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865903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12月月考试题 试题说明:本试题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00分,时间9分钟.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2第I卷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第II卷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和本卷上答题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S:32 Fe:56 Cu:64 第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1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草木灰的获取及使用的过程“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下列有关该记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以灰淋汁”的操作是过滤 B“薪柴之灰”可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C“取碱”得到的实际是一种盐溶液 D “浣衣”过程有化学变化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原理基础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但不会改变反应的焓变。B对于已经达到平衡的化学反应,改变压强,平衡常数(K)可能改变C强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性强D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产物一定是氯气3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C(石墨,s) = C(金刚

3、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已知2SO2(g)O2(g) 2SO3(g)为放热反应,则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C已知H(aq)OH(aq) = H2O(l)H57.3kJmol1,则任何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数值均为57.3kJD已知2C(s)2O2(g) = 2CO2(g)H1, 2C(s)O2(g)=2CO(g)H2,则H13.3102molL1min1C反应至6 min时,H2O2分解了50%D反应至6 min时,c(H2O2)0.25 mol/L6如下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7下列变化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向H2S水溶液中加入NaOH有利于S2-增多B过

4、氧化氢分解加催化剂二氧化锰,使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的量增多C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D新制氯水久置后颜色变浅8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碱性锌锰干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MnO2+2H2O-2e=Mn(OH)22OHB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PbO24H+SO422e=PbSO42H2OCNaHS水解反应方程式:HSH2O H3O+S2D过量的SO2通入到漂白粉溶液中,反应方程式:ClOSO2H2O=HClOHSO39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B存在

5、较多Fe3+的溶液中:Na+、SCN、CO32、K+C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NH4+、Cl、CO32、FD在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溶液中:Na+、CO32、S2、NO310已知反应:2NO2 (红棕色)N2O4(无色)H0将一定量的NO2充入注射器中后封口,如图是在拉伸和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透光率A.d 点:v(正)v(逆)B.c点与a点相比,c(NO2)减小,c(N2O4)增大C.b点的操作是压缩注射器D.若不忽略体系温度变化,且没有能量损失,则T(b)T(c)11常温下,将pH13的Na

6、OH溶液与pH2的HCl溶液按19的体积比混合,设混合溶液的总体积为二者相加,则所得混合液的pH值是( )A11 B15 C12 D7.512、在25mL0.1molL1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 CH3COOH溶液,曲线如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在A、B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 c(Na+)+c(H+)=c(CH3COO)+c(OH)B在B点,a25,且有c(Na+)=c(CH3COO)=c(OH)=c(H+)C在C点:c(CH3COO)c(Na+)c(OH)c(H+)D在D点:c(CH3COO)+c(CH3COOH)=c(Na+)13. 已知:25时,Ksp

7、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B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C25时,Mg(OH)2固体在20 mL 0.01 molL1氨水中的Ksp比在20 mL 0.01 molL1 NH4Cl溶液中的Ksp小D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 Mg(OH)2不可能转化为MgF214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2H2O4e=4

8、OHB电解精炼铜时,若转移1mol电子,a极质量减少32gC铁表面镀铜时,a为铁,b为Cu,工作一段时间要使右池溶液复原可加入适量的CuOD若a、b两极均为石墨时,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O2体积相同15如图所示,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K1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降低BK1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H+ + 2e= H2CK2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保护法DK2闭合,电路中通过0.2NA个电子时,两极共产生标况下4.48L气体16. 在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 M(g

9、)N(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温度/起始时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n(X)n(Y)n(M)7000.100.400.0908000.100.400.0808000.200.30a9000.100.15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实验、可以推测该反应正反应H0B实验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C实验中,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60%D实验中,达到平衡时,b0.060、第卷 非选择题 (本题共4个大题,共52分)17.(10分)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原理】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

10、10CO2+8H2O【实验内容及记录】实验编号实验温度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溶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0.6mol/L H2C2O4溶液H2O3mol/L 稀H2SO4溶液0. 05mol/L KMnO4溶液253.0V12.03.01.5252.03.02.03.02.7502.0V22.03.01.0(1)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 ,V2= 。(2) 根据上表中实验、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3)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 (填实验编号)。(4)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n(Mn2+)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1所示,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n(Mn

11、2+)随时间变化的实际趋势如图2所示。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设计以下实验方案继续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编号实验温度/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再向试管中加入某种固体溶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0.6mol/L H2C2O4溶液H2O3mol/L 稀H2SO4溶液0.05mol/L KMnO4溶液252.03.02.03.0MnSO4t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 。18(14分)氮元素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价值。 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拆开1molHH 键,1molNH键, 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合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在绝热、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下列说法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填序号)。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H3的同时生成3n mol H2单位时间内生成6n mol NH键的同时生成n mol NN键N2、H2、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2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容器内的气体密度不变(3)一定温度下,2L密闭容器中充入0.40 mol 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数据如下:时间s20406080100C(NO2)/(mol/L)01202002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