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延安八年级下册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892423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延安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回延安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回延安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回延安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回延安八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回延安八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延安八年级下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伙牌镇中心学校“高效生态课堂”自主发展导学案 编号: 2017 八YW 下 课型:课堂展示课 备课时间:2018-03-14 主备人:石红勤 审核: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课题:回延安(第一课时)学习内容个 性 笔 记【学习目标】1、能够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说出本文的抒情线索。2、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概括诗歌内容;通过朗读理解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挚炽热的感情。【资料链接】1、作者介绍:贺敬之 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1945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2、创作背景1956年,诗人回到阔别已久

2、的延安,那是他曾生活多年的革命摇篮,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如今再一次见到它,感触万千,心潮澎湃,于是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脍炙人口的政治抒情诗。3、回延安:诗人通过对回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想和对延安巨变的描写,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人民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的巨大贡献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抒发了诗人重游革命圣地的无限喜悦和对延安、延安人民及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之情。4. 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和军队的根据地,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哺育了中国革命;延安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总后方,在极其残酷的条件下,广大军民开展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特大生产运动,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延安是毛泽东思想从

3、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圣地。延安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是中国共产党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运筹帷幄,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这里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过程】一独学1.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读准读音,读出节奏。我提醒同学注意下列的字:2.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二.对学尝试概括这首诗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三群学1.概括这首诗各部分的主要内容。2. 揣摩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四展示展示方案一 诗歌朗

4、读秀场内容:朗读本首诗歌中你们喜欢的部分要求:读准读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建议:可以 对抗;可以是个人读、小组读、全班齐读展示方案二 诗歌内容概括内容:对学内容要求:1.概括各部分内容 2.关注听展组的状态,用提问、质疑、补充的方式与听展组成员互动。展示方案三 诗歌感情线索内容:群学任务2: 要求:1.概括出诗歌抒发的感情 2.找出代表性的诗句,并尝试读出感情五反馈1.正确朗读课文 2.能够说出本文抒发的感情。附录:优秀的信天游歌词1.山丹丹开花羞红了脸,哥哥你让我咋跟你言?2. 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盼过好光景3.马里头挑马不一般高,人里头挑人数上哥哥好4.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烧酒盅

5、盅量米不嫌哥哥穷”5.山丹丹开花红姣姣,香香人才长得好”课题:回延安(第二课时)学习内容个 性 笔 记【学习目标】1、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信天游浓郁的地方特色。2、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学习重点】目标2.【资料链接】信天游形式活泼,节奏自由灵活,每两句为一小节,节内押韵;有的一节表达一个意思,有的几节组成一个部分,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调子自由,单纯易唱;每段常转韵,多用比兴、叠字和衬字。信天游的比兴非常广泛,上至日月星辰,风云雨露;下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还有柴米油盐,五谷杂粮,衣食起居都可以起兴作比。按刘勰的说法,兴,既有比喻的意思,也有兴托、发端的作

6、用,即用微妙的事物来寄托作者的情感,渲染气氛等。信天游的传唱之境,是一片广漠无垠的黄色高原,这高原,千沟万壑,连绵起伏,苍茫、恢宏而又深藏着凄然、悲壮;清峻、刚毅而又饱含着沉郁、顿挫。 千百年来,它以自己的个性潜在地影响着陕北人的生活习俗,塑造了性格鲜明的高原文化,塑造了苍凉、宏壮而沉郁的信天游。【学习过程】一独学1. 朗读课文,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2. 默读课文,找出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来间接抒情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 找出诗歌中使用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体会信天游浓郁的地方特色。二、对学1.讨论独学2、3.2.讨论课后练习第四题中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说说他们产生的表达效

7、果。三、群学1.找出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场景描写来间接抒情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找出诗歌中使用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体会信天游浓郁的地方特色。3.讨论课后练习四中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说说他们产生的表达效果。四展示展示方案一 抒情方式探讨内容:独学1.2.要求:举例说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能够说出两者的区别。展示方案二 修辞手法赏析内容:对学2. 要求: 明确指出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能够分析其表达效果。展示方案三 诗歌特色赏析内容:群学任务2: 要求:找出诗歌中使用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词语,体会信天游浓郁的地方特色。五反馈5类文阅读(一)延安,我把你追寻祁念曾延安,我把你追寻像翩翩归来

8、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妙,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但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啊!延安,我把你追寻,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二)记一辆纺车吴伯萧 我曾经使用过

