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升学职高高中语文文言文专项试题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894032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口升学职高高中语文文言文专项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对口升学职高高中语文文言文专项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对口升学职高高中语文文言文专项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对口升学职高高中语文文言文专项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对口升学职高高中语文文言文专项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口升学职高高中语文文言文专项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口升学职高高中语文文言文专项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17.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张良出,要项伯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君安与项伯有故1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臣活之”中的“活”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B沛公军霸上C范增数目项王 D刑人如恐不胜19.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与“不如因善遇之”中的“因”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相如因持璧却立 B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C因循守旧 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20.与“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一句话的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派遣将士守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事故。B所以派遣将士守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

2、进入和意外事故。C用派遣将士守关的办法,来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事故。D之所以派遣将士守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事故。(二)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破灭之道也(规律) 率赂秦耶(全都)固不在战矣(顽固) 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诸侯之所亡(灭亡) 以有尺寸之地(才,从而) A B C D18.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赂秦而力亏 而秦兵又至矣 B破灭之道也 暴秦之欲无厌 C不赂者以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则秦之所大19第2自然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类比论证 引用论证A B

3、 C D20.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A然而诸侯的土地有限,粗暴的秦国的要求没有满足。B然而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C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D既然如此,就诸侯的土地有限,暴躁的秦国的要求没有满足。(三)17下列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尊贤而重士 B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C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D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奋:发展 B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鞋子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兵:兵器 D却匈奴七百余里 却:

4、使退却19.从句式的角度判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聚之咸阳 B以为固C委命下吏 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2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外连衡而斗诸侯 B以弱天下之民C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D以愚黔首(四)17.对下列句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直走咸阳 走:奔走 B廊腰缦回 回:曲折 C戍卒叫,函谷举 举:全、都 D族秦者秦也 族:家族 1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辇来于秦 A六王毕,四海一 B少长成集C早出暮归 D火尚足以明19.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多于南亩之农夫 A亦各言其志也

5、B秦人不暇自哀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0对以上文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借写阿房宫的兴亡,揭露了秦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讽谏当时的统治者戒奢侈行仁政。 B第3自然段写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 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寄予了一定的同情。D第4自然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五) 17.对下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尝qi而望矣 qi:抬起脚跟站着 B而绝江河 绝:横渡 C故不积跬步 跬:古代称跨出两脚为“跬” D金石可

6、镂 镂:雕刻 1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上食埃土A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B火尚足以明也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有泉侧出 1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青麻头伏焉 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善假于物也 多于九 土之城郭 D吾尝终日而思矣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2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中大量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比喻论述了学习的作用及学习的方法态度。 B由第一自然段可知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

7、自己的不足。 C第二自然段作者用比喻从正面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 D文中用“蚓”和“蟹”设喻,意在说明客观条件虽有不同,但要学习成功必须专一,而不能浮躁。(一)17.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谷不可胜食也 胜:尽,完B斧斤以时入山林 以:按照C树之以桑 树:种植D谨庠序之教 谨:郑重18.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与例句中的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A唯利是图 B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C谁能定是非之真 D是又在六国下矣19.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A死生亦大矣 B未之有也C以吾一日长乎尔 D铸以为

8、金人十二20.对课文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并没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问。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反问梁惠王,使梁惠王落人自己设下的圈套。C孟子在此文中一定程度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D所谓行仁政就是要以保民为职分。(二)17.下列加点词语解稃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丝竹:借指音乐B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用来C夫人之相与 相与:相处,相交D快然自足 快然:非常迅速的样子18.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其孰能讥之乎 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19.下列各项与“亦将有

9、感于斯文”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此亡秦之续耳 B以为桂林、象郡C句读之不知 D覆之以掌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兰亭集序是作者为他和名士们在山阴县兰亭举行聚会所写的诗而作的序。B首段点明聚会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和事由,着重表现宴会的豪华和与会人的快乐。C转入“死生”这一正题后,作者否定了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很有市场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很有积极意义。D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写景、叙事、议论和抒情相结合,语言清新自然,简浩雅致。模拟试题(三)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和尚) B其文漫灭(模糊,磨灭

10、)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山的北面) D有穴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18.对“之”和“者”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而记游者甚众 蔺相如者,赵人也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19下列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问其深 B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C素善留侯张良 D邻国之民不加少20.下列各句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B今臣亡国贱俘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D洎牧以谗诛模拟试题 (四 )1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B假舆马者 假:借助C而神明自得 神明:神的总

11、称D用心躁也 躁:浮躁,不专心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多于市人之言语B曾不知老之将至 蚓无爪牙之利C吾尝终日而思矣 蟹六跪而二螯D蛟龙生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19.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和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可怜体无比 B于是相如前进瓿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20.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即例证法来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B文中作者主要论述了后天的学习对人的品性具有决定性意义,强调后天的教育可以改变人。c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

12、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D随着作者设喻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文章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了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苟子谆谆劝学的激情。模拟试题(五)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贪,负其强 负:依仗,凭借B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尊重C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特:只,不过D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间:中间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毕礼而归之 B赵王鼓瑟C三子者出,曾皙后 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19.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吾属今为之虏矣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大王见臣列观 D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20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叶叶相交通 B于是余有叹焉C然后得一夕安寝 D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模拟试题(五)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贪,负其强 负:依仗,凭借B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尊重C相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