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恶性肿瘤CT诊断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21871252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卵巢恶性肿瘤CT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卵巢恶性肿瘤CT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卵巢恶性肿瘤CT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卵巢恶性肿瘤CT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卵巢恶性肿瘤CT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卵巢恶性肿瘤CT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卵巢恶性肿瘤CT诊断(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卵巢恶性肿瘤的CT诊断 卵巢恶性肿瘤组织学分类及临床 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 上皮性肿瘤 生殖细胞性肿瘤 性索间质肿瘤 转移性肿瘤 淋巴类肿瘤 卵巢恶性肿瘤中常见类型为卵巢上皮癌 一 卵巢上皮恶性肿瘤 卵巢上皮癌较常见 占卵巢恶性肿瘤的60 90 其中浆液性囊性癌和黏液囊性癌各占 50 及15 子宫内膜样癌占10 30 临床表现隐匿 易早期转移 多数病人就诊时 即为晚期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 腹胀 腹部包 块 少数患者有月经紊乱 卵巢上皮癌的发生 卵巢上皮癌是卵巢表面上皮发生的肿瘤 卵巢表 面上皮是一种多向分化潜能的生发上皮 不仅能分 化成不同类型的苗勒管来源的上皮 还可化生成移 行上皮 肠上皮等 并

2、可产生相应的肿瘤 可形成 浆液性 黏液性 子宫内膜样和透明细胞性肿瘤 1 浆液性囊腺癌 为苗勒管上皮所分化的输卵管上皮的恶性肿瘤 肿 瘤细胞失去正常输卵管上皮形态与结构特点 肿瘤的细胞分化反映了输卵管和卵巢表面上皮的形 态特点 肿瘤可呈囊性 囊实性混合或实性 肿瘤 体积较大 直径可超过15cm 外表可光滑 也可 穿破囊壁向外生长 形成肿瘤表面的乳头状突起 肿瘤为单房或多房 囊内充 满槽脆乳头和实性结节 囊壁和囊性间隔大于3mm 囊壁和间隔附有乳头状 或不规则型实性结节 囊内CT值可为水样密度 或 高于水的血性密度 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 囊壁及 间隔强化 2 黏液性囊腺癌 占卵巢恶性肿瘤15 10

3、 为单侧 76 为多房性 24 为单房 细胞模拟宫颈黏膜上皮和肠上皮的 分化特点形成囊腔和少量乳头样突起的囊性或囊实 性肿瘤 囊内壁乳头少光滑 囊内含粘稠液体 或 血性混浊胶样液体 实性区域常见缺血坏死 子宫内膜样癌 占卵巢癌的10 30 肿瘤可来源于异位的子宫内膜 也可来自卵巢表面上皮 肿瘤直径2 35cm不等 表面光滑 有包膜 结节状 30 为双侧性 切面半 囊半实 单房或多房 囊内容物为清亮或血性液体 囊壁可有乳头突起 卵巢囊腺癌的CT表现 肿瘤位于盆腔内 单侧或双侧 由于肿瘤内存在不同 分化程度的瘤组织 根据其囊实比例不同 CT主要表 现为囊性 囊性为主 囊实混合 实性为主和实质 性

4、囊性和囊实性上皮癌 肿瘤体积较大 呈单囊或多囊 可占据盆腔或超出盆腔向腹腔内延伸 囊壁和囊性间 隔不规则增厚大于3mm 并有内生性或外生性乳头 或 表现为菜花样 结节或软组织肿块 囊内含浆液 黏 液或血性液 CT值等于水或高于水 实性浆液性囊腺癌 由于恶性肿瘤细胞过度增生堆积以 及乳头生长的速度不同 CT影像主要表现为菜花状 结节状 不规则片状 增强后强化明显 实性黏液性囊腺癌 因肿瘤很少有外生性乳头生长 CT 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晰 光整或呈分叶状的实性为主及 实性肿块 增强后呈轻 中度强化 实性区可有不规 则片状坏死 卵巢囊腺癌的CT表现 浆液性囊 腺癌 图1肿瘤为 囊实性 囊壁不规 则增厚大

5、 于3mm 实性部分 为片状和 结节状 强化明显 卵巢浆液性腺癌 肿瘤呈实性形态不规则 包绕子 宫 与子宫呈一致性强化 双卵巢浆液性囊性癌 肿瘤呈囊实性以实性为主 菜花状 双卵巢浆液性囊腺癌 肿瘤呈囊实性 以实性为主 表现为不规则片状 与子宫附件粘连肠管融合形成冰冻骨盆 双卵巢黏液性囊腺癌肿瘤为囊实性 囊壁增厚 囊内有实性结节 实性部份呈中等度强化 左卵巢黏液性囊腺瘤肿瘤呈椭圆形 囊实 性以实性为主 右卵巢黏液性囊腺癌 肿瘤呈团块状 以实性为主 增强扫描强化较明显 子宫内膜样癌 CT可显示肿瘤呈半囊半实 单房与多房 表面光滑 有包膜 囊内可有乳头状突起 多为单侧 少数为双 侧 20 的患者合并

6、有子宫内膜腺癌 并应注意与卵 巢转移性子宫内膜腺癌相鉴别 卵巢子宫内膜 样癌 左卵巢巨大 肿块呈实性 内有不规则 坏死 肿瘤 轮廓清晰 右侧卵巢子宫内膜样癌 右侧腹巨大囊实性包块 边界较清楚 实性部分有明显强化 同时伴有子宫内膜腺癌 二 性索间质肿瘤 发育中原始性腺中的性索组织在女性演化为卵巢的颗粒 细胞 原始性腺中的特殊性间叶组织分化为卵巢的卵泡 膜细胞 并可演化为相应的肿瘤 颗粒细胞瘤和卵泡膜 细胞瘤 其中颗粒细胞瘤为低度恶性肿瘤 卵泡膜细胞 瘤及卵巢纤维瘤良性多见 颗粒细胞瘤 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0 属低度恶性肿瘤 可发生转 移 好发年龄45 55岁 少数亦可发生于青年期或儿 童期 约有

