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中国地理(第1课时)教(学)案1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21861089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中国地理(第1课时)教(学)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中国地理(第1课时)教(学)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中国地理(第1课时)教(学)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中国地理(第1课时)教(学)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中国地理(第1课时)教(学)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中国地理(第1课时)教(学)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中国地理(第1课时)教(学)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ord格式 .中国地理【考试说明要求】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中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国地形中国气候中国河流了解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理解我国主要河流及水文特征,【设计思路】江苏地理考试说明中对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实际考查时有很多与之相关的内容涉及,如果能够对中国的地理概况有一个全面了解,会让学生熟悉命题材料区域图的背景,从而增加感性认识。本节主要是对中国地理的行政区划、中国地形、中国气候、中国河流这些自然环境特征加以归纳总结,再通过典型例题的解题训练和解题方法归纳解。在复习备考中,梳理地理知识,构建知识框架,探索解决

2、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提炼解答同类试题的思路、技巧和方法,构建思维模式,并运用思维模式进行迁移、重整、变换,解决新知识、新问题,优化解题能力。行政区划整体特征地形地势差异特征中国地理气温与温度带气候降水与干湿区水文特征与分布河流湖泊主要河流第一课时:中国行政区划中国疆域【知识构建】中国行政区划省级行政区划中国邻国【教学目标】 识记中国行政区划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重难点分析】本节的重难点内容的应该是识记中国行政区划与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把他与高中地理所学的知识想融合。增加其知识的应用。1、复习重点:认识中国行政区划与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复习难点:认识中国行政区划与我

3、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在结合高中地理的相关知识加以应用。【课前准备】结合考试说明,地图册,把握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结合导学案,进行适当的课前训练,记录有疑问的知识点,尽量分清题目训练中出错的原因。【课堂活动设计】第一部分:复习导入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考向分析投影展示近年来江苏高考题中有关“中国地理”的内容和题目。 分析试题涉及的考点,理解高考试题中有关区域分析以具体区域为材料背景问题的切入点和重难点。高考试题的分析和运用。会学生深入理解高考考点,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目标展示投影展示考试说明中关于本部分的考试要点及具体的考试内容,要求学生说出考点关键词。朗读考试要点;说

4、出关键词并根据自己理解简要分析考试要求。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有的放矢的能力。第二部分:复习内容设计考点诠释1:中国行政区划。探究活动1:读图1,认识中国行政区划,完成填空。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建构地理知识体系教师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行政区划图,指导学生读图、识图。学生读图回顾初中地理的知识,完成填空。利用中国行政区划图,唤醒学生对中国地理的从新认识。一、中国行政区划1、标注图中的经纬网与我国领土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53N多)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岛上的曾母暗沙(4N附近)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 135E多)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

5、73E附近)2、填写中国的行政区、及省会和简称三级行政区: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3众多的邻国【典型例题1】(双项选择题)读“我国部分省(市、区)粮食供养人口与实际人口比较图”,读图完成13题1到2005年,粮食可供养的人口数大于实际(或预测)人口的省级行政区有A江西、安徽B江苏、福建C湖南、湖北D山东、河南2广东省粮食可供应人口数小于实际(或预测)人口数多年来未有改变,其主要原因有A

6、自然灾害频繁发生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C非农业用地日趋扩大D农业结构不断调整3缺粮省份解决粮食问题应采取的长远对策是A鼓励劳务输出,减少粮食消费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C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单产D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区域合作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中国行政区划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典型例题的图。教师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评价。教师指导学生提炼解答同类试题的思路、技巧和方法。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所选答案,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选择典型例题进行解题训练。指导学生积极地在头脑中建模。使学生形成成熟的思维体系和稳定的解题方法。答案:AC CD CD 考点诠释2:中国地形。二、中

7、国地形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建构地理知识体系教师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地形图,指导学生读图、识图。学生读图回顾初中地理的知识,完成填空。利用地形图,唤醒学生对中国地理的从新认识。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2)地势第二、三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3)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属于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2地形特征:地形多种多样,高原山区面积广大。在图中找出:大兴安

