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人逸事》教学案

上传人:wm****2 文档编号:121853579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亡人逸事》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亡人逸事》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亡人逸事》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亡人逸事》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亡人逸事》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亡人逸事》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亡人逸事》教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亡人逸事曲塘中学 主研:吴晓梅 副研:吕兴凤 【课前延伸】一、给加点字注音。相( )媳妇 机杼( ) 粜( )卖 孤处( ) 暝( )目 场( )院二、知人论世孙犁(19132003),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 ,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保定育德中学毕业后流浪到北平,在图书馆读书或去大学旁听,当过职员。1936年到安新县的小学教书,了解到白洋淀一带劳动群众的生活。后任教于冀中抗战学院和华北联大,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当编辑。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了著名的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1945年回冀中农村,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曾

2、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1956年起因病辍笔。1977年以后,又写有不少散文和评论以及少量小说。 孙犁的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孙犁的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茅盾说过:“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三、写作背景相关材料:抗日战争改

3、变了孙犁的人生道路。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孙犁离开家乡投笔从戎。 1956年初夏,孙犁不幸病倒,此后是“十年荒于疾病,十年废于遭逢”,近20年的时间不能正常工作,也极少写作。“文革”浩劫时期,他受到残酷迫害,谪居陋室。他几次想到自杀,而终于坚持下来。 “自我病后,她伴我至公园,至古董店、书店,顺我之素好,期有助我病速愈。当我疗养期间,她只身数度往返于小汤山、青岛。她系农村家庭妇女,并不识字,幼年教养,婚后感情,有以致之。我于她有惭德。呜呼!死别已五载,偶有梦中之会,无只字悼亡之言,情思两竭,亡者当谅我乎!”四、整体感知1阅读课文,概括文章四部分的主要内容,并为每部分拟一小标题。2作者先后写了

4、哪些细节?表现了亡妻怎样的性格?【课内探究】一、自主学习1导入新课,检查预习吟咏“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苏轼何等豪放洒脱,但“无情未必真豪杰”,苏轼也有其婉约的一面,譬如这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亡妻深切的悼念之情。从这首词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作者那仿佛要穿越时光找回从前的双眼,苍老的目光里满是岁月积淀的深情。这种深情,我们的现代作家孙犁也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悼念亡妻的作品亡人逸事。2解题 亡人,即亡

5、妻。逸事,世人不大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这是悼念亡妻的一篇回忆性散文。3作者作品孙犁,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他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冀中平原的农村生活,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富诗情画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因此小说被称为“诗体小说”,文艺界将受他影响的作家群称为“白洋淀”派。他成了“白洋淀”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短篇小说:荷花淀中篇小说:铁木前传 优秀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小说、散文合集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小说、散文集。4正音相 粜卖-籴米 处 场5. 明确目标,安排自学(1) 品味文章内容,把握作者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深的悼念之情;

6、(2) 鉴赏刻画生活细节的方法,并能迁移训练。 细节描写文学作品中对人物某些细小的行为举止(语言、动作、肖像、服饰、表情、心理等)和事情的细枝末节进行的具体、细致的描写。细节描写要典型、真实、恰当,可重复。例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 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背影二、合作探究1文中一共选取了亡妻一生中的四个横断面来写,请用最简语言概括四个断面的内容。2请用一个词语概括“亡人”给你的总体印象。3作者用那些“逸事”体现了亡妻的美德

7、?这些细节描写体现了作者对亡妻怎样的情感?三、精讲点拨1、明确:第一部分:从“天作之合”的婚姻说起,回忆了作者与妻子的因缘。、 第二部分:着重写自己和妻子初次见面的情景。 第三部分:旗子如何从一个娇惯的女儿变成一个吃苦耐劳的妻子与母亲。 第四部分:作者对妻子的愧疚以及对妻子临终前的回忆。 投影:缘定 初识 持家 临别 天作之合,写“巧”。看戏相亲,写“贞”。勤劳持家,写“能”。 总括一生,写“情”。2贤妻良母明确:细节1:她点头笑着说:“真不假,什么事都是天定的。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家里来!”一如既往的温柔和内心的幸福感,以及她对婚姻的满意。细节2:“盯”“跳”“走”“钻”腼腆害羞细节3

8、:她严肃地说:“你明天叫车来接我吧,我不能这样跟着你走。”礼教观念很重,又非常质朴。细节4:我从外面回来,看到她两个大拇指,都因为推机杼,顶得变了形,又粗,又短,指甲也短了。非常辛劳细节5:每逢孩子发烧,她总是整夜抱着,来回在炕下走。关爱孩子细节6: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易于满足明确:怀念、感激、自责、歉疚3. 小结斯人已逝,当作者带着一种愧疚与不安来怀念逝者的时候,我们似乎看到了作者仿佛要穿越时光找回从前的双眼,苍老的目光里沉淀的满是岁月积累的真情,这里没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浪漫;没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式的恭敬,也没有“贫贱之妻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清高

9、自守,这里只有一种带着些酸楚、些许温暖的回忆。四、巩固检测 1、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用于刻画人物,或点化肖像,或描摹神态,或描写动作,细致描写人物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某个细小环节或举动,具有传神写照的艺术效果。 2、如何写好细节:(1)真实,符合生活的逻辑 (2)符合人物的个性(3)精心锤炼词语。 (4)巧妙运用修辞。3、运用细节描写手法,写一个片段,表现出你所熟悉的一个人曾带给你的真情与感动。【课后提升】一、 文本复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我唯唯,但一直拖延着没有写。这是因为,虽然我们结婚很早,但正像古人常说的:相聚之日少,分离之日多;欢

