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降水与支护 技术标 方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894170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降水与支护 技术标 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基坑降水与支护 技术标 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基坑降水与支护 技术标 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基坑降水与支护 技术标 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基坑降水与支护 技术标 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降水与支护 技术标 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降水与支护 技术标 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部分 企业资质、项目管理机构3第一章、企业资质41、投标人企业概况42、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53、资质等级证书副本复印件64、安全生产许可证副本复印件95、授权委托书106、代理人身份证11第二章、项目管理机构配备情况及简历121、拟派出主要管理人员表122、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简历122.1.项目经理履历表142.2.技术负责人履历表252.3.其他管理人员证件30第二部分 施工组织设计36第一章 编制依据371、施工图37融侨融寓地下室基坑支护及排水工程图纸372、其他资料37福州融侨海峡奥体中心47号地勘报告373、主要规程、规范3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374、主要法规376

2、、其它38第二章 工程概况381、建设项目概况382建筑设计概况383结构设计概况384、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395、施工条件415.1周边环境415.2季节性施工期限426、基坑支护及降水设计情况427、劳动力计划438、主要机械设备43第三章 基坑降水、排水施工431、设计原则432、基坑降排水施工44第四章 基坑支护施工方案471、基坑支护设计方案472、施工作业条件483、施工工艺493.1钢筋制作493.2挂网喷射砼施工493、质量标准494、成品保护505、安全措施506、施工注意事项50第五章 支护监测511、支护监测等级512、监测项目513、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监测报警值514、

3、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应急响应515、监测频率提高情况516、应急方案52第六章 文明施工现场布置及管理52第七章 环保控制53第一部分 企业资质、项目管理机构第一章、企业资质第二部分 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编制依据1、施工图融侨融寓地下室基坑支护及排水工程图纸2、其他资料地勘报告3、主要规程、规范类别名称编号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201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8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钢结构设计规范

4、(GB50017-200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4、主要法规类 别名 称编 号国家环境保护法/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行政法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文6、其它类 别名 称编 号企业我公司质量管理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我公司环境管理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我公司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第二章

5、工程概况1、建设项目概况序号项 目内 容1工程名称基坑支护及排水工程2工程地址仓山区3建设单位福建4基坑支护设计单位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建筑设计概况序 号项 目内 容1建筑功能住宅公寓2建筑特点用地面积10085.5,4幢8层住宅、2幢6层住宅及配套用房组成3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24037,地上建筑面积约16137,地下建筑面积约79004建筑物高度(m)24m3结构设计概况序号项 目内 容1结构形式基础结构桩基础管桩主体框架结构2土质水位地下水位稳定水位埋深0.301.20m地下土质饱和砂土液化等级为不液化地下水质本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

6、微腐蚀性4、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按照岩土工程性状划分为8层。场地上覆为山间盆地冲海积成因,下伏为燕山晚期第二次侵入中粒含黑云母花岗岩(53b)及其风化岩,场地西南侧约200m外有一小山丘,高程约30m,场地岩土层自上而下为:杂填土;淤泥;粉质粘土;淤泥质土;泥质中砂;淤泥质土;粉质粘土;土状强风化花岗岩;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揭示岩土层特性描述详见表4-1,岩土层分布特征详见表4-2。岩土层特性描述表 表4-1岩土层名称颜色状态或密度包含物特征描述杂填土(Qml)灰黄、灰褐色等杂色松散稍密稍湿饱和,主要由粘性土、砂、碎砖、块石、砼块等建筑垃圾组成,硬杂质含量约520%,粒径多为27cm,最大可达1

7、0cm,均匀性差,堆填时间大于8年,表层为20-30cm混凝土或花岗石装饰地面。淤泥深灰色流塑饱和,含少量腐植质和贝壳,稍具臭味,干强度中等、韧性低中等,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粉质粘土(Q4al)浅灰、灰黄色可塑饱和,主要由粘粒组成,含粉细砂,局部含中砂,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淤泥质土(Q4m)深灰流塑饱和。含有机质及腐殖质与贝壳,下部含细中砂,稍具臭味,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刀切面光滑。泥质中砂灰黄、褐黄中密密实饱和。主要由细棱角状石英砂组成,泥质砾砂含量1.120.1%,粗砂含量13.431.0%,中砂含量11.832.6%,细砂含量3.732.

