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考研重难题解析第 第11章西方经济学流派和经济学史

上传人:xuz****an 文档编号:121883316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考研重难题解析第 第11章西方经济学流派和经济学史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宏观经济学考研重难题解析第 第11章西方经济学流派和经济学史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宏观经济学考研重难题解析第 第11章西方经济学流派和经济学史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宏观经济学考研重难题解析第 第11章西方经济学流派和经济学史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宏观经济学考研重难题解析第 第11章西方经济学流派和经济学史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考研重难题解析第 第11章西方经济学流派和经济学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考研重难题解析第 第11章西方经济学流派和经济学史(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章 西方经济学流派和经济学史11.1 概念题1卡塞尔购买力平价说。答:购买力平价说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汇率决定理论,其理论渊源可追溯到16世纪,对之进行系统的阐述是由瑞典学者卡塞尔于1922年完成的。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说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其基本含义是: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它在该国国内具有对一般商品的购买力。同样,外国人之所以需要本国货币,也是因为它在本国具有购买力。因此,对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的评价主要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比较。卡塞尔购买力平价可以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说和相对购买力平价说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说认为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即取决于不同

2、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之比,其公式是。相对购买力平价学说则将汇率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归因于两个国家在这段时期中的物价水平或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其一般形式是,它意味着汇率的升值与贬值是由两国的通胀率的差异决定的,2斯密看不见的手原理以及真实票据说。答:斯密认为,当个人盘算自己的利益,努力使自己的产品具有更高的价值时,他就不自觉地实现了社会利益,就像他受到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这就是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而实现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的机制,正是自由竞争。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市场上的每个厂商都力图用他的资本,生产最大的产量;每个消费者都力图用他的收入,达到最大的满

3、足。他可能并不企图增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他增进的公共利益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和安乐。他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尽管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直接追求的。他在追逐自身利益的同时,也经常促进了社会的利益,且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还大。生产者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时,需要首先考虑社会的需要,满足公共的利益,这是不需要有人督促的。亚当斯密在形成他的“看不见的手”经济理论之时,也不得不面对这一问题:“看不见的手”,在多元准备体系下,是否能够引导发银行之间自由竞争的过程呢?斯密觉得,只要银行严格依照他所说的“真实票据论”行事,多元准备体系就能有效运转,中央银行

4、制度就无需存在。斯密的银行业“真实票据理论”的定义是:银行应主要投资于短期商业票据(体现着实际生产的票据),并且,这一做法将使贸易能制约信用的供给,而不会引起通货的膨胀或是紧缩。斯密认为,为了银行自身的利益和安全,银行不能去贴现真实票据以外的票据。因此,真实票据论的效果在于:把银行的盈利资产限制为真实票据将使银行的负债量自动地被限制在尽人意的水平上;它将使负债的数量依“业务的需要”变动。根据真实票据理论,银行超量发行的纸币将被返还到发行的银行,这就是回流定理,过度发行会造成挤兑银行的危险。11.2 简答题3一些经济学家对拉弗曲线的主要批评观点有哪些?答:“拉弗曲线”产生后,遭到了凯恩斯主义者和

5、其他一些经济学家的纷纷批评。主要批评观点如下:(1)怀疑“拉弗曲线”的形状。经济效应和会计效应的确切内容究竟有哪些?它们之间究竟如何互相影响?拉弗并未详细论证。有的经济学家根据美国历年统计资料考察税率和政府收入之间的关系,以曲线形态表示,却与“拉弗曲线”根本相悖,是一种无规则状态。因此,“拉弗曲线”的形状,实际上并不确切。 (2)减税主张是建筑在“美国处于禁区内”这一前提之上的,但供应学派和拉弗本人都没有证明这一点。根据“拉弗曲线”,假如美国不是处于禁区内,就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3)减税并不能刺激工作。当税率降低时人们的收入的确会提高,可是收入提高,人们可能不想增加工作,因为很多人认为只要有

