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农业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1871820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区农业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在全区农业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在全区农业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在全区农业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在全区农业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全区农业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区农业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全区农业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一、关于救灾工作全市救灾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4月26日,全市救灾工作会议在重庆广场宾馆召开,市领导陈光国、康纲有、夏培度出席了会议。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区市县政府分管领导、救灾办主任和救灾科科长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总结重庆直辖8年来全市救灾工作,表彰先进,安排部署20XX年救灾工作。会上,通报表彰了万州等14个区市县和市发改委等14个部门及单位,市政府救灾办主任方佳军作了工作报告,万州、黔江、北碚、永川等4个区县和市气象局、国土房管局、民政局、防汛抗旱办等部门和单位作了大会交流发言,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光国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的主要精神是:1、统一思想,进一步

2、提高对做好救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好救灾工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是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检验干部工作水平,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富民兴渝,努力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重要保障。2、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救灾工作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根据全市灾情会商,今年全市洪涝、低温阴雨、有害生物、地质灾害和森林火灾、风雹雷暴等自然灾害较去年偏重,地震活动水平高于去年,干旱与去年相当;而且近年来呈现出风雹灾害早发、地质灾害突发、干旱灾害频发、洪涝灾害晚发、有害生物灾害暴发等新特点;从今年已发生的自然灾害来看,也表现出种类多、强度大、损失

3、重的特点。总体上看,今年全市自然灾害形势非常严峻,防灾救灾工作任务相当艰巨。3、强化措施,认真做好防灾救灾各项工作。20XX年全市救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坚持“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切实抓好预测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宣传培训等基本环节,全面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好防灾救灾工作的具体措施是“六坚持六提高”和“六到位”。“六坚持六提高”,即:一是坚持预防为主,提高防灾救灾工作的预见性;二是坚持落实预案,提高防灾救灾工作的有

4、序性;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防灾救灾工作的应急性;四是坚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救灾工作的科学性;五是坚持依法治灾,提高防灾救灾工作的规范性;六是坚持突出重点,提高防灾救灾工作的针对性。“六到位”,即:一是预案落实必须到位;二是工程建设必须到位;三是物资储备必须到位;四是队伍组建必须到位;五是宣传教育必须到位;六是救助安置必须到位。4、加强领导,打好救灾工作总体战。一是各级政府要把救灾工作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二是要加强部门的协调配合。三是要抓好救灾队伍建设。我区20XX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20XX年,我区自然灾害偏多、偏重发生。一是农作物损失较大。全区农作物受灾面积万公顷,成灾面积万公顷,绝收

5、面积万公顷,粮食因灾减产8066吨。二是农房倒塌较多。全区因灾损坏房屋5349间,倒塌房屋3023间,出现局部山体滑坡301处,紧急转移安置灾民107户、349人。三是其它损失较为较重。全区山坪塘崩缺82口,出现险情103口;渠堰损坏628处、10305米;便民桥、村道公路桥损毁26座,乡村道路受损32条、74处、13520米。损失成鱼15吨,鱼苗33万余尾,大风吹断各种树木19643根,电线杆、电话杆、广播电视专用杆627根,输电线万米。据不完全统计,全区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310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近1000万元。20XX年我区主要自然灾害发生趋势预测及对策措施4月27日上

6、午,区政府召开了全区自然灾害灾情会商会。据灾情会商预测,同全市趋势情况大体一致,今年我区各种自然灾害有可能偏重发生,防灾救灾形势严峻,丝毫不容懈怠。一是洪旱灾害趋势。20XX年全区降水量1050毫米左右,较历年略偏少,降雨相对集中在56月,汛期有34次大到暴雨,局部地区有洪涝、风雹灾害发生, 5月中旬、6月下旬、10月中下旬有连阴雨。长、乌江及其它溪河洪水为一般洪水,汛期乌江洪水可能出现高水位。伏旱天气在25天左右,其间有20天左右的35以上高温时段,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9以上。二是地质灾害趋势。今年,预测长江、乌江沿岸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渝怀铁路涪陵段沿线、涪陵至白涛319国道

7、、涪丰北线、两蔺公路等重要交通干线和乡镇公路建设由于人为形成的高切坡,以及后山部分乡镇地势陡峭、地质结构差,危岩、滑坡、崩塌也易出现。预计我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为4月中旬至10月底;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应以整个施工期作为重点防范期。三是地震活动趋势。重庆市属中强地震频发的地域,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三峡库区是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近年来,重庆地区的地震活动一直比较活跃,有感地震连续不断,涪陵、长寿已成为了新的地震活动区。随着三峡工程建成蓄水,水库蓄水后诱发地震的潜在可能性增大。四是森林及农作物有害生物灾害趋势。据调查,20XX年全区共发生松材线虫病、马尾松毛虫、蜀柏毒蛾

8、等各类森林病虫害万亩,其中轻度发生万亩,中度发生万亩,重度发生万亩。大春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预计发生面积235万亩次,其中稻瘟病、稻纹枯病、稻螟虫、稻飞虱以及玉米纹枯病等将中等偏重发生。五是畜禽疫情趋势。主要表现为:存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动物重大疫病输入性发生的风险;随着从区外引进畜禽良种的增多,以前我区未曾发生或少见的畜禽疫病有可能出现;老病新发和非典型性疫病产生的可能性加大;并发、继发感染将会越来越普遍。针对各种灾害发生趋势,按照全市救灾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涪陵实际,各乡镇和区级有关部门务必切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预防,增强防灾救灾工作的主动性。一是抓好灾害预测预报。建立和完善防灾救灾