10、乐之时少,相对愁叹之时多耳。我们的青春,在战争年代中抛掷了。以后,家屣及我,又多遭变故,直至、最后她的死亡。我衰年多病,实在不愿再去回顾这些。但目前也出现一些异象:过去,青春两地,一别数年,求一梦而不可得。今老年孤处,四壁生寒,却几乎每晚梦见她,想摆脱也做不到。按照迷信的说法,这可能是地下相会之期,已经不远了。因此,选择一些不太使人感伤的断片,记述如上。已散见于其他文字中者,不再重复。就是这样的文字,我也写不下去了。我们结婚四十年,我有许多事情,对不起她,可以说她没有一件事情是对不起我的。在夫妻的情分上,我做得很差。正因为如此,她对我们之间的恩爱,记忆很深。我在北平当小职员时,曾经买过两丈花布

11、,直接寄至她家。,J盏终之前,她还向我提起这一件小事,问道:“你那时为什么把布寄到我娘家去啊?我说:“为的是叫你做衣服方便呀!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1“我唯唯,但一直拖延着没有写”,为什么?2作者为什么又要写妻子呢?3“就是这样的文字,我也写不下去了”怎样理解?4作者哪句写了自己的愧疚?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二、类文提升怀念萧珊阅读训练李雪松今天是萧珊逝世的六周年纪念日。六年前的光景还非常鲜明地出现在我的眼前。那天我从火葬场回到家中,一切都是乱糟糟的,过了两三天我渐渐地安静下来了,一个人坐在书桌前,想写一篇纪念她的文章。在五十年前我就有了这样一种习惯:有感情无处倾吐时,我经

12、常求助于纸笔。可是一九七二年八月里那几天,我每天坐三四个小时望着面前摊开的稿纸,却写不出一句话。我痛苦地想,难道给关了几年的“牛棚”,真的就变成“牛”了?头上仿佛压了一块大石头,思想好像冻结了一样。我索性放下笔,什么也不写了。在我靠边的几年中间,我所受到的精神折磨,她也同样受到。但是我并未挨过打,她却挨了“北京来的红卫兵”的铜头皮带,留在她左眼上的黑圈好几天以后才褪尽。她挨打只是为了保护我,她不仅分担了我的痛苦,还给了我不少的安慰和鼓励。在“四害”横行的时候,我在原单位给人当作“罪人”和“贱民”看待,日子十分难过,有时到晚上九十点钟才能回家。我进了门看到她的面容,满脑子的乌云都消散了。我有什么

13、委屈、牢骚都可以向她尽情倾吐。有一个时期我和她每晚临睡前服两粒眠尔通才能够闭眼,可是天刚刚发白就都醒了。我唤她,她也唤我。我诉苦般地说:“日子难过啊!”她也用同样声音回答:“日子难过啊!”但是她马上加一句:“要坚持下去。”或者再加一句:“坚持就是胜利。”她不断地给我安慰,对我表示信任,替我感到不平。然而她看到我的问题一天天地变得严重,上面对我的压力一天天地增加,她又非常担心,有时同我一起上班或者下班,走近巨鹿路口,快到作家协会,或者走到湖南路口,快到我们家,她总是抬不起头。我理解她,同情她,也非常担心她经受不起沉重的打击。我还记得有一天到了平常下班的时间,我们没有受到留难。回到家里,她比较高兴

14、,到厨房去烧菜。我翻看当天的报纸,在第三版上看到当时做了作协的“头头”的两个工人作家写的文章彻底揭露巴金的反革命真面目,真是当头一棒!我看了两三行,连忙把报纸藏起来,我害怕让她看见。她端着烧好的菜出来,脸上还带笑容,吃饭时她有说有笑。饭后她要看报,我企图把她的注意力引到别处。但是没有用,她找到报纸。她的笑容一下子完全消失。这一夜她再没有讲话,早早地进了房间。我后来发现她躺在床上小声哭着。一个安静的夜晚给破坏了。今天回想当时的情景,她那张满是泪痕的脸还历历在我眼前。我多么愿意让她的泪痕消失,笑容在她那憔悴的脸上重现,即使减少我几年的生命来换取我们家庭生活中一个宁静的夜晚,我也心甘情愿!(注:本文是巴金于1979年1月15日为悼念亡妻逝世六周年而作的散文。)5.第1节中,巴金为什么长时间地望着摊开的稿纸,却写不出一句话呢?6.第3节中,巴金藏报纸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什么?7.简析第3节最后一句话的内涵,谈谈它给你的感受。8.从节选的这段文字评价巴金叙事的语言风格。【参考答案】1.这是因为“虽然我们结婚很早”,但分离之日多,相对愁叹之时多。“我”衰年多病,实在不愿回顾。2.过去一梦难求,而今每晚梦见她,“可能是地下相会之期,已经不远了”,所以又要写妻子了。3.即使是些“不太使人感伤的断片”,也已使作者无限感伤,反映作者对妻子深深的爱。4.“我们结婚四十年,我有许多事情,对不起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