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峨山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864728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峨山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云南省峨山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云南省峨山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云南省峨山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云南省峨山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峨山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峨山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6月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重阳节形成于战国时期,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成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古人都会通过登高赏秋、赏菊饮酒、遍插茱萸、吃重阳糕等活动来庆祝重阳。这一传统中国节日,既有助于激活历史传统、唤起文化记忆,也能够涵养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时光易逝,传统不老。在历史长河中,一个个民族节日以富有生命意蕴的节庆活动久久流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

2、茱萸少一人。”如今在重阳佳节这一天,很多地方的人们也都会通过各种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炎黄儿女领悟华夏传统节日的丰富人文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朽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利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引导和培育公众涵养传统美德,能够让其蕴含的孝思、爱意等思想和情感深入人心,不断滋润我们的道德精神之根,进而让传统美德涵养我们的精神家园。重阳节包含着和谐、友好、幸福等内涵,已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现实载体。尊老敬老是中国自古就有的美德,是永恒不变的优良传统,是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国家将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老年节”,在这一天

3、,各地敬老院会迎来众多志愿者,很多儿女也想方设法回家看望父母,文明成果以一种更富参与性和共创性的方式得到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而传统节日蕴藏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描绘着一种文化的共同底色,也是以文化创新为突破口来增强文化自信的最好抓手。这种文化自信,堪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弘扬重阳文化,就是在塑造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是在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气神。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历经5000多年而不衰,在于我们没有抛弃传统,没有割断精神命脉。不忘本源才

4、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互联网+”时代,贴合互联网传播特点,为中国传统节日注入互联网元素,更能够聚合网络力量涵养文化自信,不断夯实中华文明的时代意识和振兴中华文明的使命意识,扮靓筑梦中国的伟大征程。(选自杨飞以传统节日涵养民族文化自信,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每年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形成于战国时期,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一直沿袭至今。B.在历史长河中,重阳节因为激活了历史传统,唤起了人们的文化记忆,所以能增强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自信。C.要想引导和培育公众涵养传统美德,在人们的心中植入孝思、爱意等思想与情感

5、,就需要记住传统节日重阳节。D.在“互联网+”时代,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贴合互联网传播特点,为中国传统节日注入互联网元素。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文章前两段采用引证法,引用了古诗文名句,既体现了古人庆祝重阳节的形式多样,也唤起人们的文化记忆。B.作者在论证中指出,国家将重阳节定为“敬老节”老年节”,提倡尊老敬老,赋予了传统节日自古未有的新内涵。C.文章提出,塑造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打造最持久、深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与弘扬传统节日密不可分。D.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历数了重阳节从古到今的发展变化,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不朽魅力

6、。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有的传统节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如重阳节中蕴含的和谐、 友好、幸福等内涵,也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B.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片沃土。C.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借助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来推广,内容依托形式,活动形式有继承,也要有创新。D.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历经不衰,在于我们始终不抛弃传统,不割断文化精神命脉,这一点在今天尤其重要。(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字母词指汉语中单独由字母构成,或者由字母

7、、数字、符号、汉字混合构成的词。自20 世纪90年代以来,字母词在汉语中得到广泛使用,已成为汉语词汇系统产生新词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对1990-2014年人民日报语料库中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所收录的字母词总数(244个)约占25年里人民日报使用的字母词总数(约8000个)的3%,使用总词次(110748次)约占所有字母词使用总词次(近200000词次)的50%。词典收录的244个字母词中,高频使用的字母词(66个)约占27%。其中字母词GDP的使用频次最高并一直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GDP的汉译词“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频次呈下降趋势。这一变化趋势体现出国家对经济发展

8、的重视,也体现出在词汇系统接纳这一经济领域术语的博弈时,字母词形式所表现出的表达优势。类似的字母词还有A股、CPI、IPO等。还有一类高频字母词的使用频率与当时的社会热点有关,波动较大。如WTO一词在2001和2002年使用频次特别高,与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WTO这一事件息息相关。而字母词APEC、PM2.5的使用频次,与2001年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近年来悬浮于空气中的细颗粒物的社会热点话题密不可分。还有些高频词如卡拉OK、VCD、IP 电话等,虽然25年总使用频次很高,但是正处于年度使用频次变化的下降期,进而可能进入低频期。25年里总使用频次小于50的字母词被划入“低频字母词”,占

9、收录字母词总词条的40% 。从语言学视角分析,导致低频的原因有:第一,接受度不如其汉译词,如AI(人工智能)、DC(数码相机)等;第二,只在口语交际中使用占优势,如K歌等;第三,只在非大众传播媒介,如专业领域交际中使用占优势,如SSD(固态硬盘)、HDMI(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等。综上所述,在汉语系统中,真正高频稳定使用的字母词总数并不多,使用总词次却很多,并通过反复使用而渐渐为人们所熟知。(摘编自王秋萍关于“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材料二:近来百名学者投诉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正式收录外来字母词涉嫌违法,引起了较大争议。这些学者认为现代汉语词典违法,是因为语言文字法规定:“汉语言出版物应

