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_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21868183 上传时间:2020-02-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_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乡镇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_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乡镇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_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乡镇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_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镇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_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镇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一、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自去年来,我们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关于认真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加大宣传发动群众,精心组织,自我加压,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结合本乡实际,积极开展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全乡干群的共同努力和扎实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去年实施的道士塘、南庄、山上应村四个村中二个整治村顺利通过了达标验收,其余两村正在整改。今年新创建的大林、小林、下盘三个村,正以整治环境“脏、乱、差”为主要突破口,狠抓创建工作。回顾一年多来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健全组织订规划。为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乡成立了由乡长马贤茂

2、担任组长的乡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宣传发动、规划编制、协调指导等工作。做到任务到村,责任到人。成立村庄规划工作组,负责规划工作,落实了编制个创建村的整治规划,做到科学合理,重点明确,方案规范,布局得当。宣传发动造氛围。我们坚持把宣传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先导工程来抓,组织乡村干部深入一线,以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充分利用会议、横幅、标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全乡共召开各类会议次,张贴标语张,宣传图片张,刊出黑板报期,乡宣传报道组进行跟踪报道,在全乡范围内营造了一个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有力地推进了我乡新农村建设工作进程。分类指导定

3、制度。为切实做好我乡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创建的个村针对各村实际,一方面实行分类指导,有序推进。一年多来,在村级资金比较薄弱的基础上,全乡投入专项资金万元,共拆除简易棚屋间,拆除危房及断墙残壁处,硬化道路平方米,清理河道米,新安装路灯盏,新增绿化面积平方米,村容村貌明显改观。通过整治,目前各村主干道路基本上达到了硬化、净化、亮化、绿化标准,主要河道基本实现无杀草、无漂浮物,村庄面貌有了一个改头换面的变化。另一方面加强教育,提高认识。在整治的过程中,我乡注重对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为更好地美化家园牢固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如下田村村干部积极充分护绿使者,花木的浇水、修剪、病虫害

4、防治等他们全包了。此外,建章立制,巩固成果。在环境整治的基础上,为了使环境整治落到实处,各村相应成立了卫生、绿化、养护组织,同时建立了管理制度,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如下田村建立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公共厕所管理制度、家庭卫生制度、绿化公约等。本文出自网二、新农村建设工作成效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通过环境整治,道路的硬化、村庄的绿化、河道的净化、路灯的亮化以及断墙残壁的拆除,彻底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卫生保洁制度的健全,使环境卫生得到长效管理机制的保障,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环保意识有了新提高。通过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群众不但对庭院卫生意识有了转变,对公共卫生也有了讲究,树

5、立起讲卫生、美环境的新意识,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氛围。团结协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群策群力,齐动手,齐出工,做了大量的工作。集体出资和群众集资紧密结合,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挥。村班子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有了新转变。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通过各项方案的实施,进一步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在各项实事工程的建设中,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增强,村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三、存在问题乡、村资金缺乏,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去创建更大的成绩是一个难题;部分群众的认识还不到位,环保意识有待加强;各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存在不平衡性。四、几点建议强化干部队伍素质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抓好落实;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管理责任机制;巩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村级经济发展;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大政府对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为各村的经济发展起助推器作用。 精品办公范文集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