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江西专版第五单元检测卷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21884082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江西专版第五单元检测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江西专版第五单元检测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江西专版第五单元检测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江西专版第五单元检测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江西专版第五单元检测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江西专版第五单元检测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江西专版第五单元检测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题序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告诫(ji)漫延接踵而至(zhng)风云变幻B霎时(sh) 驰骋 瞬息万变(shn) 穿流不息C懈怠(di) 迂回 纷至沓来(t) 名副其实D俯瞰(gn) 寒噤 目眩神迷(xun) 漫不经心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回荡在简陋的家中,仿佛一阵春雷。B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灾救灾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C一匹匹战马,一队队骑士,在轰隆隆的雷声中拔出利剑,前呼后拥地滚滚而来。D今天是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第一天,参观的人络绎不

2、绝。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未来5年,我国出境游客数量将达到5亿人次左右,周边国家将率先受益。B好的经验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落实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和引导,防止不被用歪了。C今年春季的降雨量与往年相比减少了一倍,抗旱保苗成为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D一代一代传承的好门风,能让我们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里找到真正的人生价值。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

3、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郑板桥一生爱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A B C D5下列汉语知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A“愿望”“冷静”“浏览”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动词。B“美丽的大自然,万物鼎盛。”这句话中的“美丽”和“鼎盛”是褒义词。C“喜悦”“直爽”“轻捷”是一组近义词,都是形容高兴、快乐的样子。D“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67题。(4分)始闻秋风唐刘禹锡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4、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注】黄菊:菊花。君:指秋风。玄蝉:黑色的秋蝉。却:返。飕飗(su li):形容风声。边:边塞。拳毛:拳曲的毛。雕:一种能捕捉小动物的猛禽。眄:斜着眼看。青云:指秋天晴朗的天空。睡眼:指雕在栖息时闭眼欲睡的情态。肃清:形容秋气清爽明净。堪:可。扶病:带病。6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看黄菊”“听玄蝉”,形象而准确地点明了诗人去而复还的情形。B颔联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C颈联和尾联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希望建功立业的豪情。D整首诗表现出诗人对秋的爱,更反映了诗人自强不

5、息的意志。7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首联采用拟人手法,生动地营造了一个奇妙而又情韵浓郁的意境。B“一年颜状镜中来”,是欲扬先抑,是为了衬托出颜状虽衰,心如砥石的精神。C“雕眄青云睡眼开”,这里通过对大雕细致地描绘,表现大雕慵懒的情状。D这首诗不同于一般古代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表现了独特的美学观点和艺术创新的精神。(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1题。(12分)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6、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选自元次山集)8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南流/数十步B此溪/若在山野C道州城/西百余步 D为/溪在州右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1)名_(2)宜_(3)为_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_(2)刻铭石上,彰示来者。_11古人是善于借景抒情的。借助所学知识思考作者通过右溪无人赏识、任使芜秽的遭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3分)_(三)古诗文积累。(8分)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

7、空1分)(1)屋舍俨然,_。(2)潭中鱼可百许头,_。(3)_,在河之洲。(4)_,白露未已。(5)与君离别意,_。(6)八月湖水平,_。(7)_,但余钟磬音。(8)_,只有香如故。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6题。(16分)感念一棵树谢爱军在我的心底始终留存着这样一幅画面:树长悬崖,叶落尽,在风中很精神地摇曳树枝,裸露的根深入崖缝,岩石被树根挤破得出现了裂痕,心为之震惊。悬崖边上的树,是大自然这位丹青妙手雕琢的一处奇特风景。看到这样的风景已有三次了,每一次心里都有一种敬意油然而生。我站定肃立,凝目而望,悬崖边的树便长在我的心里。我清楚记得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图景是小时