6、相当的收入就可以了。其原因在于人的时间、精力均有限,不断增加工作,会使工作的机会成本很高,如失去休息、娱乐、接受文化、教育等机会。只有少数人例外,如刚参加工作的人或收入较低的人等,因为要养家糊口,对减税比较敏感。有些经济学家根据历史统计资料,证明税收的变动在总体上并不影响工作量。 (4)减税也不会刺激储蓄。人们的储蓄往往有预定目标,例如供子女上大学,或用于自己退休以后,补贴生活所用等。因此与税率的变动并无多大关系。(5)拉弗把整个宏观经济问题仅用一条曲线表示,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实际上,税收制度和经济活动是非常广泛、非常复杂的,其中存在着许多因素,例如经济所处的周期状态,财政赤字情况,负债情况

7、,就业问题,利率和货币政策如何等。而供应学派却只从供给方面片面地考虑减税的结果,这是把问题简单化了。相关重要概念回顾:拉弗曲线:指反映税收与税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供给学派主要代表之一的拉弗提出。拉弗认为,在增加生产的各种刺激中,最主要的是税收。税收的多少与税率之间存在着一种函数关系,它可以用直角坐标曲线表示,即拉弗曲线。如图11.1所示。图中的横轴代表税收收入,纵轴代表税率。图11.1 拉弗曲线O点税率为0%,税收收入为零;B点税率为100%,税收收入也为零;在此税率区间,税收变化量呈OAB形,即为拉弗曲线。图中的阴影为课税“禁区”。“拉弗曲线”的中心意思是,税率存在一个最佳点,高于和低于最佳

8、点都会减少税收收入。更应引起注意的是,税率过高将会扼杀税源的正常增长,因而更应尽量避免。由于拉弗曲线是在1974年12月的一次午餐会上,拉弗向福特政府的助手切尼讲述其减税理论时在餐桌上画出来的,所以又称之为“餐桌曲线”。11.3 分析论述题4。简述供给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分歧。 答:供给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供给与需求哪个更重要?凯恩斯主义认为,有效需求不足,阻碍了生产,是需求决定供给;供给学派认为,“滞胀”在于供给不足,是过分刺激需求的结果,供给决定需求。实际上,正如马克思主义所认为的,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是相互影响的,没有生产和供给,就没有消费和需求;反过来,没

9、有消费和需求,也不会有生产和供给,只是要看在某一时期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哪里。 第二,储蓄是抑制还是保障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把储蓄当成总需求力量中的“漏出”,是对消费需求和收入增长的制约。供给学派则认为,没有高的储蓄率,就没有强劲的资本形成能力,也就没有较高的投资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实际上,储蓄确实是资本积累的源泉,但也确实形成对消费的制约。储蓄率应当多高为宜,还要由各国和各人的经济实力决定。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年龄结构等都会对储蓄率产生影响。 第三,税收和税率的影响该怎样认识?凯恩斯主义主张累进所得税制,因为高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低,实行累进所得税,不仅可使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不

10、至太多,又可从高收入者那里取得税收用作转移支付提高低收入者的消费支出水平,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需求。不仅如此,大量政府财政支出也需要高额累进所得税来支撑。供给学派则认为,税率的提高会抑制经济的内在活力,阻碍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显然,他们双方的看法都从某一方面反映了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实际上,边际税率的高低也应当有个正确的“度”,这个“度”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以及各个国家在不同经济发展时期都应当有所区别,应当是个动态的概念,服从各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四,转移支付和就业该怎样安排?凯恩斯主义主张应由国家担负起提供就业和转移支付的责任,这就需要扩张政府的功能。供给学派则反

11、对这样做。显然,这是两个学派对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有不同认识的结果。从实际情况看。如果经济完全让市场决定,恐怕不少社会问题确实难以解决。拿就业来说,许多失业的劳动者,不是不想工作,而是找不到工作,并不是救济金促使他们不肯劳动,而是社会难以给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出场,不提供必要的就业机会,不提供起码的生活费用,是不行的。当然,政府转移支付的水平应当适当,要把失业和贫困救济与增强就业意愿适当结合起来。第五,政府干预规章制度是多些好,还是少些好?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包括制定制约经济行为的规章制度;而供给学派反对国家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主张经济自由些,规章制度精简些,让企业手脚

