箐口煤矿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21886210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168 大小:9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箐口煤矿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8页
箐口煤矿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8页
箐口煤矿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8页
箐口煤矿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8页
箐口煤矿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箐口煤矿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箐口煤矿施工组织设计(1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蔡 华 云总 工 : 曹 永 郴总 经 理 : 黄 阿 甲时 间 : 2012-12-16 黔西正湘煤业有限公司箐口煤矿33目 录第1章 :概 述.4第一节:初步设计简介.4第二节: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原则和依据.4第三节: 矿井概况.6第二章 矿井建设施工总体部署.15第一节: 矿井开工的前期准备.15第二节: 工程部署.17第三节: 施工总体方案部署.19第四节: 矿井建设的运输部署.20第三章 三类工程施工方案.22第一节:“五通一平”施工方案.22第二节: 矿建施工方案.27第三节: 土建施工方案.35第四节: 安装施工方案.40第五节: 生产辅助系统施工方案.64

2、第六节: 环保方案.70第四章 保障措施.79第一节: 工期保障措施.79第二节: 质量保障措施.82第三节:安全保障措施.89第四节:矿建工程安全质量措施.92第四节:土建工程安全质量措施.94第五节: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安全质量措施.97第五章 矿井组织机构及管理保障措施.99第一节:箐口煤矿组织机构及管理.99第二节:监理机构及其管理.107第三节:施工队招标方案.108第四节:投资控制措施.112第一章 概 述第一节 初步设计简介“贵州黔西正湘煤业有限公司箐口煤矿”项目初步设计确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45.97年。矿井建设可行性报告、投资估算书、初步设计(含安全专篇)

3、、施工图设计原由正湘煤业有限公司委托湖南第一工业设计研究院编制,该项目所有设计资料均已审批。现对于初步设计(含安全专篇)根据公司要求于2012年委托贵州煤矿安全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进行修篇,修编后的初步设计的矿井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服务年限为49.15年,斜井开拓方式,走向长壁采煤法,布置一个采区,装备一个综采面、3个掘进工作面达产,主井提升采用DT(A)100100型带式输送机型胶带输送机、电机功率为3185kW提煤、RJY45-28/1400型矿用架空乘人装置提人;副井采用JK-21.8/20A型卷扬机牵引、电机功率为256kW、选择MGC1.1-6A型固定矿车,容积1.1m3,长2m,额

4、定装载质量1000kg装置装载,矿井副井及井底车场30kg/m窄轨运输线路,其余安装22kg/m窄轨运输线路,风井安装2BE3-50型液环真空泵二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及高低负压各一趟抽采瓦斯,风井安装2K56-No30型防爆轴流式通风机两台,电机功率560Kw的对旋式通风机通风;副井底主水仓安装MD580607型水泵五台,水泵流量Q=564.8m/h,扬程420.6m,电机功率900kw;主工业广场安装LGFD110/015J型空气压缩机3台(2用1备),排气量20m3/min,排气压力0.8Mpa,电机功率110kW,电压380V;同时配置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瓦斯底抽放巷、瓦斯发电站等安

5、全设施。达产时工程量如下:矿井达产时井巷工程量为18310m,其中岩巷12921m,煤巷5389m;工业建(构)筑物总面积3660,总体积20987.56m3,水池总容积8660m,皮带走廊总长度105m,以及道路、围墙、挡土墙等场区设施。完成行政、公共建筑总面积13440,总体积228996m。矿井设备及安装工程完成。移交生产时井巷工程总量见表1-1斜井方案移交生产时的井巷工程量 顺序项目名称长度(m)净体积(m3)掘进体积(m3)计划移交生产计划移交生产计划移交生产1井 筒3510351040778.8840778.8846973.2246973.222井底车场及硐室14681468175

6、92.7417592.7420987.5620987.563主要运输巷道1200120012732.412732.415354.415354.44采 区1213212132113566113566126525.3126525.3合计1831018310184670184670209840.5209840.5第二节 矿井概况一、地理、交通位置箐口煤矿位于黔西县城北东方向,行政区划隶属于黔西县太来乡管辖,地理座标为东经10601730” 10602330”、北纬2700145”2700545”。矿区中心距贵阳市直距97km,黔西县城44km。贵毕高等级公路从矿区以南10km处的素朴镇经过,黔西至太