8、6%,含粘粉粒26.749.1%,级配一般。淤泥质土(Q4m)深灰流塑饱和。含有机质及腐殖质与贝壳,稍具臭味,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刀切面光滑。粉质粘土(Q4al)灰黄、浅灰白可塑饱和。含少量细砂、中砂,稍有光泽,干强度较高,韧性较高,无摇振反应。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53b)灰黄、褐黄色极软岩饱和,母岩为花岗岩,原岩结构大部分破坏,长石大部分风化成高岭土,岩芯呈砂土、砂砾状,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局部夹有大量的碎屑状颗粒,中部部分钻孔夹有碎块状强风化岩。如ZK32#、ZK36#、ZK38#钻孔。岩芯用手易掰开,遇水易软化,崩解。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未见洞穴,破碎岩体

9、及软弱岩层。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53b)浅灰、灰黄黄色较软岩母岩为花岗岩,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少量角闪石、黑云母等,原岩结构部分破坏,岩石风化强烈,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碎块状(夹少量碎屑状),锤击声哑,锤击易散-较易散,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属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未见洞穴,破碎岩体及软弱岩层。岩土层分布特征 表4-2岩土层名称原位测试(实测)分布情况层面标高(层面埋深)(m)平均厚度(范围值)(m)杂填土重型动力触探N63.5=6.63击(214击,n=35次)分布所有钻孔6.737.77(0.000.00)2.74(2.103.60)淤泥分布所有钻孔3.835.03(2.103

10、.60)6.69(2.1012.20)粉质粘土标贯N=8.77击(615击,n=13次)缺失钻孔:ZK5#、ZK20#、ZK25#、ZK27#、ZK28#-7.392.36(5.3014.50)3.96(2.706.30)淤泥质土分布钻孔:ZK19#、ZK24#-9.88-9.58(16.5016.70)4.35(4.104.60)泥质中砂标贯N=29.5(2335击,n=26次)缺失钻孔:ZK13#、ZK14#、ZK26#、ZK29#、ZK35#、ZK36#-14.18-2.31(9.6021.10)5.57(1.1010.60)淤泥质土分布钻孔:ZK14#、ZK20#、ZK25#、ZK26

11、#、ZK27#、ZK28#、ZK29#、ZK30#、ZK31#、ZK35#、ZK41#-15.80-2.68(10.3022.60)5.07(1.4010.60)粉质粘土N=12.5(1213击,n=26次)分布钻孔:ZK25#-16.47-16.47(23.2023.20)4.60(4.604.60)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标贯N=59.5击(5182击,n=41次)分布所有钻孔-21.10-3.94(11.6027.90)9.70(0.6018.20)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揭示钻孔:ZK1#、ZK3#、ZK4#、ZK8#、ZK9#、ZK11#、ZK12#-26.51-6.46(13.8034.10)

12、4.28(0.708.81)5、施工条件5.1周边环境1.地块位于奥体中心东侧,南二环西北侧,高盖山公园西侧。2.场地北侧为加油站,南侧、西侧为待建空地,东侧为河道、木材加工厂5.2季节性施工期限仓山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冬季短而无严寒,夏季长而无酷暑。年太阳总辐射为4379.4兆焦耳/平方米,夏半年大于冬半年。每年春分以后,随着太阳高度角增大和日照时间增长,太阳辐射量也逐渐增大,至78月为最高值。此后太阳辐射量开始减少,至12月为最低值。年太阳可照时数年平均为4425.9小时,平均年实照时数1884.2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2%,日照年际变化较大。年平均降水量为1395.6毫米

13、。降水季变化明显,主要集中在下半年(49月),6个月的降水量达1026.6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3.6%;而冬半年(10月至翌年3月)6个月的降水量为36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26.4%。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42.3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受闽江河谷谷地地貌的影响,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夏季东南风、南风频率分别16.6%和14.5%,静风频率为26.9%;冬季东南风和西风频率为11.5%和10.4%,静风频率为23.1%。年平均风速为2.9米/秒,最大风速可达31.7米/秒。6、基坑支护及降水设计情况1)本工程基坑采用两种放坡形式:(1)自然放坡坡底打木桩形式(2)自然放坡,两种方式均做坡面喷射混凝土护坡处理。2)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