12、放开些。实际上,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政府不干预经济是不可能的,必要的规章制度也绝不可少。否则,市场中的经济主体将缺乏统一的行为规范和行为规则,市场秩序势必混乱。当然,规章制度的制定也要有利于生产力发展,规章制度不在数量多少,而在于是否合理。5试评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政策含义。答:(1)通货膨胀与失业的非交替性 后凯恩斯学派的价格形成理论表明,在制造业中,由于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型的,厂商在成本之上进行加成定价,这个定价机制意味着是大公司而不是政府当局在操纵价格,而且在企业就业人数不变的条件下,任何成本的上升或加价比例的提高都会导致价格上涨。这也意味着价格的

13、上涨与失业之间没有主流经济学所说的替代关系。在逻辑上,价格上涨完全可以在就业率或失业率不变的情况下出现,因而,政府采用扩大失业降低通货膨胀的办法是无效的。按照后凯恩斯学派的理论,治理通货膨胀的办法不是采用宏观的紧缩政策,而是微观的反垄断政策和价格管制政策等。这个分析及其政策含义对于因垄断原因而导致价格上涨的经济来说,尤为重要。 (2)收入分配格局影响总需求和经济增长 后凯恩斯学派的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总需求水平与收入分配有密切的联系。经济体系若要保证实现充分就业水平下的产出,就必须有相应的总需求水平特别是投资需求水平。而较高的投资水平在均衡的条件下要求有相应的储蓄水平,由于来自利润的储

14、蓄倾向大于来自工资的储蓄倾向,在逻辑上要求利润在总产出或总收入中的份额上升,因此,收入分配的格局要求适应需求水平和经济增长。按照这个逻辑,如果投资需求下降而消费需求上升,为保持较高的总需求水平和充分就业,就需要扩大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换句话说,收入分配要向非财产收入者倾斜。如果要素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不能实现所要求的分配格局,政府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收入再分配政策以适应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要求。这一分析的政策含义对经济增长过程中伴随着收入差距拉大的经济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3)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导致经济过热和经济危机 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理论表明,货币的供给并不像主流经济学所说的完

15、全由中央银行或货币政策当局来控制。按照他们的理论。货币供给产生的逻辑是,经济的发展和投资者的预期都会导致扩大融资的需要,而银行从赢利性的角度考虑(或在其他体制下的考虑),必然会扩大贷款,而贷款又会增加存款和增加准备金的需求,结果导致货币存量和货币基数的扩大,货币供给由此而内生地扩大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会导致更多的项目融资,由此导致经济过热。但是,融资的主观需要并不意味着融资具有客观的合理性,因为融资的项目事后可能证明并不是有利可图的,来自项目的现金流量不足以偿还融资的资金和利息,一旦还款的链条中断,经济过热就会最终演变为金融危机。这一分析的政策含义是,不能简单地实行所谓的“单一规则”,即将货币

16、供应量的增长率与国民收入的增长率挂钩,那只是一个事后的结果,重要的是在事前完善银行贷款对融资者的资质审查、银行自有资本金和准备金数额以及银行保险等制度规定。这个分析和结论已被拉美和东亚金融危机的经验所证实,在有些采取赶超战略的国家中,融资的冲动更多地来源于各级政府而不是企业,由于政府与银行之间的密切关系,货币供给的扩张和经济过热的形成更容易,从而也更容易导致经济泡沫和金融危机。 (4)经济结构的动态变化也会导致经济增长的波动 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增长理论表明,经济体系能否保证持续、稳定和均衡的增长,不仅需要有保持稳定的总需求水平和相应的收入分配格局,而且还需要有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的调整。因为在增长过程中,技术和需求都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生变动,也可以说,经济增长的实质就是结构的变动,没有结构的变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