7、来公路经过素朴镇到矿区中心,交通较为便利。 二、矿区概况箐口煤矿井田范围由36个拐点圈定。井田走向长12km,倾向宽1.8km,面积为18.518km2。勘探部门2006年底提交报告资源量331+332+333计6714.5万吨,其中331为549.5万吨,332为1580.5万吨,333为4584.5万吨,储量备库核准单位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已于2007年6月批文准核,经设计计算可采储量为4367.48万吨。三、地形地貌矿区位于贵州省中部,属云贵高原斜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起伏较大,一般标高1100-1250m,相对高差150m左右,最高老袜洞1302.6m,属中低岩溶地貌,工业广场位于太来乡箐

8、口村关房组南部的山谷内,标高1182m,下三叠统玉龙山灰岩在区内常形成悬崖陡壁。四、水系矿区东南侧鸭池河切割较深,为区域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720m,矿井最低侵蚀基准面为875m,区内无地表迳流,主要是分布大小不匀的落水洞。五、气象及地震情况该区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历年平均气温18,历年平均降水量1018.5mm,平均相对湿度82%。本区地震烈度为6度。六、地质特征、地质构造:本区地层总体走向北东-南西,倾向东南,倾角820,地层比较平缓,整体为一单斜构造,区内主要构造为太来石人背斜及F1正断层,该区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煤层: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上段含可采煤层2层,即8煤

9、、9煤,其中8煤层为部分可采煤层,9煤层为主采煤层,煤系地层含煤平均厚度4.98m,含煤系数为3.32%,含可采煤层总厚度为3.44m,可采含煤系数为2.29%,煤层特征见下表。煤 层 特 征 表序号层间距厚度可采系数(%)变异系数(%)结构稳定性可采性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813.1429.7321.1501.960.945053简单不稳定部分可采906.572.509658简单较稳定全区可采2.515.313.991000.690.20简单不稳定不可采33.538.5351201.320.5720简单不稳定不可采15.9733.6626.8150.291.550.7730简单不稳定不可采

10、(三)水文地质: 1、地表水系 矿区位于地表分水岭附近,无大的地表迳流,地表水系(体)不发育。野济河流经矿区东北部,多年平均流量为427.70m3/s;历年最高洪水位为758.9m。野济河属乌江支流,为黔西境内第一大水系,其河床标高720m,为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 2、地层富水性 矿区内出露地层从新到老依次为第四系、下三叠统茅草铺组(T1m)、夜郎组(T1y)、上二叠统长兴组(P2c)、龙潭组(P2L)和茅口组(P2m)。岩层整体走向北东南西,倾向东南,倾角平缓,约为8200。 、第四系(Q):以粘土、亚粘土夹灰岩碎块为主,零星分布,厚07.6m,一般厚1.61m,为透水层。 、下三叠统茅草铺

11、组(T1m):上段厚度大于150m,岩溶发育,富水性强;中段砂岩、钙质砂岩、泥岩为相对隔水层,为本区第I号隔水层,富水性弱;下段岩溶发育,富水性较强,岩溶漏斗、落水洞等负地形随处可见,大气降雨补给地下迅速,一般难以形成地表迳流,发育地下暗河一条。、九级滩段(T1y3):该段厚度15.0 74.0m,富水性极弱,为相对隔水层,为本区第号隔水层。、玉龙山段(T1y2):厚235.0340.0m,该层岩溶发育,无地表迳流,大气降水补给地下迅速,富水性强,为区内主要含水层,发育地下暗河一条。、沙堡湾段(T1y1):厚18.4167.57m,该层岩溶不太发育,含水性微弱,为相对隔水层,该段可视为本区的第

12、号隔水层。、上二叠统长兴组(P2c):该层厚度17.6554.94m,岩溶、裂隙局部发育,富水性中等,是矿床开发时间的间接充水含水层。、上二叠统龙潭组(P2L):该层层厚123.92168.87m,为含水性差、富水性极弱的高水头承压隙裂溶隙含水层(组),为主要隔水层,是矿床开采时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上二叠统茅口组(P2m):该组厚度岩溶裂隙较发育,富水性中等。故正常地质构造条件下,茅口组岩溶含水层对矿床开采无充水影响,其上部覆盖有强隔水层P2L。3、断层及其含水性区内发育有F1、F2、F3、F4F8等五条断层。、F1断层:纵贯整个矿区,两盘垂直落差160 350m,造成断层上盘龙潭组9煤层直接与下盘茅口组强含水层相接触,断层带附近岩溶发育强烈,溶蚀漏斗、落水洞呈带状富集分布,数量多,规模大,具有良好的富水性和导水作用。、F2断层:与F1断层大致平行,为F1分枝断层,断层上盘地层岩溶发育,地表落水洞呈条带状分布,具良好的富水性和纵向导水作用;下盘为含煤地层,亦造成9煤层直接与茅口组强含水层相接触。、F3、F4断层均为次一级构造,其富水性和导水作用不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