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Changge****183;we... 文档编号:121860159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等高距均为20米,

2、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河流岸边A处的居民观察日出最佳的时间(地方时)可能为( )A3月21日6时左右B6月22日5时左右C9月23日5时左右D12月22日6时左右2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东北流向西南 B西北流向东南 C西南流向东北 D东南流向西北2018年春,北京的一场四月雪为清明小长假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景。一位摄影爱好者发现在一片铺着方形地砖且空着的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白色的“馒头”状的小雪堆(下图),且每个雪堆都位于一块方砖的正中央。据了解,这种方砖的中心有个空洞,会露出土壤,属近年流行的“可呼吸”地面铺装。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关于此次北京普降罕见大雪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春季迅

3、速增温导致的强对流天气 B强冷空气南下形成的冷锋天气C暖湿气流北上形成的暖锋天气 D冷气团湿度增大而产生的明显降水4照片显示的“雪馒头”形成的原因有( )土壤较地砖比热容大,升温较慢,其上积雪融化较慢 地砖中心空洞积雪厚土温比气温低,积雪融化慢 砖面比泥土升温快,温度高,其上积雪融化较快A B C D5与水泥地面比,这种方砖铺设的地面使( )A热岛效应更强 B地下径流更少 C城市内涝减轻 D蒸发量比较小贺兰山地处我国自然环境的过渡地带,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该地区的植被受气候的影响尤为敏感。下图示意贺兰山位置及其中段植被类型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6图例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A草原化荒

4、漠、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荒漠化草原B草原化荒漠、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荒漠化草原C荒漠化草原、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草原化荒漠D荒漠化草原、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草原化荒漠7野外调查发现,旱生灌丛大多分布于沟谷及阴坡地段。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 B降水 C热量 D水分8图中人工绿洲的水源主要来自( )A积雪融水 B山地降水 C冰川融水 D湖泊水生态足迹是维持一个区域生存所需要的能够提供资源并吸纳废弃物的地域空间。从生产和消费两方面,分析农牧交错区生态足迹,可为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下表是我国内蒙古中南部农牧交错区(41.5N43N,114.5E117E)生态足迹统计(表中单位gh

5、m2为全球公顷,即各类土地转换后可比的单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该区域农业生产( )A消费足迹中耕地低于草地B生产足迹中耕地高于草地C生产足迹高于消费足迹D生产与消费足迹之比耕地高于草地10该区域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樵采 D水源短缺11该区域今后的功能定位应以( )A生态保护为主 B畜牧业为主 C混合农业为主 D种植业为主下图为“某省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统计图”,该省少数民族众多,2017年该省常住人口3580万,城市化率为46%,2010年该省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首次出现负增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2曲线、分别代表( )A出生

6、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B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C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D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13该省2010年劳动年龄人口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人口规模急剧缩小B老龄化水平过高C自然灾害频繁发生D人口净迁出增多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纳米布(见下图)是世界上最古老、干燥的沿海沙漠之一。纳米布沙漠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附近海域布满了各种失事的船只及其它各种残骸,被人们称为“骷髅海岸”。但在海岸附近的浅滩上,却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1)分析纳米布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2)分析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

7、的原因。(3)说明“骷髅海岸”形成的原因。(4)简析该地适合火烈鸟集聚的自然条件。15阅读澳大利亚的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城市、铁路分布图和气候分布图。材料二: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绝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热;澳大利亚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分布和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1)简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2)“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说明澳大利亚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3)试分析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形成原因。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香格里拉地区的主要部分位

8、于青藏高原向川西台地和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地处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的交界地区,为藏族聚居地。2003年,以香格里拉为核心的“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以举世无双的自然风光、世界罕见的生物多样性和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214国道建成之前,这里是鲜为人知的“世外桃源”。目前,这里还修建了机场。2007年,这里接待中外游客近400万人次。(1)香格里拉旅游资源丰富,图中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有 、 等种类。(2)制约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3)试对香格里拉的旅游资源的特色进行简要评价。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琼州海峡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是连接海南岛与大陆

9、的交通咽喉。曾经琼州海峡与海南岛、雷州半岛还是一个整体,后来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发生了断陷,才形成琼州海峡。其东西总长103.5千米,最宽为39.6千米,最窄处仅19.4千米;平均水深44米,最大深度1000米。海峡两岸多河流注入,自然环境复杂多变。下面左图为琼州海峡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琼州海峡海底地形地质示意图。材料二:2018年1月底到2月中上旬多次冷空气多次袭击海南,2018年2月18日至22日,正月初二至初七,琼州海峡发生了67年不遇的持续性大雾,导致海口三大港口多次短暂停航,出岛车辆严重滞留,堵车里程一度达10公里。海南、广东两省紧急协调船运企业,尽快把海南滞留车辆和旅客运输出去。

