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崇义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阳明班)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879504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崇义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阳明班)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省崇义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阳明班)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西省崇义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阳明班)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西省崇义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阳明班)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西省崇义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阳明班)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崇义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阳明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崇义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阳明班)(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崇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阳明班)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记好笔记是学好历史的前提,下图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断,请指出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A.禅让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科举制2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是历史的进步,主要是因为A.建立了世袭制 B.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建立了国家 D.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3左传“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此处鼎的主要功能是A生活用品 B祭祀礼器 C权力象征 D生产工具4钱穆在中国社会演

2、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分封制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 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观念淡漠 D.专制王权强大6皇位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在中国古代是一种成熟的继承制度,但各种权贵势力如干政的宦官、外戚后妃集团常常出于各自的利益,

3、干扰嫡长制的实行,出现了许多白痴皇帝或幼帝,造成了朝政混乱。这反映了A.君主权力受到挑战 B.皇权至上带来的后果C.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D.嫡长制影响社会稳定7秦统一后,秦郡的划分十分重视地理区域的作用,往往一郡自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每郡都以肥沃盆地或平原为核心而推广于四周之高原或山地。这样的划分客观上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B遵循“犬牙交错”的区划原则C有利于古代经济的发展 D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8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巡游天下,采纳齐鲁儒生刻石颂德的建议,在齐、楚旧地七处刻石。下表是刻石部分内容。内容刻石名称“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泰山刻石“大圣作治,建定法度

4、”“普施明法,经纬天下”之罘刻石“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碣石刻石“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絮诚”“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会稽刻石据表可知,秦朝A以法治强化伦理观念 B注重社会行为规范的建设C对齐楚旧地恩威并施 D以神权维护统治的合法性9唐朝诗人孟郊在七言律诗登科后写道:“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此时孟郊已46岁。材料从侧面反映了科举制A有利于选拔人才 B引领人们的价值观C加强了中央集权 D冲击了土族门阀制度10清朝的密折制度规定,皇帝特许的官员可以将相关政务、人事等方面的第一手情况“密折奏事”,由专人送达御前,并由皇帝亲自批答。这一制度

5、的推行A利于皇帝严密掌控行政体系 B确保了官员皇递奏折的权利C消除了臣下与君主间的隔阂 D建立起近代文秘制度的雏形111852年太平天国发布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1911年湖北军政府发布奉天讨胡檄。这表明A两者均以实现民族独立为革命目标B湖北军政府继承了太平天国未竞事业C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目的相同D两者都利用民族矛盾为政治斗争服务12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杨秀清频繁使用代天父传旨的特权,其中多是为了处理内部矛盾,排挤异己。后来他更假借代天父传旨,要求洪秀全把他加封为“万岁”。这体现出A拜上帝教与中国皇帝制度相结合 B太平天国权力争夺借助宗教迷信C杨秀清掌握了太平天国的实权 D太平

6、天国定都后战局渐趋恶化13政治因素在中国服装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太平天国起义者曾把批判矛头对准“辫发顶戴”的满清政府,要求“复中原古制”。这说明太平天国A转变为封建性质政权B实现了近代中国生活剧变C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 D把服饰变革作为反清内容14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派出四批留美幼童,其中绝大部分学成归国后在军政和实业部门就职,在政治上基本是清政府的拥护者。1905年前后留日学生近万名,其中公派生的相当部分转向革命或同情革命。出现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科举考试制度的废除 B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C国内武装起义的推动 D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15下图是甲午战争期间中日两国海军机

7、构示意图,由此推断甲午海战,中国失败的原因是A清政府军事体制的落后 B日本舰队数量比中国多C中方军事指挥失误、避战自保 D日本采用行省制,有利于统一调度海军力量16下面19世纪末流传于民间的宣传画,该图最有可能和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太平天国 B.维新变法 C.义和团 D.辛亥革命17下表是八国联军侵华兵力统计表。此表说明国家兵力国家兵力日军21634人法军7080人俄军15570人奥地利军429人英军10653人意大利军2545人美军5608人德军8401人A.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当时日本是侵华的主谋C.列强侵华达成利益一致 D.清政府成为列强代理人18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

8、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19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B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C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D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

9、国梦成-富强梦启航20辛亥革命前,民间家中几乎都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到民国时期很多人家中却改作“天地国亲师”,甚至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亦如此。这一变化反映了A辛亥革命影响日益广泛 B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C新文化运动推动的结果 D近代国家观念正逐步地形成21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提出:“农民要除去穷困和痛苦的环境,那就非起来革命不可。而且那大量的贫苦农民能和工人握手革命,那时可以保证中国革命成功。”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 B决定联合农民阶级,实行工农武装割据C把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进行革命 D提出由国民革命向土地革命转变的方针22“历

10、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曾国藩讨粤匪檄)这反映出作者A以维护儒学礼仪人伦为号召B以维护湘鄂地方安定为目的C以维护清朝政治秩序为己任D以反对西方宗教传播为核心23下表为不同报刊对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新闻来源地报道的主要内容北京晨报青岛问题当以死争,被拘同学应宜营救,此罢课之第二理由也天津大公报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曹汝霖宅之焚烧日本大阪朝日新闻北京烧打起排日学生的暴动A火烧曹汝霖宅是事件的导

11、火线 B学生在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波及全国所有的大中型城市 D学生展开盲目的排日行为24孙中山在五权宪法中说:“至于我们民国的约法,没有规定具体的民权。在南京订出来的民国约法里头,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那一条,是兄弟所主张的,其余都不是兄弟的意思。”孙中山批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原因是其A没有体现孙中山的革命思想 B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C没有实现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D没有贯彻五权分立的制宪理论25清末预备立宪之后,梁启超说:“在民主专制之下,宪法徒具一纸空文,议会只是尸位素餐。然而,专制政体久而久之亦失人心。除了再革命之外,别无他途。”梁启超意在说明A辛亥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

12、B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根深蒂固C清廷专制体制导致革命爆发 D君主政体是革命出现的根源二、非选择题(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互不隶属,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有明一代,地方上先后设立巡抚30余处,总督1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 在清政府致力于实行立宪政体之后,它处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行政制度的改革。在义和团事件之后不

13、久,政府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整饬吏治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但是这种努力遇到了很多困难。造成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和官僚制度落后过时的原因被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存在着“捐纳”制度,特别是卖官鬻爵。以前当政府需要额外收入时,它就临时求助于卖官鬻爵的办法,但是自从太平军战争以后,这个制度就成了一项长期措施。结果官场中有很多人是以金钱或军功获得他们的官职的。人们认为这种作法造成了大量的贪污腐化。此外,有很多官署几乎没有职守。在中国,子女们被认为应遵循由父母规定的成例行事,因此,由历代皇帝设立的衙署即使在时移世易和需要改组时,仍然被保持了下来。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

14、知识,说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的原因及其特点。(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行政制度改革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目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0分)27关于鸦片战争,许多历史学家基于史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结论差异很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正当满清嘉庆、道光两朝国势开始下降的时候,世界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变成走遍世界寻求殖民地的头等侵略国了。随着工业的发展,英国涌现了许多新兴工业大城,这些工业城市具有大规模的工厂,制造着各种工业品。由于英国工业的飞跃发展,提高了商品对殖民地和其他国家输出的要求;又由于新式交通工具的使用,英国得以广辟新市场和新殖民地。在印度,英国侵略势力继续向广大腹地推进,获得剥削殖民地的无限利益。这个贪婪强暴而又在印度积有经验的英国海盗,对满清政府统治下的封建中国,抱着极大野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