8、候在故乡。那时,我家在乡下,村庄四面环山,屋子的背后是岩石,那棵树就长在岩石的缝隙里。哪边有阳光的日子多些,树身就向哪边倾斜,如葵花一样爱着阳光,追随阳光。那时山里人的生活是清苦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上山打柴,下地犁田,顶烈日,冒风雨,辛苦一辈子。那些长着厚茧的双手,那些起了锭的肩膀,正像这岩石缝中长出的树,在告诉生活,他们的不屈与抗争。忘不了,那些年的夏天,脸、手被太阳炙烤着脱了皮,肩膀被担子磨出了血印。我挑着一担谷子艰难地行走在田埂上,不小心脚没有踩稳,谷子全倒在田里。肩膀火辣辣地痛,谷子又全撒了,我开始怨恨命运,咒骂上苍的不公。当我把谷子挑回家,走出后门我看到这棵悬崖边生长的树。突然,

9、感觉自己是多么的愚昧与幼稚。种子在什么地方生长,它是没得选择的,可是既然落地就要发芽、生根、生长,努力地长成参天大树。而我呢,生在什么样的家庭,长在什么样的地方,我能选择吗?不能。然而,我来了,难道我不应该像这树一样活出自己的姿态吗?十四岁的我,就是这样从这棵长在悬崖的树上学会了坚韧。后来,我和村里很多的年轻人一样,从贫穷的山村走了出去,向着日出的地方狂奔。为幸福,为美好的生活,也秉承着这种精神。我们可以辛苦,可以被劳累压弯脊背,但永远会奋斗不息,勤耕不止。故乡岩缝中长出的树,渐渐地长在我的心里,长成了一种坚韧。再次见到悬崖上的树,那是在黄山。此时我已过而立,心境也自然与在故乡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10、。那里奇山异树很多,但都没有给我留太多印象,唯有这棵悬崖上长出的迎客松,让我肃然起敬,难以忘怀。立在峭壁前看岩缝生长出来的迎客松,我似乎感觉到,它在倾听森林深处的喧哗、山涧中溪水的欢歌,它用弯曲的身子听风唱歌,看叶起舞,千年如一日。任凭风吹雨打永远从容淡定,永远以一种向上的姿态立于天地间。悬崖边上的树,壁立千仞,中间有小树绝处逢生,绿意盎然。面对这生长在悬崖边上的迎客松,我想起长年坐在轮椅上的张海迪,想起了霍金。那棵尽人皆知的迎客松,在巨大的青狮石上破石而生。树身高达10米之长,向阳一侧枝丫伸出,犹如伸出双臂欢迎宾客远道而来,姿态雍容优美。在这样的峭壁之上,根下无一撮土,头上是风霜雷电,它居然

11、能够生存下来,而且一活就是千年!张海迪、霍金,还有那些如他们一样与苦难命运抗争的灵魂,他们就犹如这悬崖边上生长的树,永远不向命运屈服。现在,我已届不惑之年。行走在冬的路上,我又见到这悬崖边长的树,心海再次汹涌,它总是以其别样的生长环境告诉人们它的存在。面对命运,生命当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存在?难道不应该像这悬崖上的树那样从容、淡定、向上,不屈不挠吗?这悬崖边生长的树,我一次次见你,一次次深受启迪,对于人生的命运,生命的坎坷更有深刻的认识。一粒树的种子,无论被风吹到哪里,或被鸟儿不经意撒落在何方,所到之处贫瘠也好,肥沃也罢,它总能生长成一棵树。也许寂寞,也许孤独,但它却在孤独的日子汲取天地精华,向地下不断掘进,向阳光不断伸展。树根牢牢地固住地面,树干坚挺地撑出一片天。我怀念悬崖边生长的树,更感念那些如树一样的生命。13文中叙述了作者哪三次看到生长在悬崖上的树?三次分别有怎样的感触?(6分)_14作者明明写了三棵树,为什么题目却取名为感念一棵树呢?请说说理由。(3分)_15请说说对下列句子的理解。(4分)(1)立在峭壁前看岩缝生长出来的迎客松,我似乎感觉到,它在倾听森林深处的喧哗、山涧中溪水的欢歌,它用弯曲的身子听风唱歌,看叶起舞,千年如一日。(从修辞角度)_(2)一粒树的种子,无论被风吹到哪里,或被鸟儿不经意撒落在何方,所到之处贫瘠也好,肥沃也罢,它总能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