8、岭、小兴安岭、长白山、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祁连山、横断山、贺兰山、阴山、太行山、秦岭、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并用红色线条连线山脉。3. 主要地形:(1)四大高原:(落实到地图上)名 称范 围主要特征青藏高原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之间平均海拔4000M以上,世界海拔最高高原;多高山,但相对高度不大;山上多积雪,冰川;山脉之间,高原起伏平缓内蒙古高原北到国界,南到长城,东到大兴安岭,西到祁连山我国第二大高原,海拔1000M左右地面坦荡黄土高原西起祁连山东端,东到太行山,北到长城,南到秦岭地面覆盖着厚厚的黄土地表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云贵高原云南东部,贵州大

9、部地势西高东低;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形;峰岭众多,地表崎岖 (2)四大盆地名称位置与范围海拔主要特征塔里木盆地昆仑山与天山之间;新疆境内1000米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世界最大的流动沙丘区)和最大内流河,封闭严密、干燥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天山之间;新疆境内500米面积第二大盆地,西北有缺口,相对湿润,沙漠、戈壁面积较小,北部有一条外流河,多为固定沙丘柴达木盆地昆仑山、祁连山之间;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3000米左右,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高原盆地我国地势最高盆地,大部分为沙漠、戈壁,东南部多盐湖和沼泽地,有“聚宝盆”之称,石油、有色金属矿、盐矿资源丰富。四川盆地东是巫山

10、,西是横断山,北是大巴山,南是云贵高原;四川和重庆境内500米以下也称“紫色盆地”,最湿润的外流盆地,多低山丘陵,西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3)三大平原名称范围主要特征东北平原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之间,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我国面积最大、地势最高(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深广,多沼泽低地。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我国商品粮率较高的商品粮基地。华北平原北是燕山,南到准河,西起太行山,东至渤海。我国最完整的平原,由黄淮海冲积而成。地势低平(多在50米以下),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巫山以东到海滨,沿江分布呈狭长形我国最低平的平原(多在50米以下,下游

11、长江三角洲则海拔在10米以下),河湖密布,为著名水乡(4)三大丘陵位置风景旅游区辽东丘陵辽东半岛上千山山东丘陵山东半岛上泰山东南丘陵我国东南部,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两广丘陵等,面积最大黄山、庐山、武夷山、“桂林山水”4、地形对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名 称对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1)气候:有利于海洋上空湿润气流深入大陆,形成降水;(2)河流:使许多大河向东流;(3)水能:在阶梯与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大,水力资源丰富;(4)经济:大河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有利于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山区面积大(1)不利:地面崎岖,不利交通;耕地资源不足,不利发展种植业;(2)有利:有

12、利于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矿产业。东部三大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我国主要农耕区;是我国人口稠密、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西部高原、高山、盆地海拔高、地表起伏大,多沙漠、戈壁,不利农耕,是我国的主要牧区;人口密度小,城镇分布少,经济落后。【典型例题2】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主要地形区是,概述该地形区的整体地形特征:_。(2)流经该地形区的河流主要有_。(3)该地区与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较,气候特点和农业生产方面有哪些不同?(可列表作答)(4)该地区产生伏旱的主要原因是,同纬度东部地区也多伏旱天气,但有时因多、(降水类型),对高温干旱有一定缓解作用。(5)为减轻旱

13、灾,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思路点拨:本题的重点在于区域的定位,区别地形体征与地势特征以及本区域的环境问题及解决的措施。参考答案:(1)四川盆地盆地四周被山岭和高原环绕,盆地内部低山丘陵起伏(2)长江干流及其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等)(3)西四川盆地东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特点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冬季温度要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高(北部山地阻挡寒冷的冬季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农业生产以水田种植业为主,可一年两熟,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等;由于热量条件较好,可种植甘蔗以水田种植业为主,可一年两熟,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等(4)受副高控制台风雨气旋雨(5)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实施人工降水等。【知识构建】【重点图像】1、认识中国主要山脉、地形区及行政区划 . 学习参考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