7、70 的颗粒细胞瘤患者出现雌激素水平过 高 出现性早熟 发生于生育期患者表现为阴道不规 则出血 病理形态 肿瘤大多数为单侧 平均直径12cm 肿 瘤可为实性 囊实性 囊性 表面光滑 包膜完整 圆形 卵圆形 实性者 肿瘤内可有囊变 囊性者肿 瘤体积较大 常为单房 囊内有少量实性成分 大体 上形如囊腺瘤 颗粒细胞瘤易复发和转移 其转移途 径主要是腹腔内扩散 右卵巢颗粒细胞瘤 肿瘤呈囊性 囊壁厚薄 不均 囊内有不规则实 性成分 有少许分房 囊内CT值为水样密度 双侧卵巢颗粒细胞瘤 CT显示双侧卵巢囊实性肿块 形态不规则 囊壁及实性部分有 较明显强化 三 卵巢生殖细胞恶性肿瘤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来源于原

8、始性腺中的生殖细胞 是 由不同胚层成熟或幼稚的组织及细胞组成 常见的有 无性细胞瘤 内胚窦瘤 未成熟畸胎瘤 好发于婴幼 儿 儿童 青少年和妇女 无性细胞瘤 中度恶性的实性肿瘤 占卵巢恶性肿瘤5 好发青春及生育期妇女 肉眼 单侧多 实性 触之如橡皮样 镜检 核大 胞浆丰富 呈片状或条索状 对放疗特别敏感 5年生存率达90 影像学特征 分叶状实性肿块伴明显的纤维血管分隔 右卵巢无性细胞瘤 平扫显示肿瘤实质性 呈分叶状 密度均匀 边缘清晰 增 强扫描可见较为均匀的强化 内胚窦瘤 又名卵黄囊瘤 肿瘤常为单侧 体积较大 有包膜 包膜常破裂 CT显示 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 表面光 滑 有分叶以实性为主 内见

9、低密度坏死或囊变区 坏死范围可较大 坏死区内有岛样的实性病变 坏死 囊变区内为胶样液体 CT值偏高 囊内壁不规则 右卵巢内胚窦瘤 CT显示右下腹 巨大实性软组 织肿块 无明确 边界 肿块内有 不规则低密度坏 死区 内胚窦瘤 盆腔内巨大软组织肿块 呈分叶状 中央大片坏 死 软组织部分呈岛屿样分布 未成熟畸胎瘤 未成熟畸胎瘤是由三个胚层组织组成 其中部分为未成熟的幼稚细胞或胚胎性组织 肿瘤体 积较大 以实性为主 含软骨或骨组织 有大小不一 的囊腔 囊性部分内含黏液或浆液 脂肪物质及毛 发 CT显示不规则实质性肿块 肿块内有钙化和脂肪组 织 左卵巢未成熟畸胎 瘤 左下腹巨大肿瘤 呈实性 其内有小 片

10、状低密度区 肿瘤内有骨样高密 度影 左卵巢未成熟畸胎瘤 左卵巢肿瘤实质性肿瘤边缘清晰 内有不规则坏死区 四 卵巢转移性肿瘤 好发于生育期妇女 年龄一般比原发卵巢癌为轻 来 源于生殖器以外的卵巢肿瘤 原发癌通常在胃肠道 其次为乳腺 子宫 一直以来人们把卵巢转移瘤称为 库肯勃瘤 1960年woodroff等提出库肯勃瘤的组织学 标准 1 肿瘤生长在卵巢内 2 镜下可见印戒细胞 3 卵巢间质伴有肉瘤样浸润 转移途径 直接浸润 原发于盆腔器官的肿瘤直接侵犯转移至卵巢 经输卵管转移 子宫内膜癌或输卵管癌脱落的癌细胞可以通 过卵管腔种植到卵巢表面 经腹水转移 原发在上腹腔的肿瘤 主要是胃癌细胞 由于 肠蠕

11、动和重力的作用 通过腹水运送到卵巢表面 淋巴转移 卵巢是一个富有网状组织的淋巴管 肿瘤转移到腹 膜后淋巴 由于癌细胞阻塞淋巴导管的上行通路 造成淋巴引 流逆行 将扩散的癌细胞带到腹主动脉旁以及盆腔淋巴结 卵 巢的淋巴管和这些淋巴结的位置接近 很容易形成淋巴转移 血行转移 血行转移的机会较少 乳腺癌 消化道癌及原发于 盆腔的子宫内膜癌均可通过血运转移至卵巢 其转移途径并非 孤立存在 有时一种肿瘤可同时通过几种方式转移至卵巢 CT表现 卵巢转移癌一般为双侧对称性 肿瘤有一层厚的包 膜 癌细胞在包膜内生长 肿瘤保持卵巢的原形 均匀增大呈肾形或椭圆形 表面光滑 可相互重叠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肿瘤表现为囊性 囊实性或 实性 实性肿块内可囊变 坏死和出血 可同时伴 有腹膜转移 腹膜后或腹腔内淋巴结转移 双卵巢转移癌 CT显示盆腔内囊实性肿瘤呈对称性分布 肿瘤边缘清 晰 轮廓规则 增强后显示肿瘤的实性部分和瘤壁明显 强化 结肠癌卵巢转移双侧卵巢对称性增大 呈囊实性 轮廓清晰 胃癌右卵巢转移 右卵巢肿瘤呈囊实性 中央低密度为囊变坏死 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