10、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但这一规定当时主要针对的是汉语方言和不规范汉字(包括繁体字和异体字)。字母词是汉语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字母词才大量进入汉语。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2000年公布的,对字母词的使用并未作出规定。“法无禁止即可为”,因此,不存在现代汉语词典因收录字母词而违法的问题。当然,由于汉语发展了,汉语言文字使用中出现了新情况,相关法律应该对此作出规定。笔者认为,语言文字法应该尽快修改,对字母词的使用等相关问题作出规定。(摘编自邹玉华字母词入词典,既不违法又不违理)材料三: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字母词从最初的39条增至244条,表明字母

11、词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范围扩展得相当快。我们也几乎处处都会碰到字母词。像X光、B超、QQ这些词,都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但也确有一些字母词,存在生造冷僻、使用不当等现象。近日见报上一则标题: “教师节幼儿园老师不收红包,只收小朋友DIY贺卡。”干嘛一定要用“DIY”替代“自做”?直讲“智商”挺好懂,又何必定要玄乎成“IQ”呢?有些生造的字母词,更是一种人为的时髦。如分明是中国自己的篮球联赛,却要用英文称作“CBA”,岂不见“中超”、“乒超”这种实在的称呼也挺好嘛。此外,还有许多只在特定场合使用、专业人士才能懂的字母词,像股票市场中的行话、药品说明书上用词、通讯传播术语等等,现在常广泛使用在媒体上。这样

12、滥用的结果,不仅很多人看不懂,而且易招人反感。可见字母词一滥,就难免走向反面。(摘编自李景瑞必须高度重视净化语言生态)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3 分)A三则材料都结合字母词在汉语中得到广泛使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而且对词典收录字母词一事都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B三则材料分别侧重于字母词使用情况、合法性、负面影响这三个角度,但都围绕着“如何对待字母词”这一话题展开分析。C材料一对字母词使用情况的调查较为详尽,力求准确严谨;而另两则材料侧重于对新闻热点的评论,力求迅速及时地反映生活。D对词典收录字母词一事,材料二持肯定的态度,认为其合法、合理;材料三则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13、并反对在生活中滥用字母词。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够合理的一项是( )(3 分)A材料一选取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和人民日报作为调查的对象,看重样本的权威性、典型性;材料三使用的论据较有生活气息。B材料一通过周密的调查分析得出明确的结论,尽量避免引起争议;而另两则材料的观点则更加个性化,允许不同观点、不同意见的争鸣。C材料一依照调查内容的性质进行分类、归纳,体现调查的科学性;另两则材料则依照先述后评的思路来写作,体现评论的写作特点。D材料一通过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体现了调查报告的准确性。6字母词的广泛使用,对汉语发展有哪些利与弊?请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6分)(三)文学

14、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不可知的偶然格非1980年夏天,我参加了第一次高考,毫无意外地,我落榜了。母亲决意让我去当木匠。当时木匠还是个很让人羡慕的职业。我却对母亲说,我要考大学,而且要考重点大学。母亲睁大了眼睛说:“孩子,你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你连门都没有摸到呢。你要是考上大学,我们都要笑死了”。就在我快灰心的时候,镇上一位姓翟的小学老师,敲开了我家的门。他与我非亲非故,素不相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夜已经很深,大家都睡了,他戴着草帽,站在门外,把我母亲吓了一跳。他见了我劈头就说:“你想不想读谏壁中学?”那是我们当地最好的中学。我当然是很愿意的。他说他可以把

15、我引荐给在那里工作的一位朋友。当我拿着翟老师的亲笔信到了谏壁中学,他的那位朋友却告诉我,语文、数学必须拿到60分,不然无法进入补习班。他说:“让我看看你的高考成绩单”。在决定命运的时候,我的脑子还算比较清醒。我知道我的成绩根本不能进入这个补习班,所以无论如何不能够把口袋里的成绩单给他看,于是我说,我把成绩单弄丢了。“你可以去丹徒县文教局查一查,把分数抄回来。”他说完,给了我一个地址。县文教局在镇江,青云门六号。在马路边上,我只要随便跳上一辆公共汽车,就可以回家,永远做一个木匠的学徒。可是如果我去镇江的文教局呢?事情结果是一样的,我还是会得到一张一模一样的成绩单,还是无法进入谏壁中学,还是要返回家乡,做一个学徒。我徘徊了两个小时。镇江对我而言,是一座陌生的大城市,它实在太远了,我从来没有去过那里。我其实是一个很保守的人,不会轻易冒险。我觉得我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是要回家的。我根本没有去过镇江,而且去了也不知道县文教局在哪里。这些都是我无法逾越的困难。但那一次,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鬼使神差地坐上了前去镇江的过路车。到了县文教局,正好是下班时间,传达室老头儿冷冷地说,现在下班了,你不能进去。我想也罢,我进去又有什么用呢?在我打算掉头离开的时候,有人叫住了我:“小鬼,你有什么事?”我看见两个人,一男一女,往外面走。我说我的高考成绩单丢了,能不能帮我补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