9、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扎实开展灾情会商。区上每年4月、6月、9月分别召开定期灾情会商会议,并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进行灾情会商,同时发布灾情预报。各乡镇也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灾情会商,及早研究分析灾情,以此增强救灾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二是抓好监测预警工作。实行专业监测和群众监测相结合,重点建立完善群测群防机制,加大对重点时期、重点地区、重点工程的监测巡查力度。三是抓好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2、完善预案,提高防灾救灾应急能力。一是要建立完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各乡镇和区级有关部门要制定完善各项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做到早制定、全覆盖、真到位、行得通。二是要加强抢险应急队伍建设,强化应急抢险实战演练,

10、推动防灾救灾工作步入按预案行事的规范化轨道。3、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抓好防灾救灾工作。一是抓好防汛抗旱工作。要落实防洪预案,加强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做好防汛抢险物资储备。认真组织开展防汛大检查,抓紧度汛应急工程建设和病险工程整治。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侵占河道、违章设障等阻碍行洪的违法行为。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传递处理重大雨情、汛情、险情和灾情。要在一手抓防汛工作的同时,一手抓抗旱工作,及早做好抗御伏旱的充分准备。尤其要把解决城镇居民和农村人畜饮水困难作为抗旱工作的重点,千方百计保证生活用水。二是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及地震预防工作。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各乡镇要在5月底前编制完成突发性地质灾害

11、应急处置预案和地质灾害的防灾预案,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汛前,要对本辖区内的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拉网式排查,认真填写防灾工作明白卡、防灾避险明白卡;要建立观测点,作好记录和数据分析,搞好监测预警,发现较大变化,立即采取预防措施,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和防治预案,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尤其要对新发生的危及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基础设施的地质灾害点加强监测。要搞好监测人员培训,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监测预警网络,建立落实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值班、灾情报告等制度。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开展搬迁和治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地震工作方面:区地震局要加快区地震监测站建设,力争在6月底建成投入使

12、用,及时向区委、区政府和区地震工作领导小组报送地震监测活动情况。要大力推进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进一步细化地震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加强地震基本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有效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三是抓好低温阴雨、防雹增雨及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据测报,今年我区初夏后期有连阴雨天气,9月中旬后期低温阴雨灾害比较严重,要提前落实好以早避灾、抢种抢收等一系列避灾增产措施。要进一步安排好作业点的布局,加强作业调度,努力提高消雹增雨工作质量。要加强雷电灾害监测预报,开展防雷安全检查整顿,搞好雷电灾害防御。四是抓好有害生物灾害和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要强化病虫监测、调查和预

13、测预报工作,加大对主要疫病虫害的监控力度,随时掌握发生发展动态,及时发布病虫情报。要切实加强流行性、暴发性有害生物灾害的防治工作。大春农作物要重点抓好水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纹枯病的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灾害要重点抓好松材线虫病、马尾松毛虫、蜀柏毒蛾的防治。要加强检验检疫工作,加大检疫执法力度,防止外来有害生物的侵入,控制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传播和蔓延。要制定和完善突发动物重大疫病应急预案,强化免疫、检疫、监测等综合防疫措施,对内立足于防,对外立足于堵,综合提高动物疫病的抗病能力和防控水平。当前,要继续查漏补缺,重点是提高免疫密度,提高牲畜圈舍消毒面,加强检疫堵源和及时通报动物疫情。五

14、是抓好森林防火工作。要在林区主要道路口书写警示标语,告诫过往行人;加大对林区群众安全用火的宣传力度,做到森林防火家喻户晓;利用好各地护林人员,加大巡山护林力度;在易发山火的重要时段,狠抓违章用火的查处工作;对林区承包经营开发户的用火情况,要适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改。4、多方筹资,保障救灾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区乡两级财政每年要安排必要的救灾工作经费。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救灾资金。灾害发生后,各乡镇要迅速准确将受灾情况报告区政府救灾办及有关部门,区级有关部门要及时开展调查搜集灾情,积极向对应的市级部门报告争取民政救灾、防汛抗旱、以工代赈、危岩治理、扶贫救灾、交通水毁、教育救灾、广播电视救灾、卫

15、生防疫救灾、农业生产救灾、财政预备费救灾等经费。5、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防灾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各地各部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牢固树立“防大灾、抗大灾、救大灾”、“防灾保安全,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把救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目标责任,做到思想上到岗、行动上到位、指挥上到点,落实好各项防灾救灾措施。一是要抓好灾情搜集上报。时间上要求及时、快速,内容上要求真实、准确、全面。受灾信息、灾情及救灾情况的上报实行实名制,主要内容包括:灾种、发生时间、地点、范围、强度、伤亡人数、损失情况、灾害程度以及已采取的应急措施。二是要搞好物

16、资储备。各地要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和防灾救灾的实战要求,认真做好物资的储备工作。要加强对防灾救灾储备物资和器材的管理和调用,杜绝流失、减少损废,把有限物资用在刀刃上。三是要开展好灾后救助和灾后重建。自然灾害发生后,受灾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和区级有关部门领导要迅速赶赴灾区一线,视察灾情,靠前指挥,慰问灾民,指挥抢险救灾,组织并带领灾区干部群众抗灾自救,重建家园,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特别是防止人员伤亡。要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干净水喝、有医疗保障、学生有书读,确保灾区不发生疫病流行。四是要加强救灾资金及物资管理使用。救灾资金是高压线,必须确保专款专用,发挥作用,不得挪用。五是要加强防灾救灾工作的协调配合。救灾工作关系全局,是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区政府救灾办作为全区救灾工作的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