿瘤筛选指标 其他 高球蛋白血症 贫血 高胆固醇血症 一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 参考值 成人 4 10 109 L新生儿 15 20 109 L6个月 2岁 11 12 109 L 二 白细胞检查 中性分叶 杆状核 白细胞分类计数 0 12 0 8 3 8 单核细胞M 0 8 4 20 40 淋巴细胞L 0 0 1 0 1 嗜碱性粒细胞B 0 05 0 5 0 5 5 嗜酸性粒细胞E 2 7 50 70 0 04 0 5 1 5 中性粒细胞N 绝对值 109 L 百分比 细胞名称 主要功能 参与变态反应 参与过敏反应 机体免疫 吞噬作用 吞噬作用 二 外周血白细胞形态 中性粒细胞核象变

11、化 核右移 周围血中性粒细胞出现5叶核以上 其百分率超过3 者 称 常伴WBC 提示造血功能衰退 造血物质缺乏 1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1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核左移 周围血中性杆状核和 或晚幼粒 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等幼稚粒细胞的百分率超过5 称 提示严重感染 急性出血 中毒 溶血 1 中性粒细胞 N 1 中性粒细胞增多 生理性增多饮酒 剧烈运动 激动 沐浴 严寒或高温 局限轻度感染 中性粒细胞轻度 中度感染 白细胞 核左移 中毒性改变重度感染 白细胞 核左移 强 反映机体抵抗力 较强 差 血象 反映机体抵抗力 反映机体抵抗力 临床意义 感染程度 白细胞血象改变的临床意义 1 中毒性改变 细

12、胞大小不均 中毒性颗粒 核变性 空泡形成 中性粒细胞出现上述中毒性改变者称为中毒性粒细胞 多见于严重感染 急性中毒及大面积烧伤 2 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 1 中性粒细胞 N 1 中性粒细胞增多 生理性增多饮酒 剧烈运动 激动 沐浴 严寒或高温 严重组织损伤 坏死 外伤 烧伤 手术 心梗 急性大出血 脾破裂 宫外孕大出血 急性中毒 铅 汞中毒 尿毒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恶性肿瘤 急性大出血1 2h内WBC 为内出血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白血病 病理性粒细胞增生性 急性 幼稚白血病细胞 为主慢性 成熟细胞 为主 2 中性粒细胞减少 细菌 病毒 原虫感染 如病毒性肝炎 流感 伤寒 疟疾 血液病 如再障

13、巨幼细胞贫血 理化因素损伤 如放射线 同位素 化学 药物 脾功能亢进 如门脉性肝硬化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成人周围血中粒细胞绝对值 18 108称粒细胞减少症 500 106称粒细胞缺乏症 2 嗜酸性粒细胞 E 0 5 5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过敏性疾病 寄生虫病 皮肤病 3 嗜碱性粒细胞 B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过敏或炎症 血液病 感染性疾病 尤其病毒感染如麻疹 水痘 腮腺炎 肿瘤 淋巴细胞白血病 淋巴瘤 急性传染病恢复期 器官移植排斥反应 4 淋巴细胞 L 20 40 淋巴细胞增多 2 棒状小体 紫红色细杆状 长约1 6 m 1条或数条不定 只出现在白血病细胞中 故见到棒状小体即可

14、确诊为白血病 案例 某女 35岁 因干咳 寒战 全身乏力3天 体温39 2天于2003年的3月4日入院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2 1 109 L 胸片 两下肺纹理增粗 模糊 右心膈角片状密度增高影 边界模糊 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 有SARS疫源地滞留经历 诊断 SARS 某女 33岁 工伤急诊入院 体检 血压70 50mmHg 心率120次 min 神志清楚 表情淡漠 出冷汗 躁动 诊断为 双下肢开放性骨折 出血性休克 血型结果A型 即输血200ml 20分钟后 患者觉腰痛 畏寒 头痛 恶心 体温39 1 5小时后排尿呈酱油样 再次核定血型为B型 2天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3天后 死于转院途中 案

15、例 第三节溶血性贫血常用实验检查 各种因素 红细胞破坏 骨髓代偿造血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血症 经肾小球滤过降解为 经尿排出 1 5g L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 清结合珠蛋白 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 尿含铁血黄素 当输入错血型不合血 50ml即可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反应 死亡率高 当输入错血型不合血 10 15ml即可发生一般性溶血反应 25ml 病人休克 临床意义 病例 患者 女 20岁学生 半年来皮肤常有乌青块 刷牙有牙龈出血 月经多 你会建议她做什么检查 血象 红细胞2 8 1012 L 血红蛋白65g L 白细胞2 8 109 L 网织红细胞0 2 血小板23 109 L 第四节出血 血

16、栓与止血检查 机体的止血 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相互制约 使机体维持正常的状态 1 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 CRT 参考值 正常人10个出血点 临床意义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功能异常 过敏性紫癜 出血性cap扩张症 其他 如血友病 维生素C缺乏 一 血管与血小板功能检查 临床意义 BT延长 血小板明显减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功能异常 血小板无力症 凝血因子缺乏 血友病 DIC 血管壁异常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药物影响 阿司匹林 潘生丁 2 出血时间测定 BT 参考值 1 3min 4min为异常 Duke法 3 血小板计数 plt 参考值 100 300 109 L 临床意义 血小板减少 100 109 L 血小板的生成障碍 再障 急性白血病 血小板分布异常 肝硬化 血小板的破坏和消耗亢进 DIC 脾亢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再生障碍性贫血所致坏死性龈口炎 某男 19岁 长期服安乃近 头晕 牙龈现血 皮肤斑块 心悸 乏力3个月 检查 T36 2 P80次 分 R18次 分 Bp100 70mmHg 贫血貌 四肢多个瘀斑 实验室检查 Hb70g L RBC3 2 1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