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题(卷)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1873724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题(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秋(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题(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秋(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题(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7秋(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题(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7秋(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题(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秋(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题(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题(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锐不可当(dng)引吭高歌(hng)桅杆(wi) 澎湃(pi)B娴熟(xin) 一丝不苟(gu)咆哮(po) 歼灭(qin)C镌刻(jun) 翘首而望(qio)屏声敛气(bng) 刹那(sh)D旌旗飘扬(jng) 沃野平畴(chu)纷纷溃退(ku) 仲裁(zh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摧枯拉朽记忆尤新震撼人心笼罩B世事苍桑 风华正茂 色彩斑斓 荟萃C天翻地覆 恢宏壮丽 殚精竭虑 缅怀D从容不迫 眼花瞭乱 震耳欲聋 由衷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2、是()(3分)A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B恒大队锐不可当,尤其是那几位年轻中国小将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C长沙以“湘江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为契机,提质大河西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D站在左宗棠故居前,我不禁浮想联翩,时空转换,似乎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4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将“领会”改为“领悟”。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起强烈共鸣。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起强烈共鸣”互换位置。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

3、况。删掉“通过”或“使”。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去掉“防止”或“不”。5下面有关新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标题、导语和主体通常是一则消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B新闻语言平实概括,作者的感情不能流露在字里行间。C导语一般以简要的文字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具吸引力的事实。D新闻的主体部分承接导语,扣住中心,用足够的材料、典型的事例展开导语中已点明的新闻事实,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6名著阅读。(5分)材料1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胡愈之材料21936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

4、的地方”,切实了解这些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1)材料中的“他”是谁?(2分)(2)“他”写成的这本书的名字是什么?曾易名为什么?(3分)7综合性学习。(6分)本报讯今年“五一”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匠心传世讲述了八个工匠“八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在喧嚣中坚守匠心的宁静,追求技艺的极致境界,以“大国工匠精神”,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刀尖舞者雕刻人生】钞票上人像的雕刻是最后一道防线,必须做到极致才能达到防伪的效果。一位成熟的雕刻师需要培养十年。马荣是我国第一位人民币人像雕刻的女雕刻家。她说:“钞票的凹版雕刻需要用

5、心来创作。”凹版雕刻有一个特点,是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中间如果任何一个点或一个线刻坏了,之前几个月的努力都将归零,推倒重来。【深管镗孔贯直人生】戎鹏强是北重集团特种机械厂深孔镗工,他主要负责对火炮身管内膛进行精镗,是确保火炮打击精度的关键工序。而这种特种钢管,要能承受六百多度的高温,指甲盖大小的面积可以承受超过一吨的压力,并且保证稳定工作十万小时以上,要求加工精度极高。他用十年时间,攻克“超长径比小口径管体深孔加工”技术,填补了国内深孔加工领域空白。(1)下列作为以上这则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八个工匠八双劳动的手B“大国工匠”打造“优质制造”C马荣的极致雕刻人生D戎鹏强填补国内深

6、孔加工领域空白(2)从这则新闻看,“大国工匠精神”指什么?对我们的学习或生活有何启示?(4分)二、阅读探究(34分)(一)(12分)别了,“不列颠尼亚”新华社香港7月1日电(记者周树春杨国强徐兴堂胥晓婷)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

7、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再有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了。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

8、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

9、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8文章的标题有什么妙处?(4分)9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4分)10文末“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

10、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一句中,为什么将时间具体到“零四天”?(4分)(二)(22分)天舟一号发射成功中国首单“太空快递”发出天舟一号发射成功将对天宫“太空加油”中国首单“太空快递”发出4月20日19时41分,搭载着中国首艘太空货运飞船天舟一号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升空,约596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天舟货运飞船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组成的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首次飞行试验。此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的收官之战,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胜利完成“三步走”(载人飞行阶段、空间实验室

11、阶段和空间站阶段)战略中的“第二步”任务,意味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零窗口”送“快递小哥”入轨天舟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空“快递小哥”。它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总长10.6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太阳帆板展开后最大宽度14.9米,起飞重量约13吨,是目前中国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航天器。“天舟一号块头虽大,却有一颗细腻的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部载人航天器总体研究室副主任张健说,天舟一号的货架采用基于蜂窝板、碳纤维立梁的梁板结构,让其整体结构变得又轻又强壮。据悉,天舟一号的物资上行能力约6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具备独

12、立飞行3个月的能力。本次发射首次采取“零窗口”发射模式,按照预先计算好的发射时间20日19时41分,让火箭准时点火升空。负责此次运送任务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也不简单,它是为中国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采用绿色环保的液氧煤油推进剂。这是它首次成功将天舟飞船送入预定轨道。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遥一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将开展3次对接3次“加油”天舟一号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为天宫二号“送货”,开展俗称“太空加油”的推进剂补加实验。期间,天舟一号将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先后进行3次自主交会对接、3次推进剂在轨补加,以突破和掌握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关键技术。在天舟

13、一号之前,掌握了在轨推进剂补加技术的国家只有俄罗斯和美国,其中,实现在轨加注应用的只有俄罗斯。按计划,天舟一号入轨两天后,将与天宫二号进行首次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然后进行推进剂补加实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系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雷剑说,此次“太空加油”采用无增压气体损耗的气体回用法,通过两个航天器的燃料储箱之间产生的压力差,将推进剂从天舟一号自动输送到天宫二号上。这种方法的气体资源利用率高但过程复杂,分为29个步骤,每步都需要精细控制,整个补加过程要持续几天。首次补加推进剂之后,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组合体会进行约两个月的在轨飞行。随后,天舟一号飞船撤离天宫二号,从另一侧与天宫二号进行绕飞交会对接,并

14、进行推进剂补加。在完成绕飞实验后,天舟一号将与天宫二号再次分离,两个飞行器独立飞行3个月。在这3个月的末期,两个航天器将用6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实现最后一次对接,验证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技术,并进行推进剂补加。在天舟一号之前,中国掌握的交会对接技术需耗时两天左右。进行13项太空实验鉴于未来天舟飞船要承担为中国空间站输送物资的任务,天舟一号此次还携带了40台科学实验设备,将进行新型元器件在轨验证,空间环境探测、力学环境测量、生命科学方面等13项太空试验。完成既定任务后,天舟一号将受控离轨,陨落至预定安全海域;天宫二号留轨继续开展拓展试验和应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9月21日立项以来,25年间始终

15、按“三步走”战略分步推动实施。当前,空间站研制建设阶段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中国计划在2022年完成空间站的在轨组装建造。天舟一号首次发射任务取得成功,将对后续运送空间站核心舱、实验舱等任务起到重要作用。(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4.21)11本文以小标题连缀全篇有什么好处?(4分)12“据悉,天舟一号的物资上行能力约6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具备独立飞行3个月的能力。”句中“约”字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13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天舟一号块头虽大,却有一颗细腻的心”这句话的理解。(4分)14天舟一号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为天宫二号“送货”,要与天宫二号先后进行3次自主交会对接、3次推进剂在轨补加,以突破和掌握推进剂在轨补加等关键技术。通过阅读文章,你能用简洁的语言分析说明一下这三次对接的时间和任务吗?(4分)1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文章回答问题。(6分)材料1美联社报道:中国20日发射该国第一艘将与空间实验室对接的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