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教案设计

上传人:梦** 文档编号:121852189 上传时间:2020-0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教案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案设计设计说明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的长篇小说,鲁滨逊是书中的主人公。鲁滨逊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芜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课文按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塑造了一个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硬汉形象。本课是小说的梗概及节选,重点写鲁滨逊在岛上艰难、惊险的经历。运用对比阅读的方式,比较梗概及原文节选的区别。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鲁滨逊的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学生准备:1.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完成预学案。 2阅读原著。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猜人物,聊小说。(出示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的图片

2、)同学们,你们看过长篇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吗?说说你的理解。故事的情节生动曲折,细节逼真,塑造了鲁滨逊这个不畏艰险、机智顽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形象,富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和社会意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鲁滨逊漂流记就是由该书的梗概和节选片段组成的。所谓梗概,即略去具体情节。在学习课文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小说的作者。2知作者,解背景。丹尼尔笛福(16601731),生于伦敦一个商人家庭,到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已是一个体面的商人。在年近六十时,笛福以塞尔柯克的传奇故事为蓝本,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创作了这部妙趣横生、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传记体

3、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为自己博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美誉。这促使他数月后便推出了该书的续集,并在短短五年内一鼓作气写出辛格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罗克萨娜等好几部小说。设计意图:通过人物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作者,自然而然地引入课文的学习。二、细读课文,深入探究1自读梗概,整体感知: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让学生认真地自读梗概内容,边读边记,整体把握故事内容。)2检查预习,学习生字。(1)出示词语,指名读。流落凄凉寂寞恐惧宴会倒霉忧伤书籍处境理智控制心平气和倾覆抛弃重见天日防御侵袭深重困境宽慰 焉知非福(2)教师强调:字音强调:“剔”是一声;“袭”是二声。字形强调:

4、“贷”的上半部是“代”,不是“化”。形近字比较记忆:宴晏、籍藉、覆履。3了解并交流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流落荒岛的鲁滨逊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28年后,他在一艘有叛变的船只上救了船长,回到英国。4概括一下鲁滨逊是如何在荒岛上生存下来的,以及他经历了哪些事。 可以从衣食住行、怎么脱险等方面去归纳。(1)搭帐蓬、围栅栏等;(2)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等;(3)插树枝作防御,防野人袭击;来源:学_科_网Z_X_X_K(4)解救“星期五”;(5)解救英国船长。5为梗概内容起小标题:流落荒岛解决住的问题解决吃的问题救“星期五”救

5、船长回到英国6你发现梗概的特点了吗?(省去具体的情节,用简要的文字,概括大致的内容或情节。)设计意图:在阅读比较长的文本时,学生概括归纳信息的能力很重要。对于中心问题“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可以在阅读中进行归纳总结。三、小组交流,发表观点。鲁滨逊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设计意图:有了上一环节内容的铺垫,这一部分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四、观察指导,练写生字。1学生观察写字表,提出书写难点,集体交流解决方法。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左侧两点水不要写散了。霉:要注意保持整体上的平衡感。贷:上下结构,上半部是“代”,不是“化”。覆:上半部

6、不是“西”,要注意第四、五两笔是竖。聊:注意右边的写法,是“卯”。2教师利用课件演示“覆”“聊”“籍”的书写过程,组织学生仔细观察。 3学生再次观察写字表,先描红,再练写两个。4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成果,集体评议后修改自己的书写。设计意图: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字书写指导,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总结,并让学生总结书写注意点,加深印象。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鲁滨逊是一个铮铮硬汉,对他来说,“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就是“绝对真理”。那么,他是如何凭借自己的双手,凭着自己一个人的力气,凭着自己的智慧,续写这个生命奇迹的呢?欲知详情如何,让我们

