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人教版选修4)(卷)

上传人:二少****畔 文档编号:121855747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4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人教版选修4)(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人教版选修4)(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人教版选修4)(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人教版选修4)(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人教版选修4)(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人教版选修4)(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选修四第五单元第15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基础梳理】一、列宁早期的革命活动1中学时代深受民主主义思想影响。2大学时代因参加反对专制政府的运动被流放。31892年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小组,在伏尔加河一代传播马克思主义。41893年来到彼得堡开始为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思想和组织准备工作。51895年前往日内瓦会晤俄国劳动解放社的领导人普列汉诺夫。二、列宁的伟大贡献1.布尔什维克党的缔造者(1)建党的组织准备:1895年创立“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这是俄国革命政党的萌芽,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2)建党的思想准备:1900年创办火星报,并制定了党纲草案,为建立真正的

2、无产阶级政党进一步做了准备。(3)建党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派(多数派)。布尔什维主义的形成,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4)使布尔什维克党成为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1912年在党的六大上,将孟什维克驱逐出党。2.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1)理论指导1912年在党的六大上驱逐了孟什维克,建立起独立的布尔什维克党。这为革命高潮的到来做了组织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在流亡瑞士期间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号召各国无产阶级打倒本国统治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916年,撰写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得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个国家首先取

3、得胜利的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1917年二月革命后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四月提纲,明确提出了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计划和策略,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完成国家与革命,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阐明了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等重要思想。1917年10月10日主持召开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秘密会议,通过了武装起义的决议,10月24日,列宁来到前线亲自领导起义。(2)过程二月革命掘沙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7年的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权,在俄国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四月提纲指方向:1917年 4月表了著名的

4、四月提纲,制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路线和具体计划,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七月流血抛幻想:1917年7月,临时政府制造“七月流血”事件,俄国政权已被临时政府把持,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它表明革命和平发展的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无产阶级只有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了。十月革命现曙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3)意义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为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3.巩固苏维埃政权:(1)背景国内:反动军人向新生的苏维埃进行反扑。国外: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进行武装干涉。(2)政策:外交:与德、奥议和,退出一战;(

5、1918年与德国签定布列斯特和约)政治:1918年,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首都设在莫斯科军事:组建红军,参加卫国战争。经济:实施包括余粮收集制;企业收归国有;实行贸易国有化;实行实物配给制等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争取战争胜利,但损害农民利益。4.实施新经济政策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背景:四年帝国主义战争,三年国内战争,使俄国经济遭到严重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农民不满、水兵叛乱,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合新形势,改革经济政策迫在眉睫。(2)内容:农业方面:用固定的实物税取代余粮征集制工业方面:改变国企高度集中管理的

6、办法,部分国企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商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分配制度上:废除平均主义的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3)作用:调动了人民的劳动积极性,使国家经济明显好转;证明了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经济,为后来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5.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形成列宁主义(1)从理论上分析了十月革命成功的可能性(特殊性)(2)提出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的理论(3)形成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如经济文化建设,国家党政机关的改革,民族问题等等三、评价列宁 1.伟大的思想家: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俄国实际,创立列宁主义。2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领导俄国十月革命

7、,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历史新纪元;(2)巩固政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毕生努力(3)为世界人民指明新方向【精讲例题】例1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的召开,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标志是由于( )。 A列宁被选入党中央领导机构 B在大会选举中布尔什维克击败孟什维克 C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 D在俄国传播马克思主义例2 下列关于列宁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一大”上诞生布尔什维主义的出现标志着其诞生是布尔什维克集体思想的结晶 A B C D 例3 1917年俄国先后发生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这两次革命的最大不同是 ( ) A目标不同 B性质不同 C结

8、果不同 D方式不同 例4 列宁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这里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 ( ) A俄国二月革命,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俄国十月革命,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C通过议会斗争夺权 D采用苏联模式实现现代化 例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实际上从农民手里拿来了全部余粮,甚至有时不仅是余粮,而是农民的一部分必需的粮食,我们拿来这些粮食,为的是供给军队和养活工人。我们当时不这么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 列宁论粮食税、贸易自由、租让制

9、材料二 “粮食税是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正常的社会主义产品交换的过渡。方法:实行粮食税,发展农业和工业间的流转,发展小工业。流转就是贸易自由” 列宁论粮食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列宁所指的是什么政策?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表明布尔什维克党的农业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作用?【随堂巩固】一、选择题1. 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从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炮声;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1640年英国的伦敦 B1871年法国的巴黎C1917年俄

10、国的彼得堡 D1949年中国的南京2.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 ( )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3列宁主义被称为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其根本原因是( )。A它坚决地与修正主义作斗争 B它坚决地捍卫了马克思主义C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D它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策略二、非选择题4.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图一 图二 图三(1)根据图一分析,攻占冬宫有何标志意义?这一行动的成功你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2)由图二说明:列宁在十月革命中起了什么作用?(3)观察图三

11、,根据十月革命后的情况,你能推测出列宁与农民交谈的话题吗?(4)从三幅图片中,你可以总结出无产阶级革命的哪些经验?参考答案:【精讲例题】【例1】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特征的能力。首先要明确此题立意在于为什么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其次再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的内容,推断出把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表明政党的无产阶级性质。【例2】答案:C解析:该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再认再现史实、正确诠释历史概念的能力。解题时依托列举项再现“列宁主义诞生”的相关史实进行分析,因列宁主义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上诞生而排除含的选项。【例3】答案:B解析:理解这两次革命的不同,可

12、从列宁的四月提纲内容去思考。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选项中A、C两项是由B项决定的。D项是相同点,都是暴力斗争方式。【例4】答案:B解析: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例5】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提炼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时两问应分别根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相关内容回答。答案:(1)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原因是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因为残酷的战争环境,经济遭破坏,物资极度缺乏,

13、迫使苏维埃政府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采取果断措施,将全国转入战争轨道。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领域实行的一系列非常措施,统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表明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即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作用:它受到广大农民和工人的欢迎,俄国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水平,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点评:解答时要结合教材相关内容作答,也可以结合必修内容回答。【随堂巩固】1. C 2. D 3. C4. 答案:(1)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这一行动的成功,主要是由于布尔什维克党及时作出了武装起义的决策,广大的工人阶级

14、和革命士兵组成了强大武装力量,发扬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2)展示了列宁作为十月革命领袖者的风范。列宁作了四月提纲的报告,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为革命指明了方向;七月流血事件,列宁根据形式的变化,提出了武装起义的建议,推动了十月革命的爆发;攻占冬宫后,列宁组建了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这些史实说明列宁是十月革命的号召者、决策者、直接领导者。 (3)此问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答案可自由发挥,只要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即可。话题可以是农民响应革命的情况,也可以是农民对新政权提出的建议等等。注意每一话题都要能结合历史背景说明缘由。 (4)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以求得自身的解放;无产阶级必须以农民为革命同盟军,建立工农联盟;正确的革命政党和伟大的革命领袖是革命成功的必要条件。第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历史条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俄国无产阶级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马克思主义小组的建立C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一大”的召开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