9、一辆纺车,离开延安那年,把它跟一些书籍一起留在蓝家坪了。后来常常想起它。想起它,就像想起旅伴,想起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 那是一辆普通的纺车。说它普通,一来是它的车架、轮子、锭子跟一般农村用的手摇纺车没有什么两样;二来是它是延安上千上万辆纺车中的一辆。那个时候在延安,无论是机关的干部,学校的教员和学员,部队的指挥员和战斗员,在工作、学习、练兵的间隙里,谁没有使用过纺车呢?纺车跟战斗用的枪、耕田用的犁、学习用的书和笔一样,成为大家亲密的伙伴。在延安,纺车是作为战斗的武器使用的。那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高潮,配合日寇重重封锁陕甘宁边区,想困死我们。我们边区军民热烈响应毛主

10、席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结果彻底粉碎了敌人困死我们的阴谋。在延安的人,在所有抗日根据地的人,不但吃得饱,穿得暖,而且坚持了抗战,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大家用自己纺的毛线织毛衣,织呢子,用自己纺的棉纱合线,织布。同志们穿的衣服鞋袜,有的就是自己纺的线织的布或者跟同志换工劳动做成的。开垦南泥湾的部队甚至能够在打仗练兵和进行政治、文化学习而外,纺毛线给指战员做军装呢。同志们亲手纺的线织的布做成衣服,穿着格外舒适,也格外爱惜。那个时候,人们对一身灰布制服,一件本色的粗毛线衣,或者自己打的一副手套,一双草鞋,都很有感情。衣服

11、旧了,破了,也“敝帚自珍”,舍不得丢弃。总是脏了洗洗,破了补补,穿了一水又穿一水,穿了一年又穿一年。衣服只要整齐干净,越朴素穿着越称心。华丽的服装只有演员演戏的时候穿,平时不要说穿,就连看着也觉得碍眼。在延安,美的观念有更健康的内容,那就是整洁,朴素,自然。纺线,劳动量并不太小,纺久了会腰酸胳膊疼;不过在刻苦学习和紧张工作的间隙里纺线,除了经济上对敌斗争的意义而外,也是一种很有兴趣的生活。纺线的时候,眼看着匀净的毛线或者棉纱从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毛卷里或者棉条里抽出来,又细又长,连绵不断,简直有艺术创作的快感。摇动的车轮,旋转的锭子,争着发出嗡嗡、嘤嘤的声音,像演奏弦乐,像轻轻地唱歌。那有节奏的乐

12、音和歌声是和谐的,优美的。纺线也需要技术。车摇慢了,线抽快了,线就会断头;车摇快了,线抽慢了,毛卷、棉条就会拧成绳,线就会打成结。摇车抽线配合恰当,成为熟练的技巧,可不简单,很需要下一番功夫。初学纺线,往往不知道劲往哪儿使。一会儿毛卷拧成绳了,一会儿棉纱打成结了,急得人满头大汗。性子躁一些的甚至为断头接不好而生纺车的气。可是关纺车什么事呢?尽管人急得站起来,坐下去,一点也没有用,纺车总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露出头角的蜗牛,像着陆停驶的飞机,一声不响,仿佛只是在等待,等待。直等到纺线的人心平气和了,左右手动作协调,用力适当,快慢均匀了,左手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毛线或者棉纱就会像魔术家帽子里的彩绸一

13、样无穷无尽地抽出来。那仿佛不是用羊毛、棉花纺线,而是从毛卷里或者棉条里往外抽线。线是现成的,早就藏在毛卷里或者棉条里了。熟练的纺手趁着一线灯光或者朦胧的月色也能摇车,抽线,上线,一切做得从容自如。线绕在锭子上,线穗子一层一层加大,直到大得沉甸甸的,像成熟了的肥桃。从锭子上取下穗子,也像从果树上摘下果实,劳动以后收获的愉快,那是任何物质享受都不能比拟的。这个时候,就连起初生过纺车的气的人也对纺车发生了感情。那种感情,是凯旋的骑士对战马的感情,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的射手对良弓的感情。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站着纺线,步子有进有退,手臂尽

14、量伸直,像“白鹤晾翅”,一抽线能拉得很长很长。这样气势最开阔,肢体最舒展,兴致高的时候,很难说那究竟是生产还是舞蹈。为了提高生产率,大家也进行技术改革,在轮子和锭子之间安装加速轮,加快锭子旋转的速度,把手工生产的工具改成半机械化。大多数纺车是从纺羊毛、纺棉花的劳动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木工做的;安装加速轮也是大家从劳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创造发明。从劳动实践中还不断总结出一些新的经验。譬如纺羊毛跟纺棉花有不同的要求,羊毛要松一些,干一些,棉花要紧一些,潮一些。因此弹过的羊毛折成卷,弹过的棉花搓成条之后,烘晒毛卷和润湿棉条都得有一定的分寸。这些技术经验,不靠实践是一辈子也不会知道其中的奥妙的。为了交流经验,共同提高,纺线也开展竞赛。三五十辆或者百几十辆纺车摆在一起,在同一段时间里比纺线的数量和质量。成绩好的有奖励,譬如奖一辆纺车,奖手巾、肥皂、笔记本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