7、走进小说原著,去细细品味。这节课我们学习这部小说的节选部分。设计意图:用原文中的文字来复习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经典赏析1浏览“节选部分”,想一想:这个片段大致在小说中的哪个部分?(应该在小说的开始部分。)2快速阅读“节选部分”,你认为什么地方最精彩?说说理由。(鲁滨逊在困难面前具有乐观的态度,能战胜自己。那个“好处与坏处对照表”就写得很精彩。)3聚焦对照表,体会精彩。(1)对照鲁滨逊列出的“好处”和“坏处”,一起来读一读。请男同学读“坏处”,女同学读“好处”。(2)自己对照读一读,想想这样一个表给鲁滨逊带来了什么。(3)交流明确:这个对照表给鲁滨逊带来了勇气,他发现情况虽然很糟糕

8、,但是自己还是幸运的,还没有完全处于绝境。这个表使鲁滨逊能够知足安命,不再抱怨眼前的一切,接受现实,一心想着往前走。他通过对照也找到了要顽强活下去的理由(4)在这种情况下,知足安命是很重要的,能让自己冷静、理智下来。鲁滨逊自己是怎样认为的呢?出示句子(齐读):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4鲁滨逊的这种做法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遇上不利环境的时候,就要像他一样,直面现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增强与困难作斗争的信心。你还觉得什么地方很精彩?(1)品析语言的精彩:我现在处在一个令人忧伤的、没有言语

9、交流的生活场景中,也许这种生活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我不稀罕它给我弄来什么东西,也不稀罕它同我做伴,我只需要它同我聊聊天,但是它却办不到。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2)小结:名著,人们之所以喜欢它,往往是其中一些语言给人们很好的启示,给人们带来精神力量,就像你刚才读的这些语句,可以说它们是给处于逆境中的绝望者的一剂良药!5结合整个片段内容,评价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预设:一个不屈服命运的人,面对命运弃他于孤岛,能及时调整心态,努力改变不幸的命运;一个善于调整心态的人,他经历了三次心态调整,逐步解决了生存问题、生活问题及如何生活得有意义的问题

10、;一个不怕孤独的人,他以猫狗为伴,以记日记的方式来排遣寂寞,活得充实;一个以苦为乐的人,岛上物质贫乏,生活条件艰苦,他仍不断自我安慰,尽量改善生活;来源:学_科_网Z_X_X_K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面对不幸,他非但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反而热情地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6读“节选部分”,结合小说梗概,说一说你从鲁滨逊身上看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设计意图:好处与坏处对照表,对于学生来说在文章中很少见到,结合对照表,评价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三、总结归纳1浏览节选片段,其在表达上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要与本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联系起来。精彩片段用第一人称描写“

11、我”流落荒岛后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其中大量细腻逼真的心理活动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我”的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阅读时,好像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中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使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使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缩小。可以十分详尽地描写鲁滨逊的心理活动,这就大大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读起来兴味盎然。)2小结: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在西方,“鲁滨逊”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读了这部小说,老师想到了海明威的名言:“一个人并不是

12、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设计意图:从内容延伸到写作方式,感受原小说的魅力,体会梗概与原小说的区别。四、布置作业1如果你像鲁滨逊一样流落到荒岛,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发挥想象,写一篇短文。2鲁滨逊在荒岛上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回到英国后,又是怎样成了一个百万富翁的?请同学们课下找到原著读一读。3选择文中的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设计意图:由课内阅读向课外实践延伸,在感知文学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板书设计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教学反思 本课是名著梗概和片段赏析,虽然是外国名著,但内容比较浅显,而且大多数学生读过。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先让学生读一读阅读提示,再按要求读课文,多读几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精彩片段中的“好处与坏处对照表”,是本课最具特色的表达方式。通过这一内容和形式,既体现了鲁滨逊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又能帮助学生在今后用这样的方法克服困难。通过“自读自悟对照比较对读感悟”,落实知识、方法、态度三维目标的整体达成。这个教学重点的突破,也为学生今后在主题为“学会生存”的口语交际中打下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