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全国中考物理光学试题汇编(解析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1887172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全国中考物理光学试题汇编(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0全国中考物理光学试题汇编(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0全国中考物理光学试题汇编(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0全国中考物理光学试题汇编(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0全国中考物理光学试题汇编(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全国中考物理光学试题汇编(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全国中考物理光学试题汇编(解析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中考物理“光现象”试题精编(12001)一、选择题1(济宁)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D)A水中塔 B水面“折”枝 C镜中花 D手影2(咸宁)如图2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B)3(芜湖)物理课上,同学们正以“科技创新让上海世博更精彩”为主题开展活动。如图3所示,以下是几位同学介绍世博会中的物理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C)A图3甲:中国馆主要部分呈现红色,是因为反射日光中的红色光B图3乙:园区多处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图3丙:多数场馆顶部有雨水回收系统,水从顶部流下时重力势能不变D图3丁:游客等待区大量采用喷雾降温技术降低气温,主

2、要利用水汽化吸热4(宿迁)如图4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B)5(黄冈)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成语中的“影”哪个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A)A杯弓蛇影 B形影不离 C形单影只 D立竿见影6(德州)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5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7(河南)如图6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幻灯机是

3、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8(潍坊)如图7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范围是(C)Avf Bfv2f Dfu2f9(鸡西)如图8所示的四种现象或应用中,能用光的折射知识进行解释的是(A)10(宜昌)关于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B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C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一定相等 D

4、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二、填空题11(宜昌)在一张白纸上用红颜料写一个字,把它拿到暗室里,只用绿光照射时,则白纸呈_绿_色,红字呈_黑_色。12(潍坊)如图9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1)平面镜的作用是:_改变光传播的方向;_。(2)灯泡的作用是:_光源_。(3)若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与投影片无关),调整方法是_适当调整镜头与透明胶片之间的距离_。13(梅州)如图10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 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照相机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

5、10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远离 _(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14(鸡西)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将光屏移到图11中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性质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如果要想使像变小,蜡烛应向左 侧移动。15(襄樊)枣阳市素有“中国桃之乡”之称。那漫山遍野的桃花,在三月和煦的阳光中,显得妩媚令人陶醉。我们看到红色的桃花,是因为太阳光照射到桃花上反射红光的缘故。16(菏泽)图12所示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图是C ,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A 17(菏泽)如图13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

6、规律”时(1)不能 用平面镜做实验(填“能”与“不能”)(2)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其好处是:不但可以象平面镜一样反射成像,还可以透过玻璃看到后面的蜡烛,找到像的位置。 。18(扬州)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前者是由于光的_反射_引起的,后者是由于光的_直线传播_引起的。19(烟台)如图14甲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或七种 不同颜色的光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图14乙),则光屏上就出现红色 20(苏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同一高

7、度,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等大、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2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缩小 、倒立的实像当物距为5cm时,成正立放大虚 像,在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放大镜 。三、作图与实验题21(宜昌)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5cm,物体AB、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15所示,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物体AB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不要求作光路图)。答案:见图16。22(黄冈)如图17所示,潜水员眼睛在水下A点处,B点有条小鱼,C点有只小鸟,请作出潜水员观察鱼、鸟的光路图。答案:见图18。23自行车是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它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例如,自行车尾

8、灯就包含了光学知识它本身不发光,但在夜晚,当有汽车灯光照射到尾灯上时,就会发生反射,以引起司机注意尾灯的结构如图19所示,请在图19中画出反射光线,并说明反射光线有什么特点答案:见图20。1.入射光线平行射人,反射光线平行射出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方向相反(答出一条即给分)24(镇江)根据图21中的入射光线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答案:见图22。 25(莱芜)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1)小明同学用如图23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验证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_。(2)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两段完全相同

9、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验证像和物体大小是否相等_。(3)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24所示,点燃蜡烛后,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由此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C _。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26(武汉)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25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

10、出现一个最小(最亮、最清晰) 的光斑,就可以测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的主光轴。(凸透镜的主光轴如图26所示:)小明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高速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或焦点上) 。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该将光屏向上 移动。27(安徽)如图27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入射角i1020304050607080折射角g67133196252307351386406(1)请你结合图,以光从空气进

11、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b_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但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_。(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入射角较小时,入射角i 与折射角g 近似成正比关系;当入射角较大时,正比关系不再成立(答出成正比即得分)28(南昌)【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28甲),看到手指

12、放大 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28乙),看到房屋缩小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有关【设计并进行实验】小明在图29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光屏上像的大小40135缩小3015缩小2020等大1530放大10光屏上没有像8光屏上没有像【结论与应用】(1)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大 ,同时发现象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长 。(2)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远离 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缩短 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29(盐城)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