10、(1)分析此次大雾浓度大、厚度大、持续时间长的原因。(2)分析本次海口车辆滞留的原因。(3)我国跨海大桥众多,跨海大桥修建技术已经领跑世界,但琼州海峡尚未修建跨海大桥。请从自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32018-2019学年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地理答案1B2A【解析】1由图中信息可知A地的东北方向为辽阔的水域,对日出没有明显阻挡,观察日出效果最好,可知日出东北方向时是最佳的观察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6月22日前后是夏至日,该季节我国南方日出东北方向,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选B;3月21日前后是春分日,该日日出正东方向,由图可知A点东方海拔较高,对视线可能会有阻挡,因此A项错误;9

11、月23日前后是秋分日,该日日出正东方向,由图可知A点东方海拔较高,对视线可能会有阻挡,因此C项错误;12月22日前后是冬至日,该日我国日出东南方向,由图中信息可知A点东南方向的地势比较高,对观察日出也会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因此D项错误。2由图中信息可知,A点附近的等高线向东北方向弯曲,根据等高线地形图里的“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的相关知识可知图中河流流向只能为为东北西南流向,所以B、C、D三个选项不正确,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点睛】第(1)题的解题关键是注意图中东北方向是一片辽阔的水域,对视线无阻挡作用,可初步锁定当日出东北时是最佳的观察时间;第(2)的解题关键是对等高线地形图里“河

12、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的知识有所了解。3B4D5C【解析】3从材料中可知此次北京普降大雪的时间在四月清明前后,此时北京虽然气温会出现回升现象,但几乎不会有强对流天气,况且强对流天气的影响为局地性的,强对流天气经常出现如冰雹、雷暴、龙卷风、短时强降水等现象,而本次是降雪且为普降,所以A不正确;春季北方部分地区仍有冷空气活动,受强冷空气南下的影响,可形成冷锋天气,如果当地水汽充足的话,能带来大范围降雪,因此B项正确;暖湿气流北上的暖锋天气形成的应该是阴雨连绵的天气,而不是降雪,因此C项不正确;冷气团湿度增大,在没有遇到暖气团的情况下不会产生降水,因此D不正确。故选B。4从图上可以看出雪馒头

13、是在空心砖的中央空洞部分存在的,可以推测出应该是土壤部分和地砖部分的温度不同导致的,地砖上的雪化地快,代表地砖由于升温等原因导致其温度较高一些。地砖中心虽然有空洞,但与地砖相比高度应不会有那么大的差距,且没化的雪向上突起,微弱的差距影响不大,因此不正确;降雪前土温比气温要高,因为大气的温度来自于地面辐射,故降雪时其表面温度应略高于气温,不正确;由于土壤的比热容较大,雪后升温速度较慢,砖面升温较快,这样导致砖的温度升温快,再加上由于土壤的含水量高渗水率低,砖渗水率高一些,因此地落在中间土地上的雪会化得慢,符合,A、C、B都不正确,所以本题选D。5水泥路面是直接将路面硬化,而这种方砖可以将路面一部

14、分土层外露。水泥路面与土壤相比,水泥升温快,因此其热岛效应明显,A不对;水泥路面不利于地表径流下渗,因此这种方砖铺设路面的下渗量大,而在降水量一致的情况下,地下径流更大,故B不对;降水量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方砖铺设的地面下渗量大,地表径流量相对减少,可使城市内涝减轻,因此C项正确;蒸发量受气温、风、与外界接触面积、湿度等相关因素影响,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泥路面由于覆盖住土层,土层与外界接触面少,可阻止土壤中水分的蒸发,而方砖由于部分土层外露,其蒸发量相对较大,因此D错,故本题正确选C。【点睛】第(1)题D项的干扰性较强,容易误选为D项;第(2)题解题时需要对四个所给序列进行逐一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错误,正确,在做题时要注意不要把序号组合搞错了。6C7D8A【解析】6主要分布在贺兰山东侧山麓地带,水分条件较西侧好,应为荒漠化草原;主要分布在贺兰山西侧山麓地带,气候干旱,应为草原化荒漠;位于高山草甸下部,应为针叶林;位于针叶林下部,水分条件较针叶林地区好,应为针阔混交林,故本题选C。7旱生灌丛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地区,这里气候干旱,水分条件对植被的生长及分布影响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