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学案+作业第一单元 学案1 走近细胞(卷)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21857240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0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学案+作业第一单元 学案1 走近细胞(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4年《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学案+作业第一单元 学案1 走近细胞(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4年《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学案+作业第一单元 学案1 走近细胞(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4年《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学案+作业第一单元 学案1 走近细胞(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学案+作业第一单元 学案1 走近细胞(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步步高》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学案+作业第一单元 学案1 走近细胞(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走近细胞和组成细胞的分子学案1走近细胞考纲要求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2.多种多样的细胞()。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一、从生物圈到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病毒无细胞结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营寄生生活。(2)单细胞生物依赖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细胞的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例如: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异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判一判病毒属于生命系统吗?是生物吗?答案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故不属于生命系统;但能进

2、行新陈代谢,能繁殖产生后代,故是生物。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你知道吗水稻和草履虫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吗?答案水稻没有系统这一层次;草履虫没有组织、器官、系统这三个层次。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使用高倍显微镜的步骤和要点来源:Zxxk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

3、)差异性:最根本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统一性:两者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与遗传有关的DNA。推一推(2010上海卷,23)相同长度丝状体中,颤藻和水绵的细胞个数哪个多?为什么?提示颤藻中多,因为原核细胞比真核细胞小,故相同长度中数目多。3细胞学说(1)建立过程时间科学家成就1665年英国,虎克发现并命名细胞19世纪30年代德国,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1858年德国,魏尔肖提出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观点(2)基本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

4、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3)意义: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探究点一从生物圈到细胞1制备甲流疫苗的病毒是怎样培养出来的?由此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要用受精的鸡蛋,实际上是利用了鸡蛋中的活鸡胚,单纯的蛋清、蛋黄或富含有机物的普通培养基是培养不出病毒的。由此说明了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为什么说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而不是分子、原子?答案(1)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能完成生命活动的。(2)无数实验证明,任何结构完整性被破坏的细胞,都不能实现细胞完整的生命活动。(3)生命系统的其他层次都

5、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更谈不上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层次。思维拓展(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除病毒等少数生物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3)细胞是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表现出生命活动。(4)生命系统的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的。探究示例1 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B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它的生命活动与生命系统没有关系D各层次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答案B解析生物圈是

6、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是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离开细胞,蛋白质、核酸不表现生命活动;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需利用寄主细胞才能完成繁殖;各层次的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不相同。误区警示(1)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2)一个单细胞生物,既可对应于细胞层次,又可对应于个体层次,但其之间没有组织、器官、系统层次。(3)细胞是生命活动中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小层次,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4)一个分子或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5)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八个层次,单细胞生物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

7、次中没有系统、器官、组织这三个层次。变式训练1 (2011徐州模拟)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而病毒不是的理由是()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虽然是生物,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也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A B C D思路导引从生命系统的层次考虑;病毒需利用宿主细胞才能完成代谢。答案B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必须依赖于活细胞,但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如病毒。因为病毒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故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探究点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阅读教材89页内容,根

8、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甲,属于真核细胞的是乙。判断的依据为甲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乙有。(2)由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细胞相似之处为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由此看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具有统一性。(3)甲、乙两细胞的不同之处有甲无核膜、染色体,而乙有;甲只有核糖体,而乙还有其他细胞器,因此两种细胞存在差异性。(4)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一定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的是图甲所示生物。思维拓展1生物归类总结生物2正确区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判断方法如下:(1)细菌类:凡“菌”字前有“杆”字(结核杆菌)、“球”字(链球菌)、“螺旋”及“弧

9、”字(霍乱弧菌)的一般都是细菌类,此类生物属于原核生物。(2)蓝藻类:颤藻、蓝球藻、念珠藻、发菜等,属于原核生物。(3)带“菌”字的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酵母菌、霉菌都是真核生物。带“藻”字的也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绿藻、褐藻、红藻都是真核生物。探究示例2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个事实不能说明()A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的一面B生物体的统一性C各种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D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思路导引千变万化的生物界由于具有细胞这个共同特征而统一起来,由此入手去说明生物彼此间的亲缘关系,分析各选项。答案A解析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就使千变万化的生物界由于具有细

10、胞这个共同的特征而统一起来,从而有力地证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亲缘关系。非生物界是不存在细胞结构的,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的一面体现在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一事实。变式训练2 (2010汕头质检)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答案C解析虎克用显微镜第一次观察到并命名了“细胞”,细胞学说的主要创

11、立者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提出了“细胞经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细胞学说只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探究点三高倍显微镜的使用与观察1如何理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答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指放大的长度、宽度或直径,不是指面积或体积。2观察下图目镜和物镜,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区分目镜与物镜?答案结构: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2)其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答案放大倍数与镜头长短的关系: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距离越近。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来源:学*科*网Z*X*X*K3如何根据物像的位置移动玻

12、片?答案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如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像偏“右上方”,实际在玻片上是偏“左下方”,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思维拓展1 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物象大小看到细胞数目视野亮度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视野范围高倍镜大少暗近小低倍镜小多亮远大2.污物位置的快速确认方法移动装片探究示例3 (2010常州期中)在使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时()A都可以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B都可以观察到核糖体C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反光镜D在低倍镜观察之后,直接换上高倍镜思路导引本题解答要结合酵母菌和大肠杆菌的结构,再联系显微镜的观察、使用。来源:学

13、科网答案C解析A错误: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中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B错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虽都含有核糖体,但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C正确: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则是对光时没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应调节反光镜,使整个视野明亮;D错误:低倍镜下观察之后,需先把要放大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物镜观察。方法规律 高倍镜的使用“四字诀”找: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并调节至清晰。移:将观察点“移”到视野中央。转:“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调节细准焦螺旋及光圈,使物像清晰。移装片的方向:物像偏离哪个方向,装片应向相同的方向移动,原因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变式训练3 下列关于使用高倍显

14、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藓类植物的叶片大,在高倍显微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B目镜放大倍数是10,物镜放大倍数是40,被观察的细胞面积放大400倍C换用高倍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答案D解析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应先用低倍镜找到物像,再换高倍镜观察,这与标本的大小无关;显微镜放大倍数为1040400,表明细胞的长或宽放大了400倍;换用高倍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可以使视野亮一些。题组一有关显微镜的使用1(2009上海卷,19)用测微尺测量某个洋葱表皮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小的是()目镜10 物镜10 目镜16 物镜40A B C D答案D解析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小,意味着放大倍数最大。故选D。误区警示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2)换用高倍镜后,不能再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3)换用高倍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或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